成人麻疹

合集下载

成人麻疹26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成人麻疹26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止皮疹破损而 引起感染 。
长 1 2d消退。2 出现科普利克斑 , 2例 腹痛 、 腹泻 1 5例。 1 并发症 . 3 合并 支气管炎 5例 ,合并 支气管肺 炎的 2
主要 采用抗 病毒 、 抗感 染 、 热解毒 、 清
例, 合并喉炎的 1 。 例
1 治疗 与转归 . 4
2 原 因分 析
信心。 42 高热护理 . 每 4h测温 1 , 次 可用温湿毛 巾放于额部
岁 , 明确疫苗接种 史者 3例 , 有 其余 对麻 疹疫 苗接种史及 是否 患过麻疹 的记忆模糊不清 。
1 临床表 现 . 2 2 6例患者均 有发热 ,体温 3 — 9℃者 5 83
例 , 9℃者 1 , ≥3 8例 超过 4 0℃者 3 , 例 发热均 以出疹期最高 。 所有患者均有 明显 的眼结膜充 血 , 畏光流 泪 , 咳嗽 、 伴 咳痰 、 流
惧、 焦虑心理 。我们要根据 他们 的心 理变 化以及对疾病的认识
11 一般资料 .
2 中男 2 6例 2例 , 4例 , 女 年龄 l 8岁 一 6 4
态度 , 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 并向其耐心鳃释疾病 的发生 、 发展 及转归过程 , 以消除恐惧心理 ,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提高治疗
涕等上呼吸道炎症及食 欲下降。均有皮疹 , 出疹 时间于发热第
行物理降温 , 忌用 乙醇擦 拭及药物 降温 , 否则 因体温骤 降造成
虚脱 , 影响皮疹 的透发 。高热 患者 代谢增 强 , 食欲减退 , 营养低 下, 口腔 中致病菌高速繁殖 , 易合并各种 口腔炎 , 应做好 口腔护
4天 ~第 6天 ; 出疹 顺序均 由上到下 , 皮疹 的主要 特点 为密集 的斑丘疹 , 融合成 片 , 心脚 心均 出齐者 1 且 手 6例 , 6例皮 疹集

成人麻疹84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84例临床分析

强 、 病 率 高 。 在 麻 疹 疫 苗 接 种 之 前 , 多 数 在 儿 童期 发 病 , 发 大 6
个 月 内 婴 儿 由 于 受 到 来 自母 体 胎 盘 抗 体 获 得 保 护 而 很 少 发 病 。 自 16 9 5年 我 国普 遍 接 种 麻 疹 疫 苗 以来 , 疹 流 行 情 况 大 麻
院 后 , 抽 血 送 市疾 病 控 制 中心 进 行 麻 疹 IM 抗 体 检 测 , 规 均 g 常 血 、 、 、 肾功 能 、 电 图 、 片 等 检 查 。 肝 功 能 异 常 的 进 尿 便 肝 心 胸

步 行 甲 ~戊 型 肝 炎 血 清 病 原 学 检 测 , 除其 他 病 毒 性 肝 炎 。 排
2 0例 麻 疹 患 者 , 符 合 麻 疹 的 诊 断 标 准 。其 中 1 1 均 8岁 以上 8 4
例, 4 例, 4 男 1 女 3例 , 女 比 为 1 0 : ; 龄 1 男 .5 1年 8~2 O岁 1 0
例, 2 3 > 0~ O岁 4 0例 , 0~ 0岁 2 >3 4 2例 , 4 > 0岁 1 2例 。 12 方 法 . 对 所 有 患 者 临 床 特 征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患 者 住
(.% ) 71 。结 论
麻 疹 成年 人 发 病 率 升 高 , 现 代 社 会 人 口流 动 加 剧 及 儿 时 接 种 疫 苗后 抗 体 滴 度 下 降 等 因素 有 关 ;男 与
女发病 率无明显差异 ; 人 患者・ 病毒血症较 重 , 成 临床 易合 并 脏 器损 害 , 其 为合 并肝 损 害 , 预 后 普 遍 良好 。 尤 但 [ 键词 ] 麻疹 ; 关 临床 特 征 ; 行 病 学 流 [ 图 分 类 号 ] R 7 .2 中 2 2 2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4 (0 2 0 0 0 0 文 0 8— 8 9 2 1 )6— 6 6— 2 分 患 者 按 出 疹 顺 序 出疹 。

