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方案研究
洞庭湖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打印版)

洞庭湖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打印版)1. 引言洞庭湖大桥是连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和湖北省武汉市东西两岸的一座重要跨江大桥。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旨在制定洞庭湖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明确施工流程、组织架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细节,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安全地完成。
2. 施工流程2.1 筹备阶段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筹备工作。
这包括但不限于:勘测设计、资源采购、施工许可证申请、人员招聘等。
在此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2 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是项目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桥墩和桥台的建设。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桩基施工、基础浇筑、墩台搭设等。
为了确保工作质量,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2.3 主体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是洞庭湖大桥施工的核心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桥面板和桥支撑结构的建设。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钢箱梁拼装、架梁浇筑、支撑结构搭设等。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培训和指导。
2.4 收尾工作阶段收尾工作阶段是项目的最后一步。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道路硬化、标志标线等工作。
此外,还需要进行验收、清理和整理工作现场。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美观,需要进行整体的验收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3. 组织架构为了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组织体系。
组织架构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全面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部:负责工程的技术支持、技术难题的解决、技术文件的编制等工作。
•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施工队伍:根据工程需要组建相应的施工队伍,进行具体施工工作。
4.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洞庭湖大桥设计与计算简介

20 6. 08 8m
3 结构总体受力分析
3 . 1 全桥 有 限元模 型
洞庭 湖 大桥 计 算模 型 中主 缆 和 吊索 用 索 单 元模 拟 , 桥塔 、
加 劲 梁 桁 架 用 梁 单元 模 拟 , 桥 面 板 用板 单元 模 拟 边 界 条 件 如 下: 塔 底 输 入 桩 基 等 效 刚度 ; 主 梁 在 岳 阳塔 横 梁 处 竖 向位 移 采 用主从约束. 横 向 与 塔 柱 采 用 只 受压 弹性 连 接 ; 主 梁 在 君 山锚
l 工程 概况和主要 技术标准
大 岳 高速 洞 庭 湖 大桥 [ ] 位 于洞庭 湖入长 江交j 1 -口 处 的 岳 阳 市七 里 山 . 下 游 离 长 江航 道 3 k n, i 东 南起 于 岳 阳楼 区 , 西 北
接 君 山 区。
1 / 4跨 位 置处 设 置 铜 纵 梁。 纵 梁 为 倒 T型 断 面 , 纵 梁 腹板 与桥
2 . 4 缆索 系统
主 缆 采 用 预 制 平 行 索股 . .单 根 主 缆 由 1 7 5根 通 长 索 股 组 成 .君 山侧 边跨 另设 六根 背 索 。 单根 索股 由 1 2 7丝 ( b 5 . 3 5 mm 的 镀 锌 铝 高强 钢 丝 组成 . 铜 丝 公 称抗 拉 1 8 6 0 MP a
绿色交通
L O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0 1 7 / 8
洞庭 湖大桥设 计 与计 算简介
