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1)

合集下载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龙源期刊网 居安思危作者:司马光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6年第01期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①护。

傥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注释】①将:调养。

②傥:通“倘”,倘若。

③遽:马上。

【译文】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护理调养。

倘若马上就开始自我放纵,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救治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窃贼,稍有疑似的人,全都被拷打审讯,迫使其服罪,总共2000多人,隋炀帝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斩。

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

”太宗说:“这岂止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

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读有所思]你能举出历史上其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居安思危》翻译如下: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是治病,病即使痊愈了,还需要加以护理和调养。

如果马上就开始放纵自己,一旦导致旧病复发,就再也没有办法补救。

现在我们国家很幸运地得到了和平和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也都顺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更小心,只因为害怕这种情况不能持久,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和建议。

”魏征回答道:“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要稳固它的树根;要想河流流的长远,就必须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让国家能够安定,就必须积累德和义;陛下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如此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也不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原文:(宋)司马光《居安思危》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

居安思危的正确解释

居安思危的正确解释

《居安思危的正确解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居安思危”这个词。

“居安思危”呀,就是说在我们生活很安稳、很舒服的时候,也要想到可能会出现不好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说,有一只小松鼠,秋天的时候,它在森林里找到了好多好多的坚果,吃得饱饱的,住得也暖暖的。

可是小松鼠没有因为这样就放松啦,它想:“冬天快来了,到时候找不到吃的可怎么办?”于是,它每天还是努力地收集坚果,把它们藏在树洞里。

冬天到了,外面下着大雪,很多动物都找不到吃的,可小松鼠因为提前准备了,就能舒舒服服地过冬。

这就是居安思危。

再比如,我们的班级一直都很优秀,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

但是老师还是会提醒我们:“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不然别的班级就会超过我们。

”老师就是让我们居安思危。

小朋友们,明白了吗?《讲讲居安思危的正确解释》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居安思危”哟!“居安思危”就是在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的时候,心里要想着可能会有麻烦。

就像有个小朋友,他的零花钱很多,想买什么玩具都能买。

可是他没有乱花,他想:“万一以后需要钱买重要的东西,现在花光了可不行。

”所以他把一部分钱存了起来。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小镇,一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特别好。

但是镇里的人们没有偷懒,他们修好了灌溉的渠道,以防万一哪天干旱了。

结果真的有一年雨水很少,别的地方庄稼都干死了,这个小镇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收成还是不错。

小朋友们,这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啦。

《居安思危的正确解释》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说一说“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就是在生活好的时候,要想到不好的时候。

比如说,有一只小兔子,它住在一个漂亮的小窝里,每天都有新鲜的胡萝卜吃。

但是小兔子没有觉得这样就一直会好下去,它想:“要是有一天找不到胡萝卜了怎么办?”于是它在自己的窝里存了一些胡萝卜干。

再比如,有个足球队,一直赢比赛,队员们可高兴了。

可是队长说:“我们不能放松,要多练习,不然别的队会超过我们。

”这也是居安思危。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会居安思危,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哦。

居安思危的故事

居安思危的故事

三一文库()〔居安思危的故事〕导语: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词目】居安思危【拼音】 jūān sī wēi【释义】居:处于,处在。

思:想,考虑。

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麻痹大意、出其不意、亡羊补牢【成语辨形】居,不能写作“据”。

【成语故事】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

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与“有备无患”近义。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 [4]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居安思危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居安而思危的哲学道理春秋《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居安思危是一种生存能力,是指人们身处安乐的环境中,应随时想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具有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工作中,当我们刚刚走上一个新的领导岗位时,由于根基不稳,许多过去的人际关系没有理顺,往往会从心里上如履薄冰,生怕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或者声音。

尽管如此,人们往往会由于习惯不同,在适应新领导过程中,仍然经常听到一些不同意见或负面批评的声音。

甚至有些人会当面指出来,这其实是好的事情,可怕的是有些人背后嘀咕。

无形之中,我们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对于自身权利发挥的制衡的网。

这时可能我们的作风还会比较民主,说话做事也很谨慎,甚至会及时承认自身所犯的错误,防止更大错误的发生。

人在这种环境中,并不会犯更大的错误。

因为这个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各种工作都已经捋顺了,权力和权威也具备了,于是开始忘乎所以,这时犯错的机会就随之而来。

