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4.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5.此中人语云:“。
”(《桃花源记》)6.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周处(选自《世说新语》)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归计决矣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
2014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官方权威版(含答案)之:普陀卷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2.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5.虎因喜,计之曰:“!”(《黔之驴》)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宋代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2014年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编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
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人生价值!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行动今日启动。
B.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C.2014年博鳌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D.为了扩展旅游宽度,兴化将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看芦花、冬泡温泉”的旅游全景图,把4月的千岛菜花节向四季延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
B.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①知而好问,▲ 。
2014年4月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二模卷官方权威版之宝山卷(含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 ,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黄鹤楼》)4.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
(《蝶恋花》)5. 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选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3分)A.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①丞②。
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
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观猎》)2、,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3、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4、,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衣带渐宽终不悔,。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中“岱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第三联“决眦”一词夸张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甲文作者是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表作家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9、甲文以潭中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衬托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2分)浴肆避鬼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①。
一人宵②行,无灯而微雨,闻后有屐声,顾.见一大头,身长二尺许。
伫立观之,头亦随立。
及行,头亦行,及趋,头亦趋。
其人大恐,亟驰③至浴肆,排闼④直入;未及掩门,头亦随入。
此人几落胆矣。
引.烛观之,乃一小儿也。
盖以大斗障雨,亦惧鬼,故紧随之耳。
是亦为错者也。
向使此二人各散去不白,则以为真鬼矣。
2014年普陀区二模语文卷

2014年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1 7分)中国式大众时代石勇①170多年前,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敏锐地捕捉到,“大众”出现在了历史的地平线上,欧美将进入大众所主导的时代。
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同样是法国人的勒庞发现,大众的理性能力非常值得怀疑。
又过了半个世纪,在1930年代,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发现了“大众灾难”的秘密——纳粹德国不过是大众集体非理性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⑦“大众”这一概念,隐含着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而我们说到以宏大叙事、激昂理想为特征的“大时代”和以个体、群体的小情趣、小偏好为特征的“小时代”,恰恰和“大众”、“现代社会”这两个概念息息相关——它们都是公共领域裂变①的结果。
③从英国工业革命时算起,包括以上的时间片段,无疑都是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命题宏大、高远,其间,伴随着残酷的战争。
在时代议题中,个人和小群体的趣味偏好无容身之地。
西方的现代化历程、中国从1911年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大时代”,无人可以抗拒。
因为不跟随、参与、介入,个人将找不到意义,将有被抛弃感。
在“大时代”可以找到的自我面前,“小时代”的那种渺小的自我几乎不堪一击:比如,20世纪30年代,在革命面前,一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富家子弟,一些学生,就会感到个人的那些小情调是多么可笑。
革命所对应的“大时代”,使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地迅速埋掉他们过去的自我。
然而按照勒庞、弗洛伊德、加塞特等人的说法,大众身上燃烧着的那些非理性的激情,极容易成为玩宏大叙事、政治修辞的领袖人物改变政治结构的能量。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大众眼中,个人趣味、偏好渺小得不值一提。
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时代”终于开始退场,尽管那些并未实现的政治、社会、文化理想仍然是宏大命题,但物质主义、技术、市场、媒介对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它们所说,无疑比关心国家大事更快活。
普陀区2014年一模考初三语文含答案

2013学年普陀区一模考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关河梦断何处,。
2、孤村落日残霞,。
3、了却君王天下事,。
4、,但使愿无违。