成人麻疹41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41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41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4-08-06T16:05:30.7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周国东[导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麻疹居我国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

周国东(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136000)【摘要】目的:探讨成年麻疹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方法:以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41例成人麻疹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住院儿童麻疹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除气促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中毒性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心肌损害和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P<0.05)。

结论:成人麻疹患者中毒症状重,病情恢复慢,但预后良好【关键词】麻疹成人分析【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92-02麻疹是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疾病。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麻疹居我国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

随着我国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近年来成人麻疹有上升趋势。

我们总结回顾了我院41例成人麻疹患者病历资料,旨在探讨成年麻疹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防治麻疹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41例成人麻疹患者为研究组,男18例,女23例,男:女=1:0.8;年龄18-61岁,平均34.7±6.1岁;以同期住院儿童麻疹患者75例为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男:女=1:1.1,年龄0.5-17岁,平均7.4±4.6岁。

成人麻疹58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58例临床分析

内变异最大的基因型, 麻疹病毒减毒与其变异密切相关 考虑 ,
曾接种 的 麻疹疫 苗对现 流行 的麻疹 病毒 不 能完全 起到 保护 作 用 。本组病例中有 3例为第二 次患麻疹 , 考虑上次感染 的麻疹病 毒与本次感染的麻疹病毒之间存在 差异 ,体 内抗体对 本次感 染 的麻疹病毒无作用 ,有待于从分子病 毒学 上进一步证实 目前流 行 的麻疹病毒基因型是否存在变异 。④ 人 口流动性大使感染 机 会相对较多 , 所以发病也 比其他人群高 。 32 成人麻疹 的临床特点 , ①有 预防接种 史的病人一般临 床症状较 轻 、 程较短 、 病 表现 也不太典 型 ; 未进行预 防接种 的一 般表 现较典型 , 且病情 也偏 重。② 皮疹 以典 型斑 丘疹为多 , 也 但
肺部 听诊有湿罗音存在者 l (72 。 0例 1、%) 13 实验室检查 _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 . x19 2 40 0/ 的 3例 I
(96 )4 — 00x19 3 .% ,. 1 . 0/ 0 L的 1 9例 ( 28 )> 00x19 3 . ,1 . 0/ % L的 1 6
疾病传播 , 应对其特 点和变化有充分认识 , 真查体 , 好鉴 认 做 别诊断 , 者应加 强强化免疫及流动人 1应急接 种工作, 高 再 : 7 提
人体的抗体水平。
出疹 前误诊 为上呼吸道感 染 2 2例 , 支气管肺 炎 8例 , 染性腹 感 泻 2例 ; 出疹后误诊为药物疹 5例。 22 治疗结 果及 转归 本组 病例 经积极 的对 症支持 治疗 . 后 , 部治愈 , 全 病程在 1 一 周 2周 的 5 5例 (48 , 以上的 3 9. %)2周

有明确的麻疹疫苗接种史 , 明麻疹疫苗并非终 身免疫 , 更说 可在

38例成人麻疹临床分析

38例成人麻疹临床分析

血常 规 : 白细胞 降低者 2 5例 , 增高 3例 . 正 常 。 小板 余 血 降低 3例 。电解质 : 清 K+35m l 血 < . o /L者 1 。肝 功能 : 0例 丙 氨酸转氨酶(E 升高者 2 b T) 3例 ( 05 其 中 4 0 / 6. %) 3 1 0 UL者 1 2例 ,0 - 0 / 7例 ,2 0UL者 4例 , 高者 达 6 2UL. 10 2 0UL者 >0 / 最 1 /
麻疹 ( es s是 麻 疹 病毒 引起 的 急性 呼吸 道传 染病 。 m al ) e 主 要 症状 有 发热 、 上呼 吸道 炎 症 、 结膜 炎等 。 以皮 肤 出现红 眼 而
色 斑 丘疹 和颊 黏 膜上 有麻 疹粘 膜 斑为 其特 征 。由于麻 疹 疫苗 的广 泛 应 用 , 疹 发病 人群 发 生 了很 大变 化 , 童 麻疹 的 发 麻 儿 病 率 已明 显下 降 , 人 麻 疹 发病 人 数 明显 增 多 . 成 我科 自 2 0 06
全、 可行 [ 2 1 。
由于 呼吸 道有 丰 富 的 自主 神经 支 配 ,对 刺激 反应 敏 感 . 仅靠 静 脉麻 醉抑 制其 反应 时往往 同时抑 制 呼 吸 . 以保 证通 难
气, 因此 呼吸 道局 部 的表 面麻 醉 是否充 分 是 此手 术 能否 顺 利
辅 助 呼吸 , 障机 体 氧供 。如 有 呛 咳 、 保 屏气 者 暂停 操作 。 加 深 麻 醉后 继续 进行 。异物 经声 门下脱 落阻 塞 主气 管 . 发生 可 严 重 低氧 血症 甚 至窒 息死 亡 , 时经 气 管插 管抢救 常无 济 于 此 事 , 者 必须 立 即用 支气 管镜 将 异 物暂 推入 支 气管 或 将异 物 术 夹碎, 以保 证 通气 。地 塞 米松 可 消 除气 道黏 膜 水肿 , 防喉 、 预

