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国鉴荞麦品种定苦荞1号品种选育及特征特性

国鉴荞麦品种定苦荞1号品种选育及特征特性
通讯作者: 马 宁( 1 9 7 2 一 ) , 男, 本科 , 研究员 , 主 要 从 事 作 物 遗传 育 种 及栽 培研 究 。

1 9 0—
粮食 作物 2 0 1 7 . 5
摩 i 2 柏 缸 挑
舭相 蛆
2 0 1 7 . 5 粮 食作 物
国鉴荞 麦 品种 定苦荞 1号
g 1
贾瑞玲 刘彦 明 赵 小琴 魏 立平 马 宁 ( 甘 肃省定 西 市农 业科 学研 究院 定 西 7 4 3 0 0 0 )
口 种 1 ’ 选 育及特 征特 性
摘要 :定苦 荞 1 号是 定 西 市农业科 学研 究 院以 西农 9 9 2 0为 亲本 ,采 用 多次 单株 选择 法选 育而 成 。 2 0 1 5年 5月经全 国农 作 物品 种鉴 定委 员会 鉴 定 通过 , 鉴定编号: 国品鉴 杂 2 0 1 5 0 0 2 。该 品种 具 有丰 产稳 产性 好 、 抗 褐斑 病 、 品质 优 良、 适应 性 广等 特 点 , 适 宜在 内蒙 古达特 拉 、 赤峰 、 宁夏 固原 、 山 西 大
基 金项 目: 国 家燕 麦 荞 麦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定 西 综 合 试 验 站 建 设 专 项 ( C AR S 一 0 8 一 E 一 2 ) 。
作 者 简介 : 贾瑞玲( 1 9 7 9 一 ) , 女, 硕士 , 副研 究 员 , 主 要 从 事 荞 麦 遗 传 育 种 研究 。
1 6 _ 3节 , 单株粒重 3 . 6 g , 千粒重 1 7 . 9 g , 籽 粒 呈 灰 褐 千 粒 重 1 5 . 7 g 。
色, 长锥 型 。 1 . 2 选 育 过 程
2 。 2 高产 稳 产 2 . 2 . 1 品 系比较 试 验 2 0 0 9 — 2 0 1 1 年 参 加 在 定 西 市

荞麦栽培技术

荞麦栽培技术

荞麦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的栽培技术•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的收获与贮藏•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荞麦的加工与利用目录01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属于蓼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荞麦的分类与分布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

荞麦的叶子为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两面粗糙,边缘有细锯齿。

荞麦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腋生,黄绿色;花梗很短,具细伏毛;花萼为筒状钟形,长1.5~2厘米,外面具细伏毛,顶端有5齿裂荞麦的茎直立,有分枝,具细纵棱和粗糙的伏毛。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1荞麦的生长环境要求23荞麦生长需要光照充足、耐旱、耐瘠薄、怕涝。

荞麦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荞麦生长适宜温度为18~30℃,开花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

02荞麦的栽培技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盐碱地种植。

选地深耕细耙,清除杂草、石块,使土壤细碎、平整,有利于荞麦的生长和发育。

整地选地与整地种子选择选用抗病、抗旱、耐瘠、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内蒙古荞麦、日本荞麦等。

种子处理将种子精选、晒种、拌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荞麦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技术适期播种,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

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0-40万株。

播种技术与密度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以满足荞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施肥荞麦耐旱性较强,但在生育期间仍需适量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结实和提高产量。

浇水施肥与浇水03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苗期病害,可用杀菌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拌种。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立枯病叶片上产生病斑,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荞麦作为一种粗粮,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备受关注。

而荞麦种植管理技术是确保荞麦丰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荞麦种植管理技术。

选择适宜地点荞麦喜欢温度较低、日照充足、风速适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

因此,荞麦的种植地应在海拔1000米以内,气温在15℃左右,阳光充足、雨水充足的地方。

同时,荞麦的生长对盐碱土壤和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应选择无污染、土质疏松、砂质壤土的土地。

种植时间荞麦的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一般而言,荞麦种植应在早春或秋季进行,此时气温较低,荞麦生长缓慢,对提高荞麦的品质有益,同时也避免了夏季高温对荞麦的危害。

