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概述,然后详细讨论了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伤口护理、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饮食和生活保健以及药物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护理措施的介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为正在接受或即将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提供实用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功能锻炼、饮食、生活保健、药物、定期复查、总结。
1. 引言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并进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与评估、伤口护理、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饮食和生活保健以及药物及定期复查等方面,这些内容在本文中将一一详细阐述。
通过合理科学的术后护理,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术后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术后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在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方面,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与医生沟通。
在观察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如站立、行走、弯腰等动作是否存在异常或困难。
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尿失禁、下肢麻木、尿潴留等严重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的康复护理

参照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 《 腰椎 间盘突 出症疗 效评 定标 准》 1进行疗效判定 ,本组 治愈 3 1 6例 ,好转 3 8例 ,无效 3
例 ,总有 效 率 9 . % 。 61
3 康 复 护 理
3 1 卧硬板 床 在急 性期 患者应 绝对 卧硬板 床休 息 1~ . 2 周 ,减轻腰椎 负担 ,避免 久坐 。卧床休 息是 治疗腰 椎 间盘 出症 ,特别是早 期腰椎 问盘 突 出症 的重 要措施 之一 。床面
版 社 ,19 94:2 2 0
高 锻 桥 或 背
伸肌锻炼 ;③飞燕 点水式 背伸 肌锻 炼。锻炼 次数根 据病 情
身 体 状 态 而 定 ,一 般 以感 疲 劳 ,能 耐 受 为 宜 。
34 2 地面锻炼护理 ..
按 摩 。按 摩 后 嘱 患 者 休 息 3 m n后 方 可 下 床 活 动 。 0i
34 功 能 锻 炼 .
者坚持适 当的体育 锻炼 ,保 证腰 椎 的正常生 理屈度 等 。通
过 合 理 的康 复 护 理 干 预 ,可 帮 助 患 者 逐 渐 养 成 了 良好 的 生
活 工 作 习惯 。
继续 卧床休 息等 于症 状 消失所 需 时 1 12 ,这 样 可 以 3的 /
预 防 复发 。 32 心 理 护 理 . 由 于长 期 慢 性 疼 痛 和 急 性 发 作 ,患 者 易 产
过程 中起 到主要作 用 ,治疗 过程 中针对性 的开展康 复护理 ,
可 以减轻 患者痛 苦 ,提高 患者 配合治 疗 的依 从性 。功能锻 炼时 ,能使腰部 软组 织松 弛和得 到充 分 的休 息 ,使血 液循
变 了患 者 的 不 良 生 活 习 惯 ,如 戒 烟 、戒 酒 、 避 免 肥 胖 ;患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2.腰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
3.评估有无压痛、反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是否阳性。
4.评估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按康复医学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间不超过1周),卧硬板床,活动时戴腰围。
3.腰椎牵引宜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牵引重量。
4.遵医嘱予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配合医生、康复师进行手法、物理、运动等治疗,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5.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增加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
6.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活习惯。
三、健康教育
1.饮食以滋阴补肾为宜,多食含钙、维生素C的食物,忌油腻厚味之品。
2.保持正确的姿势,腰背不可过度负重,取物体时应避免深弯扭腰,勿久坐、久站。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背部),避免着凉,控制体重,戒烟。
四、出院回访
1.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劳逸结合,避免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因素。
2.询问患者锻炼的情况,根据情况予以合理指导。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从事高强度劳动者易发病。
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患病后恢复缓慢,时轻时重,容易复发,致使患者陷于长期病痛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康复治疗的疗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之彻底康复,必须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环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近年来我们对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腰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2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排除结核及肿瘤等严重消耗性疾病。
其中男121例,女31例;年龄24岁~51岁,平均年龄39岁。
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14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1]。
护理组中功能5级9例,4级32例,3级67例,2级5例,1级1例;对照组功能5级3例,4级7例,3级22例,2级4例,1级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功能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1.2.1 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电脑腰牵、理疗、按摩,同时接受常规护理。
1.2.2 护理干预在上述综合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干预组予以下述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为中青年患者,中青年正处在工作、家庭双重压力阶段,上有老下有小。
一旦患病往往不能下决心在长时期内做到绝对卧床休息(吃饭、洗脸、刷牙、大小便等都应卧床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学教学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学教学PPT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定义及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ionoflumbardisc,HLD),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是由于创伤、退变等原因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内容物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引起的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于任何成年⼈,以20~50岁青壮年多发,男⼥⽐例约为3:1。
