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大桥工程概述

合集下载

洞庭湖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打印版)

洞庭湖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打印版)

洞庭湖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打印版)1. 引言洞庭湖大桥是连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和湖北省武汉市东西两岸的一座重要跨江大桥。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旨在制定洞庭湖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明确施工流程、组织架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细节,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安全地完成。

2. 施工流程2.1 筹备阶段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筹备工作。

这包括但不限于:勘测设计、资源采购、施工许可证申请、人员招聘等。

在此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2 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是项目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桥墩和桥台的建设。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桩基施工、基础浇筑、墩台搭设等。

为了确保工作质量,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2.3 主体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是洞庭湖大桥施工的核心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桥面板和桥支撑结构的建设。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钢箱梁拼装、架梁浇筑、支撑结构搭设等。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培训和指导。

2.4 收尾工作阶段收尾工作阶段是项目的最后一步。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道路硬化、标志标线等工作。

此外,还需要进行验收、清理和整理工作现场。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美观,需要进行整体的验收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3. 组织架构为了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组织体系。

组织架构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全面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部:负责工程的技术支持、技术难题的解决、技术文件的编制等工作。

•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施工队伍:根据工程需要组建相应的施工队伍,进行具体施工工作。

4.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论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论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论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洞庭湖铁路大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由君山区向东南方向跨越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距上游洞庭湖公路桥约4.2km,距下游莲花塘水位站约2.2km。

设计里程。

本文论述洞庭湖铁路桥中的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钢板桩插打、钢筋加工制造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控制要点。

标签:承台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现代铁路桥梁施工中承台墩身基础大部分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运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现就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施工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1 工程概述洞庭湖特大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由君山区向东南方向跨越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距上游洞庭湖公路桥约4.2km,距下游莲花塘水位站约2.2km。

设计里程DK152+694.857~DK163+121.916,全长10427.06m。

7#、8#墩位于大堤两侧,墩身为圆端形门式墩,宽20m,厚5.0m,墩顶设置1.5m厚墩帽;基础为梅花形布置的10根Φ1.8m钻孔桩,桩长34m及32m;承台为矩形承台,厚度为3.5m。

2 环境条件2.1 水文及地质条件7#墩承台计划于2014年3月20日开始施工,该段时间洞庭湖水位约为+20.5m,7#墩处地面标高为+30.7m。

承台开挖范围土层为杂填土及粉质粘土,挖深4.5m。

8#墩承台计划于2014年5月10日开始施工,8#墩位于大堤内,地面标高为+28.0m。

承台开挖范围土层为杂填土及粉质粘土,挖深4.8m。

2.2 气象条件桥位区域处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约270天,严寒期短,春季多潮湿阴雨,夏季暴雨高湿,秋冬干旱,暑热期较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1300mm左右。

洞庭湖大桥设计与计算简介

洞庭湖大桥设计与计算简介
柱 呈 阶 梯 状 变化 。 岳 阳侧 塔 高 2 0 3 . 0 8 8 m, 君 山 侧 塔 高
20 6. 08 8m
3 结构总体受力分析
3 . 1 全桥 有 限元模 型
洞庭 湖 大桥 计 算模 型 中主 缆 和 吊索 用 索 单 元模 拟 , 桥塔 、
加 劲 梁 桁 架 用 梁 单元 模 拟 , 桥 面 板 用板 单元 模 拟 边 界 条 件 如 下: 塔 底 输 入 桩 基 等 效 刚度 ; 主 梁 在 岳 阳塔 横 梁 处 竖 向位 移 采 用主从约束. 横 向 与 塔 柱 采 用 只 受压 弹性 连 接 ; 主 梁 在 君 山锚
l 工程 概况和主要 技术标准
大 岳 高速 洞 庭 湖 大桥 [ ] 位 于洞庭 湖入长 江交j 1 -口 处 的 岳 阳 市七 里 山 . 下 游 离 长 江航 道 3 k n, i 东 南起 于 岳 阳楼 区 , 西 北
接 君 山 区。
1 / 4跨 位 置处 设 置 铜 纵 梁。 纵 梁 为 倒 T型 断 面 , 纵 梁 腹板 与桥
2 . 4 缆索 系统
主 缆 采 用 预 制 平 行 索股 . .单 根 主 缆 由 1 7 5根 通 长 索 股 组 成 .君 山侧 边跨 另设 六根 背 索 。 单根 索股 由 1 2 7丝 ( b 5 . 3 5 mm 的 镀 锌 铝 高强 钢 丝 组成 . 铜 丝 公 称抗 拉 1 8 6 0 MP a
绿色交通
L O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0 1 7 / 8
洞庭 湖大桥设 计 与计 算简介
张晋瑞 , 崔剑峰 ( 湖南 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有限 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8 )

