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
关工委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要点-瓮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建有至少一处(个)青少年德育、法制、科普等教育活动场所(可与其他 部门共建共用)。2分 2、充分利用好农村远程教育站、农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青少年教育 活动。2分 3、每年至少开展2次“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学生社会教 育实践活动不少于2次。2分 4、所有农村学校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应参照《瓮安县示范性留守儿童之家 阵地建设优 建设标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3分 活动经常效果好 6、“三无两有”村创建达到一定比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青年农民技术或企 业职工技能培训。2分 7、各类主题活动开展有特色,有开展活动的计划、措施,效果好,有活动文 字图片等资。3分 8、指导寄宿制学校开展好“四在学校”活动。4分 9、建立帮教制度,开展青少年特别是涉毒、闲散、服刑子女、失足和获罪青少 年的结对帮教工作。2分
3、每年至少1次对“五老”同志和关工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 务水平。6分
庞大的关爱队伍,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为开展关爱 活动提供了人力保障。
机制运行优 制度健全执行好
1、实现“六纳入四统一”运行形制(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 层目标考核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社 会管理创新实践,纳入同级财政经费预算;与党政其他工作统一部署、统一 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表彰)。5分 2、关工委每季度向党(工)委汇报1次工作,每季度对基层关工委进行一 次工作检查,每半年召开一次关工委会议,一次主任会议;杜村民组爱心联 络员每月向村(社区)汇报工作1次,村工组每月不少于2次上门看望留守 儿童;学校代理家长每周了解1次在校留守儿童情况,机关各部门每年不少 于2次走访慰问帮扶村贫困留守儿童或违法青少年;机关党员每人联系1名 留守儿童,每年至少走访6次,并建立相关档案资料。5分 3、建立、健全并执行好工作、学习、服务、培训、总结、汇报、调研、会 议等工作制度。4分 4、有专门关工委办公室及基本办公设施设备,年工作经费不少于2万,按 要求落实驻会人员政策待遇,有条件的设立弱势群体关爱专项资金。3分 5、有工作计划、总结和方案等档案资料。3分
关工委办公室职责及各种制度

关工委办公室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关工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上级关工委领导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保护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
积极开展助学、助教、助困等活动,协助学校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充分调动“五老”队伍积极性,发挥“五老”作用。
四、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为行政领导当好参谋。
五、加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联系,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进程。
六、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关工委学习制度一、关工委(离退全体委员)每月学习一次。
学习文件、学习经验、探索工作新举措。
二、关工委办公室成员每半月学习一次,学习文件、业务知识,对工作形势、工作过程、工作郊野进行理性思考。
关工委会议制度一、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总结上半年整体工作,研究确定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
二、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主任主持的各部门参加的全体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布置下一步工作。
三、按时参加学校关工委组织的各种会议,及时准确传达和上级关工委工作指示精神。
四、每年召开一次关工委工作研讨会议,总结经验、查漏补缺。
为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提供理论保证。
家长学校校长职责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决议和其他要求。
二、组织和领导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新特色。
三、主持校务会议,领导和组织教师政治、业务、文化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四、协调各部门的目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对外事务。
五、落实学校经费、师资、维护正常教育秩序。
家长学校职责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理念。
三、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四、指导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制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让学生家长更多时间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工作。
关工委创建“五好”关工委规划

创建“五好”关工委规划为了贯彻中国关工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关工委组织和队伍建设,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决定从2020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创建“五好”关工委,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创建活动是贯彻中央和学校党支部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关工委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要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理念,从有利于学生和青年教师安全健康成长、学习工作全面发展出发,积极参与教学督导和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和青年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把学校当做家,把老师和长辈当亲人,增强学习、生活与工作的自信心,取得更好学习与工作成效。
二、创建目标(一)在组织建设方面,健全学校关工委组织,及时将有工作能力的同志调整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中,确保人员精干、组织有力。
(二)在队伍建设方面,广泛动员有专业优势、德高望众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队伍,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热爱关心下一代事业的“五老”队伍;定期组织关工委领导班子和成员(尤其老同志)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注重提高关工委成员(尤其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切实发挥好“五老”作用。
学校关工委内部分工明确,有设相关思政教育辅导员、法律法规宣传员、社团指导员、心理咨询员、后进帮教员、特困帮扶员、教学督导员、学风督导员等相关人员。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工作业务培训。
(三)在场所建设方面,学校关工委有办公地点,配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与开展工作相关的报刊杂志和学习资料,有共建共享青少年文娱、体育、教育等活动场所(基地),有网络新媒体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阵地。
(四)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关工委有学习、会议、工作、调研、宣传等制度,工作与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汇报,做到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创“五好”活动方案,年头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指导、年底有审核评价;有专人整理,各类文件、材料、资料齐全归档,且规范、完好、有序。
街道关工委工作汇报