张晋瑞 , 崔剑峰 ( 湖南 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有限 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8 )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推算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推算曾向红;杜东升;吴贤云【摘要】利用岳阳气象站1953-2010年年最大风速观测资料,通过时距换算、高度换算及地形订正等处理,构建相当于开阔平地10m高度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58年序列.根据极值Ⅰ型分布曲线,采用耿贝尔法计算出10m高处不同重现期(2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基本风速,根据洞庭湖区测风塔与岳阳气象站相应时段10min平均月最大风速比值,外推得到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根据设计风速,取α=0.131,利用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指数公式推算到300m以内各个高度层(70m内10m一层,70m以上间隔30m)最大风速.【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洞庭湖大桥;风速;推算【作者】曾向红;杜东升;吴贤云【作者单位】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6岳阳洞庭湖大桥是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洞庭湖大桥以北下游3km湘江入长江的咽喉地段,东起岳阳,西接君山,河道两岸均为湘江Ⅰ级阶地。
东岸为岳阳市区,湘江河道边筑有防洪大堤,堤顶高程38.96m;西岸位于湘江河漫滩上,为君山芦苇农场芦苇地,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6.5~29.5m。
根据大桥设计方案,大桥为1480m+ 453.6m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
岳阳洞庭湖大桥是湖南省连接鄂、赣及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其建设对于杭瑞高速全线拉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大桥跨度越来越大,主塔和主梁越来越高,建筑材质越来越轻,风压与风灾成为了现代大桥设计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从而对抗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文利用岳阳气象站及洞庭湖测风铁塔观测资料开展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设计风速推算的研究。
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

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是杭瑞高速公路湖南省临湘至岳阳段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杭瑞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12条横线,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
大岳高速是杭瑞高速湖南境内的最东段,路线起点为临湘大界,经詹桥、贺畈、横铺、君山区,止于建新农场十大队,全长72.433km。
洞庭湖第二大桥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东起岳阳市七里山,跨越洞庭湖,西接君山,大桥建设条件复杂,规模宏大,是大岳高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桥面宽33.5m,主桥布置为(1480+453.6)m双塔双跨钢桁架梁悬索桥,全长2390.18m,主塔高约236m,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径的钢桁架梁悬索桥。
该桥工期4年,计划于2017年通车。
有关专家推荐,洞庭湖第二大桥采取公铁分建,铁路桥为2x406m的斜拉桥,公路桥的主跨为1280m的悬索桥。
还有专家提出了公铁合建方案,其主跨为2x406m三塔斜拉桥。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大桥应该建成铁路单建桥梁。
主桥为98+140+406+406+140+98 m钢桁梁三塔斜拉桥,滩地引桥采用14×49.2m混凝土简支箱梁+191×32.7m简支T梁,跨洞庭湖段桥梁长度10552.9m。
经过讨论,确定采用公铁分建形式。
公路桥方案经历了三次变动。
初始方案是主跨1280m的单跨悬索桥;2009年更改为(2008+664)m 双跨悬索桥,后来由于陈明宪落马,这个追求世界最大跨径的方案夭折。
最后于2012年4月通过了1480+460m的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并确定为实施方案。
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桥下部构造的施工

艺 创新 :
1 )深 水 高桩 钻孔 施 工平 台的设 计 与应 用
洞庭 湖 主河槽 在 正 常 水 位 时 , 深 1 l 1 9 水 8 n, 9 8年
处。
关 键 词 : 拉 桥 ; 注桩 ; 台 ; 塔 ; 工 斜 灌 承 索 施
根据 地 质条件 和设 计 特 点 , 工 时 进行 了 三 项 工 施
1 工 程 概 述
岳 阳 洞 庭 湖 大 桥 位 于 湖 南 省 岳 阳 市 , 桥 全 长 该 57 3 5n , 宽 2 l 主 桥 为 不 等 高 三 塔 双 面 空 间 8 . l 桥 0 n,
田启 军
