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法综述

合集下载

腰间盘突出的最佳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最佳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最佳治疗方法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病因复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导致疼痛障碍。

在治疗方法上,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休息和限制活动: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坐姿,休息时应保持平卧或半卧位,减轻脊柱压力。

2.药物治疗:通过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肌松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此外,一些局部贴敷药物如消炎贴膏也可缓解疼痛。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和冷敷疗法、电疗、按摩和牵引等。

热敷可以缓解局部炎症和痉挛,而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电疗可通过电流刺激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按摩和牵引可以改善脊柱的姿势和减轻压力。

4.运动治疗:针对腰椎周围肌肉群进行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缓解腰椎压力。

常见的运动包括腹式呼吸、腹直肌和背肌的训练等。

5.康复治疗:通过理疗师的指导,进行柔韧性训练、平衡性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柔韧性,以达到缓解疼痛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手术治疗是保守治疗失败或者病情加重时的选择,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1.椎间盘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脊柱椎间盘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减轻疼痛和恢复神经功能。

2.脊柱融合术:通过切除椎间盘并加入骨块或人工材料来融合脊椎骨头,稳定脊柱。

这种手术适用于严重的脊柱不稳定或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激光手术:采用激光技术直接作用于腰椎间盘,切除突出部分,减轻压迫。

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

总而言之,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是首选,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康复治疗。

而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失败或病情加重的患者。

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疗效、风险和费用等因素进行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述张海清;赵继荣;陈文【摘要】Curative effects of internal treatment, external treatment, traction, massage, small needle-knife 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analyzing related literature of TCM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therefor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CM 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就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牵引、推拿、小针刀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概述,进一步说明中医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2(025)012【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中医药;综述【作者】张海清;赵继荣;陈文【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症(l u m bar in ter v er tebra l d i sc p rot r u s i o n,L I D P)为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1]。

本病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腰痛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

针对这种疾病,我们需要了解最好的治疗方法,以便及时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在发病初期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

但是,过度休息也不利于康复,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有利于康复。

其次,物理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之一。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按摩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椎间盘的修复。

物理疗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有针对性地缓解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镇痛药、消炎药、肌松药等药物,以减轻疼痛、缓解炎症、舒缓肌肉痉挛。

但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此外,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这些疗法可以调理气血、舒经活络、促进椎间盘的修复,对于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后选择。

对于一些严重的、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可以直接缓解椎间盘压迫神经根的情况,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慎重考虑。

总的来说,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中医疗法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详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的变形、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脱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形,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

(1)病因:①内因。

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

②外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

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平时锻炼少,偶因用力不当易患此症。

椎间盘病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后,由于较重外伤或反复多次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

髓核从后纵韧带一侧(少数从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也可从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

(2)症状: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是本病主要症状。

腰痛常发生在腿痛之前,亦可两者同时发生。

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咳嗽、喷嚏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病情严重者各种体位均痛,只有屈髋屈膝跪姿能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脊柱侧弯,腰肌紧张,脊椎活动受限。

按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发生不同方向侧弯;髓核在神经根内前方突出时,脊柱弯向患侧,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在神经根外前方突出时,躯干向健侧弯。

(3)治疗①牵引疗法。

通过滑轮床头进行牵引,采用特制的胸部、骨盆牵引带对抗牵引,一般牵引重量每侧为10~20千克,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

②中药疗法。

温补肾阳,可用金匮肾气加减。

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可用乌头麻辛桂姜汤。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身痛逐淤汤加减。

③热敷法。

取生川乌、生草乌、肉桂、天南星各24克,当归、红花、川芎、羌活、独活、海桐皮、防风、木瓜、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桑寄生、赤芍、细辛、延胡索、乳香、没药各30克。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版)(一)辨症分型治疗1.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证:主症:腰背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

