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
古诗《赠汪伦》优质课教案通用

古诗《赠汪伦》优质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章节:第20课《赠汪伦》内容:学习李白的《赠汪伦》,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朋友真挚情感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朋友真挚情感的表达。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诗人对朋友真挚情感的表达,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具:课件、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古诗《赠汪伦》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 讲解分析:讲解古诗中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例题讲解:举例子,让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赠汪伦》李白赠汪伦友情真挚情感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将《赠汪伦》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答案:略2. 题目:请举例说明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解释。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引入、自主学习、讲解分析、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全面学习了李白的《赠汪伦》。
学生在朗读、背诵方面表现较好,但对古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修辞手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表现友情的古诗,进行比较学习,体会不同诗人对友情的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教材章节与内容细节:《赠汪伦》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通过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体会其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目标细节: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并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
《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赠汪伦》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赠汪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赠汪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的意境,感悟李白汪伦之间浓浓的朋友情、离别情。
2、学会诗中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赠汪伦》。
4、能够根据古诗,练习编写歌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和教具、学具】1、课前一周,让学生收集有关朋友的流行歌曲,要求:记住歌词,会哼旋律,基本会唱。
2、录像机或vcd机、录音机、投影仪。
3、《烟花三月》mtv碟片;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歌曲《朋友》(周华健)等有关朋友的歌曲录音,配乐的古诗朗读磁带。
4、古诗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情境创设利用vcd,播放吴涤清演唱的歌曲mtv《烟花三月》(提醒会唱的同学跟着唱。
)评析:在课前播放根据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改编创作的歌曲mtv《烟花三月》,可以渲染气氛,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再现古诗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激趣,上课导入1、谈话:刚才,上课前,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2、由歌曲联系到古诗:谁知道这首歌和哪首诗有关?谁会背?诗的作者是谁?3、简介作者──李白。
4、复习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我们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能背吗?5、揭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学习李白很有名的一首送别诗──《赠汪沦》。
(板书课题)三、自读,初学古诗1、出示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轻读古诗,要求:⑴自学诗中生字,读通古诗。
⑵对照课后“注释”试着弄懂诗的大意。
⑶提出自己什么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2、指名朗读古诗:⑴注意生字“伦”(lún)的音、形。
⑵理解“赠”及诗题的意思。
古诗 《赠汪伦》教案

古诗两首《赠汪伦》教案篇一:古诗两首《赠汪伦》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李白一路同行??二、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会写3个字。
3.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4个生字。
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
第一步: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
第二步: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
提倡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注意纠正。
2.调动生活体验识字。
第一步: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字音形象。
如,体育课上“原地踏步”的“踏”。
第二步:由口语上升到书面语。
即将学生平时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词汇转换成课文中的文字,降低识字难度,加强意义识记。
如,泪汪汪、汪老师、一叶小舟、风雨同舟;踏青。
第三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课文语境,综合运用生字词。
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课文出现的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交流。
如,根据“赠”的意义说几句话;描述你见过的或想象到的“潭”的情景。
3.指导写字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
如,“舟”字的笔顺,“乘、”字的撇捺要伸展开。
(二)朗读感悟教师讲述: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师讲述典故:《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后,生自由朗读。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请到李白。
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
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
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
《赠汪伦》教学教案3篇

《赠汪伦》教学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赠汪伦》教学教案1教学设计:《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①古诗趣背复习;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⑤送别诗6首;⑥学习提示。
学具(课件)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习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泥融飞(燕子)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曛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①(不敢高声语)②白发三千丈③(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缘愁似个长)低头思故乡④(朝辞白帝彩云间)⑤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疑是银河落九天)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

