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壳中的化学

合集下载

白醋和鸡蛋壳的化学反应

白醋和鸡蛋壳的化学反应

白醋和鸡蛋壳的化学反应白醋和鸡蛋壳的化学反应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话题。

白醋和鸡蛋壳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一种经典的酸碱反应。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反应的化学原理和实验结果。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白醋和鸡蛋壳的化学成分。

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醋酸和水。

醋酸是一种有机酸,是乙酸的甲基衍生物。

鸡蛋壳则是由碳酸钙组成的硬壳,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之一。

二、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物质。

当酸和碱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具有质子(H+)供给能力,而碱则具有质子(H+)接受能力。

而在酸碱中,酸质子(H+)和碱中的负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H2O),同时生成盐。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白醋和鸡蛋壳之间的化学反应。

我们将收集一些蛋壳,将它们清洗干净,并放置在一个质量称上进行称量,记录下它们的质量。

接着,我们将蛋壳放入一杯白醋中,使它们完全浸泡在醋中。

然后,我们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壳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的硬壳逐渐变得柔软,甚至可以轻松地捏碎。

这是由于白醋中的醋酸开始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生成水和醋酸钙盐。

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其中CaCO3表示鸡蛋壳中的碳酸钙,CH3COOH表示白醋中的醋酸,Ca(CH3COO)2表示生成的醋酸钙盐。

四、实验结果探讨这个实验还可以用于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多少。

通过称量鸡蛋壳的质量,再将它们浸泡在已知浓度的白醋中,待反应完成后重新称量鸡蛋壳的质量,计算出它们失去的质量。

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

五、总结白醋和鸡蛋壳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经典的酸碱反应。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用于探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还可以用于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

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

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

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主题: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导语: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看似神奇,实则是涉及到鸡蛋壳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详细探讨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并对相关的化学原理进行解析。

一、鸡蛋壳的组成及稀盐酸的性质1. 鸡蛋壳的组成鸡蛋壳主要由钙质构成,其化学式为CaCO3。

鸡蛋壳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气孔,使得鸡蛋能够透气。

2. 稀盐酸的性质稀盐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式为HCl。

稀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与碱产生中和反应。

二、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1. 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当鸡蛋与稀盐酸接触时,稀盐酸会与鸡蛋壳中的钙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O2)。

鸡蛋壳上的气孔为气体的产生提供了逃逸通道,使气体能够逸出鸡蛋壳。

2. 气体上升形成浮力由于气体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生成的CO2气体会上升,形成了向上的浮力。

这种浮力超过了鸡蛋的重力,使鸡蛋在稀盐酸中上浮。

3. 气体逸出导致下沉随着鸡蛋壳表面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鸡蛋下方产生了减压区域。

由于减压后气体浓度降低,浮力减小,最终不能抵消鸡蛋质量带来的重力,鸡蛋便会下沉。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出现,导致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是由于鸡蛋壳与稀盐酸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的。

这种现象展示了化学反应与物质性质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思考鸡蛋壳的组成、稀盐酸的性质以及气体形成与流动的原理。

总结: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是由于鸡蛋壳中的钙质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浮力使鸡蛋上浮,而气体逸出后浮力减小导致鸡蛋下沉。

这一现象揭示了化学反应的产物对物体浮力的影响,增加了我们对化学原理的认识。

通过了解鸡蛋壳的组成、稀盐酸的性质以及气体形成与流动的原理,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和灵活地理解鸡蛋在稀盐酸中上下浮动的原因。

参考资料:1. Cengel, Y. A., Turner, R. H., & Cimbala, J. M. (2013). "Fluid Mechan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Education.2. Dux, P., Kühnel, K. J., Wetterich, G. R., Gar rel, M., & Hertel, S. (2009). "Bubble formation in a submerged nozzle,"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Laser Techniques to Fluid Mechanics, Lisbon, Portugal, July 12-15, 20041. 喷嘴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喷嘴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会使得喷嘴内部液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液体的蒸发和汽化速度增加。