若病久者,病势稍缓,经久不愈,或时发时止,遇劳或闪挫,病势剧增,或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沉弦;若新病者,为急性跌仆闪挫所致,病势剧烈,痛处如锥刺刀割,或腰痛微热,轻则扶腰跛行,重则行动不能,面部苦痛皱眉,舌淡紫或无变化,脉弦、紧或沉涩。

(1)跌仆闪挫日久未愈,瘀血阻滞经络。

治法: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壮筋汤化裁。

酒当归12g,川牛膝9g,川续断9g,赤芍药9g,青皮g,五加皮9g,酒川芎6g,血竭6g,炙甘草6g。

(2)跌仆闪挫初期,积瘀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化裁。

净桃仁6~9g,草红花6~9g,当归尾12g,酒熟地黄12g,赤芍药9g,酒川芎9g,川杜仲9g,川牛膝9g,威灵仙9g,炙甘草6g,血竭6g。

加减: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3~6g,元胡9~12g,肉桂2g;腹痛便秘者加生大黄3~9g(后下)。

2.寒湿内侵,阻遏经脉证:主症:腰背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行动缓怠。

遇寒湿则加重,得温燥则稍缓,虽静卧,休逸疼痛亦难明显减轻,甚或加重,其病史一般较长,且渐渐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沉缓或濡缓。

偏于寒者,痛处剧烈,筋脉拘急;偏于湿者,身重,肌肤不仁。

上证寒湿郁久,可化为湿热,则兼见痛处觉热,遇热遇湿则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濡数,此为寒湿之变证。

治法:补肝益肾,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9g,桑寄生12~30g,秦艽9g,全当归9g,赤芍药9g,防风9g,川杜仲9g,淮牛膝9g,酒熟地黄18g,潞党参9g,茯苓9g,生白术15g,北细辛3g,桂枝9g,炙甘草6g。

加减:病久有瘀血而舌青紫或瘀斑,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各6g,或酌加通络之品,如地龙6g,木瓜9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中医药;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作为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机制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退变、变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过度的不良机械负荷或创伤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继而发生髓核突出。

属传统中医学的“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中医药治疗LDH有一定优势。

现就中医药治疗LDH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认为肾虚是LDH发病之本,风、寒、湿、热以及气滞血瘀等致使经络阻滞是LDH发病之标。

肾藏精生髓,主骨;风寒湿热,跌扑挫伤,损伤腰部筋骨、肌肉、脉络,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导致腰腿疼痛。

许建安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肾虚邪客,内因肝肾亏虚、筋骨不健[1]。

曾朝辉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外伤劳损、外感风寒湿邪夹杂、肝肾亏虚等相关[2]。

2 治疗方法2.1.内服法谢江华等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突症66例,其总有效率高达9545%[3]。

戴锋以消髓化核汤为主方治疗LED患者42例,优良率为9048%[4]。

王冠军以独活桂辛方治疗组治疗LED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952%[5]。

刘学俭等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有效率9125%[6]。

陈焕龄等用腰骨痹痛汤,处方:丹参18 g,当归15 g,蜈蚣3条,乌梢蛇15 g,木瓜15 g,杜仲15 g川牛膝15 g,红花10 g,桃仁10 g,制乳没各7 g,三七5 g,土鳖虫10 g,续断12 g,骨碎补15 g,白术15 g茯苓20 g,甘草5 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以西医常规保守疗法:牵引配合扶他林、腰痛宁、布洛芬口服治疗2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133例:优:69例,良:46例,可:16例,差:3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133例:优:26例,良:34例,可:41例,差:3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59%。

腰椎间盘突出,直不起腰,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直不起腰,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直不起腰,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痛、运动受限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休息:在发病期间要尽量避免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卧床休息,能够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2)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能够缓解疼痛和改善肌肉僵硬。

3)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也能够有效改善疼痛和运动受限等症状。

4)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镇痛药等,能够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5)牵引治疗:利用牵引器进行腰部牵拉,能够缓解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以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椎间盘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腰椎的椎间盘,可以缓解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