街道关工委工作汇报今年以来,xxx街道关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全街道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青少年教育阵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热诚关爱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逐步实现了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为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组织建设,配强一套班子按照区关工委的工作部署,xxx街道办事处及时调整充实了以建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xxx为主任,xxx为执行主任,xxx为常务主任,xxx为副主任,街道团委、妇联、司法所、学校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建设路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班子。
同时,我们还对全辖区6个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的班子成员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加强和充实。
首先各社区都有一支5—7人组成的工作队伍,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层层有人抓关心下一代工作。
其次是抓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年初我们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与社区教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群团工作相结合,将这些工作相互渗透,形成了上下联动、互助配合,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二、壮大组织,不断扩大和优化下一代工作队伍。
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年初,街道关工委召开了两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和部署关工委和老龄工作,把关工委工作与老龄工作结合起来,工作同计划、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政治过硬、威望较高、经验丰富、时间充裕),做到老有所为,少有所教,积极为青少年学习、成才、致富、就业等做好指导、引导工作,为青少年的成长和致富出点子、谋路子,为青少年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物质、精神基础。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19•【字号】宁委办发[2012]57号•【施行日期】2012.10.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宁委办发〔2012〕57号)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市各直属单位党委:经市委领导同意,现将市关工委拟定的《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2012年10月19日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关心下一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为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关工委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关工委〔2011〕10号)和《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修订)》(苏办发〔2011〕5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南京市各级关工委组织是经同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委、政府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条关工委的工作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第十一章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十一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第一节组织机构1989年4月6日,在县委的重视下,成立榕江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筹备组,蒋志祥任组长。
王国利、刘延钊任副组长,王国利兼办公室主任,1990年6月1日榕江关心下一代协会正式成立,共设理事30人,常务理事16人,黄明光为主席,陈道明、杨光周、刘发德、傅维贞、王国利、文玉林、彭家云为画主席,兰中玉为秘书长。
1995年6月16日,协会改称榕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56人,常务委员17人,杨胜明为主任,吴汉祥为常务副主任,王先琼、刘发德、傅维贞为副主任。
石富昌、李金武先后任秘书长。
1997年8月,杨胜勇为主任,李金武(常务)、王先琼、付维贞、蒋天锡、杨国才、韦景忠、陈光跃为副主任,李金武兼任秘书长,金宣淑任秘书,委员128人,常务委员21人。
1998年9月,杨胜勇任主任,蒋天锡(常务)、王家荣、吴汉祥、付维贞为副主任,杨国才任秘书长、潘永清任副秘书长,常务委员21人。
1999年8月,汤向前为主任,蒋天锡(常务)、吴汉祥、付维贞、潘刚、肖云慧、陈光跃为副主任,陈国才为秘书长,常务委员会22人。
2003年6月,龙邦源为主任,杨光福、胡玉林、陈光跃、付维贞、肖云慧为常务副主任,杨明忠任秘书长,杨正凤任办公室主任,委员19人。
2005年4月,龙邦源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肖云慧、韦景忠、解大光、赖志伟为副主任,杨正凤为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环,委员21人。
2006年2月,陈宗月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肖云慧、韦景忠、蒋天锡、赖志伟为副主任,杨正凤任秘书长,刘家祥为办公室主任,委员21人。
2008年3月,赖燕祥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文艳琴、王卫雄、韦景忠、杨青、解大光、吴昌智为副主任,杨正凤为秘书长,刘家祥为办公室主任,委员28人。
2011年5月,刘家祥任秘书长。
20多年来,先后担任名誉主任、顾问的有:蒋志祥、石世雄、陈跃英、蒙老荣、胡玉林、华希武、杨光福、蒋天锡等同志。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9.07.10•【文号】教党[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精神,现就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教育系统各级党政领导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关工委的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教育系统关工委是在同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工作机构。
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介及工作条例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介及工作条例简介简称关工委。
关工委的性质是:各级关工委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老同志为主体,吸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群众性组织。
关工委的任务是:组织老同志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配合有关部门,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教育下一代提出建议;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任务,协助有关部门促进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总之,关工委就是协助党和政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党和国家有关青少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中国关工委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国关工委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全国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是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条中国关工委的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培育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条中国关工委依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第五条中国关工委与各地区、各部门关工委在工作上是指导关系,组织、协调、支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关工委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