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语试题
论语小学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小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2.《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乐乎答案:A3.《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B4.《论语》中“君子坦荡荡”的下一句是什么?A. 小人长戚戚B. 小人常戚戚C. 小人常戚戚D. 小人常戚戚答案:A5.《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什么?A. 可以为师矣B. 可以为师矣C. 可以为师矣D. 可以为师矣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是_________。
答案:爱人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
答案:学与思的结合3.《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_________”,以示其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答案:不器4.《论语》中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___的重视。
答案:自然5.《论语》中孔子提出“_________”,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
答案:有教无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语》中孔子对“君子”有哪些基本要求?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仁爱、正义、礼仪、智慧和诚信。
2.《论语》中孔子如何论述“中庸”之道?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中庸”之道,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庸之道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不偏不倚,保持适度,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对“礼”的思想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六年级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仁”的内涵是什么?A. 忠诚B. 孝顺C. 仁爱D. 礼仪答案:C2. 孔子提倡的“礼”指的是什么?A. 法律B. 礼仪C. 礼貌D. 礼节答案:B3.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知之乎D. 不亦乐乎答案:A4.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是什么?A.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B. 要对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C. 要对自己做别人喜欢做的事情D. 不要对自己做别人不喜欢的事情答案:A5. 孔子对于“知”和“行”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A. 知先行后B. 行先知后C. 知行合一D. 知行分离答案:C二、填空题1.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2.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周而不比,______。
”答案:小人比而不周3. 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______。
”答案:可以为师矣4. 孔子对于“礼”的重要性有如下表述:“不学礼,无以立。
______。
”答案:不学诗,无以言5.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
”答案:三十而立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追求平衡和谐,不偏不倚,适中恰当。
它强调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中点,以达到最佳的状态。
2. 孔子如何理解“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答案:孔子认为“君子”是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能够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他人。
而“小人”则是指那些缺乏道德修养、行为不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他人。
四、论述题1. 请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
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进行教育。
孔子还提倡“学以致用”,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本身。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参考文本: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是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在我国教育系统中,论语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下面是一套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是B、否答案:A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孔子B、孟子C、荀子答案:A3. 巍巍乎,如磐石!如江河之清!A、公冶长B、子罕C、雍也答案:C4. 百川东到海,何不积善之道?A、子罕B、公冶长C、曾子答案:C5. 少见,如之何?如不见,如之何?A、公冶长B、子罕C、颜渊答案:A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7.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A、卫灵公B、仲弓C、子路答案:A8.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A、卫灵公B、子罕C、曾子答案:B9. 巧言令色,鲜矣仁。
A、学而B、微子C、公冶长答案:A10.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A、公冶长B、颜渊C、子罕答案:B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A、尧B、宰予C、季文子答案:A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子路B、仲弓C、孟懿子答案:C13. 巧言令色,鲜矣仁。
A、学而B、微子C、公冶长答案:A1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微子B、公冶长C、宰我答案:C15. 君子不器。
A、卫灵公B、颜渊C、宰我答案:B1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1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A、尧B、宰禹C、季文子答案:C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19. 君子谋道不谋食。
A、宰我B、子路C、子贡答案:B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仲弓B、卫灵公C、公冶长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 孔子的学说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案:孔子的学说主要包括仁、礼、义、智、信等方面的内容。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几句?答:第一句2.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对话,被分为多少篇?答:20篇3.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学而时习之”,就要有什么品质?答:恒心4. 孔子认为,有什么品质的人可以为官?答:仁5.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论语·为政篇》中的第几句?答:第一句7.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是最好的?答:诚实可信、有道德的朋友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论语·里仁篇》中的第几句?答:第十三句9.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具备什么品质?答:仁爱1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是《论语·里仁篇》中的第几句?答:第二十五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的学说侧重于培养人的哪个方面?A. 知识和技能B. 德行和品质C. 家庭背景和财富D. 政治权力和地位答:B2.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应该如何表现?A. 行善积德,待人诚实可靠B. 拥有大量财富和权力C. 出生于有权势的家族D. 唯利是图,追求个人利益答:A3. 下面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 曾子B. 孟子C. 颜回D. 子路答:B4.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A. 提倡了尊重家庭和长辈B. 倡导了儒家礼仪和道德观念C. 鼓励了人们爱国和忠诚D. 以上都是答:D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意思是什么?A. 政治者应该以德行来引导人民B. 政治者应该依靠武力和暴力来统治C. 政治权力应该由人民共同分享D. 以上都不是答: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年级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A. 诚实守信B. 勇敢无畏C. 仁爱宽厚D. 聪明才智答案:C2.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礼”指的是什么?A. 礼貌B. 礼物C. 礼仪D. 礼节答案:C3.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愚乎D. 不亦小人乎答案:A4.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A. 学习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C. 复习旧知识,发现新理解D. 忘记旧知识答案:C5. 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衡中立C. 激进主义D. 保守主义答案:B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句话?A. 君子之道B. 仁者爱人C. 礼之用D. 己欲立而立人答案:D7.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A. 学习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B. 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困惑C. 思考不学习就会感到危险D. 思考不学习就会感到迷茫答案:B8.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A. 是知也B. 是智也C. 是愚也D. 是愚昧答案:A9.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A.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B. 只有三个人一起行走C. 只有老师才能教导我们D. 只有三个人一起行走才能学习答案:A10. 孔子提倡的“礼”与“乐”的关系是什么?A. 礼是乐的基础B. 乐是礼的基础C. 礼和乐是分开的D. 礼和乐没有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以______为贵。
”(礼)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______。
”(山)4. “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教导弟子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这里的“三省”指的是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