鸡蛋壳加醋后的现象与原理

鸡蛋壳加醋后的现象与原理

鸡蛋壳加醋后的现象与原理
首先,鸡蛋壳加醋后会产生大量气泡。

这是因为醋酸钙的生成反应同
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醋酸与碳酸钙反应时,醋酸中的氢离子会与碳酸
根离子(CO3^2-)结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气泡被钙离子
和水所包围,在醋酸溶液中不断上升。

其次,在反应过程中,鸡蛋壳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醋酸与碳酸钙反
应形成的醋酸钙是无色的,而鸡蛋壳本身是白色的。

因此,当醋酸逐渐溶
解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壳内的无色醋酸钙会使得鸡蛋壳的颜色逐渐变浅。

可以通过长时间浸泡鸡蛋壳以增加这一现象的观察性。

此外,鸡蛋壳加醋后会变得柔软。

这是因为醋酸钙是一种可溶性的化
合物,能够溶于醋酸溶液中。

这样,醋酸会渗透进鸡蛋壳中的孔隙,并与
碳酸钙反应形成可溶性的醋酸钙。

这种可溶性的醋酸钙与鸡蛋壳原来的结
构不同,使得鸡蛋壳逐渐变得柔软而易折断。

最后,鸡蛋壳加醋后还会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是因为醋中的醋酸
有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当醋酸与碳酸钙反应时,这种气味也会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刺鼻的气味。

总结起来,鸡蛋壳加醋后的现象可以归因于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


个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泡、变浅的颜色、柔软的质地和刺鼻的气味。


一系列的变化显示了醋酸和碳酸钙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鸡蛋壳的结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鸡蛋壳加醋会被用作实验室和教育领域的一个简单而生动的
实验的原因。

醋酸与鸡蛋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与鸡蛋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与鸡蛋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与鸡蛋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或2HAc+CaCO3===CaAc2+CO2↑+H2O
它们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扩展资料:
鸡蛋壳属于碳酸钙,而醋属于醋酸,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能够生成水。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醋相遇后,会与醋中的醋酸发生类似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这时候鸡蛋壳表面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拿在手里会发现其变得特别软,有点像橡胶玩具样,可随意揉捏,有弹性。

醋蛋,便是蛋壳中的碳酸氢钙与醋中的冰醋酸产生化学变化。

碳酸氢钙少了许多,蛋壳便变软。

而且,蛋壳中的蛋白因冰醋酸而凝结,因此会比一般蛋吃起来硬一些。

运用蛋白能因冰醋酸而凝结的特性,能够在豆桨中添加醋制成水豆腐。

鸡蛋壳属于碳酸钙,而醋属于醋酸,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能够生成水。

醋泡鸡蛋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的食物,在民间广为流传,通过醋泡鸡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风湿病,预防便秘,预防胃病等方面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也是民间比较好的一种保健食物。

蛋壳和醋的化学反应
鸡蛋壳是碳酸钙(CaCO3),醋是醋酸(CH3COOH),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CO2)。

醋蛋,就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

碳酸钙少了很多,鸡蛋壳便软化。

并且,鸡蛋壳中的蛋白质因醋酸而凝固,所以会比普通蛋吃起来硬一些。

利用蛋白质能因醋酸而凝固的特点。

醋泡鸡蛋壳的化学反应原理

醋泡鸡蛋壳的化学反应原理

醋泡鸡蛋壳的化学反应原理
哎呀,你知道吗?醋泡鸡蛋壳这件事儿可神奇啦!
有一天,我在学校里听科学老师讲了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就是用醋来泡鸡蛋壳。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这到底会发生啥呢?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做这个实验。

我先找来了一个小碗,把一个鸡蛋壳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然后再倒进了好多醋。

刚倒进去的时候,啥变化也没有,我心里还嘀咕:“这能行嘛?”
可是没过多久,奇迹就出现啦!鸡蛋壳的周围开始冒起了好多小泡泡,就像小鱼在吐泡泡一样,“咕噜咕噜”的。

我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简直不敢相信!
这到底是为啥呀?我想来想去,后来才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

你看啊,鸡蛋壳里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而醋呢,它里面有醋酸。

这碳酸钙遇到醋酸,就像是两个冤家碰到了一起,非得打一架不可!它们一打架,就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那些小泡泡就是二氧化碳呀!
这就好比两个人在打架,打得热火朝天,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那种紧张的气氛。