5、虎因喜,计之曰:“!”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⑴·书博山道中壁⑵》宋朝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三、课内文言文(8分)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讒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宋代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2两个排比段,一暗一明,一悲一喜,表达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3段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劝勉滕子京,也表明自己与古仁人同道。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舟山市普陀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试卷共6页,四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迅(jié)▲,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信息(kuì)▲乏,而是信息洪流。
面对如此(pánɡ)▲杂的信息,中学生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地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那么他们将会沉(nì)▲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2.根据提示默写。
(8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3))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4)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B.与苏王不属.属.予作文以记之C.安.求其能千里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时人莫之许.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4.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的态度的不断变化,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2.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4. 斯是陋室,。
《陋室铭》5.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狂”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
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作者身手不凡。
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
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登泰山记(节选)①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②大风扬积雪击面。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
④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⑤或曰,此东海也。
⑥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 《登泰山记》的作者是(朝代)(人名)。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0.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句交代了“我”和友人静待日出。
B.第②③句叙写太阳未出时的冬日景象。
C.第④⑤句表现日出过程中的蓬勃气势。
D.第⑥句写日观以西峰都沐浴在阳光中。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吕僧珍为官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
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
”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①,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注】①廨(xiè):官府的房子。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岂可妄求.()(2)但当速还.葱肆()1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他的住宅。
B.乡人一起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他的住宅。
C.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使他的住宅更好。
D.乡人一起劝他迁移官署使他的住宅更好。
13. 吕僧珍拒绝侄子求官的理由是、。
(2分)14. 文中所叙二事体现吕僧珍是一个的人。
(3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①人们常常问:为什么甜点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品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②研究发现,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
民间曾有“油多不坏菜”的说法,意思是炒菜多放油,吃起来就觉得香。
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③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体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皮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物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当我们看到食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
阿片样物质则是大脑分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它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享受,它和多巴胺共同作用,大脑就会把吃某种食物和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重复。
它们让人类的祖先在高脂和高糖食物中得到了享受,大脑便下令让祖先们去寻找这些食物。
于是大脑就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指挥人们去寻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
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依然存在,让我们依然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
④处于压力之下的让很容易想吃高脂高糖类食物。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做法也许确实有助于缓解压力,因为垃圾食品对大脑产生的化学作用于抗抑郁药物类似。
研究人员以两组老鼠为实验对象,先将它们长期与“鼠妈妈”隔离,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不安。
一组老鼠被喂垃圾食品,另一组老鼠则被喂健康的食品。
两组老鼠随后被安排分别穿越迷宫,进行压力测试。
结果显示,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那么焦虑了。
科学家认为,“垃圾食品”帮助老鼠补充了大脑中缺少的压力激素受体,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状态。
