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标准

合集下载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是指根据道路等级、道路规模、道路功能及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的公路建设标准。

一级公路是指在国内有重要路线和区域意义的公路,主要用于连接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城,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大于等于10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标准为60吨,路面宽度为9-12米,设计标准可视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

二级公路是指连接县城以及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重要经济产业区域的公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大于等于80公里/小时,设
计荷载标准为30吨,路面宽度为7.5-10.5米,设计标准可根
据道路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三级公路是指连接村庄和农村地区的公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大于等于6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标准为10吨,路面宽
度为5.5-8.5米,设计标准可根据道路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这些标准是根据交通发展需求和道路功能划分而来,旨在统一公路建设规范,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具体的建设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和确定。

最新完美版二级公路标准

最新完美版二级公路标准

二级公路设计标准1.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双车道二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3.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4.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5.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6.二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二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8.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km/h)的6倍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2倍为宜。

10.二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方式应采用第三类加宽。

11.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60车道数22车道宽度 3.75 3.50回旋线最小长度(m)7050停车视距(m)11075最大纵坡(%)56最小坡长(m)200150最大合成坡度(%)9.09.5平面交叉最小间距(m)500300路基宽度(m)一般值12.0010.00最小值10.008.5右侧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 1.500.75最小值0.750.25土路肩宽度(m)一般值0.750.75最小值0.500.50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200最小值250125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路拱≤2%25001500路拱≥2%33501900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400300最小值14010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5002000极限值300014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30001500极限值20001000一般值170120竖曲线长度(m)最小值7050。

二级公路限差标准

二级公路限差标准

二级公路限差标准
一、路基、桥涵和路面状况
1. 路基应坚实、稳定,排水设施完善,无严重损坏。

桥涵应无严重损坏,承载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路面应平整、坚实,无严重损坏。

2. 路基、路面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不小于12米,路面宽度不小于9米。

二、交通设施与安全
1. 交通标志应清晰、醒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交通标线应完整、清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安全护栏应无损坏,能有效地保护车辆和行人安全。

4. 交通信号灯应工作正常,能有效地指挥交通。

三、道路养护与维护
1. 道路养护与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 定期巡查制度应健全,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3. 养护与维护作业时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安全。

四、环保与景观设计
1. 环保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 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高公路观赏性。

3. 绿化带应整洁、美观,无杂草垃圾。

五、排水与防护设施
1. 排水设施应畅通,防止积水影响道路使用。

2. 防护设施应完好,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道路使用。

六、照明与电力设施
1. 路灯应工作正常,满足夜间行车需求。

2. 电力设施应安全可靠,防止电力故障影响道路使用。

七、交通量与通行能力
1. 交通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避免交通拥堵。

2. 通行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八、交通安全与事故预防
1. 安全宣传应到位,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

2.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健全,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公路分级标准

公路分级标准

公路分级标准
公路分级标准根据道路的地理位置、设计速度、车流量、交通用
途等因素进行划分,常见的公路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公路:建在沿海和内陆经济带等重要区域,为最高级别的公路,设计车速≥100km/h,双向4车道或更多,每年车流量≥3000万辆,主要用于货物和人员运输。

二级公路:连接省会和地级市,设计车速70~100km/h,双向2
车道或以上,每年车流量50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中长途货运、支线
旅游和地方性交通。

三级公路:连接县城和乡镇,设计车速≤60km/h,单向2车道或
双向1车道,每年车流量10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短途货运、城乡公
交和农村驾车出行。

四级公路:连接村庄和景点,设计车速≤40km/h,单向1车道或
路宽仅能容纳一辆车,每年车流量10万辆以上,主要用于农村居民、
旅游和农业运输。

以上标准为一般情况下的公路分级标准,具体标准还需根据道路
实际情况、规划需要等因素确定。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一)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一)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一)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二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也备受关注。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是常见的二级公路类型之一,其标准如下:路面标准1.路面宽度–双向两车道车行道宽度不小于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0.18米2.车行道–两侧设置硬质路肩,宽3米–坡度范围在2%以内3.路面标线–车行道内部设白色实线–中央隔离带设黄色虚线–左侧硬肩边缘设黄色实线,右侧设白色实线设施标准1.路灯–距车行道内侧不小于6米–高度不小于8米–间距不大于60米2.标志–适当设置导向标志、指示标志和警示标志–标志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设置3.环境绿化–右侧设置绿化带或护坡–中央隔离带内部设置绿化带或护坡安全性标准1.设立出入口–出入口应合理设置,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2.设立交通信号–根据道路情况适当设置交通信号,确保安全通行3.设立安全防护–路段转弯处、山区路段等应适当设置护墙、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以上是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的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

路段限速标准根据道路的情况和道路使用者的需要,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应该设置限速标志。

具体标准如下:1.道路平整且较直的路段限速不得设低于80公里每小时。

2.道路上有一些弯道时,应根据弯道等级进行限速,最低限度不低于60公里每小时。

长隧道标准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中,如果包含有隧道,其标准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隧道长度应根据车流情况来决定,一般应不建议大于5公里。

