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中部,是一个美丽而且富饶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荞麦是库伦旗的特产,也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荞麦是一种冷凉作物,适应各种环境,尤其在寒冷盛行的库伦旗,荞麦栽培得非常成功。
据说,在明代之前,库伦旗的地区还没有荞麦的栽培。
直到明代中期,随着蒙古族的迁徙和商业交流,荞麦才被引进到这里。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荞麦在库伦旗成为了重要的农作物,也成为了当地人家庭日常饮食的主食。
荞麦因其耐寒性和产量高的特点,受到了库伦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他们用它来制作各种食品,如荞麦面、荞麦粥和荞麦饼等。
荞麦面是最常见的食品之一,它色泽黄亮、香味扑鼻,口感独特。
荞麦粥则是一种健康养生的食物,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荞麦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它酥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食物之外,库伦旗的蒙古族人还将荞麦应用于其他方面,使荞麦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十字绣,这是一种用荞麦制作的传统工艺品,图案精美、色彩鲜艳,非常吸引人。
荞麦还可以用来制作茶具、烟具等工艺品,它们既实用又美观,成为了库伦旗的特色产品。
荞麦文化也影响着库伦旗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和节日庆典。
每逢荞麦丰收季节,库伦旗都会举办盛大的荞麦节,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欢庆丰收的喜悦。
荞麦节上还有各种荞麦制品的展销和品尝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荞麦文化的魅力。
库伦旗的荞麦文化不仅弘扬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荞麦成为了库伦旗的标志,也成为了库伦旗人民引以为傲的特产。
在现代社会,库伦旗的荞麦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
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库伦旗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库伦旗的荞麦文化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也为库伦旗的经济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旗,位于锡林郭勒盟的东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要民族的地区。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而在库伦旗,荞麦文化是蒙古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荞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对于蒙古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荞麦的种植和食用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库伦旗,荞麦文化作为当地的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采,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是蒙古族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重要表现。
荞麦文化在库伦旗的蒙古族社区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
荞麦在这里已经种植了几百年的时间,成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蒙古族人把荞麦种植、收获、加工和食用等各个环节都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库伦旗的村庄中,人们可以看到屋前屋后的荞麦地,还可以看到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对于荞麦文化的生动表现。
荞麦文化也在蒙古族的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米勒格尔节、那达慕、白石山祭祀等重要的节庆活动中,荞麦都被视为重要的食材,人们会用荞麦制作出各种传统美食,如荞麦面条、荞麦馕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荞麦也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他们把荞麦磨成面粉,用来制作各种面食和点心,既美味可口,又富有营养。
荞麦文化在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独特表现。
荞麦文化还在蒙古族的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中得到了体现。
在蒙古族的传统工艺中,荞麦的加工和利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和工艺,如荞麦面的制作、荞麦馕的烘烤等,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技艺和经验。
而在民间艺术中,荞麦也成为了蒙古族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素材,人们会在刺绣、壁画、雕刻等装饰品中加入荞麦的元素,体现了对于荞麦的热爱和崇敬。
荞麦的工艺和艺术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苦荞知识手册

1、苦荞茶是什么?
谷冠苦荞茶是精选云南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优质苦荞为原料,通过先进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它不是传 统的茶叶,而是由五谷之王的苦荞麦加工而成。分为全株型苦荞茶和全胚型苦荞茶。
2、全株型苦荞茶与全胚型苦荞茶有什么区别?
谷冠全株型苦荞茶形状呈节状,是以苦荞粉、苦荞麸为原料,加工过程中有益成分损失较少。全胚型苦荞茶 是粒状的,是将苦荞籽粒熟化,干燥脱壳后加工而成的,营养成分含量显著提高。
5、膳食纤维
6、脂肪
7、蛋白质
4
含有20种天然氨基酸,总含量高达11.82%。特别含有一般植物如小麦、稻米所缺少 的赖氨酸,富含精氨酸和组氨酸。并且苦荞蛋白有近三分之一为清理蛋白,可清理体内 毒素和异物,而且,苦荞蛋白由于富含精氨酸,可以防止体脂增加。
另外,苦荞还含有其它粮食作物不具备的叶绿素。
3、淀粉
3
昆明五谷王食品有限公司
苦荞的七大营养元素
4、维生素
苦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B2的含量是玉米粉和大米的2~10倍。维生素P有降低人体 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药物;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具有特 别疗效,能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恢复其弹性。对防止脑溢血、维持眼循环,保护和增 进视力有效。维生素E中r生育酚含量较高,对防止氧化和治疗不育症有效,并有促进细胞再 生、防止衰老作用。 苦荞的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6%,是普通米面的8倍之多,具有整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 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苦荞麦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极高,而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对幼 儿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对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同时因含有抑制皮肤生成黑色素的物质 (二氢氧顺式肉桂酸),有预防雀斑及老年斑的作用,是美容护肤的佳品。世居高山的彝族 女子唇红齿白,皮肤细嫩。
荞麦的传统知识和文化