( 南 省路桥建设集 团 , 南 长沙 湖 湖 400 ) 1 0 4
摘
要 : 阳洞 庭 湖 大 桥 是 我 国首 次 采 用 不 等 高 三 塔 斜 拉 桥 桥 型 的 特 大 桥 , 计 先 进 , 岳 设
施 工 难 度 大 。 文 中 简 要 介 绍 了 大 直 径 钻 孔 灌 注 桩 、 桩 承 台 和 索 塔 的 施 工 工 艺 及 其 创 新 之 高
维普资讯
7 4
中 外 公
路
2 002 年 10 月
第2卷 5 2 第 期
文章 编 号 : 6 l 5 9 2 0 ) 5 0 4—0 1 7 一2 7 ( 0 2 0 —0 7 3
岳 阳洞 庭 湖 大 桥 主桥 下 部构 造 的 施 工
特 大洪 水期 间 , 深 高 达 3 l 为 了 确 保 工 期 . 洪 水 0 n。 在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09土木6班李维平洞庭湖大桥资料卡桥梁简介湖南岳阳洞庭湖大桥是岳阳市跨越洞庭湖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主桥为不等高三塔双斜面索预应力混凝土漂浮体系斜拉桥,全长880m,跨径布置为:130m+310m+310m+130m。
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是因为中塔无后锚索,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的结构刚度,以有效地控制主梁及索塔的变位。
(1)首次对多塔pc斜拉桥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尾索应力幅的有效方法,在国内率先实行了不设稳定索和辅助桥墩的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
(2)国内首次实现风洞试验测定桥梁颤振导数的强近振动法,提高了颤振导数测定的准确性,为我国桥梁风洞试验技术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3)国内首次开展拉索振坳定量观测研究,开发和安装了世界第一个采用磁流变控制技术的拉索减振系统。
(4)提出了多塔pc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确定的正装迭代法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最优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施工控制精度,合龙误差仅3mm。
(5)索塔预应力优化布置的概念,为今后斜拉桥索塔的优化布束提供了理论依据。
(6)开发了适应多塔斜拉桥构造特点的一系列施工技术,包括配置空间转动锚座和水平止推装置的新一代前支点挂篮。
(7)开发了C60高性能混凝土在大跨径桥梁上的使用。
工程获奖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荣获了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第16届年会上入选首届《中国十佳桥梁》,名列斜拉桥第二位。
同时,洞庭湖大桥项目还荣获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并入选了建国六十周年60项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
经济意义洞庭湖大桥是湖区人民的造福桥,装点湘北门户的形象桥。
对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发展区域经济,保障防汛救灾、缩短鄂、豫、陕等省、市西部车辆南下的运距,拓展岳阳城区的主骨架,提升岳阳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桥副孔50m、30m连续箱梁设计

板 岩 . 中弱风化岩 层的硬 度 比较高 , 岩蕊 破 碎 , 其 但 裂 缝 发育 ,而 且本地 区位 于 Ⅱ 类场 地七 级地 震 区 ,在地
震作 用下 ,部 分地 区粉细砂 会 发生液 化现 象 。
在桩基 的设 计过 程 中对 钻孔 灌注 桩 、打 入桩和 空 心桩进 行了方 案 比较 ①打 入 桩 :桩 尖地 基承 载力较
滩地段 , 故西岸桥也和东岸桥一样采用顶推连续梁方
案 ,而顶 推平台受 地基 条件 的限制 ,平台 费用很 不经 济 ,且受到 洪水威 胁 ,无 法保证 施工 工 期 ,故 西岸桥 旋工 方 案经 比较后 采用移 动式 支架分段 现浇 施工 。其 设计 根据 技术先进 、经济 合理 、施工 方 便 、安 全适用 并 与 自然景观相协 调 的原 则 ,通过 对 5 0m、4 3 0m、 0 I、0 等 多种孔径的技 术经 济分 析 , Y 2m t 并对简 支 T梁 、
4]0m 四跨 斜拉桥 , -3 主桥 副孔 东岸 为 2 2孔2 0 m+1 0 孔 5 预应 力砼顶推 连续 箱粱 ,主桥 副孔 西岸 为 1 0 m 0
孔5 0m一 】4孔 3 1 0m 预应 力砼 现 浇连 续 箱粱 ,全 长
5778 4 .2m。其 中主桥副 孔西岸 占全 桥长 的 6 ,它 8 对全桥 的总造价影 响很 大 。西 岸桥 由于处在平 坦 的河
维普资讯
第 2 8苦 第 l期
g0 O 2年 3月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V( _ 8 No 2 I
Ma. 6 2 r 2 0
HUN AN OM M U NI C CATI ON CI NCE A ND TEC NOL S E H OGY
洞庭建坝惹争议生态平衡首考虑

洞庭建坝惹争议生态平衡首考虑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初步选定坝址七里山,综合枢纽前期研究阶段拟定的九个重大影响课题也已通过三个,湖南省政府为此次枢纽建设注入200亿资金的物质支持。