当不断取得胜利的信息传来,人们就头脑发热,忘乎所以。

此时,贪婪和虚荣之心使得自己认为无所不能,无往不胜,干什么成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错了也不肯罢手,直到一意孤行的将错误进行到底。

人在顺境时很容易被成功冲昏头脑,忘乎所以,盲目决策,导致错误的发生。

顺境时,人们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陷入主观唯心主义,虚荣心也会容易膨胀起来,认为自己才是创造奇迹的英雄和超人,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古语有云:“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不会退,只会进,就会摔的很惨。

其实,易经也曾经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无此器最难,但当有此器时,却不思无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在告诫现实中的人们处于顺境时应该选择急流勇退。

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人们会在不断的成功与喝彩声中选择勇往直前,激流勇进,并且欲罢不能,极尽表现之能事。

其实,你已经身处危险之中,进入了本来不该进入的风险环境。

居安思危的意思及故事

居安思危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居安思危【拼音】:[jū ān sī wēi]【解释】: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举例造句】: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成语典故】: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

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与“有备无患”近义。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2] 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3篇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3篇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精选3篇(一)居安思危和防患于未然是指在安全生产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和预见潜在的危险,以防止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居安思危意味着在事故发生前或潜在灾害到来之前,要时刻保持警惕。

即使环境看似安全,也不应放松警惕,要时刻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只有时刻保持警觉,才能在危险来临之前做好准备,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强调的是在事故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即使没有发生具体的危险,也要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安全检查和完善预防措施。

通过对潜在风险和隐患的识别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实施安全生产时,这两个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居安思危和防患于未然,可以保持高度警惕,预防潜在的事故和灾难,最大程度地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精选3篇(二)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安全月活动中发言,我演讲的主题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化万千,风险和危机时刻都可能降临。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一个企业员工,我们都有责任关注安全问题,时刻保持警觉。

首先,居安思危意味着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安全状况。

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潜在的危险,如交通事故、火灾、健康危机等等。

我们不能够因为平日里的安稳而麻痹大意,而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

其次,防患于未然意味着我们要提前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挑战往往是以意外情况的形式出现。

我们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要提前预判可能的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

这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够冷静应对。

最后,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还需要我们注重团队合作。

无论是在家庭、公司还是社会,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关于居安思危的作文

关于居安思危的作文

关于居安思危的作文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这是一句古训,意思是在平安的时候也要警惕危险
的到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时
刻保持警惕,预防危险的发生。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个人,更适用
于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各个方面。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居安思危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
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比如交通事故、火灾、健康问题等等。

如果我们只顾着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去预防这些危险,那么
一旦危险降临,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注意安全,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其次,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居安思危更是至关重要。

一个国
家或社会如果只顾着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不去关注潜在的危机
和风险,那么一旦危机来临,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国
家和社会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各种危机应对准备,以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最后,对于企业来说,居安思危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持警惕,不断预防各种风险和危机。

只有在平安的时候就做好危机应对准备,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总之,居安思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

无论是个人、国家、社会还是企业,都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危险的发生,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危机时不慌不乱,做出正确的决策,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居安思危的古训,保持警惕,预防危险,过上安全稳定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安思危;心存忧患,转变观念求发展!
---致阿五美食管理者居安必须思危,有备方能无患。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形势越好,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

忧患是发展的“清醒剂”。

阿五美食在公司董事长樊胜武先生的领导下,通过全体阿五同仁们孜孜不倦历经七年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员工生活福利、工资待遇显著改善。

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成绩背后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唯有这样才能使阿五美食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此之际,回顾过去,我心此起彼伏;展望未来,我血激情澎湃;凝思现在,如履薄冰,我有些许忧虑和不安。

于是,前瞻后顾,我特采集编写如下文章,愿与公司所有管理者共勉。

持续之难,难在业内形势复杂多变,难在战略性调整矛盾凸显,难在原料、用工成本上涨压力加大,难在政府政策(税收高、扶持少等)因素约束加剧,难在营业额增加而利润减少。

总的来看,我们公司虽发展快,但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情况没有得以根本改变,我们将长期面对“利润从哪里来、人才哪里找、品牌如何保、团队怎么稳”四道难题。

