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易十四给康熙大帝的一封信
《康熙与路易十四》电影观后感

《康熙与路易十四》电影观后感《康熙与路易十四》这部电影,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展现了两位伟大君主的传奇故事。
康熙与路易十四,一个是中国清朝的皇帝,一个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度,却通过书信和外交使节,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
影片以康熙与路易十四的通信和交流为线索,勾勒出了当时中法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风貌。
康熙作为一位睿智而勤勉的君主,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而路易十四则是一位热衷于扩张和创新的国王,他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白晋等法国使节的努力,康熙和路易十四得以相互了解彼此的国家和文化,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基础。
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场景之一,便是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在各自的宫廷中,用数学、几何等科学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画面。
他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求知欲,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康熙大帝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抽出时间学习数学和几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体现了他的勤奋和刻苦。
而路易十四也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才华,他亲自参与科学实验,推动了法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是他们能够成为伟大君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当时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广彩作为广州的传统工艺,以其绚丽夺目、金碧辉煌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广彩的制作过程和其独特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孔子思想在当时也已经传播到了法国,并且得到了伏尔泰等思想家的大力推崇。
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展示了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成果。
电影的当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隔着大海相互遥望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视让人感慨万千。
他们虽然未能亲自会晤,但他们通过书信和外交使节,完成了一场东西文化的盛宴,展现了东西文化巅峰的碰撞。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执政(1661—1715年),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
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
可以参照康熙皇帝的夺权历程,这二人分别是东西方在位时间最为久远的帝王,经历也非常相近。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共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执政初期,励精图治,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纪里法语是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并修建了著名的凡尔赛宫,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执政后期,由于连年征战,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使波旁王朝的统治面临危机。
文化控制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绝对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期,法国王权围绕着宫廷建立起一整套的象征符号、日常礼仪和修辞方式,以眩目的方式向臣民展示王权权威,培育等级政治秩序的观念。
与此同时,王国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国家化建设,对社会予以收束、侵削或压制,使之服膺于绝对主义意识形态的同一性追求。
路易十四时代绝对主义政治的文化建构,在法国营造出古典主义文化的辉煌,但从长时段来看,也埋下了自身衰亡的因子。
法王路易十四时期“光辉政府”指导下的文化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阐明十七世纪,即太阳王时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借此分析文化在社会、经济及政治领域所拥有的权力。
从该“光辉政府”的组成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时任建筑、工艺和制造业总监的让┌推盏偎埂た露贝尔是这个初具雏形的法国“文化部门”的核幸韵执的观点来看,柯尔贝尔无疑是这个时代文化部部长的最佳人选。
《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描绘了人类的才智和风俗,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启迪人类反思自我,告诉我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