鸡蛋壳和醋的反应也是这样,激烈又有趣。

我又想,那要是没有鸡蛋壳,只有醋,会怎么样呢?肯定啥也不会发生呀,就像一个人没有对手,怎么能打起来呢?
还有哦,如果醋的浓度不一样,反应是不是也会不同呢?我觉得肯定会的!浓一点的醋可能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更快地把鸡蛋壳打败;稀一点的醋可能就像个力气小的人,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让鸡蛋壳发生变化。

我把这个实验告诉了我的小伙伴们,他们也都觉得太神奇啦!我们一起讨论,一起琢磨,都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通过这个醋泡鸡蛋壳的实验,我明白了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小小的一个实验就能让我们发现这么多有趣的道理。

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你说,是不是这样?。

鸡蛋壳中钙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报告

鸡蛋壳中钙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报告

鸡蛋壳中钙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报告酸碱滴定法测定鸡蛋壳中钙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鸡蛋壳中钙的含量一、试剂与仪器:1).仪器:分析天平(0.1mg),;滴定管(50mL),三只锥形瓶(2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烧杯(250mL),表面皿,2).药品:甲基橙,酚酞,浓盐酸,氢氧化钠固体,无水碳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二、实验步骤:1、0.015mol/L NaOH溶液的配制称取0.15gNaOH固体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摇匀。

2、NaOH溶液的标定称取0.1~0.15g邻苯二甲酸氢钾,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滴加两滴酚酞指示剂,用刚配制的NaOH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

CNaOHmKHC8H4O4=VNaOH?0.2042。

3、0.1 mol/LHCl溶液配制用洁净的量筒量取 4.2~4.5mL的浓盐酸溶液,倒入装有约500mL水的试剂瓶中,盖上玻璃塞,摇匀。

4、盐酸标定用递减法准确称取0.15~0.20g无水碳酸钠3份于锥形瓶中,加入20~30mL水使之溶解(来自: 写论文网:鸡蛋壳中钙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报告),在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为终点,记下V5、Ca含量的测定用天平取0.10~0.12g已研磨好的蛋壳粉于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已标定好HCl溶液至40ml至锥形瓶中(50ml锥形瓶),滴加2~3滴甲基橙,用标定好的NaOH反标定,使溶液变成橙黄色半分钟不变色即可篇二: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鸡蛋的消耗量与日俱增, 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蛋壳。

鸡蛋壳在医药、日用化工及农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做“蛋壳中镁含量的测定”实验, 不仅可以使基本操作得到训练,而且由于是实物操作, 能较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鸡蛋在酸液中沉浮的原因

鸡蛋在酸液中沉浮的原因

鸡蛋在酸液中沉浮的原因
由于鸡蛋外壳的要紧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或醋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如稀盐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CaC0
3十2HC1=CaC1
3
十C0
2↑十H
3
0,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
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

当沉入杯底时,稀酸接着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

如此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

省级中小学化学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省级中小学化学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3 实验过程
——学以致用
青蒿素含量
…7 6 5 4 3 2 1
黄花蒿 现蕾期
4 实验评价
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
实验报告
评价量表
5 实验反思
创造 思考 观察 操作
敬请批评指正!
3 实验过程
——科学探究 解决问题
主题二:探究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理论计算:
完全 反应
足量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g 0.73g
44 0.44g
9.3%盐酸最少 7.8g约7.5mL
CaCO3
完转 全化
CO2
设计意图: 理论对实验的指 导作用并增强学 生节约药品、绿 色化学的意识。
药品: HCl、水的挥发;
85.2% ……
分 析 小组讨天论:对装 置进行平改进
3 实验过程
——科学探究 解决问题
主题二:探究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设计意图: 培养定量实 验的精准意 识,增强利 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 实验过程
——科学探究 解决问题
主题二:探究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实验过程
6
4
2
0 0
5
10
3 实验过程
——联系生活 归纳总结
我市每月所扔弃的蛋壳总量约为50-80吨
变废为宝
3 实验过程
——联系生活 归纳总结
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鸡 蛋 壳
含O.Ca.C.N 等元素
定性
定量
应改 用造

