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鸡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生态养鸡模式及技术

生态养鸡模式及技术

学 药 品或者饲 料 添加剂 。不 然会 污染 肉质 。 1 生态养鸡新模式 1 . 1 林下养鸡
生 态 养 鸡 尽 量 让 鸡 在 自然 的 环 境
中长 大 .鸡群 重新 【 H ] 归 自然状 态 ,以
露水 、野 草 、虫子 等为重 要 的食物 来
源 ,降低 了养殖 成本 ,但需 要 加强 疫
草地 、荒 山等 地方 养鸡 ,让鸡 在 大 自
然 环 境 中 自南 生 长 ,全 生 态 鸡 需 要 补
有小肿块 ,有就是成功 了。为了减轻疫 苗免疫对鸡 造成 的应激 ,可在免疫前后
给 予 电解 多维 和 其他 抗 应激 的 药物 。
4 小 结
喂 五谷 杂粮 ,为 _ r 提 高养 鸡的 经济 效
要 避 开 翅 静 脉 , 注 意 查 看 刺 种 处 是 否
关键 词 :生 态养鸡 ;养 鸡技术 ;养鸡
模 式
苗具有 环境 适应 能力强 、采食好 、生
长快 、抗病 能力 强 的鸡 苗 ,否则 不容
生 态 养 鸡 .顾 名 思 义 就 是 在 林 地 、
易养 殖成活 。
2 . 2 养 殖 场地 选择 和 鸡 圈修 筑 养 殖 场 地 最 好 选 择 在 污 染 少 、水
稻 田养 鸡 .就要 密切 结合 水稻 各

仁 松
个 时期 的生 长习性 ,了解水 稻病 虫害
和 鸡苗 的生 长繁殖 贵旅 .放 养在 稻 田 里 ,吃掉 落 的稻穗 或者 是稻 田里 的杂 草 、草 籽 、昆虫 ,辅 以其 他农家饲料 , 帮助鸡群生长 。
量散养 。提 高饲料 、杂粮 的脂肪 含量 ,
( 1 )育 雏 阶段 。雏 鸡 刚 刚 孵 化 , 对 环境很 敏感 ,抵抗 能 力差 ,不 能直 接放养 ,此阶段宦集中管理 和饲养 。 ( 2 ) 中 、大 鸡管 理 。仔 鸡 要慢 慢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1、选择场址:一般选择林地、茶园、果园和山坡地。

林地以天然林为最佳,人工经济林仅次于天然林。

山坡地要求坡势平稳,背风向阳,有充足水源。

养鸡场周围要求没有大的污染源,距离居民点、医院、屠宰场1公里以上。

2、选好品种:蛋肉兼用型鸡种、蛋用鸡的公雏以及农村的草鸡都可用为生态鸡的品种。

3、配制饲料:饲养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有机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面。

天然饲料主要有各种昆虫、成熟的籽实和天然饲草等。

4、育雏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育雏,但以3-5月份育雏最好,这时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育雏成活率高,同时,春雏性成熟早,生长速度快。

5、育雏要点:育雏以平地、网床为主,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雏。

着重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育雏密度要适宜,以80-100只/平方米为宜。

二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1周龄以内温度保持30-32℃,2周龄温度保持28-30℃,以后每周下降2℃,相对湿度保持60-70%为宜。

三是合理的光照,育雏期间,前5天每天保持23小时光照,5天后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四是适时开食补水。

6、围网放养:雏鸡在育雏舍内饲养21-30天,体重达150克以上时改为舍外放养,适时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

遇到雨雪天气要推迟放出时间或不向外放出鸡群。

7、免疫接种:生态草鸡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4个月以上,同时与外界接触广泛,应根据实际情
况,有计划地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生态养鸡是指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介绍生态养鸡的技巧。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生态养鸡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进行合理的防风防雨措施。

2.做好栏舍设计:栏舍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保证鸡只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注意保温通风,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

3.建立合理的水源: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并定期更换饮水器,避免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传播。

