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葡萄酒的酿造实验报告-新版-精选.pdf
葡萄酒的酿造实验报告及葡萄酒的生产工艺与设备

葡萄酒的酿造实验报告及葡萄酒的生产工艺与设备1.引言葡萄酒是一种世界广泛喜爱的酒类,其酿造工艺非常复杂。
本实验旨在研究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评估不同酿造条件下葡萄酒的质量。
2.实验设计2.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葡萄作为原料,保证葡萄酒的质量。
选取不同的葡萄种类和酿造条件进行实验。
2.2酿造过程2.2.1榨汁将葡萄放入压榨机中,轻压使其释放汁液。
将汁液收集至发酵桶中。
2.2.2发酵将发酵桶中的汁液加入酵母,并控制温度在18-25摄氏度。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以保证酵母充分与葡萄汁接触。
2.2.3均质化发酵结束后,将酒液过滤以除去固体残渣,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2.2.4熟化将酿造好的葡萄酒装入木桶或不锈钢罐中进行熟化。
时间根据需要调整,一般在数月至数年之间。
熟化完成后,将葡萄酒瓶装并密封,以便陈年和销售。
3.结果与讨论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的组合,我们制造了几种葡萄酒。
通过传统口感评估,我们对不同样品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些葡萄酒样品具有更浓郁的果香和更柔和的口感,而其他样品则具有更鲜明的酸度和更清晰的口感。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葡萄的天然特点和酿造过程的细节所引起的。
葡萄酒的生产工艺需要一系列设备来进行实施。
4.1压榨机压榨机用于将葡萄轻压,使其释放汁液。
压榨机通常由不锈钢制成,以确保其卫生和耐用性。
4.2发酵桶发酵桶用于容纳葡萄汁和酵母,并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促进发酵。
4.3均质器均质器用于将葡萄酒液体过滤并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4.4熟化设备熟化设备可以是木桶或不锈钢罐。
木桶可以为葡萄酒提供更复杂的风味,而不锈钢罐则更容易控制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
瓶装设备用于将葡萄酒瓶装,并进行密封,以便陈年和销售。
5.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评估方法。
葡萄品种和酿造条件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三 葡萄酒酿造实验

实验三葡萄酒酿造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葡萄酒发酵工艺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材料:葡萄、葡萄酒干酵母、蔗糖、偏重亚硫酸钾(或亚硫酸钠),糖度计、榨汁机,三角瓶等。
三.工艺流程:葡萄干——复水——打浆——葡萄汁成分调整——发酵(加二氧化硫、干酵母)——压榨——后发酵——陈酿、澄清、调配、杀菌、包装——葡萄干酒。
四.技术要点
1、葡萄干复水:250克葡萄干加水500ml,
2、葡萄汁成分调整糖度调整为20,pH3.3—3.5,二氧化硫添加100ppm(偏重亚硫酸钾含二氧化硫57.6%,以50%计)。
3、葡萄酒干酵母添加0.1%干酵母。
4、发酵温度25℃左右发酵4——6天,残糖降至0.5%,渣下沉,过滤压榨。
5、后发酵添加二氧化硫30——50ppm,温度18——25℃,发酵。
6、过滤、澄清、热处理、,过虑、灌装、杀菌、瓶装、成品。
五. 思考题
1、添加二氧化一硫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增加酒液的水果气味?。
果酒酿造报告实验

实验四 果酒酿造报告实验报告一、目的及原理了解果酒发酵的原理并掌握果酒酿造的一般操作技术。
果酒酿造是利用酵母菌将果汁中糖分经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再在陈酿、澄清过程中经酯化、氧化及沉淀作用,使之成为清彻透明、色泽鲜美、醇和芳香的酿造果酒。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252612622COOH H C O H C 酵母菌二、材料及用具1.材料:葡萄、蔗糖、食用酒精、优质酿酒酵母、偏重亚硫酸钾等。
2.用具:酵母培养的仪器设备、破碎机、过滤机、压榨机、发酵缸、折光仪、蒸馏器、温度计、酒精计、吸管、台称、白瓷盆、纱布、棉花、导管、焦亚硫酸或硫磺。
三、酿造技术(以葡萄酒为例)(一)工艺流程原料→称重→洗涤→破碎→榨汁→成分调整→果汁杀菌→接种→主发酵→分离转桶→后发酵→转换容器→陈酿澄清(添桶换桶)→成品调配→装瓶杀菌→成品(二)酿造方法及步骤 1.酵母菌的扩大培养 可分为①-级培养(液体试管培养),在无菌条件下。
每支试管中接入原酵母菌1~2环,摇匀、置于25~28℃恒温下始养以24~28小时,发酵旺盛时,可转入二级培养。