洞庭湖特大桥3、4、5号墩塔座施工方案

洞庭湖特大桥3、4、5号墩塔座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 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 4 总体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5 详细施工方案及步骤、质量标准
一、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11年第5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7) 设计文件等其他资料。
13 发电机
300kw
6台
停电应急
14 交流电焊机
20台
钢筋焊接
15 混凝土罐车
8m3/10 m3 4台/12台 混凝土浇筑施工
16
料斗
12/23m3
各2个
浇筑时备用
备注 布料半径
27.7m
备用 备用
三、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
(四)工期计划
塔座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墩号
项目
1
塔座钢筋及预埋件安装
23
塔座模板安装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2塔座底部平面尺寸为20m×15m,顶部为斜向,坡比为
1:0.74~1:1.31,最大高度3.16m,最低高度1.84m,中心高度 2.5m。混凝土标号为C50。单个墩塔座设计混凝土方量 2×571m3,钢筋45.42t。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二、工程概况
(二)工程数量表 1/2塔座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施工组织安排及资源配置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推算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推算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推算曾向红;杜东升;吴贤云【摘要】利用岳阳气象站1953-2010年年最大风速观测资料,通过时距换算、高度换算及地形订正等处理,构建相当于开阔平地10m高度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58年序列.根据极值Ⅰ型分布曲线,采用耿贝尔法计算出10m高处不同重现期(2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基本风速,根据洞庭湖区测风塔与岳阳气象站相应时段10min平均月最大风速比值,外推得到岳阳洞庭湖大桥桥位设计风速.根据设计风速,取α=0.131,利用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指数公式推算到300m以内各个高度层(70m内10m一层,70m以上间隔30m)最大风速.【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洞庭湖大桥;风速;推算【作者】曾向红;杜东升;吴贤云【作者单位】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6岳阳洞庭湖大桥是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洞庭湖大桥以北下游3km湘江入长江的咽喉地段,东起岳阳,西接君山,河道两岸均为湘江Ⅰ级阶地。

东岸为岳阳市区,湘江河道边筑有防洪大堤,堤顶高程38.96m;西岸位于湘江河漫滩上,为君山芦苇农场芦苇地,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6.5~29.5m。

根据大桥设计方案,大桥为1480m+ 453.6m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

岳阳洞庭湖大桥是湖南省连接鄂、赣及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其建设对于杭瑞高速全线拉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大桥跨度越来越大,主塔和主梁越来越高,建筑材质越来越轻,风压与风灾成为了现代大桥设计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从而对抗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文利用岳阳气象站及洞庭湖测风铁塔观测资料开展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设计风速推算的研究。

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

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

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湖南岳阳洞庭湖第二大桥是杭瑞高速公路湖南省临湘至岳阳段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杭瑞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12条横线,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

大岳高速是杭瑞高速湖南境内的最东段,路线起点为临湘大界,经詹桥、贺畈、横铺、君山区,止于建新农场十大队,全长72.433km。

洞庭湖第二大桥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东起岳阳市七里山,跨越洞庭湖,西接君山,大桥建设条件复杂,规模宏大,是大岳高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桥面宽33.5m,主桥布置为(1480+453.6)m双塔双跨钢桁架梁悬索桥,全长2390.18m,主塔高约236m,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径的钢桁架梁悬索桥。

该桥工期4年,计划于2017年通车。

有关专家推荐,洞庭湖第二大桥采取公铁分建,铁路桥为2x406m的斜拉桥,公路桥的主跨为1280m的悬索桥。

还有专家提出了公铁合建方案,其主跨为2x406m三塔斜拉桥。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大桥应该建成铁路单建桥梁。

主桥为98+140+406+406+140+98 m钢桁梁三塔斜拉桥,滩地引桥采用14×49.2m混凝土简支箱梁+191×32.7m简支T梁,跨洞庭湖段桥梁长度10552.9m。

经过讨论,确定采用公铁分建形式。

公路桥方案经历了三次变动。

初始方案是主跨1280m的单跨悬索桥;2009年更改为(2008+664)m 双跨悬索桥,后来由于陈明宪落马,这个追求世界最大跨径的方案夭折。

最后于2012年4月通过了1480+460m的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并确定为实施方案。