依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洞庭湖建坝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继鄱阳湖要建坝之后,又一次建坝浪潮,只不过这次主体换了。
是否建坝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既有拉动经济发展的好处,也有威胁生态平衡的坏处,两方面孰重孰轻,短时间内未能得知,只能有待时间的检验。
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是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曾因建坝动议受到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红色警告,最终被国家叫停。
这似乎又让洞庭湖建坝的事情悬在了空中。
那么就要追问,为什么洞庭湖建坝还要一意孤行,这中间又有什么原因呢。
洞庭湖面临“水”危机由于三峡水库蓄水,长江入注洞庭湖的流量正急剧减小。
有研究预测到2052年,枯水期除东洞庭湖个别部位有少量存水外,将仅有湘江、沅水洪道可连通长江,湘江“黄金水道”盛名和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美誉将不再存在。
湖南省水文部门监测显示, 10月1日至12月11日,长江分流入洞庭湖的三口以及湘、资、沅、澧四水合计来水量,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44.4%。
其中三口来水量10.6亿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91%。
三口河系由于来水量严重偏少,目前除松滋河新江口站过流34立方米每秒外,其他河段均早已断流。
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工作23年的高大立,对洞庭湖湖生态恶化深有感受,“湿润泥滩地面积在大量减少,草滩、芦苇滩在迅速扩张,淤泥滩也变得越来越板结,鸟类数量也在下降”。
2011年2月14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北京主持召开《鄱阳湖区综合规划》有关事项专题会议,官方通过了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指出这对调整变化了的江湖关系,修复和改善鄱阳湖的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是非常必要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这股政策春风下,连续4年来保持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发展势头。
洞庭湖、鄱阳湖作为长江上的两颗“肾,其中一颗已经先行,并获得了巨足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方案研究陈明宪(湖南省交通厅湖南长沙410011)摘要:围绕岳阳洞庭湖二大桥前期工程方案论证决策过程,首先阐述岳阳洞庭湖二大桥桥位建设条件、控制因素以及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比选的工程方案,然后从大桥技术可行性、河工模型试验结果、阻水影响、航运及投资五个方面论证了本项目公铁分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同时,结合国际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岳阳洞庭湖二大桥前期科研工作概况。
关键词:岳阳洞庭湖二大桥悬索桥建设条件方案论证专题研究1 工程概况岳阳洞庭湖二大桥位于洞庭湖长江入口处,东起岳阳,西接君山,是杭瑞高速公路临湘(湘鄂界)至岳阳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公路运输通道。
大桥上游距岳阳洞庭湖大桥3km,下游距拟建的荆岳铁路洞庭湖大桥2km。
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于2008年7月开始,2008年12月完成初稿。
2009年1月,湖南省发改委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的工可报告评审会。
经讨论研究,推荐了北线1800m单跨悬索桥公铁分建方案。
2008年底,荆岳铁路工可研报告的编制过程中,铁路设计部门提出了跨洞庭湖大桥的公铁合建方案,本项目随即开展了公铁分建与合建方案的论证工作。
湖南省政府、交通厅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设计及研究单位进行协商,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意见,并取得共识。
基于近一年的专题研究、模型试验、专家咨询及评审会等论证工作,综合考虑行洪,通航,地质、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站在历史的角度本项目最终推荐了公铁分建方案,主桥采用了2008m双跨悬索桥方案,其主跨将超过1991m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桥梁。
大桥桥位区卫星影像图见图1。
图1 桥位区卫星影像图2 建设条件2.1 水文洞庭湖蓄纳四水,吞吐长江,仅有城陵矶一个出口,历年均是我国防汛抗洪形式最严峻的区域。