土壤处理土壤的疏浚作用对荞麦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荞麦时,应先进行土地整治,将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撒在土壤上,再进行翻耕作业,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

同时,过度施肥也会对荞麦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作用,除非荞麦所生长的土地肥力远远不足,否则应避免过度施肥。

控制病虫害荞麦的主要病虫害有荞麦蚜、紫斑病和荞麦锈病等。

对于荞麦的防治,应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三种防治方法。

如进行光照处理和烟熏处理、施用有机肥料、定时除草,同时使用农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防治方法。

但必须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必须依据荞麦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以免对荞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定植方法一般而言,荞麦的种植在春末进行。

在定植过程中,应保证荞麦的种子无病虫害,同时种子的处理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种子应先进行质量检验,去除无力物质,然后将良种荞麦尽量与其他种子混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荞麦的实际产量。

施肥管理荞麦在生长中应适时施肥。

荞麦在生长仅需一到两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在荞麦的定植阶段,同时也需要在荞麦的抽穗期进行一次施肥。

荞麦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风向风速和天气变化,以避免施肥时引起的污染和损失。

灌溉管理荞麦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确保荞麦的土层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促进荞麦的生长发育。

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我省从南到北都可种植,可春、秋两季栽培。

其中秋荞素有填闲、救荒、补种先锋作物之称。

下面介绍荞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以及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荞麦如何精细整地荞麦较适宜在有机质丰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其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子叶大,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

此外,要适度深耕土地,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杂草对荞麦的为害。

如果选用催芽播种或撒播栽培,整地质量就要求更高一点,以确保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2、荞麦种子的处理方法播前要晒种2~3天,然后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进行选种,即用40℃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除去漂浮的秕粒,将沉在下面的饱粒捞出晾干即可。

在病虫害严重的地方,可进行药剂拌种。

为了缩短播种至出苗时间,可以在温汤浸种后闷种1~2天,当种子开始萌动时立即播种。

3、荞麦的播种技术要点荞麦可采用撒播、点播和条播。

撒播又可分为先耕地后撒籽和先撒粒后耕地两种。

点播一般每亩5000~6000穴,每穴10~15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

撒播每亩播种量约5千克。

一般宜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种深度为4~6厘米。

在通常情况下,甜荞播种量每亩为2.5~3千克,苦荞播种量每亩为3.5~4.5千克,播后盖好土杂肥,保持土壤疏松,并及时灌溉。

没有灌概条件的要赶在雨前播种,以利出苗齐全。

4、荞麦要注意抗旱排涝荞麦是喜湿怕涝作物,低洼地播后要搞好田间排水,防止积水,但在荞麦开花结实阶段需要连续不断地供应水分,一般在开花结实期沟灌2~3次。

中耕具有保护土壤墒情的作用,在封垄之前需中耕2次,在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疏去较密的细、弱苗。

第二次中耕可结合除草进行培土,促进植株不定根的发育。

荞麦新品种“迪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荞麦新品种“迪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荞麦新品种“迪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王文军;唐世文;周素婷【摘要】迪苦1号是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应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的苦荞新品种.第8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表明,迪苦1号平均单产2 321.2 kg/hm2,比对照(KQ08-04)九江苦荞增产11.4%,居第1位.迪苦1号于2010年经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在云南迪庆、四川盐源、贵州贵阳等地及与这些地区相近的生态区域进行推广种植.【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迪苦1号;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作者】王文军;唐世文;周素婷【作者单位】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正文语种】中文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是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1个栽培种。

中国栽培苦荞的历史已有2 000多年,分布广泛,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山西等省海拔1 500~3 500 m高寒山区。

目前全国常年种植面积26.7~33.3万hm2,总产40万t。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苦荞麦的营养品质和药用价值已经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肯定。

目前在迪庆州的苦荞麦生产区,其生产用种大多为产量较低、混杂严重的古老地方品种,产量一般为900~2 190 kg/hm2,严重制约了当地苦荞产量的大幅提高,从而影响了当地荞麦生产和荞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迪庆州农科所开展了苦荞新品种选育工作,经多年对优良材料收集、评价、鉴定,选育出了高产、适应范围广的苦荞新品种—迪苦1号[1]。