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桥下部构造的施工

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桥下部构造的施工
索、 全漂 浮体 系的 预 应力 钢筋 混 凝 土 肋板 梁 结构 的斜 拉桥 , 主桥 长 8 0n , 1 0 8 l按 3 +2×3 0 3 l 1 十1 0n 布孔 ( 图
艺 创新 :
1 )深 水 高桩 钻孔 施 工平 台的设 计 与应 用
洞庭 湖 主河槽 在 正 常 水 位 时 , 深 1 l 1 9 水 8 n, 9 8年
处。
关 键 词 : 拉 桥 ; 注桩 ; 台 ; 塔 ; 工 斜 灌 承 索 施
根据 地 质条件 和设 计 特 点 , 工 时 进行 了 三 项 工 施
1 工 程 概 述
岳 阳 洞 庭 湖 大 桥 位 于 湖 南 省 岳 阳 市 , 桥 全 长 该 57 3 5n , 宽 2 l 主 桥 为 不 等 高 三 塔 双 面 空 间 8 . l 桥 0 n,
田启 军
( 南 省路桥建设集 团 , 南 长沙 湖 湖 400 ) 1 0 4

要 : 阳洞 庭 湖 大 桥 是 我 国首 次 采 用 不 等 高 三 塔 斜 拉 桥 桥 型 的 特 大 桥 , 计 先 进 , 岳 设
施 工 难 度 大 。 文 中 简 要 介 绍 了 大 直 径 钻 孔 灌 注 桩 、 桩 承 台 和 索 塔 的 施 工 工 艺 及 其 创 新 之 高
维普资讯
7 4
中 外 公

2 002 年 10 月
第2卷 5 2 第 期
文章 编 号 : 6 l 5 9 2 0 ) 5 0 4—0 1 7 一2 7 ( 0 2 0 —0 7 3
岳 阳洞 庭 湖 大 桥 主桥 下 部构 造 的 施 工
特 大洪 水期 间 , 深 高 达 3 l 为 了 确 保 工 期 . 洪 水 0 n。 在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09土木6班李维平洞庭湖大桥资料卡桥梁简介湖南岳阳洞庭湖大桥是岳阳市跨越洞庭湖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主桥为不等高三塔双斜面索预应力混凝土漂浮体系斜拉桥,全长880m,跨径布置为:130m+310m+310m+130m。

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是因为中塔无后锚索,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的结构刚度,以有效地控制主梁及索塔的变位。

(1)首次对多塔pc斜拉桥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尾索应力幅的有效方法,在国内率先实行了不设稳定索和辅助桥墩的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

(2)国内首次实现风洞试验测定桥梁颤振导数的强近振动法,提高了颤振导数测定的准确性,为我国桥梁风洞试验技术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3)国内首次开展拉索振坳定量观测研究,开发和安装了世界第一个采用磁流变控制技术的拉索减振系统。

(4)提出了多塔pc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确定的正装迭代法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最优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施工控制精度,合龙误差仅3mm。

(5)索塔预应力优化布置的概念,为今后斜拉桥索塔的优化布束提供了理论依据。

(6)开发了适应多塔斜拉桥构造特点的一系列施工技术,包括配置空间转动锚座和水平止推装置的新一代前支点挂篮。

(7)开发了C60高性能混凝土在大跨径桥梁上的使用。

工程获奖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荣获了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第16届年会上入选首届《中国十佳桥梁》,名列斜拉桥第二位。

同时,洞庭湖大桥项目还荣获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并入选了建国六十周年60项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

经济意义洞庭湖大桥是湖区人民的造福桥,装点湘北门户的形象桥。

对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发展区域经济,保障防汛救灾、缩短鄂、豫、陕等省、市西部车辆南下的运距,拓展岳阳城区的主骨架,提升岳阳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杭瑞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12条横线,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目前,杭瑞高速全线90%的路段均已建成或在建,其余路段也在筹备中。

拟建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临岳高速”)是杭瑞高速在湖南省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岳高速东起杭瑞高速湖北段,西接杭瑞高速岳阳至常德段,是杭瑞高速中部的重要一段,也是湖南省连接鄂、赣及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其建设对于杭瑞高速全线拉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本项目是杭瑞高速浙江至湖南区间最晚实施的一段,已成为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其建设迫在眉睫。

本合同段为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公路第12合同段,主要包括洞庭湖大桥悬索桥主桥及主桥副孔,对应桩号为K52+896.000~K55+286.180,全长2390.18m。

跨径布置为3×60m现浇连续梁+(1480+453.6)m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32.58m+3×60.5m)现浇连续梁。