②二级培养把经调整好、杀菌过的果汁装入三角瓶,接入一支经一级培养后的酵母液,于25~28℃下恒温培养20~24小时,可供下级用。
③三级培养用大玻璃瓶装经调整的果汁,杀菌温度70~80℃半小时,或采用SO 2或偏重亚硫酸钾(K 2S 2O 5)杀菌,采用SO 2杀菌须在前一天进行,放置一夜后才可供使用。
摇匀二级菌种,迅速倒入培养液中,接种量为培养液的2~5%,在25~28℃恒温下培养24~48小时,待酵母繁殖旺盛可供酒母或再扩大培养用。
2.原料处理①选果:宜选完全成熟、含糖量高、香味好而酸味适中的葡萄,未成熟及腐败的葡萄不宜采用。
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破碎及除梗。
③榨汁:如酿造白葡萄酒,破碎后需榨取果汁;酿造红葡萄酒时,需带皮发酵,使色素溶于酒中。
④果汁调整:测定果汁含糖量,调整至15~20%,含酸量至0.8~1.2%。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葡萄酒酿造

一、实验及研究我的指导老师对我说,葡萄里的葡萄糖可以与葡萄皮表面的酵母菌发生如下反应:CH206 酶>2CH,OH+2CO₂↑上面的化学方程式中的“酶”字,是指能将葡萄糖催化生成乙醇和CO2的酶。
通过上述反应,我们可以将葡萄酿成葡萄酒。
此外,如果乙醇与酒中的乙酸(醋酸,结构简式:CH3COOH)反应,还能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使酒变得更为香醇:CH,COOH+HOCH-→CHCOOC,H,+H,O通过上述容,我可以大体知道葡萄酿酒的简单过程。
我决定利用相关材料进行实验。
(一)材料与仪器1、材料绿葡萄(约1kg)、葡萄糖(不用白砂糖,白砂糖太甜;葡萄糖应为食用级)。
2、仪器玻璃棒、空玻璃瓶(有盖)一大一小各1个、以及一次性手套。
(二)工艺流程挑选葡萄→清洗仪器→清洗葡萄→装入酿酒的容器→发酵→转移至其他容器并储存。
(三)操作要点1、挑选葡萄选用新鲜,无病斑无机械伤,无变质无霉烂,色泽翠绿、风味浓的绿葡萄,要求无污染、无病虫害,否则影响实验。
2、清洗仪器用开水清洗空玻璃瓶,放置备用。
3、清洗葡萄将葡萄用流动水简单冲洗。
严禁用开水冲洗,否则葡萄表皮的酵母菌会死亡。
如果冲洗时间过长,葡萄表皮的酵母菌也会被冲走。
4、装入酿酒的容器戴上一次性手套,将葡萄去梗、枝,挤出果肉,装入冷却后的玻璃瓶中,所装的葡萄的容积大约为容器总容积的2/5,若容器装的葡萄过多,则酿酒时容易溢出。
加入葡萄糖,以覆盖全部葡萄为宜。
取出一根用开水冲洗并冷却的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用盖封闭瓶口。
将容器至于阴凉干燥处,发酵。
5、发酵几天之后,我们可以看见瓶中有分层现象,有三层。
其中,上面一层是酒渣,即葡萄的皮和葡萄的肉:中间绿色的液体是葡萄酒,也就是我们要取出的液体:最下面的一层是死亡的酵母菌。
此外,打开盖子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闻见强烈的乙醇气味。
液体表面出现气泡,依我看,很可能是CO2气体。
6、转移至其他容器并储存我们尝一点酒(此步骤需要有胆量,若无胆量,请勿尝试),然后吐出(不建议吞下去)并漱口。
制作葡萄酒原创生物实验报告

生物选修一实验报告高2016级实验小组小组成员:胡多琪(组长),向奕谨,苏杏,雷梦真,程雍姸,蒋田沐苗一、实验目的:以制作红葡萄酒为例学习果酒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最适温度20℃左右]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最适温度18℃~25℃]三、实验材料500g新鲜巨峰葡萄、50g白砂糖、发酵瓶、脸盆、过滤盆、不锈钢饭勺一个、消毒纱布、剪刀、塑料手套四、实验步骤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选择新鲜饱满、颜色较深且口感香甜的巨峰葡萄,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杂菌,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用剪刀去除枝梗和子粒。
2.对发酵瓶、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擦干待用。
因实验条件限制,无法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而使用洗洁精洗涤。
3.将葡萄擦干,装入发酵瓶中用手挤压出汁水(实验条件限制使用榨汁),加入50g白砂糖用勺子搅拌均匀,留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盖好瓶盖(不密封—少量空气促进酵母菌繁殖)。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一周。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一周后用消毒纱布对葡萄酒进行过滤,密封发酵瓶进行二次发酵。
8.本学期第十五周发酵完毕。
四、实验现象发酵瓶中有大量无色无味气泡冒出,酒味越来越浓,葡萄酒由紫红色逐渐变成澄清透明的橙红色溶液。
⒈过滤前:2.过滤发酵数周后:注: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白砂糖放得多会增加所制葡萄酒的甜度,也会提高其度数。