C B h i n a ,
n 0 e i
i
g j
1
008 1
.
相 区 别 的 传 统 遗 传 资 源 类 型 ; 具 有 明 显 的 地 域 性 , 并 与 当 地 文 化 相 互 作 用 ) 及 其 传 统 知 识 和 文 化 也 正 面 临 着 流 失 。
荞 麦 与 彝 族 的 渊 源
出 彝 族人 的生 活 。
作为 彝 族人历史 记忆的承载物
、
曰 常生
活中传
统习俗的象征 、
感 情 表 达 的
媒介 ,
荞
麦维 系 着 彝
族 人 精 神 文化 的延
续 与 传 承 。
物 是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生 产 者。 人 类 对 植 物 的 认 知 过
“ 额 阿母”
的 品种
彝语 中 的
额 “
”
是 荞麦
阿 母 “
”
,
,
有 母 亲 之 意 。 这 些 都 反 映 了 荞 麦 在 彝 族 农 作 物 中 的 地
位 。 据 《 西 南 彝 志 》 记 载 , 荞 麦 自 古 就 融 于 彝 族 的 各
种 传 统 习 俗 活 动 中 , 在 彝 族 人 心 中 有 着 崇 高 的 地 位 。
历 史 的 作 物 是 被 彝 族 人 民 种 植 最 久 的 植 物 , 也 是 民 族植 ,
物 学 研 究 的 良 好 材 料 。
荞 麦 具 很 高 的 营 养 价 值 , 兼 有 药 用 功 效 , 在 世 界 各
地 广 为 栽 培 , 主 要 分 布 于 欧 亚 大 陆 、 日 本 、 北 美 及 巴 西 等
浅析彝族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苦荞文化

。
苦荞 麦 , 苦 荞 的产 量 和 营 养价 值 又 高 于 甜 荞 , 所 以 苦荞 在彝 族 地 区种 植最 广 泛 , 是 彝族 人赖 以生 活 的
主粮 。
苦荞一般都产于高寒 山区, 因此 绿 色 天 然 , 纯 净无 污染 。苦荞 不 易被 虫蚀 , 食用 方 法多 , 荞粑 、 烙 饼、 烧馍 、 煎饼 、 荞 米饭 、 疙瘩 饭 、 汤丸子 、 糊羹 、 凉 粉、 扎扎面 , 等等 , 根据个人爱好 , 可 与 四季 豆 、 洋 芋、 小麦 、 大米 、 圆根 、 蕨粉 、 白蒿 等 多种食 材 搭 配食 用, 而 且 制 成熟 食后 不 易 变 质 。因 此 , 苦 荞 颇 受 彝
J o u r n a l o f Xi c h a n g Co l l e g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0 l | 25. NO. 4
De e . . 2 O1 3
浅析彝族传统农耕文化 中的苦荞文化 术
历 史 最 为悠 久 的农 作 物 之 一 , 据《 西南彝志》 记载 , 公 元 前 二 世 纪 彝族 从 原 始 的部 落 社 会 进 入 奴 隶 社 会, 由游牧 走 向定 居 生 活 . , 那 时 便 开始 种植 苦 荞 , 一 般 春 秋 两 季 均 可收 成 。荞 麦 不 仅 是 节 庆 、 婚嫁 、 丧
丰 富的生 产 习俗和 经验 。
、
苦荞麦在 彝族人 日常生活 中的重要地位
苦荞 , 云南 楚 雄 彝 语 叫“ 作兹麻 ” , 四 川 凉 山 彝
语则称 “ 嘎诺 ” 。 彝 族 是 最 早 种 植 苦 荞 的 民 族 之 大 多数 彝人 聚居 地 的气 候 和 土 质 都适 合 栽种
环太苦荞