实现“豫菜复兴”的发展目标,完成“做豫菜第一品牌”的中心任务任重道远。

而作为阿五美食的管理人员,如何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如何加快管理观念的转变而求发展,成为目前我们企业进步的前提和重要推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一毋庸置疑的真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阿五美食就有被开除‘业界’的危险”。

“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企业快速向前发展,越是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就越不能忽视可能发生的风险”。

只要我们始终忧患在心、准备在前,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在“复兴豫菜”的征途上取得新胜利。

谋划和开办阿五美食升级品牌“中和会”,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对现实优
势与困难的清醒判断,是对未来机遇与风险的洞察预见,是董事长深谋远虑对企业发展前途命运的战略定位,同时也是对我们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检阅和锤炼。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管理人员不妨扪心自问——
主持一方,有多少夙兴夜寐、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的胸襟?
面对经营,有多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省?
应对问题,有多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勇毅?
关爱员工,有多少驱寒问暖、感同身受的情怀?
遇到危机,有多少逆水行舟、创新求变、直面挑战的精神?
……
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没有忧患意识是最大的忧患。

缺乏忧患意识,突出表现为骄傲自满、盲目乐观。

员工可以多看成绩、多看好的一面,管理人员则要多看问题、多看不足。

现在个别时候好像颠倒过来了,一些管理人员经常看到成绩,自己说自己做得很好;而员工却经常看到存在问题,对所谓的成绩不一定认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当前个别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源都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严重滞后,方式方法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如果不尽快转变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能力的大提升,必将拖公司发展的后腿,导致企业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业态发展大潮中落在后面。

只有摆出问题,正视差距,认清自己,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倍加珍惜机遇,不断创造新机遇,牢牢抓住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从而最终有所作为。

面对业内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我们已经到了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关键时刻,加快观念方式转变求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缺乏忧患意识,还突出表现为好大喜功、文过饰非。

“报喜不报忧,听喜不听忧”,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当出现了问题,管理人员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怒斥下属、怨天尤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意识淡薄,必将贻误企业发
展大计,损害公司形象。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干大事者,须心无旁骛、明察秋毫;成伟业者,必凝神聚气,全力以赴。

管理者必须经常自省自问,自勤自励,自持自慎,真正做到“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但什么是真正的调查研究?就是拿出足够的时间、“一竿子插到底”,到基层经营一线查问题摸实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见微知著、上下求索,沉下心打基础,跳起来摘桃子。

而不是“到处转转,隔着门缝看看,站到那里谈谈”。

两种态度,两种方式,其效果大不一样。

有句话值得管理者记取,“别把自己当领导,要把问题当问题;不把问题当问题,早晚要出大问题”。

保持忧患意识,加快思想观念转变,转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转的是一种工作态度,转的是一种方式方法、能力水平,最终关键要转到实干上。

管理人员就要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常怀企业发展之责,主动发现日常经营和企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自警自省的精神状态,务实高效、真抓实干!
人,不患尊卑而患不立。

“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上下一心,形成合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企业兴亡,你我有责!不论岗位差别、职位高低,都要胸怀复兴豫菜之大业,牢记阿五家人的期盼与重托,主动融入,尽心履责,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不患进退而患不振。

“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振奋精神,百折不挠。

古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现在,管理者同样要多考虑企业发展、公司需要,少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进退留转,朝乾夕惕、宵衣旰食,聚精会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经营。

人,不患顺逆而患不行。

“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需要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新的征程中
切实把深沉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念,转化为克难攻坚的无畏勇气,转化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转化为推动各项经营指标提升的具体行动。

保持忧患意识,加快观念转变,管理者就要重落实,抓具体,见行动,始终保持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

在七年多的发展中,阿五美食历经沧桑,忧患意识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成为激励一个又一个阿五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复兴豫菜,打造豫菜第一品牌”,是一项伟大而荣耀的事业。

我们要牢牢记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既是退”的实践要领,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沉溺已有的成绩,不回避现存的问题和差距,不畏惧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居安思危、心存忧患,转变观念求发展!让阿五人在“复兴豫菜”征途中逆势而为、乘势而上,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