五、实验结论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统称,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喜欢”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
酿酒的实验报告

酿酒的实验报告酿酒的实验报告引言:酿酒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几千年来一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酿酒过程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酿酒的原理和方法,并为酿酒技术的进步提供基础。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对酿酒过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酒精发酵、酒精浓度测试以及酒质评估等内容。
实验一:酒精发酵实验酒精发酵是酿酒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我们选择了葡萄作为实验材料,按照传统的酿酒方法进行了实验。
首先,我们将葡萄榨汁,并加入适量的酵母。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然后,我们将混合物放置在恒温器中,控制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们取出样品进行分析。
实验二:酒精浓度测试为了确定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浓度,我们使用了比色法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标准溶液。
然后,将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色反应,测量吸光度。
通过与标准曲线的对比,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的酒精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葡萄酒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达到了理想的水平。
实验三:酒质评估酿酒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优质的酒品。
为了评估我们酿造的葡萄酒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酒质评估实验。
首先,我们进行了外观评估,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气泡等方面。
然后,我们进行了嗅觉评估,用鼻子感受酒中的香气。
接着,我们进行了口感评估,品尝酒的口感和余味。
最后,我们进行了整体评估,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对酒品进行综合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酿造的葡萄酒在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酿酒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能够成功地酿造出高质量的葡萄酒。
这些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酿酒的原理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酿酒技术的改进,以期能够酿造出更加优质的酒品。
酿酒这门古老的技艺将继续在人类社会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享受。
葡萄酒生产实训报告

葡萄酒生产实训报告*名:***班级:食科1141学号:12号指导教师:陈长武曹柏营实训地点:吉林省华信葡萄酒厂时间:2014.11.15—2014.11.26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目录前言 (3)1、葡萄酒概述 (4)2、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5)3、葡萄酒生产的主要设备 (9)4、葡萄酒生产的注意事项 (11)5、实训总结 (12)前言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掌握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其中各个环节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技术要领、注意事项等,对今后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葡萄酒概述葡萄酒(Wine)是一种高级低度酒类饮品,作配餐使用,为广大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女性朋友)。