成人麻疹10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10例临床分析
同 时 还要 注意 预 防便 秘 。 加 强 自理 能 力 训 练 : 励 患 者 自行 进 鼓
之以恒 , 不能 中断 , 并鼓励 患者 自己主动 锻炼。为了预 防肢体废用性萎缩 , 必须进 行肢体按摩 , 进行按 摩时 , 以根 据患 在 可 者的病 位 有针 对性 地 进行 , 间 由短 到 时 长, 力度 由轻到 重 , 循序 渐进 , 般 以 3 一 O 分钟 为宜 , 不要使患者有疲 劳感 。长期 卧
脑血 管病患者 出院 以后 , 采取必要 的 社区康 复护 理 , 是摆 脱复 发和死 亡威胁 , 早 日恢复 健康必 不可少 的治疗 手段 。笔 者综合护理经验 , 如下体会 。 谈
首先 要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类 患 此
者身体健康 和功能 的恢 复。在冬季 到来
情 舒 畅地 按 照 护 理 要 求 配 合 治 疗 。
后的脑血管病患 者的继续 康复是 大有希
望 的 。关 键 是 社 区 护 士 要 有 对 工 作 的 “ 心” 对患者 的“ 心” 对事业 的 “ 热 , 耐 , 诚
心、 ”。
对患者进行肢体方面的护理 : 脑血管 病患者出院以后 , 伴有 多种后 遗症 , 如长
便 等 。在 进 行 家庭 护 理 时 , 注 意 帮 助 患 要
230 120江 苏 省 金 坛 市 金城 镇 卫生 院
者进行肢体 、 言方 面 的锻炼 , 语 如帮 助其 行走 、 校正 发音 、 进行 肢体 按摩 等。在帮 助行走时 , 一定要有专人搀扶 , 防止摔 跤 ,

糖、 高蛋 白、 高维生 素类 的食品 , 有利于患
维普资讯
临 床 护 理
CH I E C 0 M UNI Y D0 C O R S N SE T T

成人麻疹13例临床分析

成人麻疹13例临床分析
例 , 吸 音 粗 糙 者 6例 。 呼
麻疹 发病 年 龄后 移 现 象 , 要是 儿 童期 广 主 泛地使用 麻疹疫苗 后获得 免疫 , 少 发病 , 很 而随 着年龄 的增高 , 体水平逐 渐下 降或 消失 , 抗 以及
个 别 人 属 免 疫 空 白所 致 。 由于成人麻疹 增多 , 临床 医生在 遇发 热 、 故
收 稿 日 期 :0 2—0 —0 20 3 6
管炎 , 余无异 常 。
13 辅 助 检 查 . 血 常 规 除 1例 W B 4 2 0/ N . C 1 .5X 1 L, 0
9, 2 余均正 常范 围 ; 尿蛋 白( , 无 异 常 ; 2例 ±)余
胸 透 5例 , 示 两 下 肺 纹 理 增 多 , 断 为 支 气 2例 诊
临床 麻疹 年龄 的后移 现象 , 议 有 关 部 门要 加 建 强麻 疹 免 疫 , 好 在 1 最 5—2 0岁 再 接 种 一 次 麻 疹 苗 以免 免疫空 白, 防止麻疹 在成人 中的流行 。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l 3例 中 , 性 9例 , 性 4例 , 龄 最 男 女 年 小 l 8岁 , 大 2 最 3岁 , 均 年 龄 2 平 0岁 。有 明 确
病 人 经 过 均 顺 利 , 均 住 院 7天 , 愈 出 院 。 平 痊
3 讨 论
麻疹 病人接触史 者 1 0例 。 1 3例 病 人 均 是 第 一
麻 疹 是 一 种 急 性 病 毒 性 传 染 病 , 见 于 儿 常
童, 但近年来 由于麻疹疫 苗 的广 泛应用 , 麻疹发
2 治 疗及 结 果
病年龄有后 移现 象 , 院 自 19 我 9 3年 至 1 9 9 8年
共 收 治成 人 麻 疹 1 3例 , 分床 表 现 .