2)椎弓根减压术:通过手术减压椎弓根部位,可以缓解神经根受压的症状,手术过程较简单、风险较小,但治疗效果不如椎间盘切除术。

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将椎间盘置换为人工椎间盘,可以缓解疼痛和运动受限等症状,但手术费用较高,风险较大。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保证身体的良好姿势。

在坐立和行走过程中避免骤然变动或腰部转动过度。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软度,避免反复发作。

4.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5.在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6.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危人群,如长期腰部受力的工作者、长期久坐的白领人群等,要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首选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首选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首选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人说没必要手术,推拿理疗就可以了,也有人说,手术才能根治。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推拿、按摩等中医理疗,还有微创型治疗以及开刀手术等。

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的病理发展阶段,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治疗办法,只要方法选择得当,都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那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样选择治疗方法,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一直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急性疼痛期,其目的是减少椎间盘在垂直方向上的压力。

但长期的卧床会导致腰背肌萎缩,所以对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且在症状缓解后应尽早恢复正常活动以及进行合理适当的锻炼。

药物治疗:神经营养类:比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可以帮助神经恢复,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消炎止痛类:如西乐葆、乐松片等药物。

腰突引起的疼痛症状与神经的炎性反应关系密切,这类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止痛,同时还可以控制神经周围的无菌性炎症。

但这类药物普遍对胃的刺激较大,所以患有胃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谨慎使用。

活血化瘀药:市场上有很多中成药(中草药制品),这类药物对改善神经和局部组织血运、消除局部的炎症具有一定的作用,可酌情使用。

其他:对于疼痛严重,但神经损伤较轻的患者,还可以静脉应用脱水药、激素治疗3-5天,比如20%甘露醇、地塞米松,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神经根的炎性水肿,消除疼痛。

2.外科手术平时医生提到的开刀,属于外科手术。

60年代开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普遍用的手术就是融合术。

通过手术,将变形的骨头、突出的椎间盘等组织切除,然后固定。

但是,通常固定用的螺钉会造成骨头损伤,并且没有解决椎间盘损伤的根本问题,腰痛再次复发率很高。

3.微创疗法微创疗法是从80年代开始。

微创技术方法不少,如胶原酶溶核术、射频消融术、臭氧、激光、电热灼技术、经皮穿刺加压等等,这些技术都是对突出不大的、早期的、椎间盘未破裂的、椎管不狭窄的、相对年轻的患者有一定疗效,或维持一段时间症状缓解,也有部分患者能够维持长期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法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全世界每年患病者近千万例,我国年患病率也在百万例以上,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本病病史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治法的深入研究,探讨一种安全、行之有效而又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治疗方法可分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和介入疗法。

早期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内服药物、药物外搽、物理疗法、化学疗法、体育疗法等。

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欠佳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更好、更快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世界每年患本病者近千万例,我国年患病率也在百万例以上,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本病病史长,复发率高,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1]。

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治法的深入研究,探讨一种安全、行之有效而又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从病理学分为破碎型和完整型两型,破碎型可能是在损伤基础上的自免疫炎症反应过程,完整型以髓核退变、软骨基质及纤维增生为主要表现[2],髓核纤维化、弹性形变能力降低,容易对纤维环产生不正常应力,纤维环局部应力的不平衡更容易引起自身胶原的变性,导致整个椎间盘退变[3]。

因脊椎退变和腰部外伤,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或突出,压迫激惹腰骶神经根,从而造成神经根水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椎间盘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产生大量炎性递质,炎性递质刺激椎间盘内神经末梢[4],可产生腰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多见于30~50岁体力劳动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劳动强度大,且椎间盘开始退变。

左侧发病多于右侧,因为大多数人习惯右侧用力,右侧腰肌韧带发达,左侧相对薄弱的缘故。

该症的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大约40% 患者先发腰背痛,后有腿痛;33% 的患者腰背及腿痛同时发生;17% 的患者先腿痛,后发现腰背痛;9.6% 的患者只有腿痛;还有 1.4% 的患者仅有腰痛。