本标段为岳阳洞庭湖大桥第A2标段,A2标段负责君山岸(基础+主桥副孔+锚碇+索塔+跨中以西主梁+猫道横向联系)+下游(主缆+吊索+索鞍+索夹+猫道)。

临岳高速地理位置见图1.1.1-1。

图1.1.1-1 岳阳洞庭湖大桥推荐方案路线图1.1.1-2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型布置图1.2 建设条件1.2.1 通航环境桥位跨越湘江航道,湘江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黄金水道,也是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唯一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对湘江航道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八五”期以来的重大疏浚整治和航电开发,现在衡阳至城陵矶449km,下游岳3km进入长江航道,为III(2)级航道,规划建成II(3)级航道。

城陵矶所在长江航道为内河I级航道。

1.2.2 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场区发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冲洪积黏土、粗砂层,元古界冷家溪群砂质、泥质板岩。

1.2.2.1君山岸锚碇地质条件较简单,无大规模的断层从锚碇区通过,区域稳定性好。

该区域地层上覆第四纪全新世冲湖积物,岩性以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以及粉细砂层、卵砾石层为主,上部的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粉细砂层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卵砾石层层厚较小,一般1.85~4.10m;下伏的基岩风化层中,全、强风化泥质板岩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00~50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下伏中风化、微风化泥质板岩、砂质板岩承载力高,承载率基本容许值1000~1800k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锚碇区卵砾石层厚度不大,但透水性强,水量较大,具有承压性质,为强透水层。

全风化层、微风化层、完整的中风化层透水性差,水量小,为弱~微透水层,在本锚碇可视为隔水层。

强风化层、破碎~较破碎中风化层为弱~中透水层,水量较小。

且该锚碇位于湘江河漫滩中,每年洪水季节多淹没于江中,裂隙水水位高,具有承压性,但透水性较差,水量不大。

1.2.2.2君山岸索塔塔基覆盖层厚度约20~25m,下部薄层状卵石,上部为淤泥质黏土。

下伏基岩为板岩,基岩面高程约-5~0m,岩面一般较为平坦,强风化厚度一般在5~10m 左右,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厚度一般在10~20m,埋深一般在38~50m,岩质较硬,岩体破碎~较完整,承载力可达1200~1800kPa;微风化基岩埋深一般在55~60m,属较硬岩石,岩体较完整,承载力大于1800kPa。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均具承压性。

根据实验结果,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均具有微腐蚀性。

1.2.2.3君山岸副孔该处上覆第四纪全新世冲湖积物,岩性以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以及粉细砂层、卵砾石层为主;下伏的基岩风化层中,全强风化层的层厚一般 2.70~11.95m,下伏中风化砂质板岩厚度大,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容许值为1200~1800kPa。

1.2.3 气象本区气候处在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也是北方冷空气频繁入境的“风口”所在。

因此冬季冷空气长驱直入,春夏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夏秋晴热少雨,秋寒偏旱。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6.5~17℃,一月平均气温3.8~4.7℃,七月平均气温29℃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2毫米。

无霜期258~275天。

雨多集中于3~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年均蒸发量1238.1mm,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11.8℃。

桥址区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类型较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旱涝、连阴雨、雷暴、冰冻、冰雹、寒潮、霜冻、大雪、大雾等。

主要灾害性天气中对本工程施工速度和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雨、大风、雷暴和大雾。

按照湖南省气象中心编制的《临岳高速岳阳洞庭湖大桥气象特征与风参数研究专题报告》桥位区百年一遇10min最大风速32.9m/s,地面粗糙度指数α=0.131。

1.2.4 水文按照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的《岳阳洞庭湖大桥水文专题研究报告》的结论,本桥设计水位如表 1.2.4-1所示,取300年一遇水位35.33m。

施工水位按照五年一遇控制,如表1.2.4-2所示。

引桥基础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1~5月)5年一遇水位27.2m。

主桥索塔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0~5)5月一遇水位28m。

主桥君山侧锚锭地连墙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1~5月)5年一遇水位27.2m。

君山侧锚锭开挖等其他基础工程及栈桥施工水位采用1~12曰年一遇水位31.58m。

1.3 工程重难点理解本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

桥梁设计包括主桥副孔挂篮施工和连续刚构桥、一座千米以上大跨径钢桁架悬索桥。

桥位处于的洪水区,工期受洪水期影响。

具有工程规模大、桥梁结构形式多样、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外部关系协调工作量大及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资源需求规模大等工程特点。

本项目工程周期长,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矿石等消耗量巨大,水下施工作业对水生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影响大,取弃土的处置和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施工期间如噪音污染、生活污水处理、航运事故特别是化学品运输事故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置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3.1 工程规模大、技术含量高1.3.2 桥位处地域气候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⑴岳阳洞庭湖大桥位于两江交汇口附近,跨域湘江。