查阅资料
物质性质 明显现象
精准


所含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过渡】
小小的鸡蛋壳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妙用,说明它身上一定有许多的奥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它。

【板书】鸡蛋壳中的化学
【提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讲解】碳酸钙由CO
3
2-和Ca2+构成,要想检
验碳酸钙的存在,必须检验CO
3
2-和Ca2+存在,怎么检验?
【提问】Ca2+怎么检验?
投影焰色反应资料
【实验引导】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鸡蛋壳样品,请同学们结合桌面上的仪器和药
品,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小结与过渡】我们来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能否得到“鸡蛋壳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结论,为什么?
?【小结】资料显示:碳酸钙确实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高达83%—90%。

?【投影与过渡】同学们,其实鸡蛋壳中除了?【观看短片】感受鸡蛋
壳在生活中的妙用,将
蛋壳用途和其成分联系
起来。

【作出猜想】碳酸钙
【思考回答】向蛋壳中
加入稀盐酸,将生成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
明CO
3
2-存在。

思考但答不出来。

阅读信息并讨论检验方
法。

【动手实验】检验
CO
3
2-和Ca2+
汇报现象和结论
【思考回答】不能,
只能说明“含有碳酸钙”
不能说明是主要成分。

【思考分析】
?【思考回答】
养花卉:有磷酸镁、磷
酸钙等磷肥
?从生活走进化学,
激发学生探究鸡蛋
壳成分的好奇心。

为科学探究作准
备。

明确定性检验物质
的一般方法。

为提供“焰色反应”
作心理预期。

培养根据信息进行
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动手实验能
力,加深对定性分
析物质的理解;
学会检验碳酸盐的
实验操作。

对探究过程及时反
思,同时自然过渡
到定量探究上。

激活旧知识,调动
深层次思维
?培养反思、分析、
评价能力,训练思
我们已探知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以外,它
还含有极少量磷酸镁、磷酸钙等无机
物,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质。

根据蛋
壳的组成,大家能否解开开头短片中鸡
蛋壳妙用的谜团?
?【适时播放视频】专家谈“灭虫蚁”
?【讲述】其实,鸡蛋壳不仅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在农业、工业、医药等方面更是大有用途。

【投影】蛋壳的综合利用图
【过渡】鸡蛋的营养丰富,买回来的新鲜鸡蛋如何保存呢?
【投影】鸡蛋的保鲜:多媒体展示鸡蛋的结构图片,介绍鸡蛋保鲜的原理。

其一、鸡蛋会进行呼吸作用,鸡蛋的大头内有一个气室,如果气室向下,鸡蛋的呼吸作用就会变差,鸡蛋的保鲜效果就差。

所以短时间的鸡蛋保鲜,只要在放置时将鸡蛋的小头朝下就可以了。

其二、如果鸡蛋放置的时间长,鸡蛋不断进行的氧化作用,可能使蛋清蛋白变质,使鸡蛋失鲜。

所以长久存放的鸡蛋应该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蛋壳中。

【展示】学生方案或老师带来的信息,其中洗瓶子:摩擦与碰撞
回顾相关化学方程式
观看、思索
?学生交流讨论,提出防
止外界空气进入鸡蛋的
可能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将一枚
大头朝上放置的鸡蛋,
一枚小头朝上放置的鸡
蛋和学生用石灰水浸泡
的鸡蛋,置于实验室合
适位置,一个月后开蛋,
比较保鲜效果。

维缜密度,突出科
学严谨性
释疑,首尾呼应
强化性质决定用途
观念
体现化学指导生活
作用
树立环保意识和
资源意识
化学走向社会
巩固知识、强化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解决实际生活
问题的能力,真正
达到学以致用。

这是一节复习课,我把它安排在上完酸碱盐之后进行。

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鸡蛋壳在生活中妙用”创设真实、生动、直观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由问题提出引发“碳酸钙存在”实验探究,并逐步过渡到如何做好新鲜鸡蛋的保鲜。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投影的资料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到结论、反思评价,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生活中学习化学,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科学地利用教材,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将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