谁编造了金鸡纳霜谎言

谁编造了金鸡纳霜谎言金鸡纳霜,又叫“奎宁”(该词出自印加语)。
英文名:Quinine,Chinine是防治热病,尤其是疟疾的特效药,为热带地区的必需品。
金鸡纳霜是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而成的。
金鸡纳树,茜草科,常绿乔木灌叶,阔叶,干高二三丈,冬季落叶代谢,新叶旋亦萌发,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
因为是被传教的耶稣会士发现,也有人把它叫做“耶稣会树皮”。
目前,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2%。
康熙帝如何患疟疾而无法忍受,千里邀请传教士进献金鸡纳霜,中间受到大臣阻挠,康熙帝甚至下诏,遍请神医。
但是这些神医多荒谬绝伦,遭到皇帝厉声斥责,最终狼狈而去。
其后,命大臣代替服用,证明,该药确实无害,这才服用。
结果,经御医无法医治的疟疾,居然就被这个“金鸡纳霜”给治好了。
于是康熙欣然应允传教士在中国传教,金鸡纳霜以及其他西药西医从此走入中国领土,并最终发展成为主流医学。
这个故事多次重复以后,便变得越发绘声绘色,俨然成了西医战胜中医的经典案例。
可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金鸡纳霜的具体情况。
什么是金鸡纳霜?金鸡纳霜原则上来讲,并不能算是一个现在意义上的西药,更加不能代表西医,或者现代科学。
它是用产自南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树木,叫做金鸡纳树的树皮制作而成的,是当地人用来治疗热带疾病的一种药物。
传教士传教中,得了热病,于是受当地土著恩惠,被治愈,就成了传教士的发现。
被转称为“耶稣会树皮”。
并作为传教士行走世界所必备的防身药物。
究其根底,金鸡纳霜实在是传教士从民间医学中挖掘出来的一种草药而已。
到了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才首先制得纯品,起名叫做Quinine,并长期作为对付疟疾的特效药物。
要把奎宁作为西药,那历史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而此时,康熙大帝早已经去世100年了。
(康熙(1654.5.4-1722.12.20),也就是说,治疗好康熙皇帝疟疾的是秘鲁民间发现的草药金鸡纳霜,并不是什么西药奎宁)而对于奎宁,有趣的是,这种药物很长时间被认为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可是,现代药理实验的结论却是:奎宁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
路易十四、康熙、彼得大帝比较

时, 云南矿业也大受打击, 多处矿场被封。
康熙重视农业, 采取许多措施,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但他
轻视乃至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抑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
这从康熙在围场创立“木兰秋狝”已经看得非常清楚。而且从客观上
说,清朝的海内一统、对边疆的开发也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康熙的
目光始终聚焦在海内、聚焦在漠北与漠西,不要说横跨太平洋、大西
洋,就连以东南亚为主要目的地的“郑和下西洋”那样的航海,也不可
能组织进行。
无暇顾及浩瀚洋面的清朝统治者, 对去海外贸易进行种种限制,
预经济,保护、鼓励工商业,以发展海外贸易来增加金属货币的输入,
在经济上,他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蠲免钱
粮、兴修水利、调整工商业政策、废止禁海令、改革赋役
制度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对清朝前期封建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康熙皇帝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康熙十分重视农业, 年发布《圣谕十六条》, 其中就有
康熙禁海政策的主要措施有禁止同南洋吕宋· 噶刺巴的贸易往来严禁出卖船只到海外禁止
百姓留居海外沿海文武官员如对上述违禁事项隐瞒不报, 查明后从严治罪等。
康熙的禁海政策大大限制了海外贸易和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并导致航海业的衰落。明
末清初, 有沿海各省居民前往南洋各地留住垦荒或经营工商, 海上交往频繁。年禁海后,
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516页)。
中国自古拥有广阔的海疆, 但是到了清初, 为控制台湾
岛上的郑成功反清, 清政府却实行了海禁。收复台湾
太阳王路易十四

素肉——虔诚的路易
• 鱼受到法国人的喜爱不只因为它的肉质鲜 美,还因为它是斋戒日里惟一可以吃到的 “肉”。路易十四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所以他规定每个星期的三、五、六和其它 宗教节日都必须斋戒,斋戒日里只能在晚 祷之后吃一顿饭,并且禁食一切肉类和酒 类。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 些聪明的厨师想出法子,把“鱼做成肉”, 美其名曰“素肉”。
“朕即国家”——骄傲的国王
• 1661年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随即召见国 务委员会,并声明:“我把各位召集到这 里,是为了对各位说:从现在起,朕即国 家,国家的事务由我自己处理。我需要的 时候,各位可以用你们的建议为我服务。” 一位神职人员提出,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 他将向谁请示教务,路易回答:“当然向 我,大主教先生!”