4.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鸡只的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阶段,配置合理的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饲养管理1.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定粮喂养,避免过饱过渴,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

2.规律作息:确保鸡只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

3.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污物和异味,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4.合理繁殖:合理进行鸡群的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种鸡进行繁殖,增加鸡只的遗传优势,提高鸡群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三、疾病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鸡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鸡只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

3.禁用或谨慎使用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药物滥用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4.定期检测: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了解鸡只的身体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生态养鸡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一种养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的技巧可以对生态养鸡有所帮助。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林下养殖是指在林地中进行农业生产和养殖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在林下养殖中,生态鸡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如何在林下环境中科学养殖生态鸡,提高鸡的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生态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些林下养殖生态鸡的技术措施。

1. 合理选址选择适宜的林地进行鸡的林下养殖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离村庄稍远、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要选择土壤肥沃、植被丰富、有适宜的阴凉度的地方。

在林下养殖中,要尽量减少对原始植被的破坏,选择已经疏伐过的次生林地进行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原始林地的生态环境。

2. 科学饲养管理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过程中,科学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要选择适宜的鸡舍建立在林间的位置,利用周围的绿色植物作为食物来源,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要做好饲料的配制和喂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3. 环境保护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过程中,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不破坏植被,不乱扔垃圾,保持林地的整洁。

在鸡舍周围种植一些适宜的植物,增加鸡舍的阴凉度,提高生态环境的舒适度。

4. 疾病防控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过程中,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做好鸡的免疫工作,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鸡的常见疾病;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的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期对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产品营销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经营过程中,产品营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当地的农产品市场、超市、餐馆等进行销售;要做好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林下养殖生态鸡是一种有着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养殖户在进行林下养殖生态鸡的时候,要合理选址,科学饲养管理,保护环境,防控疾病,做好产品营销,使得养殖业与森林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林禽互益生态养殖技术

林禽互益生态养殖技术

林禽互益生态养殖技术林下生态鸡养殖是一种在林区自然环境中进行鸡群养殖的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能保证鸡的生态性,实践证明,在放牧两年后,与对照区相比,放牧散养鸡对各林区的林木胸径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一、建设鸡场和鸡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一般需要选择在林间草地或者天然次生林附近。

建设鸡舍的位置应该隔绝污染源,保证养殖场地有充足的水源,且向阳背风,较易实现取水和排水。

鸡舍以及活动范围的大小应该根据所养殖的鸡只数量来决定,一般,两个人可以养殖2000只左右的生态鸡,鸡舍的面积可以控制在85m2左右。

鸡舍内部,需要有较为充足的光线照射,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地势也应该较高,具有较好的通风性,方便清洁消毒。

生态鸡的活动范围应该根据13m2/只来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活动场地四周应该用塑料网或铁丝网围护起来,在网外可以挖出一圈50Cn1左右的深坑,这样能有效实现排水防护。

在活动场地内部,应该保证其平整度,然后根据鸡数量来堆放相应的沙堆,为鸡提供沙浴和采食。

同时,在鸡舍内应该设置栖架,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安装两层栖架。

在鸡舍内放置充足的饮水和喂食器皿。

二、合理选择雏鸡在进行雏鸡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较好防疫效果的孵化场,也可以在农村养殖户中购买本地鸡自然孵化的鸡仔,然后根据相关的健康标准来对鸡仔进行选择。

可以选择具有整洁羽毛、腹部柔软有弹性且大小适中、叫声清脆、好动的鸡仔,然后再将选择好的鸡仔运回育雏舍。

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鸡仔进行定时检查,避免鸡仔因为环境不适应而生病,还要防止因为运输被闷死或者压死情况的发生。

在鸡仔被运输回鸡舍之后,要进行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保证其是健康的状况下在进行混养。