63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

63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
特 征 分 析 [ ] . 临 床 军 医 杂 志 ,20 ,3 ( ) J 09 7 1 :
1 44. 4 1 5.
常 ,x线胸部 正侧位片 6例可见片状阴影 。
14 治疗 :① 一般 治疗 :呼吸道 隔离 ,病 房保 持 通风 良 .
[ 3]李晓雯 ,谷金君 ,李庆 彦 .常见 传染 病预 防与 控制 [].北京 :军 事医学科学 出版社 ,2 0 . J 08
麻疹是一种传 染性强 的呼吸道传染病 ,通常 以小 儿多 见 ,但 目前发病年龄有 所推迟 ,使成 人麻疹 发病数逐 渐增 加 。2 0 0 8年 3 —7月我院共收 治成 人麻疹病 例 6 3例 ,现分
析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的流质或 半 流 质饮 食 。② 综 合 治 疗 :出现 高热 者 ( T>
诊断标准。
细菌感染者 给予抗菌 药物 ;中毒症 状重者可 短程给予糖 皮 质激素 ,2— 3天停药 ;痰 多者给予 生理盐水 10ml 0 、地 塞 米松 5m 、庆大霉素 8 U、d 糜蛋白酶 2 0 g 万 一 00单位雾化 吸
入 ;吸 氧 。
15 治疗结果 :6 . 3例患者经对症及综合治疗均治愈出院。
3  ̄ ,给予物理降温或4 N量退热药物。剧咳者可用少量 9C) , 镇 静药 。清热解毒用 中成药喜炎平 1 l 0m 加入生理 盐水 20 0 m 中静脉滴注。注意补充液 体并维持水 、电解 质平衡 。对 l
A 升 高 者 给予 保 肝 降 酶 对 症 治 疗 。对 合 并 肺 炎 者 :疑 有
最,一般 治疗效果好 ,但 因早期难确诊 和 隔离,容 易成 为传 染源而致流行 ,表 明应 重视 加 强成人麻疹 防 治措 施 的落 【 关键词 】 成人麻疹 临床特点 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麻疹简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麻疹黏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长期以来麻疹一直是严重威胁小儿的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然而,近几年麻疹疫情呈回升趋势。

专家分析认为,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与否及流行趋势,与自然人群中存在的、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水平密切相关。

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人群总的麻疹抗体水平降低了。

这同时意味着人群对麻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第二,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有较大差距。

这与有些地方只抓基础免疫忽略加强免疫有关。

第三,麻疹疫苗的免疫保护时间有限。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麻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接种4至5年后,免疫力即有明显衰减。

科学的做法是,应酌情复种。

第四,麻疹免疫存在空白点。

尤其应重视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漏种现象。

第五,警惕麻疹病毒变异。

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麻疹病毒存在变异,但麻疹本身改变了百年来形成的固有流行规律,这就警示我们要注意研究麻疹病毒的变异可能。

【流行】冬春季是麻疹的流行季节,麻疹的传染性极强,急性期的病人为最主要的传染源,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或麻疹抗体水平低者接触麻疹感染者后,90%以上将发病。

麻疹主要由呼吸道传播,麻疹患者在潜伏期及出疹期初期其口、鼻、咽及眼部黏膜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麻疹病毒,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借飞沫小滴散布周围空气中,然后经鼻咽部或眼黏膜侵入易感者。

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

【症状】麻疹的症状相当典型。

专家指出,易感人群接触麻疹患者后,约1周左右开始发病。

先有高热,一般持续在40℃度以上,同时眼睛充血、畏光,伴有流泪、咳嗽及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

高热3天后,在口腔内侧的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这是麻疹最早、最可靠的特征。

此黏膜斑出现后的第2天,全身便出现皮疹,皮疹起初是分散的细小淡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多而呈鲜红色。