桥位处航道十分繁忙,施工过程不能影响或尽可能少占用航道,因此施工猫道及牵引系统应既能够适应施工要求,又不影响航道。

⑵桥址区水文情况复杂,水流较急,钢桁梁水上定位吊装,施工难度较大。

历年城陵矶水位如图1.3.3-1所示图1.3.3-1城陵矶历年水位变化图⑶君山岸锚碇及主塔位于滩涂区域,覆盖层地表土质软弱且洪水时间被淹没,大桥施工周期较长,临建设施及主体工程施工需考虑地基加固及防洪措施。

⑷大桥地区自然灾害天气较多,船舶众多,易遭大风、地震、船撞等袭击。

1.3.3 工序转换快、衔接紧凑本项目工程量大,功法多,大型机械设备多——如液压铣槽机、跨缆吊机、移动模架等特殊、专用设备,加之受到水位的变化大、施工工序多、衔接点多、资源需求种类多,有效作业天数少,其功效、进度控制难度大,应以进度控制作为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配资源。

1.3.4 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根据本项目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主要有,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汛期防洪。

施工中应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尽最大可能地降低对航道、周边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确保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程结构本身的安全。

1.3.5 对外协调工作量大桥位处于长江通航水道,施工过程需占用长江大堤道路,施工场地影响芦苇场收割,故施工中对外协调对象多,包括航道、海事、水务、堤防、水利委员会及林农部门等多个部门,需协调内容多,外部关系协调工作量大。

6.6 地下连续墙施工6.6.1 工程概况及施工工艺流程6.6.1.1 工程概述锚碇地连墙采用井筒式地连墙结构形式,平面形状为“∞”形,长98.00m,宽64.00m,由两个外径56m和64m的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墙厚为1.2m,见图6.6.1-1所示。

地连墙采用C35水下混凝土,地连墙主要设计参数见表6.6.1-1。

地连墙采用铣接法进行连接施工。

表6.6.1-1 地连墙主要设计参数表图6.6.1-1 地连墙平面布置图(单位:cm)6.6.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⑴锚碇地质条件表 6.6.1-2 锚碇地质条件⑵水文地质锚碇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表 6.6.1-3 锚碇主要岩层渗透性参数一览表6.6.1.3 施工设备投入表6.6.1-4 地连墙施工设备投入表6.6.1.4 地下连续墙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图地连墙施工临建主要包括地连墙导墙及施工平台,水、电、泥浆系统,钢筋笼加工场,施工道路以及排渣系统等。

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图6.6.1-2,各系统布置分别说明如下:表6.6.1-5 主要临时建筑用地计划表6.6.1-6 地连墙施工临建各系统布置说明表图6.6.1-2 地连墙施工平面布置图6.6.1.5 地连墙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6.6.1-3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框图6.6.1.6 地连墙施工流程图表6.6.1-7 地连墙施工详细流程图6.6.2 吹砂筑岛围堰设计与施工6.6.2.1 吹砂筑岛围堰结构设计锚碇施工挡水围堰采用吹砂筑岛围堰,我单位在钱江六桥、钱江九桥、厦门杏林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等桥梁施工中均有成功验证。

表 6.6.2-1 吹砂筑岛围堰结构设计表6.6.2.2 吹砂筑岛围堰施工表 6.6.2-2 吹砂筑岛围堰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将吹砂围堰进行拆除,场地应进行平整。

6.6.3 场地清理及平整围堰施工完成后,首先抽干围堰内积水,平整场地。

清运场内的垃圾及杂物,对锚区场地进行平整。

在地下连续墙轴线的两侧布置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和砂井对基坑内土层进行加固硬化。

6.6.4 粘性土层加固方案⑴水泥土搅拌桩布置表 6.6.4-1 水泥土搅拌桩结构设计参数图6.6.4-1 水泥土搅拌桩布置图(单位:cm)表6.6.4-2 深层搅拌桩施工参数表⑵搅拌桩施工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一喷三搅施工工艺,拟选用SJB-II型深层搅拌机,其施工流程图如下所示。

表 6.6.4-3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流程图SJB-II型深层搅拌机包括以下配套设备:机架、灰浆泵、水泥浆制浆筒、存浆筒、集料斗、电器控制箱等。

表6.6.4-4 SJB-II型深层搅拌机性能参数⑶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主要质量控制参数及允许偏差见表6.6.4-5。

表6.6.4-5 深搅施工控制参数及允许偏差6.6.5 基坑土砂井加固⑴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本工程基坑内淤泥质粘土拟采用砂井加固,加快软土固结,平面布置见图6.6.5-1,主要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如下:表6.6.5-1 砂井设计参数图6.6.5-1 基坑土砂井加固平面布置示意图⑵施工工艺基坑土砂井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