葡萄酒由各种优质葡萄经过破碎,发酵,陈酿等过程酿制而成。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因为采用酿制的葡萄品种不同,酿制工艺不同,产品风格不同,形成了多种葡萄酒品种。
其分类标准也包含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含糖量、颜色、酿制方法等多种方式。
葡萄酒被广泛应用于就餐,聚会,送礼,自饮等途径。
葡萄酒的酿制

混合均匀,用胶塞塞好,瓶口用胶管引入装水的烧杯中保证无氧状态 ▪ 5、发酵约10天,每天摇动抽滤瓶 ▪ 6、10天后,用纱布过滤出酒,品尝
▪ 二、有氧发酵
▪ 1、清洗一个细口瓶(1000ml),晾干,待用 ▪ 2、取500g左右的紫皮葡萄,去梗,并用清水洗干净,注
意不要去除葡萄表面的白皮物质 ▪ 3、将葡萄放在滤纸上,除干表面水分 ▪ 4、手用酒精消毒,将葡萄充分捏碎放入细口瓶中,葡萄
铺满一层,加一层糖,如此反复铺放至1/2瓶高时,适当 摇动。 ▪ 5、用八层纱布将瓶口包扎好 ▪ 6、发酵期为10天,每天将细口瓶摇一次,混合果液和果 实 ▪ 7、待葡萄发酵完全,用四层纱布滤出酒液,品尝
实验七 葡萄酒的酿制
实验目的
▪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微生物知识的能力和兴 趣
实验原理பைடு நூலகம்
▪ 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将葡萄糖中的糖进 行分解代谢,向菌种提供能量,从而得到 原料分解产生酒精和CO2
实验步骤
▪ 一、厌氧发酵
▪ 1、取干净抽滤瓶(1000ml),胶塞用蒸馏水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 待用
▪ 2、取500g左右的紫皮葡萄,去梗,并用清水洗干净,注意不要去除 葡萄表面的白皮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酒的酿造及其中酵母菌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一、前言: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我们所要酿造的是红葡萄酒。
葡萄酒有增进食欲,滋补作用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
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非凡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对恢复-健康有利。
同时还有助于消化,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
自酿的葡萄酒,不用添加发酵剂,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澄清剂。
家酿的葡萄酒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分解葡萄中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另加点糖提高酒精度。
一般保质期不超过两年,所以成酒后应在两年内喝光。
二、实验目的:1、熟悉酿造葡萄酒的过程和原理。
2、学会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3、熟悉酵母菌形态观察和菌落计数法4、对比来说明,酵母菌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杀菌剂(SO2)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三、材料和仪器:(一)材料:葡萄3斤(因葡萄还未上市,可用提子代替,苏果超市有,但比较贵)。
白糖半斤(二)仪器:1、主发酵器:玻璃罐(坛、瓶)、陶瓷坛、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罐等均可。
2、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都可3、一根细塑料管。
用来在发酵完成后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从发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
用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丝袜或细纱布。
用来过滤葡萄酒汁。
四、实验步骤:(一)葡萄酒的酿造1、清洗:将主发酵器(即玻璃坛等)充分洗干净,控干。
2、浸泡:将葡萄摘除蒂,把剪好的葡萄冲洗干净后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左右,这是为了去掉葡萄皮上的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再次冲洗,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
3、装瓶:将葡萄捏破,葡萄肉连同葡萄皮挤到主发酵器中。
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
4、发酵:将装好葡萄的发酵器放在28℃恒温培养箱内。