先在耳后发际,渐渐蔓延到前额、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脚底。

声音嘶哑,十分难受,这是病情的最高潮。

皮疹出齐后,病情逐渐好转,但抵抗力急
剧下降,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肺炎是麻疹常见的合并症,如患者咳嗽明显、发热不退、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等可能并发肺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临床症状更重,主要是高热,可达40℃,并发症多,如肺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肝损坏发生率高;引起心肌损害者亦多;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孕妇易引起流产、死胎;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畏光少见。

但只要经过对症治疗,一般预后均较好。

专家说,特别要注意的是,成人麻疹症状不如小儿典型,麻疹早期容易与一般的感冒混淆,所以患者常在出现皮疹等症状后才去医治,此时病情已较重,且伴有并发症,治疗和康复周期相对较长。

【警惕】成人麻疹症状重并发症多。

我国目前预防接种定于8个月时初种,7岁时复种。

接种后95%以上于12日后产生保护性抗体,1个月达高峰,有效抗体水平维持4至10余年,故可减少小儿发病。

但4至10余年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当抗体水平相对高时,接触麻疹患者可能隐性感染或患轻型麻疹;当抗体水平相对低时将患病,这就是目前成人麻疹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麻疹发病季节高峰开始往后移,由冬春季转为春夏季;在发病年龄上,过去多集中在9个月至4岁年龄段,现在8个月以下婴儿和20岁以上成人却为多发年龄段,而且不少地方甚至成人病例占近一半。

而婴儿麻疹症状和病情多偏重,还伴有喉炎、肺炎、心衰等并发症,危害较大。

成人麻疹症状严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误诊。

【防控】成人4至5年后可补种疫苗。

专家认为,在医学领域,各地疾控部门应据情制定相关防控分级指导预案,及时分析疫情趋势,查漏补缺。

还应规范我国麻疹疫苗初种、复种工作,复种至少3次,推荐年龄分别是7岁、12岁、18岁,成人可依据4至5年的周期补种。

未接种的小儿,尤其是体弱多病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有可疑麻疹接触史的,应及时采取被动免疫,尽早注射质量可靠的丙种球蛋白。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不但儿童应该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中学生、大学生和未得过麻
疹的青年人都应该接种麻疹疫苗,使体内麻疹抗体持续存在在全社会,可开展灵活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宣传及管理;在运输和储藏环节上,确保疫苗质量。

【预防】预防麻疹首先要管理传染源,注意与患者的隔离,其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5日,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如果幼儿、老人、孕妇等易感人群接触麻疹患者后,在接触后的5天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以防止发病。

平时要加强锻炼,生活、工作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饮食起居要有规律,注意补充维生素C,多食新鲜蔬果。

眼下正是麻疹流行季节,正在出麻疹的病人要进行隔离,直到出疹后5天;麻疹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在接触病人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这样,在接种后12天左右就可产生对麻疹的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会较轻。

另外,到医院看病一定记得戴上口罩,既可避免传染其他人,也可预防交叉感染。

【治疗】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一)护理及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单间隔离,居室空气新鲜,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衣被不宜过多,眼、鼻、口腔、皮肤保持清洁。

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并应多喂温开水。

不可忌嘴,恢复期尚应加餐。

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咳剧时予以镇咳药等。

体弱病重者可早期给丙种球蛋白肌注,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近年报告给麻疹病人补充维生素A,一次10万~20万IU口服,可减轻病情,使病死率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小儿还是成人在高热期间,千万不要用高效退热药,以免使疹子出不透,造成病情的加重。

(二)并发症治疗
1、肺炎按一般肺炎处理,继发细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重症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进食少适当补液及支持疗法。

2、喉炎保持居室内一定湿度,并用蒸气吸入,一日数次,以稀释痰液。

选用1~2种抗菌药物,重症可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保持安静。

喉梗阻进展迅速者,应及早考虑气管插管或行切开术。

3、心血管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及早应用毒毛旋花子甙或毛花强心丙治疗,可同时应用速尿利尿。

控制补液总量和速度,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用能量合剂(辅酶A、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及维生素C静脉滴注,以保护心肌。

循环衰竭按休克处理。

4、脑炎处理同病毒性脑炎,重点在对症治疗。

高热者降温,惊厥时用止惊剂。

昏迷者加强护理。

目前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无特殊治疗。

【提示】“成人麻疹”社会交流广,接触人员多,增加了相互感染的机会。

因此成人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如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以及皮疹时,要尽早医治,切莫自行诊断、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