环太集团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农业产业及相关科技产业化的开发和 研究。目前,集团拥有“苦荞种植、科研、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拥有10万亩绿色苦荞种植基地和近万亩有机苦荞种植基地;拥有“环太、螺 髻山、环肽”等优势品牌,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产品线覆盖至苦荞茶、 苦荞食品、苦荞植物健康枕等;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并出口到欧美、东南亚 等国际市场。多数产品均获“绿色、有机” 认证。集团先后荣获“AAA级信 用等级单位、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四川 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凉山州苦荞麦产业协会 及苦荞茶协会会长单位”等荣誉。 2012年4月,环太品牌获得苦荞行业当下 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7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集团“全国就业先进企 业”称号;2012年12月,集团董事长张萍女士 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分会第二届委 员会委员,这是委员会内唯一一名企业家委 员……
环太苦荞营养茶品中的支链淀粉里有含量达到1.6%的膳食纤维,它是普通面粉的
8倍之多。具有整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另外,环太苦荞营养茶品中的苦荞蛋白有近1/3为清理蛋白,可以清除体内毒素 和异物,长期食用可达到降脂减肥、排毒养颜的目的。
● 环太公司及产品简介
行业内规模最大的苦荞全产业链
黑苦荞
Black Buckwheat
◆ 纯净的高山营养茶品
【原料】精选大凉山海拔2200—3000米以上高寒山区(环太万亩绿色、有
机苦荞种植基地)所产苦荞麦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分离提纯有效营养成分精制而 成。最大限度地浓缩了苦荞麦原料的所有营养含量。
【营养成分】环太苦荞营养茶品富含珍贵的生物类黄酮—芦丁(VP)、
挖掘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挖掘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作者:耿选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2期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新途径。
特色饮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是彝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这一资源应有价值未得充分体现。
因此,凉山州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让富含少数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更好的转化为经济资源,服务于当地新农村建设。
本文审视了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结合彝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开发策略。
饮食是乡村旅游六要素的重要要素之一,它不但能满足旅游者基本的生存需求,丰富旅游者的旅游内容,同时也能迎合旅游者追求享受、体验新奇、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
目前,饮食消费在旅游六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外旅游市场仅次于购物消费,在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超过消费购物而高居榜首。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有14个世居民族,彝族人口为16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2.53%,约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3%。
这里物产丰饶,植被茂盛,山川雄奇,美不胜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自古便是民族迁徙走廊的要冲,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千百年来,凉山彝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文化风景线,倍受国内外旅游者瞩目。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彝族是一个在西南繁衍、发展数千年的一个民族,是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彝族特有的饮食文化。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这里有完整的彝族特色饮食文化。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种类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
彝族特色饮食是指植根于彝族聚居区(村寨)这一特定的地域,能激发人们产生消费动机并有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地方特有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彝族菜品、点心、饮料、餐饮原材料及饮食习俗、特色加工烹饪方法等。
苦 荞

—食中圣物、五谷之王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农书》上就有记载“苦荞乃五谷杂粮之首也”。
还是联合国界定的世界性新兴粮药兼用作物,它不仅降三高,而且对便秘、抗氧化、去斑和增强免疫力有着神奇的效果。
我们的祖先使用苦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将苦荞奉为“开国圣物”,日本人更把中国的苦荞称为长生不老之食物。
一次,一位营养学家出差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发现这里的少女个个身姿娇艳俊美,肌肤红润,青年妇女皮肤白皙,男人则体魄健壮。
极少有人患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儿童青少年发育良好,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多身轻体壮。
营养学家以为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养生之道,经州里一位干部介绍,才知道原来这里的男女老少常年食用苦荞。
有如此身体和食用苦荞有很大关系。
在四川凉山海拔2500—3000米的高寒深山谷地,是世界上至今发现最适合苦荞生长的唯一净土。
当地气候特别,白天20摄氏度以上,夜晚0摄氏度以下,昼夜温差高达20多度。
雨季三个月不停,旱季三个月干旱无雨,一种神奇的远古生物在这里顽强地生长着,它就是苦荞。
早晨太阳初升时苦荞的叶面上会笼罩着一片紫色光环,傍晚这道紫色的光环又照在苦荞的根部,十分神奇。
更神奇的是苦荞的果实剖开后就是一幅类似的阴阳八卦图案,一半是白色阴粉,一半是黄色阳粉,各有一颗阴阳鱼小眼睛,在加工时,阴阳粉和小眼睛都会自动分离,不混合在一起,使人们至今无法理解其中奥秘。
由此苦荞又被称为食中圣物。
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癌细胞)、美容等功效。
苦荞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西南彝志》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凉山彝族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由游牧走向定居生活,此时开始种植苦荞。
苦荞是凉山彝族定居后接触最早的粮食作物之一。
彝族的民间传说和歌谣都认为苦荞自古有之,如一首古彝诗说:“人间最伟大的是母亲,庄稼最古老的是荞麦”,苦荞中有称“额阿母”的品种,彝语“额”是荞麦,“阿母”是母亲。
凉山苦荞历史源远流长、生态环境良好、品种资源丰富、产品高产优质、加工企业众多、产业体系健全、消受范围广泛,凉山被誉为“中国苦荞麦之乡”。
凉山苦荞之优势苦荞麦在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中榜上有名,被世界粮农组织誉为二十一世纪新的健康粮源。
而凉山苦荞的内在品质最优。
凉山苦荞茶的历史《神农书》记载:为“五谷杂粮之王”.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
除白浊血滞,积泄泻。
我国种植苦荞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
中国是世界唯一的苦荞麦起源国和大面积种植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和华北等地山区,四川、云南、贵州和山西。
凉山是中国苦荞麦主要产区和起源地之一,全世界荞麦有15个种和2个变种,凉山州就有10个种2个变种。
凉山苦荞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
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凉山彝族是最早种植、开发苦荞的民族,也是唯一具有浓重苦荞情节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
由于凉山苦荞麦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无污染高寒山区,加之日照期长,雨水充沛,春秋均可收成,喜冷凉、耐瘠薄,籽粒供食用,苦荞的质量最为上乘。
是一种稀有、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