洞庭湖北面有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四口分泄长江来水,西南有湘水、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湖区周边还有汨罗江、新墙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湖,经湖泊调蓄后,只有城陵矶一个出口注入长江,构成复杂的江湖关系。
洞庭湖区水面由于自然演变、泥沙淤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容积逐渐减小,从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降为第二。
城陵矶的水位流量关系既受四口、四水来水来沙的影响,又受下荆江系统裁弯导致的荆江流量泥沙过程再分配的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成对洞庭湖的来沙、水位的影响更大。
桥址河段历来是国家防汛抗洪的关键位置,水利影响是桥梁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岳阳洞庭湖二大桥拟选桥位位于洞庭湖出口洪道北门渡口下游约4km 。
洪道上自南津港下至城陵矶长约12km 。
君山岸为广阔的芦苇滩地,高洪水时水流漫滩与荆江来水连成一片,岳阳岸岳阳至城陵矶有山咀矶头控制河势。
洞庭湖出口洪道属顺直型河段,北门渡口以上长约4.5km ,呈上宽下窄喇叭状,入湖段贮木场上游700m 处,平滩水面宽近7000m 。
以下河槽宽度变化不大,平均河宽约1350m 。
洪道出口为长江荆江与洞庭湖交汇段,形成复杂的江湖关系,其工程河段河势图见图2。
图2 工程河段河势图桥位附近有七里山水文站。
该站是监测洞庭湖出口的重要控制站,国家重要报汛站,位于洞庭湖出口与长江汇口以上3.5km 。
七里山水文站于1904年1月1日由海关设立,至1949年期间多次撤消、恢复,水文站观测资料年限为1904~1938和1946至今。
水文站测流断面与桥位的关系见图1。
2.2 通航桥址区城陵矶河段属湘江航道,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黄金水道,既是湖南省航道体系的骨干航道,也是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通道,是进出湖南的唯一航道。
桥址区水运繁忙,码头林立,船只繁多 ,常年停泊船只达300余艘。
湘江航道湘阴至城陵矶航段的货运密度,预计2020年将达到1.323亿吨,是湖南省水运量密度最大的航段,见图3。
图3 繁忙的航道、锚地桥位跨越七里山港区,下游1.5km 为城陵矶港区,下游4km 为松阳湖港区。
桥址区码头林立,航运繁忙,桥址区所在的七里山港区分布有大小16个码头。
城陵矶港区(七里山港区)附近就是港区重要的锚地,锚地水域面积188.4万平方米,港区锚地资源非常紧张,七里山港区现状见图4。
图4 七里山港区现状2.3 地质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调查,本勘察区在区域构造分区上与洞庭湖及江汉平原连成一片,属于喜马拉雅期坳陷区,两岸覆盖层较浅,东岸为硬塑状黏土厚约14m ,西岸为砂土厚约35m ,两岸基岩为泥质板岩与砂质板岩,岩体较完整,承载力较高,埋深5.5~29.5m,是大跨径桥梁较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同时,地质勘察资料及原岳阳洞庭湖一大桥施工揭示,桥位区主河槽地质条件较复杂,有F4断层穿过,因此,若在主河槽设置桥墩,基础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
2.4气象桥址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11.8℃。
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2毫米,无霜期258~275天。
年平均风速1.9m/s,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岳阳地区海拔高度53.0m,10年重现期基本风速20.3m/s,50年为25.6m/s,100年为27.2m/s。
2.5 地震《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显示该工程场地所处的区域和近场区地震地质构造环境相对稳定,未来100年内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性,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构造与地层结构较简单,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场址,适宜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
工程拟按100年基准期、2%超越概率水平设防,可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进行抗震设计。
3 工程特点(1)行洪要求高桥位位于洞庭湖入长江口,历年均是我国防汛抗洪形势最严峻的区域,行洪要求高。
(2)通航要求高桥址位于湖南内河入长江的必经之路,水运繁忙,码头林立,船只繁多,通航要求高。
(3)灵活的采用双跨悬索桥结构大桥岳阳岸边跨位于大堤内侧施工方便,而君山岸侧地处洞庭湖入江口主河槽边的河漫滩,洪水期是行洪的重要通道。
结合桥位处地形,大桥灵活的采用了双跨连续悬索桥结构,以较大边跨跨越河漫滩,降低了大桥对行洪的影响。