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大约会在12个小时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在发酵启动后,每天两次用木棒或筷子将葡萄皮压入酒液中,然后盖上盖子。
5、加糖:发酵启动后一到两天内,放入250g白糖,作用是提高酒精度。
发酵启动后三到四天时,再次放入白糖250g,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
6、二次发酵:当酒精发酵完成后,首先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器,然后将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丝袜或细纱布过滤,过滤后的酒液也混入二次发酵器中。
葡萄皮、籽、糟扔掉。
注意二次发酵器留有1/10空隙,盖子也不要拧的很紧。
放在阴凉处。
二次发酵主要是苹果酸-乳酸发酵,不再产生酒精。
7、加入澄清剂,加入少量酒精。
二次发酵完成,即得到葡萄酒原酒。
8、口味:自酿出的葡萄酒是酸的,还有一些的刺激性味。
附:葡萄酒的质量检测葡萄酒的质量指标是现行国家标准GB/T15037-94中规定的检验指标;色泽: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澄清程度: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允许有3个以下不大于1mm的软木渣)。
葡萄酒应是澄清的,若酵母菌生长,则会出现浑浊,所以要检测出我们自酿的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含量是否合格。
香气: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甜味:具有纯净、幽雅、爽怡的口味和新鲜(二)酵母菌的分离纯化1、制备葡萄酒稀释液取发酵2-3天时的葡萄酒液,称量1g于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此即为10-2浓度的菌悬液。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悬液0.5mL于4.5mL无菌水试管中,用移液管吹吸三次,摇匀,此即为10-3浓度。
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7。
稀释过程需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稀释倍数是根据微生物的数量进行选择,不固定。
可以直接涂布、或划线法分离纯化。
)2、涂布法分离(酵母菌定量分离用)依前法向无菌培养皿中倾倒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待平板冷凝后,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三个不同稀释度(10-4,10-5,10-6)菌悬液0.1mL-0.2,依次滴加于相应编号已制备好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板上,右手持无菌玻璃涂棒,左手拿培养皿,并用拇指将皿盖打开一缝,在火焰旁右手持玻璃涂棒于培养皿平板表面将菌液自平板中央均匀向四周涂布扩散,切忌用力过猛将菌液直接推向平板边缘或将培养基划破。
3 培养观察接种后的所有平板倒置与适宜温度培养箱中培养。
大约28-30度,时间两到三天。
将葡萄分为两组发酵,一组为空白对照,另一组加入提取出的酵母菌,观察其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对葡萄酒发酵时间的影响。
4、酵母菌形态观察将每个发酵阶段的葡萄汁用显微镜观察其中酵母菌的菌体特征(三)酵母菌的检测利用血球计数法测定材料与仪器:葡萄酒汁,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
操作步骤:1、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细口滴管将稀释的葡萄酒汁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
3.显微镜计数静止5分钟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
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
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
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
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4.清洗血球计数板使用完毕后,将血球计数板在水笼头上用水柱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实验结果:次数各中格中细胞数平均菌液浓度/(个/ml)1 2 3 4 512345注意事项:1、各类容器一定要洗干净,葡萄在酿制过程中不能碰到油污、铁器、铜器、锡器等,但可以接触干净的不绣钢制品。
2、在发酵时,发酵器的盖子一定不要盖死,防止爆炸。
3、糖不要多放,那样会影响发酵过程,产生我们不希望的成分,如果想喝甜葡萄酒,可以在发酵完成后饮用时加糖。