2003-2005年迪庆州农科所科技人员对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虎跳峡镇、三坝乡,德钦县升平镇、拖顶乡、霞若乡、燕门乡,维西县永春乡、维登乡、白济汛乡、康普乡等荞麦主产区的地方品种资源和野生荞麦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进行田间观察、调查,对典型材料、优异材料进行收集,共收集荞麦地方材料27份,野生荞麦资源材料2份。

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

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

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荞麦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

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耐寒作物之一。

荞麦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保证作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荞麦种植技术及产量相关内容吧。

首先,荞麦的生长适温范围是15℃~25℃,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它的生长。

因此,在荞麦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时间。

一般来说,它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合播种。

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可以利用秋后的温室地块提前种植,以延长生育期,并保证高产稳产。

其次,荞麦对土壤要求较低,耐贫瘠、耐盐碱的特性使它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但要注意的是,荞麦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定,选用适合荞麦生长的土壤。

同时,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以进行合理施肥,既满足荞麦生长需求,又避免环境污染。

荞麦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播,二是插秧。

直播指直接将荞麦种子撒在地里,让其自然生长。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荞麦的生长周期较长,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插秧则是将育苗好的荞麦苗移植到地里,这样能够提早生育期,降低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适合的种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除了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荞麦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整个生长期间,荞麦需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荞麦霜霉病、荞麦锈病等。

及时喷洒农药,定期巡视,防治病虫害,可以保证荞麦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最后,采收也是影响荞麦产量的重要环节。

荞麦的收割时间和方法要选择合适。

荞麦的穗期不同,成熟度也不同,所以要在荞麦穗期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收割。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收割机进行整茬割取,也可以用手割取。

割取后应及时晒干,保证荞麦籽粒的质量和数量。

总而言之,荞麦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时间、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选择合适的收割时机和方式等措施,可以提高荞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应用

荞麦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应用

Z a i p e i j i s h u荞麦又称净肠草、三角麦、乌麦,是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荞麦的茎直立,一般高为30-90cm之间,荞麦的花期在5-9月,果期在6-10月之间。

目前荞麦多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方面,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有时也会看到它的影子。

一、荞麦的种植要求在我国,荞麦的栽培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苦荞,一种是甜荞,而且分布范围也是极为的广泛,各个地区均有种植。

其中苦荞的主要种植范围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南方地区,甜荞则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般种植范围在1200-1300m的低海拔地区。

地区分布的不同正是由于荞麦的种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温度、湿度、日照、肥料和土壤都有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荞麦是一种喜温作物,对于外界温度特别敏感,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荞麦种子在发芽时的温度以15℃~30℃为最佳,最容易出苗;幼苗期温度不宜过高,处于15℃~20℃之间即可,这时温度最低不得低于3℃,可能会将幼苗全部冻死;麦苗生长后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尤其是开花结实的期间,荞麦更喜欢凉爽且湿润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花芽分化瓦解的节位变高,温度过低时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低于-1℃时,荞麦花就会被冻死,低于-2℃则会导致整棵植株死亡。

荞麦的生长对于温度的要求极高,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否则将会影响植株后期的授粉和结实,总结下来荞麦种植全程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积温要满足1000℃~1500℃,不能经受霜冻,也不能忍受高温,所以在种植前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温度,合理的确定当地荞麦应该种植的时间。

2、对水分的要求荞麦是一种喜湿的作物,抗旱能力较弱,和对于温度的要求一样,荞麦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

荞麦在种子萌芽的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极大,总体的耗水量几乎可以占种子自身干重的二分之一,这样才可以正常出苗,如果水分吸收不够的话则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种子出苗后,幼苗时期的荞麦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最少的,只占发育期总耗水量的10%左右;而在幼苗期之后,需水量会随着幼苗的逐渐生长而不断增加,从现蕾后开花结实到成熟,整个生长阶段几乎会消耗掉总需水量的90%左右,尤其是开花时期,是荞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几乎占据生长全过程总耗水量的50%~60%,所以一定要在此期间做好水分的管理工作,保证水分的支持。