皖南地区可选择品种主要有淮南麻黄鸡、淮北麻鸡、固始鸡、皖南三黄鸡等优质蛋肉兼用型土鸡。

这些本地鸡都是适合放养的活泼好动、抗病力强、耐粗饲养、体型小,适合市场需求。

亦有根据轻型鸡和肉用鸡两者不同而有所侧重选取。

轻型鸡勤快、爱动、活泼、有利于觅到天然食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其缺点就是易丢失。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是指在林地环境中进行鸡类养殖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关于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

1. 林地选择:选择适合养殖的林地,主要考虑林地的土壤质量、排水条件和阳光照射情况等因素。

林地的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阳光照射量适宜。

2. 鸡舍建设:鸡舍的选址应选择在阴凉的地方,以利于鸡类在高温季节的生活。

鸡舍的建筑材料应选择环保材料,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措施,以防止鸡类受到疾病的传染。

3. 环境改造:通过人工改造林地环境,为鸡类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包括修剪林木、疏通溪流、改善饮水设备等措施,以提供充足的饮水和活动空间。

4. 饲料管理:结合林地资源,合理调配饲料,使鸡类获得均衡的营养,并减少饲料浪费。

饲料的选择应考虑鸡类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增减饲料种类和饲喂量。

5.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常规对鸡类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或疑似患病的鸡类,防止疾病的传播。

6. 粪便处理:认真进行粪便处理,避免对林地环境造成污染。

可采用科学堆肥的方法进行处理,将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利用于农田或其他用途,达到资源化利用。

7. 生态补给:在林下养殖过程中,注意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在养殖过程中保留一定比例的森林植被,促进鸡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8. 垂直整合:通过与林地农作物种植相结合,实现鸡类与农作物的互惠互利。

可以将鸡粪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同时利用农作物的剩余物质作为鸡类的饲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这种养殖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农业生产的一种创新模式。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林下养殖生态鸡成为了当下的热门养殖方式。

林下养殖生态鸡以其绿色、有机、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障鸡的生长健康,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以下将从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维护三方面来探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技术措施。

一、饲料管理1.采用有机饲料:林下养殖生态鸡的主要饲料应采用有机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有机原料,避免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化学添加剂。

有机饲料能够保证鸡的生长过程中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影响,保障鸡肉的健康。

2.科学喂养: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喂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营养充足。

要根据鸡的饮水需求,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充足,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限。

3. 粗细饲料搭配: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的需求,合理地搭配粗细饲料,保证鸡的全面营养摄入,促进鸡的健康生长。

二、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定期给鸡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在林下养殖生态鸡的过程中,由于鸡与野生动物接触较为密切,疾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2.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的卫生环境。

避免因环境污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3.观察监测: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监测,一旦发现鸡群中有疾病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蔓延。

三、环境维护1.自然环境利用:林下养殖生态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在鸡舍周围植被茂盛的地方,可利用自然植被作为鸡的栖息地,提高鸡的生存环境质量。

2.光照管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为鸡舍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

保持鸡舍内的通风透光,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3.土壤保护:林下养殖生态鸡要保护鸡舍周围的土壤,避免因养殖活动导致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在鸡舍周围建立起绿化带和保护地,加强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林下养殖生态鸡的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保障鸡的生长健康和食品质量安全。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

林下养殖生态鸡技术措施林下养殖生态鸡是指将家禽放在森林中进行饲养的一种养殖方式,重点在于利用森林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为鸡提供良好生长条件,同时又不能破坏森林生态平衡。

为了实现林下养殖生态鸡的高效生产,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选用合适品种鸡的品种需要根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进行选择,具备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产蛋量高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推荐的林下饲养鸡品种有:巨壳鸡、东方赤鸡、伏羲鸡等。

二、科学饲养1. 原料选择:应选择天然植物饲料、杂粮、绿色饲草等低热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品。

2. 饲料投喂:饲料投喂时间应固定,规律,保证饲料的充分消化吸收。

同时要避免饲料污染,定时更换饲喂容器。

3. 饮水管理:保证鸡的饮水量和质量,保持清洁卫生和通畅。

4. 健康管理:加强鸡舍和周边卫生管理,及时检查、隔离和治疗疾病。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预防和灭治工作。