(4)环境与景观要求高大桥毗邻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桥飞跃洞庭湖的奇观,一方面与岳阳楼、君山等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并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辉映,为岳阳洞庭湖景区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进一步提升了岳阳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桥梁方案采用大跨径,减少水中构造物的数量,减少水中施工对水体、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5) 工程规模浩大本项目桥梁全长23.26km,跨越洞庭湖区桥梁长度6.52km,工程规模居我国内陆桥梁之首,特别是主桥采用2008+664m双塔双跨悬索桥,无论是大桥的设计、施工与组织管理都将面临诸多难题。
4 工程方案4.1分建方案公路桥桥型方案大桥桥位区是洞庭湖进入长江的狭窄通道,也是湘北水陆交通的咽喉地段,其防洪等级高,通航标准高,地质条件复杂;大桥西接君山区建设农场,北临长江,南向东洞庭,整个区域桥位资源稀缺。
桥梁孔跨布置必须满足水利、防洪、航运、桥梁合理跨度等方面的要求,大桥桥型的主要控制因素如下[1]:1)桥址区每年均是湖南,乃至全国抗洪防汛形式最严峻的区域,该区域陆续建成三座桥梁,对敏感地带的泄洪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北线推荐桥位处于洞庭湖出口处,距离城陵矶出口仅3.6km,是泄洪的敏感区域。
汛期滩地上是重要的泄洪通道,泄洪通道的畅通直接影响长江、洞庭湖的水位,本区域紧系湖区及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线。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指出“……1350m 主河槽范围泄洪能力占整个通道的90%以上,”在此条件下在,1350m主河槽内不能布置墩、塔,同时,靠近主河槽侧滩地宜采用较大跨径结构跨越。
2)桥位处航道为是湘北门户,是湖南内河进入长江必经之路,水运繁忙,船只繁多。
《通航论证报告》指出“......每天都有大量5000 吨级船舶通过该水域,来往船舶繁多、吨位大。
......每天在此过驳的船只达几百条,能供通航的航宽十分有限。
”因此,1350m主河槽内不宜设墩,以减小其对航道、码头和锚地的影响,降低船舶撞击桥墩等事故的几率。
3)地质勘察资料及原岳阳洞庭湖一大桥施工揭示,桥位区主河槽地质条件较复杂,有F4断层穿过,基础存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的风险,因此1350m主河槽范围内不宜设置桥墩。
4)岳阳洞庭湖二大桥位于下游规划中的荆岳铁路桥与上游已建岳阳洞庭湖大桥之间,桥位控制点见图5。
受城市密集区和氮肥厂厂区的影响,岳阳岸桥位不太可能选择在码头上游的位置;而受水文站的影响,君山岸桥梁不能影响七里山水文站的测流断面,所以桥位也不能布置在下游;受荆岳铁路的影响,两者距离太近会增大阻水面积,增大行洪隐患;同时应尽量以最短的距离跨越泄洪区,故采用线位与主河槽轴线斜交跨越主河槽,斜交角度为57°,因此需要1800m 左右的跨径方可一跨跨越主河槽。
图5 桥位区控制点跨方案及桥梁施工方案需考虑不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桥梁方案应当尽量采用大跨径,减少水中构造物的数量,减少水中施工对水体、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通过多次与水利、环保、地方政府等职能部门协商,并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确定的岳阳洞庭湖二大桥推荐方案为2008+664m 双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跨洞庭湖滩地引桥为50m 现浇连续箱梁,跨洞庭湖段桥梁长度6922m 。
主桥桥型方案见图6。
4.2分建方案铁路桥梁荆岳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规划项目,起自湖北荆州,经湖北的江陵、公安、石首,湖南的华容县,止于岳阳市。
线路全长177公里,按I 级单线铁路标准建设,大桥按双线考虑,设计时速160km/h 、平面预留200km/h 条件。
荆岳铁路项目于今年4月份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预可报告批复,工可报告也已经于今年7月份上报国家发改委。
荆岳铁路推荐线路同样于七里山跨越洞庭湖,公路线位与铁路线位关系见图1。
根据《新建荆州至岳阳新建铁路线可行性研究》,铁路单建跨洞庭湖大桥主桥为5 方案论证5.1 分建方案2008m 跨公路悬索桥技术可行性悬索桥其主要承重结构缆索在受力时截面均匀受拉,材料得到充分利用,是目前桥梁跨越能力最强的结构型式。
随着桥梁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悬索桥的跨度记录不断被刷新,保持了近20年世界记录的英国 Humber 悬索桥(1410m ),接连被丹麦 Great Belt 悬索桥(1624 m )和日本明石海峡桥(图8)所超越[2],世界大跨度悬索桥一览表见表1。
新一轮设计和建造更大跨度悬索桥的热浪正在世界各地酝酿之中,其中,日本建设省土木工程研究所正在进行2800m 跨度的悬索桥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抗风设计研究,意大利Messina 海峡一跨过海的可行性方案采用了3300m 跨度的悬索桥(图9),而跨越Gibraltar 海峡的规划中更是出现了3550m 的悬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