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王安虎;蔡光泽;赵钢;杨敬东;邹亮;胡一兵【摘要】用300-500 Gy的~(60)Co-γ射线和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旱苦荞"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经选育获得米荞一号.米荞一号具有籽粒饱满,种壳簿,易脱壳制米的特点和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株粒数多的优点.该品种种子芦丁含量为2.40%,粗蛋白含量为13.7%,整粒出米率达60%,出粉率高达80.3%.2008年生产试验中,米荞1号在5个不同生态点平均产量为2 121.0 kg/hm~2,比对照种九江苦荞产量1 941.0kg/hm~2增产12.0kg/hm~2,增产率为9.3%.【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苦荞;~(60)Co-γ射线;脱壳;全营养苦养米;产量;品质【作者】王安虎;蔡光泽;赵钢;杨敬东;邹亮;胡一兵【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随着对苦荞麦营养价值、药理功效等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苦荞食药同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刻,苦荞的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更是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由于苦荞种壳厚、不易脱壳制得具有高芦丁含量麸皮层全营养苦荞米的特性,限制了苦荞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苦荞产品的营养功效。

为了开发出无营养损失的生制全营养苦荞米,不少机械专家曾通过改变机械构造来生产生制全营养苦荞米,农产品加工工艺专家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来生产生制全营养苦荞米,但都未取得理想结果。

