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复习资料-资料分析讲义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做题顺序:简单着手:表格题——图形题——混合题——纯文字题做行测时常识放到最后。

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n2倍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n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 ,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3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 =6.912 亿元。

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其实是基期与现期的比例。

应两期实际值的比=应两期指数的比。

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对变化的指标量。

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解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 个最大值,再去掉N 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资料分析之“结构阅读法”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柱状图、趋势图饼图通用重点阅读对象材料主旨(即标题)、时间表述、单位表述、注释(包括图示)略读对象具体数据参考时间30-60 秒15-30 秒10-25 秒10-20 秒要注意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主要是勾画项目,为醒目尽量用圆。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做时注意细节(是否偷换范围、主体)对不对。

阅读表格时要注意单位与注示。

注意饼形图中的凑九十度。

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资料分析讲义(公务员考试

资料分析讲义(公务员考试

文字型材料, 30%
柱状图, 13%
饼图, 9%
图形型材料, 27%
表格型材料, 43%
趋势图, 5%
第二讲:统计术语
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 增 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 长 量)= 末期量-基期量 增 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 幅: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 45 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 54 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 增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煤炭消费量25.8 亿吨, 增长7.9%;原油消费量3.4 亿吨,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673 亿立方米,增长19.9%; 电力消费量 32632 亿千瓦小时,增长14.1%。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5.2 亿吨,增长17.4%;
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
n
百分数:n%即
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 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 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 (30÷150×100%)
百分点:n 个百分点,即n%即 n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100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 20%,去年增产了 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 8 个百分点 (20%-12%=8%)
【材料四】 “明显关键词型”文字材料
2007 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08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50.0%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Ⅲ 类 标准;26.5%的断面为Ⅳ~Ⅴ类水质;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 23.5%。与上年相比, 七大 水系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296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 水质标 准的监测点占 62.8%,比上年下降 4.9 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 11.8%,上升 3.8 个百 分点;四 类、劣四类海水占25.4%,上升1.1 个百分点。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 积14.5 万平 方公里,比上年减少0.4 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9 万平方公 里。渤海严重 污染海域面积 0.6 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为 10.1℃,比上年高 0.2℃。在 监测的557 个城 市中,有389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 的69.8%;有152 个 城市为三级,占27.3%;有16 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9%。在监测的342 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 境质量好的城市占6.1%,较好的占64.6%,轻度污染的占28.1%, 中度污染的占1.2%。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所强调的重点互不相同,在备考时要根据每一块的特点做针对性的调整。

一、阅读技巧,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四种:文字型材料,核心在于对关键字、关键词的把握,也就是采用圈读法快速找到数据,进而为下一步计算做好准备;表格型材料数据结构比较清晰,一般来说,考生都可以迅速、准确找到所需数据。

因此,表格型材料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速算技巧,在阅读表格型材料时,着重在表格标题及横纵轴的把握;图形类材料,常见的图形样式有柱状图、趋势图和饼状图,图形类资料是所有题目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在阅读此类材料时要注意其时间和单位,然后注意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混合型材料,这是近几年考察比较多的类型,混合型材料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特殊的难度,但是毫无疑问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与衔接是考察的重点。

二、统计术语,在之前介绍资料题目解析时讲到,资料题目解析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一方面就是统计术语的掌握,统计术语是资料题目解析题目设置的中心,统计术语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考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资料题目解析中常考的统计术语以及关于这些统计术语的考点做一点梳理,进而搞清楚这些术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快速解题至关重要。

如:(一)基期量与现期量资料题目解析中,在描述关于某个统计指标变化时,经常采用的形式是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时,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如表述“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这里的2009年为基期,2010年为现期。

“与日本相比,中国在2010年8月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这里的日本是基期,中国是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考点1】已知现期量求基期量(除法)【例1】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则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

【行测讲义】资料分析

【行测讲义】资料分析

【行测讲义】资料分析【行测讲义】资料分析一、行测资料分析的特点1.资料分析的考查内容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解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查找、指标换算、计算比较、分析判断等过程,针对资料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文字资料: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段蕴含数字的文字的阅读、分类和提炼能力;表格资料: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能力;图形资料: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直觉判断和估算能力。