椎间盘退⾏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扭转、承重等慢性积累伤、腰部急性损伤、受凉、妊娠及肥胖等则是主要诱发因素。
由于腰椎负重和活动范围⼤,故腰椎间盘突出多发⽣在腰4-5及腰5~骶1两个间隙,约占90%~96%。
患者常因疼痛、功能活动障碍⽽影响⼯作和⽇常⽣活活动能⼒。
分型(⼆)分类根据髓核内容物突出的位置、程度、⽅向以及与神经根的关系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很多的分型⽅法,但多是病理分型的演变。
从病理变化结合CT、MRI发现,可将其分为以下4型:1.膨隆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髓核因压⼒⽽向椎管局限性隆起,⽽表⾯光滑。
2.突出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层纤维膜覆盖,表⾯⾼低不平或呈菜花状。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椎管内或完全游离。
此型不仅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压迫马尾神经,引起马尾神经受压症。
4.Schmorl结节及经⾻突出型Schmorl结节是指髓核经上、下软⾻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椎体松质⾻内;经⾻突出型是指髓核沿椎体软⾻终板和椎体之间的⾎管通道向前纵韧带⽅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块。
这两型在临床上只有腰痛的表现,⽽⽆神经根症状。
以上4型中,突出型和脱垂游离型往往需要⼿术治疗。
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及放射性腿痛。
但由于髓核突出的部位、⼤⼩、类型、机体状态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定的差异。
1.症状(1)腰痛:据我国学者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96%左右的患者有腰痛,它是⼤多数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引起,表现为腰部急性剧痛或持续钝痛;⼀旦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腰痛反⽽可减轻。
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常规

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常规一、概述(一)概念及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L~s、Ls~S₁突出占90%以上,好发于青壮年,男女比例约为(4~6):1。
随着年龄的增长,L₂~3、Ls~发生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由于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在此基础上,腰部急性扭伤、受凉、妊娠、肥胖可成为诱发因素。
其发病还与遗传、吸烟、工作生活中不良的姿势有关。
(二)分类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病理变化为基础,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四型:1.膨隆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
临床上此种类型也称腰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突出的早期改变。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
此型临床上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
此型不但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易压迫马尾神经,此型临床上称为腰椎间盘脱出,该型保守治疗不佳,故临床上多选用手术治疗。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前者是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骨块。
这两型临床上仅出现腰痛,而无神经根症状,无须手术治疗。
(三)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
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约97%的患者有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症状,腰部活动受限,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见腰椎侧弯、椎体偏歪、旋转、小关节对合不良,椎间隙左右不等宽。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手 术 治 疗
康 复 护 理
情绪, 告知其 神经 根受 压较严 重 , 恢 复所
需要 的时间就 会长 一些 。同时介 绍 同种 患者治疗 成 功 的经 过 , 以减 少顾 虑与 担
腰椎 间盘突 出症是 因椎 间盘 退变 、 破
裂、 后 凸压 迫脊 髓 或 神 经而 出 现 的综 合
力: 扩胸 、 深 呼 吸运 动可 增 加 肺 活量 , 促 进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术 后
康 。其实 , 手术 只是将椎 间盘无法还纳 回
原位的突出部分摘除掉 , 只是加速治疗进 程的一种方式 , 而术后 的康复护理是腰椎 间盘突出症治愈 的关键 。 心理护理 : 对术后症状 缓解 明显 的患
收治腰椎 间盘突 出症患者 2 8 0例 , 男
1 6 1例 , 女1 1 9例 ; 年龄 2 7—年 , 患者表 现为
肌 肉、 韧带愈合 良好 ; 3~ 7天 以后可根 据 患者 的体质 , 结合病情考虑是否可 主动翻
身, 根据病情不宜 自行翻身或患者体质差 翻身有 困难 , 仍需要协助翻身 。 早期锻炼 , 防 止神 经根 粘 连 : 术后麻 醉消失 后 , 即应 在 应 用 镇 痛 药 物 ( 镇 痛 泵) 的前 提 下 , 协 助 患 者做 直 腿抬 高 , 初
如下 。
临床 资 料
发生褥疮 ; 6 小 时后 可 由护士 用轴线 翻身
法协助 患者 翻身 ; 一 般术 后 7 2小 时 内患 者不宜 自行 强力 翻 身 , 以保证 腰部 筋膜 、
手术治疗加上科学 的康复护理 , 可提 高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治 愈 率 。通 过 对 2 8 0例 患者 的康 复护理 , 体 会到加强 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康复护理。
1. 定期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患者应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按摩等,以减轻疼痛和缓解患处的压力。
物理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动态床垫的使用动态床垫是一种能够调节硬度和躺卧姿势的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动态床垫,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性。
动态床垫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床垫的硬度和角度,从而减轻腰椎的压力,促进脊柱的康复。
3. 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体位,尤其是长时间坐姿或者弯腰,以免加重腰椎的负担。
应经常起身活动,适当休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
4. 进行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的稳定性。