为此,我们荞麦研究课题组通过苦荞麦物理和化学诱变育种技术改变了苦荞种壳较厚、纤维层致密特性(苦荞种壳变薄),改变了种子的形状(籽粒无腹沟),从而达到通过简单机械和工艺就能脱壳制得全营养苦荞米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到通过简单机械和工艺就能脱壳制得全营养苦荞米 的效 果 。
1 米荞一号的选育
20 0 4年采用 3 0~ 0 y的∞ o 射线 对苦荞 品 0 5 0G C一
( 接上 页 )
3 3 冬 前管 理 .
退化 , 增加 粒数 , 少倒 优 , 提高 粒 重 打好 基 础 。可 减 为
营养 苦养米 , 农产 品加 工工 艺 专 家通 过 改变 生 产工 艺
实率 高、 落粒性 强、 粒数 多的优 点。该 品种 种子芦 丁含量 抗 株
为 2 4 % , 蛋 白含 量 为 1. % , 粒 出米 率 达 6% , .0 粗 37 整 0 出粉 率
高达 8 . %。2 0 生产试验 中, O3 0 8年 米荞 1 号在 5个不 同生态点 平均产量为 21 10k  ̄ , 2 . g 比对 照种 九江苦 荞产 量 19 1 0 /h 4 .
3 4 春季管 理 . () 1 划锄 : 划锄增 湿 保墒 提 温 , 早 促蘖 生 长茎 层整
齐。
啉, 粉锈宁加磷酸二氢钾。在小麦齐穗期喷洒杀菌剂 , 可起到 “ 有病早 防 , 健 株 ” 功效 。杨 花期 抓 紧时 无病 之 机防治 穗蚜 , 多菌灵 和托 布津 防治赤霉 病 , 治叶枯 用 兼
收 稿 日期 :09一l 一 4 20 1 o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苦荞 S R引物开发 、 S 遗传连锁 图谱 构建
及品种资源分析” 项 目 ( 编号 : 7 1 1 ) 四川省麦 类作 物育 3 7 30 ; 0
种 攻 关项 目( 号 :0 6yg-) 编 20 zg3 。 作 者简 介 : 安 虎 ( 92一) 男 , 教 授 ; 王 17 , 副 主要 从 事 作 物 遗 传 育 种 学 的 教 学 与 科研 。
注 意防治蚜 虫 、 白粉病 、 锈病 。在 3月上 旬喷 洒 条
纹 霉净 或粉锈 宁 , 可大 大压低 田间菌 源量 。在拨节 期 , 防治红 蜘蛛 、 叶蜂 、 麦 一代 粘 虫 。混 合用 药 , 用 吡虫 可
系下札, 提高生育中后期 的抗旱能力 , 又可节约成本 , 提高水分利用率 , 达到高产高效的 目的。
追施 尿 素 7 5k/ 6 . g6 7i 。视 天 气 和墒 情 适 时 浇好 拨 n 节水 和灌 浆水 。
3 5 预 防病 虫害 .
小 麦冬前 生长 5 5 , 0~ 5d 是形 成壮 苗的主要 阶段 。 () 1 锄草 : 本 科 杂 草 , 小 麦 3叶期 清 除 ; 叶 禾 在 阔 杂草在 小麦分 蘖期 1 月上 旬清 除 。 1 () 2 浇好 冬水 : 正 常 年 份 , 麦 生 长正 常 , 在 小 土壤 墒 情好 、 候 正常 的情 况下 可 以不浇冬 水 , 气 即可 促进根
病, 灌浆 期可 喷施麦 保丰或磷 酸 二氢钾 以预 防干热风 , 延 缓衰 老 , 高粒重 。 提 适 宜地 区 , 适宜在 黄淮海 冬 麦 区北 片的 山东 南部 ,
河北 中南部 、 山西南 部水浇 地种植 。
此, 我们养 麦研究 课题 组通 过 苦养 麦 物理 和化 学诱 变
文 章 编 号 : 10 —40 (0 0 0 -140 0 1 75 2 1 ) 1 0 -3 0
育种 技术 改变 了苦养 种 壳 较 厚 、 维 层 致 密 特性 ( 纤 苦 荞种 壳变 薄 )改 变 了种子 的形 状 ( , 籽粒无 腹 沟 )从 而 ,
W ANG —u ,CAIGu n -e ,Z An h a g z HAO n Ga g ,YANG ig d n OU a g ,HU . ig Jn .o g ,Z Lin Yibn
摘要 : 30~ 0 y的 c ・ 线和 化 学诱 变剂 甲基磺 酸 乙 用 0 50C o 射
第2 9卷ຫໍສະໝຸດ 第 2期 2 1 2月 00年
种 子
(ed Se)
V 12 N . Fb 2 1 o.9 o2 e. 00
制米 苦 荞 品 种米 荞 一 号及 其栽 培 技术
王安 虎 蔡 光泽 赵 , , 钢 杨 敬东 邹 , , 亮 胡一兵 ,
(. 昌学 院 , 四川 西 昌 65 1 ; 2 成 都大学 , 四川 成都 6 00 ) 1西 103 . 1 16 Prd cn a e BitrBu k e tM iio No 1 a d I ’ lia c n lg o u ig Ric te c wh a qa . n t SCutv lTe h oo y
酯( MS 对“ E ) 旱苦 荞” 种子 进行 辐射 处理 , 经选 育获 得 米荞一 号。米荞一号具有籽 粒饱 满, 壳簿, 种 易脱 壳制 米的特 点和结
随 着对苦荞 麦营 养 价值 、 理 功效 等相 关 理论 的 药
深入 研究 , 人们对 苦荞 食药 同源 特性 的认 识 和理 解 越 来越 深刻 , 苦荞 的加工产 品琳 琅满 目, 是受到 消费者 更 的亲睐 。 由于苦养 种壳 厚 、 易脱 壳 制 得具 有 高芦 丁 不 含量 麸皮层 全 营养 苦荞 米 的 特性 , 限制 了苦 荞产 品的 精加 工 和深加工 , 一定 程度 上 也 降低 了苦荞 产 品 的营 养功 效 。为 了开 发 出无 营养 损 失 的生 制 全 营 养 苦 荞 米 , 少机 械专家 曾通 过改 变 机械 构 造来 生 产 生制 全 不
k/ m gh |增 产 1 . sh z 增 产率 为 9 3 20k/ m , .%
关键词 : 苦养 ; C - o 射线 ; 脱壳 ; 全营养苦养米 ;产量 ;
品 质
中 图分 类 号 : S 1 57
文献标志码 :
来生 产生制 全营 养苦荞 米 , 都 未 取得 理 想结 果 。为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