小学古诗《赠汪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珍惜朋友。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古诗《赠汪伦》。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及诗句背景。
(3)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赠汪伦》。
(2)查找生字词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友谊的话题,分享自己与朋友的美好时光。
(2)教师讲述李白与汪伦的友谊故事,引出古诗《赠汪伦》。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齐读。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句的含义,理解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友谊的美好。
4.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创作关于友谊的小诗。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朋友。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赠汪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赠汪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经典古诗诵读》第四章《友情诗篇》,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赠汪伦》。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让幼儿感受友情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赠汪伦》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友情情感。
2. 学会朗读和背诵古诗《赠汪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友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挂图、《赠汪伦》课件、古筝音乐。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古筝音乐,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赠汪伦》,逐句解释诗句含义,让幼儿感受友情的美好。
3. 朗读与背诵(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
随后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背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与古诗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巩固所学内容。
5. 画一画(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友情画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6. 情感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让幼儿讲述画中的友情故事,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赠汪伦》全文,标注重点词语。
2. 在黑板右侧画出友情画面,标注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A4纸,画一幅表达友情的画,并附上《赠汪伦》的诗句。
答案: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表达友情的画面,如: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拥抱等。
2. 作业题目:背诵《赠汪伦》,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含义。
答案:幼儿背诵古诗,解释诗句含义,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表示李白要离开,朋友为他送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单元《诗词大会》,具体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古诗赠汪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这首古诗的背景、意境及修辞手法,进而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赠汪伦》的内容、背景及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赠汪伦》的内容和背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李白与汪伦的友谊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古诗赠汪伦》的全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古诗。
3. 诗词解析:讲解古诗的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的意境,并进行分享。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古诗赠汪伦》全文2. 黑板右侧:诗词解析要点,包括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赠汪伦》的意境,并谈谈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 答案示例:《古诗赠汪伦》描绘了李白与好友汪伦分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古诗让我感受到了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解析古诗、互动环节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赠汪伦》。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赠汪伦》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以“理解,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主要尝试有: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读,理解诗意。
2、通过创设情境,深入理解诗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扩充阅读信息,破疑解难,进一步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4、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再现友人离别时依依惜别的场面。
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5、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有感情诵读古人离别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进行再创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诵读。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方法与过程:读懂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联系生活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珍惜纯洁高尚友情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巩固旧知1、课前小游戏:同学们,古诗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吧?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诗歌竞赛。
老师说上句,看哪个孩子能对出下句来,好吗?夜来风雨声,()。
小荷才露尖尖角,()。
牧童骑黄牛,()。
儿童散学归来早,()。
一年好景君须记,()。
远上寒山石径斜,()。
2、孩子们表现真棒,古诗一点都难不倒你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随文识字,利用甲骨文学习课文生字的含义及相应字音字形。
2、通过故事进行情感渲染,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
3、进行同类古诗的知识拓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赠汪伦》,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下课题。
课下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那我现在考考大家,谁能把这些字准确地读出来。
(开火车读,齐读)
谁能把整首诗读下来(两个学生读)并评价
看到大家这么踊跃,老师也想读一读,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断句的位置(师范读)。
谁起来像老师一样读一下这首诗。
(找两三个读,齐读)
二、古诗及作者背景描述
同学们读得不错!你们知道《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
谁吗?你都知道他的哪些诗句,非常棒!你们知道《赠汪伦》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吗?那你们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吗?
下面听老师讲这个非常美好的故事,唐朝时期李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人们都非常仰慕他的才华,都希望请他到家里做客,当时安徽省有位名士叫汪伦,也请他来家里做客,汪伦就想啦,那么多人邀请李白,我怎么能把他青岛自己家呢?汪伦四方打听,听说李白有两大爱好:游玩和喝酒。
于是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意思就是说呀,李白你不是喜欢游玩吗?我这里有绵延十里的桃花,李白你不是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封信非常高兴,他就来到了汪伦的家里,但是汪伦这时候说了实话,他说这里没有绵延十里的桃花,有的只是十里以外的桃花潭,这里也没有一万家酒店,有的只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
这不明摆着骗人吗?你是李白的话,你是怎样的心情?但李白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哈哈大笑,觉得汪伦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汪伦因此也更加敬重李白,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未来的几天,他们形影不离。
每当日光和煦,诗人诗兴大发的时候,他们就在书房一起·······
每当微风习习,他们悠然自得的时候,他们就在凉亭一
起······
每当肚皮叫嚣,饥饿来袭的时候,他们就在餐厅一起······
每当日光和煦,阳关明媚的是偶,他们一起到桃花源去······
(出示图片,让学生按照图片内容就行接话练习。
)三、古诗随文识字、学习有感情朗读诗词。
朝夕相处的岁月,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到了要离别的时候了。
大家仔细观察图片,这幅图,李白是怎样离开的?
······
李白是乘船离开的,古代的舟就是船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古代的舟是怎么写的?你看这个甲骨文和图片上的船有什么共同点?
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通过甲骨文了解字的含义,会让我们对字的记忆更加深刻,那老师的问题来了,大家仔细观察,猜猜这个字读什么?(出示乘的甲骨文),老师告诉大家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树杈,再提示大家一下,这个字和一个人在船上表达的意思相同。
······
对,是“乘”,古代乘船也就是坐船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个字“乘舟”,同学们,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
情感读一下第一行诗。
李白乘船将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又声音传来,大家仔细听,看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跳的是什么舞?
······
老师来揭晓答案,他跳的是踏歌(介绍踏歌),你认为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
不舍难过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一下第二行诗。
我们一起带着李白将要远行,朋友来送时李白的恋恋不舍的情感,读一下第一句诗。
这些都是汪伦送给李白的情谊,李白说这是汪伦送我情,但是他在前面用来不及两个字,是什么不及汪伦送我的情谊?
······
即使千尺深的潭水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这就是位于安徽省宣城的桃花潭,风景优美,但在李白心目中,即使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在李白心中汪伦的情谊是怎么样的?用一个词形容
······
那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读一下这句诗(板书:情意深)
最后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我们经常会用到它。
当·····我不禁想起这句······
当·····我不禁吟出这句······
当·····我不禁感叹这句······
多么深厚的情意,让我们再次齐读整首诗,感受那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依次减少提示字,让学生背诵整首诗)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的题目吗?
我把赠改成送好不好,为什么?
····
我们一起看一看赠的甲骨文,左边是一个贝,在古代贝壳是用来做什么使用的?对,当做钱来使用,是非常珍贵的,右边下面是锅,上面是锅盖,你想想用锅煮饭,并把珍贵的钱财拿出来,表达的是一份尊重与郑重,情谊更加深刻。
下面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中赠是怎么写的?(提醒学生注意上下,左右结构)
下面自己写一遍。
四、进行同类古诗词的拓展
古代还有很多送别诗,下面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诗人王维写给即将要去边塞的朋友的一首诗,谁来读一下,齐读。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说出了阳关以外再也没有认识的人,希望友人再饮一杯酒,我们再读最后两行诗。
《别董大》
是诗人高适送给远行的朋友的诗,谁起来读一下,齐读引导多读最后两句,
谁还知道其他的送别诗?
同学们要注意课下多积累字词,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情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