2.隧道内部的照明明亮充足,应保证车辆行驶时视线充分。

3.隧道内部设置雾区标志、万能标志以及安全疏散标志等。

4.在隧道内部设置清洗系统,保持隧道的洁净。

总结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其中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标准,包括路面标准、设施标准、安全性标准、路段限速标准、长隧道标准等。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引入科技和创新理念,不断提升道路服务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出行服务。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二三级公路标准
一级公路标准:
1. 宽度:一级公路的道路宽度应在10米以上,双向车道宽度
不得小于3.75米。

2. 弯道坡度:一级公路的水平曲线半径应大于250米,超高量不大于10%。

3. 路面坡度:一级公路的纵坡应保持在2%以内,横坡不得大
于4%。

4. 标线设置:一级公路应设置标线,包括中心线、虚线、边缘线等,以确保交通安全。

5. 路肩设置:一级公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5米的硬化路肩,
以方便紧急停车和维护。

二级公路标准:
1. 宽度:二级公路的道路宽度应在8.5-10米之间,双向车道
宽度不得小于3.5米。

2. 弯道坡度:二级公路的水平曲线半径应大于150米,超高量不大于12%。

3. 路面坡度:二级公路的纵坡应保持在3%以内,横坡不得大
于6%。

4. 标线设置:二级公路应设置中心线和虚线,以提高交通安全。

5. 路肩设置:二级公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米的硬化路肩,以方便紧急停车和维护。

三级公路标准:
1. 宽度:三级公路的道路宽度应在6.5-8.5米之间,双向车道
宽度不得小于3.2米。

2. 弯道坡度:三级公路的水平曲线半径应大于80米,超高量不大于15%。

3. 路面坡度:三级公路的纵坡应保持在5%以内,横坡不得大于8%。

4. 标线设置:三级公路应设置中心线,以确保交通安全。

5. 路肩设置:三级公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米的硬化路肩,以方便紧急停车和维护。

二级公路尺寸标准

二级公路尺寸标准

二级公路尺寸标准
一、道路宽度
二级公路的路面宽度一般为7.5米至10米,但根据地形和交通需求,某些路段可采用5米或12米的中央分隔带。

对于一级公路,其路面宽度通常为11
米至13米。

二、车道数量
二级公路的车道数量一般为双向两车道至双向四车道,其中双向四车道的中间应设置分隔带。

特殊情况下,如山区公路,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车道数量。

三、交叉路口设计
二级公路的交叉路口设计应考虑路口的通行能力、交叉方式(如平面交叉或立体交叉)、信号控制等因素。

在交叉路口应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以确保行车安全。

四、曲线半径
二级公路的曲线半径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地形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300米至1000米,特殊情况下可能更小。

五、坡度与纵坡
二级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超过5%,而特殊困难地段的极限纵坡不应超过6%。

对于连续下坡的路段,应设置缓坡段,缓坡段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六、视距要求
视距是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能够看清前方道路、障碍物或迎面来车的最远距离。

二级公路的视距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情况下,停车视距不应小于30米,会车视距不应小于150米。

七、交通工程设施
二级公路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工程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


些设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八、排水系统
二级公路应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和污水对路面造成损害。

排水系统应包括排水沟、涵洞、桥梁等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二级公路标准

二级公路标准

二级公路标准二级公路是中国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分类标准规定为国家公路的第四类公路。

它以在城镇和县城内实现各县城、乡镇之间的公路连通为主要功能,旨在增进区内的交通便利,加强内部经济体系的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一、二级公路建设标准1、公路基础工程:建造天然石基料、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等多种基础施工方法,以保证公路结构牢固稳定。

2、公路路面工程:路面层建设以沥青混合料路面为主,并采用多种施工方式,保证路面表面抗滑性能与附着力,具备较强的耐久性。

3、公路隧道及桥梁:采用新型技术建设隧道及桥梁,防止地质条件给交通运行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增强公路连通性。

4、其它设施:建设路旁停车场、货车检查站、充电站、路灯及其他安全设施等,提升行车安全性。

二、二级公路标准的意义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交通的改善,人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商贸、交流,旅游等各类活动,从而加快地方的经济发展。

2、提高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二级公路标准,完善公路设施,增设安全设施,从而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3、丰富社会文化: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改善了交通条件,更为社会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牢固的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二级公路标准,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公路质量满足要求。

2、加强技术建设: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采用新型施工方式,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

3、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路网规划,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二级公路的建设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公路质量稳定可靠。

公路的建设,增进了区域内的交通便利,加强地区经济的联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交通环境,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从而实现区域内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公路设计标准
1.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3. 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
4. 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小的路段,
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
5. 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6. 二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 二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8. 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 (km/h)的6倍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
2倍为宜。

10. 二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方式应采用第三类加宽。

11.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