侍奉王室。路易十四还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 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引进新式武器和先进技术, 并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在思想上, 要 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经济上,路易十四将经济 问题交给了科尔伯,推行重商主义。 路易十四完成了黎塞留和马萨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 的民族国家的努力。他将贵族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 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以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
• 到了第三道菜宴会才真正进入高潮,牛肉、小牛肉、 绵羊肉都可以作为第三道菜的主角,做法一般是烤、 浓汤煮或做成肉馅儿。
• 接下来的小烤肉,材料多以鸟类为主; • 当然,宴会中少不了鱼类。最受欢迎的河鱼是鲑
鱼和鳟鱼,海鱼则有鳕鱼和鳎鱼。 • 冷盘是晚宴的第六道菜。蔬菜沙拉搭配五颜六色
的果冻,放在桌子中间,煞是好看。 • 水果则是宴会的压轴。 • 吃完甜点喝完饮料之后,这场晚宴也告一段落。
清康熙大帝抗击沙俄奠定中国东北版

清康熙⼤帝抗击沙俄奠定中国东北版康熙⼤帝抗击沙俄奠定中国东北版康熙(1654-1722年,爱新觉罗?⽞烨)是清王朝第⼆个皇帝,⾃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61年。
历史上所说的康熙--乾隆“升平盛世”是这时开创的,有清260多年的统治也是在这期间奠定的。
康熙与法兰西波旁王朝的路易⼗四(1661-1715年)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帝(1682-1725年)正是同时,同样引起⼈们的重视。
康熙帝当政61年,在国内和对外⽃争中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
在国内,康熙帝统治期间,中国形成了⼀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统⼀的封建国家;封建的经济、⽂化在这个条件下,发展到了⼀个新的顶点,中国的版图进⼀步统⼀和稳定。
清王朝从它建⽴了全国的统治时候起,就遇到了复杂⽽棘⼿的和西⽅国家的⽭盾,⾯临着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险恶的国际形势。
特别是沙皇俄国武装⼊侵中国东北地区,在⿊龙江流域长期进⾏劫掠骚扰,侵犯了中国的领⼟完整,破坏了中国边疆各族居民的和平⽣活,也威胁到了清朝政府的统治。
中国各族⼈民和清政府不得不增强防御,对沙俄侵略势⼒进⾏⾃卫反击。
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主义者开始窥视中国领⼟。
1643年,雅库次克督军⼽洛⽂派出以⽂书官⽡西⾥?波雅科夫为⾸的⼀⽀远征军,共133⼈,携带枪⽀弹药向⿊龙江窜犯。
这伙侵略者到处烧杀抢劫,⽆恶不作。
他们的残暴⾏径,遭到当地达斡尔族⼈民的英勇抗击。
到1646年春返回雅库次克时,全队133⼈只有53⼈⽣还。
1650年⼀⽉,叶罗菲?哈巴罗夫率领70名哥萨克越过外兴安岭,侵⼊中国⿊龙江流域,窜到雅克萨以西。
但他看到中国⼈民已有准备,⾃⼰⼜⼒量单薄,决定回雅库次克求援。
1651年初,他带领137⼈再次窜到⿊龙江上,并武⼒攻占了雅克萨城。
由于中国东北各族⼈民的英勇抗击,终于把这伙侵略者赶出⿊龙江流域。
1665年夏,俄国西伯利亚流放犯切尔尼果夫斯基聚众杀死了俄国伊利姆斯克的督军,然后伙同84⼈窜到⿊龙江流域,重占了雅克萨。
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

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_康熙吧_贴吧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注册|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视频百科吧内搜索 | 帮助进入贴吧进入i贴吧贴子搜索百度贴吧 > 康熙吧 > 浏览贴子吧主:cglvl黑烨子快速回复切换到经典版贴吧投诉选择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班..选择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班来石家庄北大青鸟!石家庄北大青鸟(河北..中农绿谷芽苗菜研究院向全..中农绿谷芽苗菜研究院面向全国招生,培训芽苗菜无土栽培,传授香椿..28商机网 2010年精品加盟..28商机网是国内顶尖的招商加盟门户网站,找赚钱项目首选28商机网,..腾飞刷票公司刷票刷票代理网络刷票,短信刷票.热线:400-666-2137 QQ:7771086找10教育赚钱上28商机网!找10教育赚钱,上28! 商机在线()拥有众多小投资大利润高回..广州展览公司上观只做您..广州上观展览,广交会,保利展馆,深圳文博会,深圳高交会特装搭建资..大连第7届中国工艺博览会..市场内有各式古玩字画,古玩摆件,宫廷饰品,明清家具,文革遗物,传..展台设计制作.展位设计制..展台设计制作商场展台特装展台设计金源欢迎您!设计热线0453-..甘谷网论坛最专业甘肃甘..甘谷网为您提供甘谷分类信息:甘谷租房,甘谷二手,甘谷交友征婚,甘..立体画专家谈立体,深入了..1.懂photoshop软件,2.熟练运用我们的zy3d专用软件.3.正确出图.4...转贴次数:0共有30篇贴子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冰木琴3位粉丝1楼近来遇到很多朋友询问一些关于康熙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如果大家手边有备几本书籍,便很轻松可以解决。
因此下决心介绍几本个人在对康熙的认识过程中获益很大而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书籍。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康熙的“神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康熙的“神交”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共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给康熙写信,自称“您最亲爱之好友”。
同时代的两位帝王,对彼此都充满想象,并互相影响。
1686年,欧洲的“中国热”方兴未艾。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几名科学家,通过海路奔赴中国,随同带去的还有一封他写给清朝康熙皇帝的信。