⑤当人体感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但是也会食欲增加,增加饥饿感,导致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
科学家解释说,压力会让人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必须多囤积些热量。
⑥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却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会上瘾?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
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
15. 第②段画线句“这种现象”在文中具体指。
(3分)16. 第③段画线句改为“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是存在的,让我们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17.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8. 依据③④⑤⑥段,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当看到食物时,大脑一般会分泌多巴胺,与阿片样物质共同作用,让人愉悦。
B.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那些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焦虑了。
C.压力之下产生激素皮质醇,其任务就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
D.常吃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实验鼠大脑会发生类似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19. 本文将人们爱吃垃圾食品的原因归结为(6分)(1);(2);(3)。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哦,妈妈……①在一溜打赤膊的搬运工里,我见到她的时候,我吃了一惊。
嗯,女搬运工本就少见,何况她这么矮,这么瘦,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搬动一箱瓷砖。
②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昨天下午刚刚见过她,就在一个大超市门口。
当时之所以多留意了她几眼,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像我妈,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明显超出实际年龄。
只是她看起来比我妈稍稍年轻一点,但是更瘦小,像远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小一号的我妈。
我记得因为这个,我还笑了笑。
③当时她正和儿子吵架,虽然她努力表现出家长训斥孩子的口吻,可俩人看起来就是吵架。
她儿子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却比她高半头,她得仰着头数落他——因为那个男孩自己在超市买了一双耐克鞋,而且从超市一出来就立马换上了,那双旧鞋则拎在手里。
这样一来,即使她吵赢了,这双鞋也没法退了。
我在超市见过那鞋的特价广告牌,799块。
而她生气就因为这价格,她说她天天在超市门口整理自行车,打扫卫生,一个月才800,他一双鞋给花没了。
④今天竟然又见到她,巧得让我不由多看了她一眼。
她很敏感,很快发现我注意了她一下,而且她误会了我的眼神,特意从一排搬运工里跑过来,跟我保证说她能搬动,让我放心,她不是来混搬运费的。
我不过是帮朋友一个小忙,替他看着搬运工téngnuó一个仓库。
我朝她点头,说:“你可以挑小箱搬,注意别砸着脚。
”⑤她本来都转身走了,听我说了这句话,回头看了我一眼,显然又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第一箱她就赌气搬了最大的,一箱足足70斤。
她个头矮,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瓷砖,头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身子摇摇晃晃。
虽然很吃力,倒也顺利搬到了仓库门口的车厢旁。
她停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右腿一提,膝盖顶住箱子底,“嗨”的一声将瓷砖举高了一些,车上的搬运工伸手接过去。
她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尘,扭头看了看我。
⑥第一车装满的时候,搬运工们突然嗷嗷叫着往车上爬,争抢去卸车的机会。
卸车和装车的价钱一样,但是比起装车,那活儿轻松一些,所以需要的人也少。
最先爬上车的4个人,就算抢到了机会。
她反应明显慢了,等她挤到车厢边,四个胜利者已经坐在瓷砖箱上微笑了,有种占了便宜的得意。
她在门口很不甘心地看着车子扬着灰尘开出去老远,才慢慢掉头往回走,脸上是几乎要哭的表情。
⑦我把一个塑料凳子递给她,示意她坐下来歇歇,“一会儿车还得回来,下一趟再去。
”她笑了笑,没说话。
这些搬运工里就她没带杯子,于是我用一次性杯子倒了水给她,她边喝水边谢了我三次。
⑧她其实很健谈。
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了,自己做家教赚学费和生活费。
二女儿明年也要高考了,小儿子从小惯坏了,不太听话。
一开始,她满脸都是笑----心疼、欣慰又有点骄傲。
说到小儿子叛逆、经常逃课,跟她顶嘴、吵架,有时还偷钱离家出走时,她的脸上罩上了乌云。
说着说着,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
鼻涕眼泪混在一块,一把抹了擦在鞋帮子上。
那姿势、哭腔和表情,跟我妈当年为我生气时几乎一模一样。
那么一瞬间,我很是恍惚,仿佛自己又倔强地面对着伤心的母亲.........⑨后面几趟车,我跟司机交代了,每趟都让她去卸车,她很高兴,每次大家吼她,让她动作快一点上车,她都回头朝我感激地笑一下。
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
20.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téng nuó( )21. 作者之所以在第③段插叙她和儿子吵架的过程,(1)从内容看,;(2)从与下文联系看,。
(6分)22.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分)23. 第⑨段她“回头朝我感激地笑一下”是因为。
(4分)24.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要善良地对待生活穷苦的母亲。
B.体现母亲的伤心、艰难、隐忍。
C.表现因年少时不体谅母亲而后悔。
D.要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善意。
三、综合运用(11分)25. 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甲同学在教室里练字,乙同学看到后,说:“现在电脑这么普及,打字又快又好看,何必费时费力去练字。
”甲同学说:“电脑再普及,也不能完全替代手写,我觉得能写出一手好字很酷,花点时间练习,太有必要了。
”(1)依据上述材料,甲乙两位同学就什么问题展开讨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不超过15个字)(3分)(2)你支持哪一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8分,80字左右)四、写作(60分)26. 题目:原来路在这里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4年初三二模普陀区·参考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每小题3分)1.清泉石上流 2.少年不识愁滋味 3.脉脉不得语4.惟吾德馨 5.野芳发而幽香(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豪情 7.(2分)C(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8.(2分)清(1分)姚鼐(1分)9.(3分)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