三、适度放牧鸡的放牧应以适度为原则,避免过度放牧造成损失。

在放牧过程中要注意影响到森林生态平衡的行为,如避免污染水源,挖掘草根,破坏地表植被等。

四、日常管理鸡舍的日常管理是保证生态鸡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要选择通风、采光良好的鸡舍,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鸡舍要进行定时清理和消毒。

同时要保证鸡舍里的各种设施齐全,如饮料器、饲料器、卫生器、灭蚊器等。

五、科学繁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禽科学繁育工作,提高林下饲养鸡的繁殖力和雏鸡的成活率。

定期检测雏鸡健康状况,及时进行保健和用药。

林下养殖生态鸡的养殖技术措施有了解,关键在于要实施到位,保障森林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将生态鸡产业发展成为盈利的现代农业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鸡是在林场、果园、草场等生态环境下,以土鸡为饲养对象,舍饲和林地、果园等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料为辅,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鸡,产无污染的绿色蛋。

一、场地选择
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一般天然次生林森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用于养鸡的防护林尽量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住宅区,远离其他养鸡场,环境安静、水源清洁,选择冠层较高、透光和通气性较好,林地间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林带。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其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二、鸡场建设
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

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

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

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棚舍两边檐下设排水沟,棚的主要支架用钢丝固定。

棚内外饲养用的食槽或料桶、饮水器、照明灯具等依据养殖数量和日龄合理布置,保证每只放养鸡能及时采食和饮水。

三、饲料营养
用于生态鸡人工补料的饲料必须是天然有机饲料。

饲料、饲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工饲料,而另一部分是一种天然的饲料
1、人工饲料。

若购买商品饲料必须选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不含任何化学药物、生长激素的全价饲料,在种植有机饲料,必须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

人工补充喂养动物饲料,也必须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确保生态鸡的质量
2、天然饲料。

天然饲料的质量取决于自然环境,主要有天然饲草、成熟的籽实和各种天然昆虫等。

只有生态鸡的天然饲料充足、营养全面,才能够生产出高营养和滋补性强的优质鸡。

一般放牧前要求每天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鸡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为每天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饲养管理
饲养生态鸡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在4月份气温达到20℃以后,至秋后霜冻前气温下降到15℃左右进行放养。

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天敌危害。

1、育雏季节。

最好选择3——5月鸡育雏。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对雏鸡生长,育存活率很高。

到中鸡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的运动与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外面温度是合适的,活动时间长,能够充分
锻炼和运动,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预防天敌是非常有利的。

春雏性成熟早,长时间的鸡蛋生产,特别是在早春孵出小鸡更好,所以多选择在春天育雏。

2、放牧饲养。

雏鸡在舍内饲养3周,体重达到130克,改为院内散养,训练它听声音采食,经过一定时间训练,雏鸡听到这种声音就回来吃食。

放牧饲养。

雏鸡在舍内饲养3周,重量130克,改为院内自由放养,训练它听声音收集食物,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雏鸡听到这个声音会回来吃食在院内分区种植牧草或用饲草训练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即可转到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4——6周训练,雏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

当鸡个体重达到300克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这时可以把它散放到林子里、水库边、草甸里。

雏鸡在广阔的田野里捕捉昆虫,吃嫩草和草子,自由活动。

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牧,开始几天,每天放牧2-4小时,以后逐月增加放牧时间;放牧地点最初选在鸡棚周围进行,逐渐由近到远,通过移动料桶、料槽来进行训练;并建立喂食、回棚的条件反射信号。

150日龄内放养不超过80只/亩,后期放养稳定在80只/亩左右。

这一时期长达15周,在补料上可由日喂5次逐渐减少到2次。

日喂2次时早晨放出时少喂,晚上回来时多喂。

供水一定要充足,鸡棚周围可以设置水槽,长期供水;鸡群摄食的林地应定点设置饮水器,定点供水;水质要求符合规定要求。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