信中,路易十四说向中国派遣皇家数学家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科学观测,获得科学知识。
对康熙皇帝他极尽赞美之词,称呼是“至高无上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落款是“您最亲爱之好友”。
17、18世纪,中法两国同属巅峰时期,一个是欧洲大陆的科技文化中心,一个称雄亚洲。
尽管相隔万里,但从康熙和路易十四在位开始,两国已经开始互相表达仰慕之情。
康熙的“哲人王”形象由于中途的阻隔,这封信并没有送到康熙手里。
然而,路易十四对中法交流的渴望和对彼岸这位皇帝的想象,并未因此而停息。
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学家历经两年的艰难行程,抵达北京。
这几位科学家兼传教士,成为当年康熙与路易十四对话的桥梁。
通过这些传教士的描述,康熙以“哲人王”的形象在18世纪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
所谓“哲人王”,最早源于柏拉图,意思就是“学识、道德几乎完美的哲人”。
白晋是路易十四派遣到中国的皇家数学家之一,他留在康熙身边教授几何学和医药学,十分受康熙的信任和倚重。
10年后,白晋奉康熙旨意归国,他把在华10年的经历写成了近10万字的报告,呈给路易十四,这些文字后来以《康熙帝传》为名出版。
白晋几乎是坦诚、全面地介绍了康熙皇帝,包括他对国家的统治。
他说康熙有着“君主的威信和真正的伟大”,更多是闪耀着“道德的光辉”——清朝的国库虽然堆满了金银财宝,但康熙本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易十四给康熙大帝的一封信(图)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
康熙
路易十四
“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众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6位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台北故宫(微博)博物院正在举办的“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中,这封泛黄的复印件,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赞叹。
渴望交流:路易十四派人来中国
那是1686年,欧洲的中国热方兴未艾,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洪若望等多位科学家以海路方式赴中国的同时,也派遣一个科学传教团,希望借道俄国赴中国。
不想,当时的俄罗斯规定,若未持有法律文件,任何人不得绕行西伯利亚前往中国。
为此,路易十四分别致信给俄国彼得大帝和清朝康熙皇帝。
上面这封信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当年写给康熙皇帝的信。
可惜的是,俄罗斯拒绝借道,这封康熙始终未能看到的信,现收藏于法国外交部。
然而,路易十四对中法交流的渴望并未因此而停息,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学家历经两年的艰难行程,抵达北京。
这几位科学家还身兼传教士身份,他们成为当年康熙与路易十四远隔万里的对话桥梁。
其中的白晋、张诚进入清宫,成为康熙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甚至人体科学的老师。
一份现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钦定骼体全录》,是巴多明神父改写的医学著作。
在第一册里,附有巴多明神父写给法国皇家科学院的信,说明这本书是应康熙皇帝的要求而撰写。
康熙认为,学习解剖学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译成他的母语满文。
在康熙身边生活了5年的白晋1697年回到法国,在回来的路上,他写了一本《康熙帝传》。
这本泛黄的小书也是特展展品之一,书中对康熙推崇备至。
惺惺相惜:中法当年最强盛
路易十四与康熙很可能是惺惺相惜。
他们有太多相似的背景:都是幼年丧父、
幼年登基,登基时康熙8岁,路易十四5岁;都曾感受到辅佐大臣的压力,少年康熙最后计擒鳌拜,夺回大权。
路易十四则直到马萨林寿终正寝才真正执掌大位,但也因此再未设宰相。
两人也同样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时,康熙在位61年,除生病和重大节庆外,几乎无一日不听政,即使北京地震时都没有中断。
当然,他们也好武、专制,但相对于帝王来说,两人都称得上明君,文功武治,使大清帝国与法兰西国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君主对于科学与艺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对本国文化发展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熙爱好书法、哲学,对生活万物充满好奇;路易十四有极好的音乐天赋,喜爱表演艺术,引入欧洲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使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中国与法国,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也因为两位帝王的个人特质,增加了相遇的机会。
在台北展出的一件件展品,无声地诉说着中法文化的交会与碰撞——法国仿制的白瓷中国男女像,展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憧憬与想象;法国圣克娄工坊制作的锡釉陶垂帷花卉药瓶,圆口、溜肩、长圆腹,以钴蓝彩的纹饰,正是中国人看惯的缠枝牡丹花叶……更不用说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中建造的特里亚农瓷屋,是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国的象征。
徜徉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回想着康熙与路易十四的风采,更令人赞叹与沉醉的是,跨越千山万水,两大文明相遇,激荡起绵延至今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