`2.资料分析的考查形式针对每一个资料,都有几个问题,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然后选择最问题最佳的答案。

1、文字资料(单语段或多语段);2、表格资料(二维统计表);3、柱状图、饼图、趋势图等;4、混合资料;3. 资料分析的试题难度简单题型:主要包括直接查找排序以及一步计算题。

此类试题只需通过查找和比较、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相对简单。

中等难度:主要包括间接查找排序以及数据关系相对简单的计算题。

此类试题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求出相关数据,考查考生对数据关系的把握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资料分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难度较高:主要包括数据关系相对复杂的多步计算以及综合判断题。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干或选项查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数据之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及比较,从而得到答案,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是很大.4.1) .综合考查比重上升近几年资料分析靠考试数据中可以看出,资料分析必考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式,同时逐步转向对三者综合的考查。

2).难度加大,技巧性强资料分析部分试题的计算量加大,题目的难度变大,对考生估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对计算技巧的考查力度加大,例如一些题目如果单纯的计算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如果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这些题目甚至可以变成考生“秒杀”的对象。

3). “陷阱”题目增多近年的行测考试中,尤其一些综合判断性题目,出现了更多类型的“陷阱”。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资料分析(总题数:5,分数:100.00)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资料:2012年以来,某市产业用电格局一直呈现一、二产业用电量下降,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的总体格局,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低迷是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11月份,在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用电量的带动下,该格局转变为第一产业用电量下降,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增长的格局。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78亿千瓦时,下降36.6%;第二产业用电量26.96亿千瓦时,由前10个月下降1.6%转变为增长1.7%,回升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3.31亿千瓦时,增长35.6%。

(1).该市2011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分数:4.00)A.302586.21万千瓦时B.325468.12万千瓦时C.331265.58万千瓦时D.351573.33万千瓦时√解析:[解析] 2012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36915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则2011年同期全社万千瓦时。

(2).2011年1~11月该市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量的:(分数:4.00)A.70.28%B.71.54%C.75.40% √D.85.32%解析:[解析] 2011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为351573.33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2012年1~11月用电量总计2695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则2011年1~11月第二产业用电量总计为万千瓦时。

所以2011年1~11,与C项最为接近。

(3).如果2011年1~10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万千瓦时,则2012年11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大约为______亿千瓦时。

(分数:4.00)A.2.85B.3.23 √C.4.15D.5.68解析:[解析] 如果2011年1~10月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万千瓦时,2012年1~10月同比下降了1.6%,则2012年1~10月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1-1.6%)≈241079-240000×1.6%=237239万千瓦时。

考公考编行测职测考试知识点梳理——资料分析

考公考编行测职测考试知识点梳理——资料分析

<|a-b|
判方向 定大小
计算
时间点、时间段 累计
同比、环比 日均、月均(注意年份)
主体找错 主体范围 顺逆差、研究生、反超 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 人口增长率 ‰ 人命比、面积、量级问题
时间坑
主体坑 概念坑 单位坑
比重问题 常见的坑
资料分析
概念
增长率(增幅、增长速度、增速、涨幅、涨跌幅)
增长率
比较
一步除法,只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都截
截谁
首位不同 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 首位相同,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差距大,截两位 差距小,截三位
截几位
分子大的分数小,分子小的分数小
一大一小直接看
谁变化大,以谁为依据 看倍数关系
横向看变化 纵向直接除
同大同小比速度
1. 一个数×1.5=这个数+这个数本身的一半
速算
先计算现期差,逆向思维推答案 截位直除计算
识别
时间上间隔一年,求前年的值
公式
基期=现期/(1+r间),r间=r1+r2+r1*r2
计算
r大,截位直除;r小,化除为乘
求后面某一时间的值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1+r)
(r<5%)
截位直除,特殊数字
一般增长率
识别 公式
增长率/增速/增幅是……;增长/下降+%;增长最快/最慢;几成/几倍
2. 一个数×1.1=这个数错位相加
3. 一个数×0.9=这个数错位相减
4. 一个数÷5=这个数×2,同时小数点向左移一位
5. 一个数÷25=这个数×4,同时小数点向左移2位
6. 一个数÷125=这个数×8,同时小数点向左移3位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刷题资料汇编第一部分文字材料一、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932.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35%,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4.02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12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0%。