五、具体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及分析(一)第一次发酵:葡萄的清洗,捏碎,装罐,加盖(稍微透氧)做成两个瓶葡萄酒,一瓶对照(加入分离纯化后的酵母菌),一瓶空白。
将两个发酵罐放在28恒温培养箱中发酵。
注意不要太用力搓洗葡萄,以防把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洗掉。
每天都到实验室里,将浮在上面的葡萄按下去,以便皮上的酵母菌得到充分的利用。
加糖:第一次加糖发酵两天后,第二次发酵五天后。
每次每瓶加75克糖。
(二)第一次培养和观察:(1-3天)实验准备:制备PDA培养基,灭菌,低温保存;培养皿灭菌,制备无菌水并保存。
1、据实验方案,12小时后酒精发酵启动,所以1天后,我们提取了适量葡萄汁,进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取0.5ml的葡萄汁,梯度稀释成10-1,10-2……10-6,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进行第一次培养。
取10-4,10-5 10-6的三个梯度的稀释菌液进行涂布接种,每个梯度三个培养皿。
涂布完成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一到两天。
2、葡萄汁的制片观察:取适量葡萄汁和无菌水混合,再附上载玻片,置于十倍镜下观察现象:由于葡萄汁成分非常多,所以镜头里背景很模糊,而且,只能观察到很少的类似于酵母菌的单个细胞,放置于40倍镜下,观察也不是很清楚,其他大多是杂菌和杂物在乱跑。
(分析,发酵未真正启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还未在葡萄汁中大量繁殖,所以是视野里的现象模糊,酵母菌很少)3、葡萄酒的观察现象从之前强烈的果香味转变为有淡淡的酒香味,而且3-4天时,发酵罐中有大量的气泡,葡萄皮颜色变暗,葡萄汁增多,且颜色更深。
葡萄酒中的酵母菌的观察,此时,由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在显微镜的视野里已经能,观察到很清晰的酵母菌个体,而且数量较多,图像背景亮了很多,(可能是酵母菌的生长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是的葡萄之中的杂质变得很少了。
)4、三天后,去取培养好的九个培养基,观察其中菌落的生长情况现象:实验结果似乎没有那么理想,培养基中的菌落,可谓五彩缤纷,有白色的菌落,有黄色的粉状的菌落,有绿色的干燥的菌落,最多的就是黑色霉菌的菌落,散发出来的味道更偏于霉菌的味道,而且,大多的菌落干燥,且成绒毛丝状。
显微镜观察:尽量挑取一些,纯净的白色菌落的菌种,和无菌水混合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种不纯,有一些清晰可见的酵母菌细胞,但也参杂着一些霉菌的特征结构。
结果处理方案:挑取一些疑似的白色菌种,进行涂布培养,方法同上,培养1-2天。
同时,也要再做一个备份,万一,白色的菌落不是酵母菌,所以,再取此时的葡萄汁,再做六个培养基,进行培养,原理同上。
(三)第二次培养观察:(4-5天)葡萄酒里发酵现象的观察:葡萄酒里产生了浓郁的酒精味到,而且葡萄酒里有很多泡沫。
疑似菌落的观察:观察上次疑似菌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发现效果还是不佳,虽然有很少的的黑色霉菌生长,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它应该是霉菌的一种,而不是酵母菌备份培养基的观察:有意外的收获,发现,备份的六个培养基,酵母菌生长的都很好,有很多的乳白色的圆形斑点,湿润且光滑,闻起来有酒香味,且没有其他的杂菌,很符合,酵母菌的菌落培养特征。
且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观察到了很清晰的酵母菌细胞。
对比分析:第一次培养的失败的原因:1、可能是刚一开始,葡萄汁中的酵母菌很少,而稀释的倍数太大,导致涂布培养时,其他杂菌的数量优势甚于酵母菌,所以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
2、也有可能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涂布操作时,没有严格做到无菌,培养基被污染。
3、而备份成功的缘由是3-4天时,酵母菌生长旺盛,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使得生长出来的菌落,很纯净。
(四)第三次培养观察:(6-7天)准备工作:PDA培养基的制备,麦芽汁培养基的制备,培养皿的灭菌。
将备份培养基中长出的酵母菌,进行涂布接种,在10-4、10-5、10-6三个稀释度,每组做四个培养基(两个PDA,两个麦芽汁),做好后放入28度恒温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观察:两天后取出观察,PDA培养基上菌落长势良好,10-4的两个培养基上菌落数过多,无法计数,而10-5、10-6的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以计数。
可能是由于涂布不均匀的问题,麦芽汁培养基上菌落,太过集中,没有PDA上生长的好。
由于时间的有限,我们将此组培养基的菌种接种到对照的葡萄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