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德行,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所提倡的“仁”的表现?A. 爱人B. 礼仪C. 忠诚D. 勇敢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习之后经常复习,不是很高兴吗?B. 学习之后经常练习,不是很高兴吗?C. 学习之后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D. 学习之后经常练习,不是很快乐吗?3. 孔子提倡的“礼”是指:A. 礼貌B. 礼仪C. 礼节D. 礼法4.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A.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知道。
B.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智慧。
C.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知识。
D.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理解。
5. 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是:A. 勇敢B. 智慧C. 仁爱D. 以上都是6.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B. 任何三个人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C.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D. 任何三个人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7.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A.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
B. 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
C.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给别人。
D. 自己不期望的,不要给别人。
8.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A. 做事要极端B. 做事要适中C. 做事要极端保守D. 做事要极端开放9.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的含义是:A. 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发现新知识C. 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D. 复习旧知识,创造新知识10. 孔子提倡的“礼”和“乐”的关系是:A. 礼是外在的,乐是内在的B. 礼是内在的,乐是外在的C. 礼和乐是相互独立的D. 礼和乐是相互补充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说:“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 孔子认为:“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3. 孔子说:“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4. 孔子提倡:“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5. 孔子说:“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 学而时习之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温故而知新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D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路篇答案:C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做事要极端B. 做事要恰到好处C. 做事要随波逐流D. 做事要与众不同答案:B二、填空题4. “己所不欲,______。
”是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待人之道。
答案:勿施于人5.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这句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三、简答题6. 请简述孔子关于“仁”的理解。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括爱人、尊重人、帮助人等内涵。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要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7. 孔子如何描述“君子”的特质?答案: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特质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宽容大度、勤奋好学等。
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远大的志向。
四、论述题8. 论述《论语》中“礼”的重要性。
答案:《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礼”,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礼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
孔子强调,个人在遵循礼的同时,也要内化于心,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9. 请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答案:《论语》中孔子提倡终身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
他本人也以身作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学无止境体现了一种持续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学习和成长。
五、翻译题10. 请将以下《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答案: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以上为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三年级论语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尊敬老师B. 要善于学习C. 要谦虚谨慎D. 要团结合作答案:B4.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C. 学习与复习同等重要D. 学习新知识比复习旧知识更重要答案:C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哪一篇章的内容?A. 学而篇B. 里仁篇C. 颜渊篇D. 子路篇答案:B二、填空题6.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本书。
答案:孔子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
答案:诚实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
答案:了解别人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______。
答案:广泛团结与狭隘排他10.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
答案:孝顺父母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我们要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12. 请解释《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
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注重的是道义,而小人则只看重利益。
君子在面对选择时,会以道义为准则;而小人则会以利益为先。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我们对《论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论语》不仅是一部儒家经典,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著作。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吸取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论语试题
六年级寒假诵读测试卷,《论语》篇,
一、.填空
1、《论语》是由(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论语>>是记录
_________言行的书,共_____篇。
3、孔子是______时期______人。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__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________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________乎,”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
7、子曰:“知之者不如________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____之者。
8、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9、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 )诲女知之乎( ) (((
不亦说乎( )殆( )人不知而不愠( ) (((((11、《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
A、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 )
B、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
形容十分勤奋。
( )
C、教人时不嫌困乏。
形容教导特别耐烦。
( )
二、判断题
1、《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而成的。
( )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 )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是正确的。
( )
4、《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5、孔子是我国古代宏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最严重的代表人物。
( )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也是孔子说的。
( )
7、《论语》中的“论”读lùn。
( )
8、《论语》中的君子是指孔子。
( ) 9、“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要检查督促自己三次。
( ) 10、子由、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
( )三、选择题1、耳听为虚告诉我们不要只听他说什么,还要( ) A、看他做什么B看他长什么样2、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良善的跟随他,其中部良善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3、下面与“后生可畏的意思相近的有”(多选)(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长江后浪推前浪
C、后来者居上
D、生龙活虎
4、请问下面那些是举一反三的近义词( )
A、问牛知马
B、闻一知十
C、博古通今
D、入木三分
5、《论语》一书中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主题是( ) A、撙节B、勤奋C、仁爱D、智慧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人要有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与这个意思相对应的一句是(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出这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出这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选择其中良善的跟随他,其中部良善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