其中,企业1819.28万户,个体工商户4984.0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

2023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0.97万户,注册资本(金)20.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66万亿元。

其中,企业365.1万户,个体工商户896.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95万户。

2023年,新登记注册现代服务业企业114.IO万户,同比增长61.41%。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67万户,同比增长97.87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26万户,同比增长70.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59万户,同比增长83.51%;教育业0.68万户,同比增长86.17%o2023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84万户,同比增长5.76%。

投资总额276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5%;注册资本1796.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7%。

1.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6100万B.5500万C.5100万D.4500万2.2023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约为()A.75%B.69%C.85%D.81%3.2023年,以下哪个现代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的户数同比增速最快?()A.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B.教育业C.文化、体育和娱乐业D.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2023年,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约比上年同期增长()A.17%B.12%C.8%D.4%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23年新登记注册现代服务业企业大部分属于教育行业B.2023年末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满一年C.2019年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不足100万亿元D.2019年新登记注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不到20万户二、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讲义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

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

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例】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例】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折数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例】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倍数A 是B 的N 倍,则A=B×N◆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2006 年相比较,2007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2007 年8 月相比较,2007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君子言解析】2400-2000=400,400÷2000×100%=25%◆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君子言解析】2400-1800=600,600÷2400×100%=25%【注】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量÷(1+x%)减少了y%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y%=基期量×(1-y%)基期量=现期量÷(1-y%)◆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君子言解析】13%-8%=5%,增幅提高了5%,即提高了5 个百分点。

◆“三角上溯”模型提示:上例中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倒推两年的计算过程,虽然条件只给了2006年的各种量,但却可以上溯求出2004的值。

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却经常难倒大量考生。

希望各位考生对这个“三角上溯”的模型烂熟于心,在考场上即使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与数字,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求君子言解析出答案。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198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 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n,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 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例】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2 万元,同比增长多少?【君子言解析】(2.2-2) ÷2×100%=10%【注】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例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例】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 ÷2×100%=10%。

【注】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等。

提示:一、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二、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中位数将一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注】在确定一组数_______的中位数时,要特别注意“按大小顺序排列”【例 1】 1、2、3、4、6 的中位数是“3”【例 2】1、2、3、4、6、7 的中位数是(3+4)÷2=3.5【例3】3、1、2、6、4 的中位数也是“3”提示: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君子言解析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个最大值,再去掉N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顺差、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 年”之后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以后至今。

◇建国以来的十一个“五年计划”◇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三、君子言解析题步骤参考君子言解析题步骤一、粗读材料1.阅读材料主旨2. 阅读材料结构二、读题,返回资料当中寻找数据三、综合分析与计算四、十大核心要点★【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提示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

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

“时间表述”五大考点: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比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二、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

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2007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2006 年的数据。

三、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2007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四、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君子言解析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它“时间表述”。

五、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心。

★【核心要点二:单位表述】提示单位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

因此,“单位表述”作为材料所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特别引起注意,大家务必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的习惯。

“单位表述”着重提醒大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二、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人”、“千”、“百万”、“十亿”、“千亿”等;三、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四、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

★【核心要点三:适当标记】提示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适当标记”1,这对迅速而准确的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类“适当标记”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结构阅读法);二、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三、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四、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材料当中标记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1 “试题本上禁止做任何记号”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并且近年的试题对此规定慢慢有所放开,开始默许甚至鼓励考生在试题本上做草稿。

五、双单位图中可以在图形与双轴之间做连线标记;六、在有关联的多个图之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七、多种不同材料之间,数据的相互引用与标记……★【核心要点四:定性分析】提示在图形型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的性质得到:一、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二、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来判定。

三、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来判定。

某些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目测大致比例得到。

★【核心要点五:辅助工具】提示借助辅助工具有时候也能帮助完成资料分析试题,一般可以使用直尺与量角量两种辅助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