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 学写游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包括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确定中心、寓情于景和增加知识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分析讨论和实际写作,提高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记录美和分享美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能够清楚地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使游记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游记中巧妙地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所描写景物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避免游记的平铺直叙和空洞无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古老的建筑等。
同时,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旅行之中。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其中的趣事和感受。
接着,我会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美好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游记,让我们的旅行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了解概念:在讲解游记的定义时,我会这样说:“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旅行的文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游记写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对游记的基本概念和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游记的兴趣,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具体一些,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为写作提供更多素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游记的基本概念、写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游记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旅行中,用文字记录下美好的回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分析游记的特点及写作要点,回顾本单元所学游记文章,如《长江三日》、《黄山印象》等,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游记素材,培养他们观察、感受、思考的能力。
2.写作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短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游记片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游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五单元 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历山水,记录美好——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学写游记,抓住游记三要素: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
2、学习移步换景,定点换景,运用修辞,抓住色彩,俯仰结合,动静结合,对比,引用古诗词,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多种写景方法。
3.学会在游记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五一大家出去游玩了吗?发朋友圈了吗?老师也出去玩了一天还发了一条朋友圈,你们猜猜我写了些什么?其实我们经常外出游玩,游玩过后我们也想记录一下自己的经历,所以学习怎样写作游记很有必要,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游历山水,记录美好。
二、学习目标1.同学们什么是游记,说说你的理解?老师认为游记就是走过一些陌生或熟悉的地方,发现一些特别的风景,记录一些走心的感受,所以游记的三要素就是所至、所见和所感。
所至明游踪,所见绘美景,所感抒真情。
(板书,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2.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抓住游记三要素,学写游记。
(齐读三要素)明游踪,绘美景,抒真情。
三、小组合作,答疑解惑(一)明游踪:(板书:移步换景,定点换景)1.去哪了也就是明确游踪,其实在小石潭记中第一段就明确了游踪,用什么样的方法?移步换景,那与移步换景相对的就是定点换景。
(PPT展示动画)移步换景就是在游记中交代清楚随着地点转变所看的景物的变化。
定点换景就是站在固定的一个点上,描写不同视角观察到的景物。
(二)绘美景:(板书:用手法,抓特征)游踪明确了,我们要用手中的笔来绘美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一会全组一起汇报答案,不足之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
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
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
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
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她来点变化啊,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风姿。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游记的写作目的;2.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描述旅游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游记的定义和特点;2.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2.准备学生交流讨论的素材;3.准备游记的例子和模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并大致了解学生对旅游游记的了解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最近去过哪些旅游景点?-你有没有写过游记?-游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Step 2:引入新知识1.分享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游记是一种记录旅游经历、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对旅游景点的客观描述,对自己旅行经历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游记通常以第一人称写作,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旅游景点的美景和人文特色,帮助读者了解和选择旅游目的地。
2.分享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地描述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供实用的旅行建议和小贴士。
Step 3:引导学生讨论1.提问:你认为游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游记的写作要点。
3.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4:展示和讲解游记的例子和模板1.展示一篇经典的游记,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使用游记的模板,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Step 5:学生实践和展示1.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模板中的素材,进行游记写作实践。
2.分享和展示:每个学生选择一篇游记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总结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重点】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课——《学写游记》。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贴近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谈谈你对游记的认识。
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总结出,游记,是游览者把他游览过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而言,游记有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2.技法小结(1)游踪清晰。
课文主要写作顺序《小石潭记》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的行程路线《登勃朗峰》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的流动路线游览的经过是行文线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联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细无遗地叙述。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对于这个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 观察与体验:游记的写作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旅行中的景点、风土人情等,同时感受和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2. 表达与分享: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提升写作技巧:写游记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表达情感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写作经验。
4. 培养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旅行中的经历进行整理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景点的比较和评价,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增强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通过写游记,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6. 培养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写作游记可能会激发他们对旅行和写作的兴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也是一个让学生发现和欣赏世界之美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二、习作指导1. 规划行程:在写作之前,回忆你的旅行经历,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重点。
这将帮助你在游记中保持连贯性和焦点。
2. 收集资料:查阅与目的地相关的资料,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这将丰富你的写作内容,并使你的游记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3. 观察细节:在旅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景色、人物等细节。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总结游记内容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游记写作与点评中学会写景传情,并知道修改自己的游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会欣赏美景,体悟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游记中写景传情;2.试着修改自己的游记。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游记?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游记内容上的特点。
2.学会游记中描绘一片美丽的景色。
3.试着修改自己的游记。
三、自主探疑,合作解疑(一)探究:回顾课文,说说游记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出示 PPT)课文所至(游踪)所见所感《壶口瀑布》雨季、枯水季节(下到沟底→走到河心→依在大石头壶口瀑布气势磅礴,刚柔并济联想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表达赞美。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草坝上→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再入冰河雪域高原的奇丽、壮美景色身体状况、内心体验、渺远思绪融为一体涌出豪情《登勃朗峰》上山→下山山中奇景;奇人奇事游玩中的喜悦、有趣刺激《一滴水经过丽江》玉龙山→草甸上→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民居→金沙江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民族建筑、风土人情热爱、赞美、向往游记特点的感受。
(二)探究1、怎样写出清晰的游踪?明确:写提纲、画思维导图:先画出自己清晰的游踪图。
然后将不同游览点的所见所感附在图上。
确定游记中的详略。
即哪里需要一笔带过,哪里需要移步换景,哪里需要重笔细描,哪里可以添加民风民俗,奇闻轶事。
2、如何写出美丽的景色重点突破:如何描绘一片美丽的景色呢?探究经典,感悟方法一:认真阅读下列游记文段,思考: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观察景物的?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五单元 写作 学写游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写作学写游记》,借鉴优秀文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写作游记的兴趣。
语言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能力: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审美创造: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独特的性情,陶冶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写作指导】写作方法点拨【写作实践】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例文展台】秋天的西山秋天的西山是美丽的①。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②站在半山腰上,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俯瞰山脚下,太湖一望无垠,令人心旷神怡。
远望田野,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③风吹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
近处的山坡上沉甸甸、黄澄澄的橘子压弯了树枝,令人垂涎欲滴。
枯萎变黄的草,恰似给山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而那红得热烈的枫叶,正忙着为这件外衣绣花。
山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菊……亮点批注①点明描写对象。
②以半山腰为立足点,多角度描写秋天西山的美景。
③比喻。
生动地写出了稻谷成熟的景象。
至此,“仰望”“俯瞰”“远望”“近处”,多角度描写,条理清晰。
名师总评:该片段抓住西山秋景的特点,采取“定点观察”法,多角度描写了所看到的美景,条理清晰。
在描写中不时抒发自己的感受,饱含深情,令人陶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教学《学写游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会合理安排游记写作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条理。
2.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学完本单元,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游记?你认为游记和其他文体相比有
什么特点?能否归纳游记的特点?