一般活动时疼痛加重,50% 患者咳嗽、排便时疼痛加重,大多不能长距离行走,而且有间隙性跛行,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但是也有少数夜间卧床休息加重。

90% 以上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4~5或L5~S1,故大多数在第四、五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用力按时可致下肢放射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月国绳肌压迫试验阳性。

L3~4椎间盘突出常出现L4神经受压,表现为大腿前侧痛及小腿外侧痛,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L4~5椎间盘突出常出现大腿及小腿外侧面痛、麻木,相当于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L5~S1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大腿及小腿的后外侧痛,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及皮部相吻合[5]。

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②常发于青壮年。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大趾背伸力减弱。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部位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CT检查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1]。

LDH的治法很多,现综合叙述如下:1 保守疗法1.1 中药疗法1.1.1内服中药汤剂急性期应治标,以活血行瘀,理气止痛为主,处方:当归、生地、桃仁、狗脊、赤芍、地鳖虫、延胡索、红花、川芎等。

内服中成药有:三七伤药胶囊、跟痛平颗粒、舒筋活血片、小活络丸等。

慢性期应固本,以调补肝肾、强壮筋骨为主,处方:鸡血藤、熟地、杜仲、狗脊、桑寄生、续断、当归、白芍、山茱萸、肉桂等。

也可内服金刚丸、独活寄生丸、滋补大力丸、丹鹿通督片等。

1.1.2外用中药有突痛一贴灵、百舒宁磁药贴、田七跌打风湿软膏、复方南星止痛膏等。

也可用海桐皮方药作中药薰蒸疗法,或将此方药共研细末布包煎煮后直接熨敷患处(藤疗),能散风寒、祛风湿、强筋骨、温经通络、舒筋活血,对LDH 具有理想的效果。

1.2 物理疗法1.2.1针灸①体针: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辅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悬钟、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

每次酌情选5~7穴,均取患侧,毫针刺,一般用泻法。

现大多用电针,以连续波,调至耐受量,以加强针感,提高疗效。

风热者加刺血,风寒者加艾灸,夹湿者加拔火罐。

②耳针选穴:腰椎、骶椎、臀、坐骨、腿、肾上腺、神门等。

方法:中、强刺激,留针20~30 min,隔5 min捻转1次,每日或隔日1次。

也可用埋针法,每次埋3~5 d。

③皮内针取穴:局部阿是穴,患侧肾俞、腰阳关、秩边、风市、阳陵泉。

操作: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0.38 mm×25 mm毫针皮内埋针,针尖朝向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痛方向,胶布固定,肾俞、腰阳关、秩边留针3 h,其余穴位留针24 h,白天每隔3~5 h刺激1次。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有着十分好的疗效。

针灸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除局部症状,而且可以调节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疗法[6]。

1.2.2推拿先用滚法和掌按法,施于腰部,接着用拇指重按腰部压痛点及居骨缪、环跳,然后提拿月国绳肌、腓肠肌和跟腱,然后作腰部后伸扳法、斜扳法、屈髋外展法,最后作直腿抬高、内收、外展及踝关节背伸动作数次,下肢酸痛麻木者,加揉委中法,小腿按法,摇大趾法。

推拿能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软组织内无菌性炎症,使腰部肌肉恢复政常的功能活动,促使椎间组织突出复位[7]。

若伴有椎体、椎弓根骨折,或椎体滑脱、脊柱有器质性病变(如结核、肿瘤)等,都不能盲目推拿手法治疗。

1.2.3牵引目前临床上有机械、电动、电脑、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等多种牵引方法。

现介绍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实用牵引方法:用腰椎上下牵引带分别紧束于胸腹部和骨盆部,上方固定于床头,下方两端连接牵引绳和重量,一般每侧负重10 kg,通过滑轮进行牵引。

此法代替了以前抬高足跟床头作对抗牵引的方法。

可持续牵引,也可间歇牵引,牵引间歇必须扎好弹力腰围固定带后才能起床。

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即负压增加,便于突出髓核组织的还纳[8]。

1.2.4理疗红外线、电磁波、电脑中频、离子导入、超短波[8]、微波等,使局部血流加速、代谢加强,从而降低了感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肉张力,使局部组织放松[9],缓解瘢痕粘连以及促进钙盐吸收等作用。

1.2.5体疗垫字功对腰背部督脉、膀胱经穴位进行刺激,可改善经络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器官功能。

扳脚趾具有强腰固肾的的功效。

还有桥式、燕式等,通过肌肉活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供给,促进渗液吸收,有利于肿胀消退,使症状尽快减轻或消失。

1.3 化学疗法运用激素、类激素和维生素等化学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消炎痛、英太青、维生素B1、B12等口服、肌肉注射、局部注射、穴位注射[10]、静脉滴注[11]、骶管滴注等。

以骶疗效果最好,故有液体刀之美称。

具有解痉、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等作用。

但伴有青光眼、肿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内脏疾病、细菌感染等,忌用化学疗法。

2 手术疗法2.1 开刀手术髓核摘除术、椎间盘切除加椎板成形术、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有时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手术对腰椎结构的完整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腰椎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也有人主张作腰腿肌肉和软组织剥离切断松解术,因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甚至有些后遗症等,现已大多不用。

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 PDN 假体自1996年进入临床,单枚PDN置换术治疗LDH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地保持腰椎功能[12]。

人工椎间盘置换(total disk replacement,TDR)技术: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3]。

2.2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微创的手术操作方式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入路和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医原性(包括生理性和心理性)损伤,从而获取更佳的手术效果[14]。

显微椎间盘切除术:通常作为标准椎间盘切除术的修正技术。

可通过很小的切口(15~20 mm)达到传统手术相同的或更好的结果,减少长切口带来的不良结果。

2002年有学者综述了2 500例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有效率在88%~98.5%,手术效果相当稳定。

平均手术时间为30~60 min,患者满意率在90%以上。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5%,只有不到5%的患者需要二次手术。

目前这个技术已成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15]。

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切除术(PELD):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效果与传统开放经椎管显微椎间盘切除术一致,椎管内和椎管外椎间盘突出及伴发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均可获得有效治疗,属于内窥镜艺术极品。

其优点:①微创操作,减少了手术创伤,勿须全身麻醉和切除椎板,不会破坏椎旁肌和韧带;②降低了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极小的神经周围和硬膜外瘢痕形成,发生术后不稳、椎间盘炎等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患者术后疼痛非常轻;③手术时间短,可以门诊手术;④可即刻缓解症状,康复时间短;⑤皮肤切口仅6~8 mm长[16]。

2.3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是脊柱微创化的重要标志,其将直视手术变为监视器上手术,切口缩小至2 cm 左右,将脊突旁肌肉剥离限制在脊突一侧。

据报道优良率在90%以上,可与传统的椎间盘摘除术相媲美。

虽然很有前景,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术。

2.4 侧后路内镜技术适应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极外侧或椎间孔处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但对医师的技术要求很高。

Yeung内窥镜系统(YESS)专门用于经皮脊柱内窥镜检查和间椎盘切除术。

这个系统也用于其他脊柱技术,如关节镜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射频消融术、术中激素注射等。

对于椎管内移位或脱出的椎间盘突出症类型,以往认为是侧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禁忌症。

在我国,已有人在YESS内窥镜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经皮椎间孔成型的手术器械,该器械可用于经皮椎间孔成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成功治疗了脱出及移位型椎管内椎间盘突出症。

2.5 小针刀疗法将针灸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的小针刀,用于治疗LDH,也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