二、梳理特点:
学写游记:1、所至:交代游踪(移步换景、定点观景)略写。
2、所见: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
(顺序详略、角度修辞、表达方式、联想想象、正面侧面)详
写。
3、所感:感受(感悟生命、咂摸哲理)略写。
三、习作修改:
1、抽生读自己写的游记,其他学生点评。
提出修改建议。
2、全体学生根据游记写作的要点和同学点评的内容进行对照修改。
3、抽生朗读修改后的作文,其他学生再次点评,教师做指导点拨。
四、佳作赏析:师展示学生最佳游记作文,并做指导点评。
我到过那拉提
今年8月爸爸带我到位于新疆省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大草原。
从资料上得知: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
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
深峡纵横、森林繁茂、山泉密布,松塔擎天。
终于如愿以偿来到这里,呈现在眼前的是:辽阔宽广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整个大草原绿草如茵,碧绿的小草随风起伏,草原如同碧波汹涌的绿色海洋,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放眼望去就像是彩色的小船飘在海面似的,为这单调的绿色缀上一朵朵别致的苏绣。
躺在草地上,仰望蔚蓝的天空高远纯净的养你的眼,飘逸的白云漫无目的的游走,洒脱的让小鸟都前后追逐。
空气湿润清新,深深的吮吸一口就觉得满腔都是浓的化不开的负氧离子,夹杂着泥土的芳香和草香味。
仿佛整个人都被熏染浸透。
草丛里散落着各种颜色的野花,每一朵都认真朴实努力地绽开笑脸,招呼着走过身边的流水、飞鸟、羊群、游人。
花朵白的纯粹、红的娇艳、黄的热烈、紫的高贵。
快活的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在空中翻身练健美操,那姿势大胆泼辣随性,真羡慕他们释放激情张扬个性的活法。
山泉溪流依山穿行,步履轻盈漫过草丛。
泉水把草木滋润的翠色欲滴遒劲挺拔。
涧溪潺潺,松柏葱茏,山花盛
开,芳草连天,清风徐徐,牧歌悠扬。
让你有住在画里活在仙境的惬意。
这莫非是大自然丢失的精美绝伦的墨宝吧!一望无际奢侈铺张的绿做底色,一直铺展到山的腰际,用天然调制的颜料随意泼洒涂鸦。
由远及近依次用翠绿、墨绿、深绿变幻搭配。
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
淡蓝的雾把群山和草原笼罩在一起,人就像进了迷幻的桃花源。
大自然神奇秀美的让我心旷神怡沉醉痴迷。
我还在爸爸的陪伴下骑了牧民的马,骑在剽悍魁梧的马背上,还没有扬鞭就有一股力量涌遍全身,策马飞驰在这广袤的原野上,满眼的绿色不断地向身后闪去,微风拂过脸颊急促的在耳边提醒——可别忘了倾听大地的心跳。
我兴奋的骑在马上随性的张望招手蹬腿。
真想就这样住在自然的心脏里。
与这浩淼无边的绿融为一体。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拉提就是诗里的画。
也是画里的诗。
脚下是碧草,头顶是蓝天,耳边是鸟语,周身是骄阳。
那拉提——你用辽阔、壮美、舒展、随性让我领略了大美新疆的神奇!你是我一生值得珍藏的财富!
五、总结归纳: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旅游不仅是远行,也是最好的修行,行走在山川美景之中。
胸襟、情怀、境界、视野都会打开、提升、拓展、飞扬。
请同学们熟练掌握游记写作技巧,写出更多佳作。
六、布置作业:
1.按要求完成课后112页1、3题。
2.课外选读郁达夫、沈从文、朱自清、徐迟、王充闾、余秋雨、惠特曼、泰戈尔
的游记作品。
开阔视野,增长见闻,陶冶性情,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