但是患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活动和腰部扭伤。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如腰椎牵引、腰部屈伸训练等。
5. 合理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的负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而言,这种负荷更为明显。
因此,患者应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腰椎的负担。
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体重范围,促进康复进程。
6. 心理疏导和支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心理咨询、积极的社交活动和参加康复团体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和应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建议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上述建议旨在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康复护理,减轻疼痛和不适感,促进脊柱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合适的水中运动计划能帮助腰椎损伤 患者康复。水中稳定技术和游泳计划可单独进行,也可与 全面的陆地脊柱稳定性计划一起实施。水中运动的作用与 水的内在特性,如浮力、阻力、粘滞性、静水压、湿度、 湍流及折射等直接有关。可对腰椎进行减重训练。实质上, 水可通过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和切向力来增加姿势异常的安 全系数。运动速度由水的阻力、粘滞度。浮力以及训练装 置控制。浮力可增加训练部位的活动度。
五、康复治疗
腰背肌训练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提高腰背肌肉张力,改变和纠 正异常力线,训练中注意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动作准确, 循序渐进,注意保暖,持之以恒。1、五点支撑法 患者仰 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 2、三点支撑法 当腰背肌肌力逐步有所改善后,可进行三 点支撑法练习:即患者取仰卧位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 部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3、 飞燕式
2、损伤 慢性劳损是加速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 诱因。一次性暴力对引起椎骨骨折,反复弯腰、扭腰则易导致椎间盘 损伤。
3、局部环境的改变 妊娠妇女因盆腔、下腰部充血,结构相对的松弛, 腰骶部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故易出现椎间盘损伤;有脊柱滑脱症、脊 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等病史也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
(三)分型
2、按突出部位分 (1)中央型:突出发生在椎体后中线,压迫硬膜囊,
如体积大时还可压迫两侧神经或马尾,而出现相应区 域的感觉减退或麻木。 (2)偏侧型:最多见的突出物移向后外侧,体积大时 甚至发生侧隐窝或椎间管的狭窄,压迫神经。引发一 系列症状。 (3)外侧型:突出发生在小关节外侧,就诊时常被忽 略。
五、康复治疗
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管容积增加; 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松解神经根周 围的软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可分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 慢速牵引方法较多,有自体牵引、骨盆牵引、双下肢牵引 等。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重量小,大多数患者在牵引时 比较舒适。一般重量不低于体重的25%,目前多用牵引重 量为体重的70%,时间为20 ~40分钟快速牵引是一种多 方位牵引或三维牵引,其特点是牵引距离,不定牵引重量, 由计算机控制,作用时间短,牵引系统给定的最大牵引重 量是3000N,时间1~3秒,多数牵引一次即可,若需要再 次牵引一般间隔5~7天。
近一周来,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腰椎间盘置换术后”
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无家族遗传史,个人无不良生活嗜好,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生
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脊柱无畸形,脊
柱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叩击痛,腰背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膝腱反射正
(三)分型
1、按病变程度分 根据病变的程度临床上按CT的表现分 为
(1)椎间盘膨出:移动的髓核仍在纤维环内,但 因纤维环张力减弱,髓核向外膨大。
(2)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已破裂移位的髓核已从 裂隙突出,对相邻组织造成压迫。
(3)椎间盘脱出:髓核离开突出的纤维环裂口,在椎管内 下沉或贴附于神经或其他组织。
3、感觉异常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患者可自觉下 肢发凉,无汗或水肿。如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麻木,刺痛,排便 及排尿功能障碍,男性阳痿、严重者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常出现患侧 下肢肌萎缩。
4、运动障碍 由于腰和下肢僵硬、抽搐、无力,不能做某个动作,如 坐时不能盘腿,行走时患肢不能像健侧一样足尖向前。
6、肌力下降 约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腰5神经受压迫时踝和
趾背伸肌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压时踝和趾跖屈肌力下降。
7、反射异常 约71%患者有反射异常,膝反射减弱多提示腰3/4椎
间盘突出。 L2—3,L3—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疼痛。股前区及小腿的前内侧疼痛。 L4—5,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股后外侧及小腿的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两膝伸直,徐徐抬高患肢,
若在60度以内就有腰腿痛则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症患者阳性率 约为90%当抬腿到引起疼痛的位置时再使踝关节被动背伸,疼痛加重 者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二)体征
5、感觉异常 80%患者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侧和足
内侧的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和足外侧痛,触觉 减退。
物理因子治疗有镇痛、消炎、促进组织 再生等作用,能促进突出部位水肿消退,使粘连松解,炎 症减轻。常用的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电脑中频,超 短波、蜡疗、水疗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减重悬吊步态训 练,可改善脊柱侧弯。
重获软组织的柔韧性和脊柱节段的运动可通过许 多手法治疗技术而完成,包括肌筋膜放松,关节松动和推拿、肌肉 能量技术和牵伸技术。筋膜的功能是:分割和支撑肌肉以发挥其功 能单元的独立作用,吸收震荡,传送机械力量,与循环系统和淋巴 系统交换纤维元素的代谢产物。不活动可导致筋膜系统功能失调。 当固定不动时,筋膜干燥,失去弹性,不能维持重要纤维的距离, 于是筋膜层被交错排列的纤维粘在一起阻碍了运动。肌筋膜系统活 动性的降低可导致脊髓节段的运动性以及肢体柔韧性的降低。肌筋 膜放松术就是将硬力和剪切力施加到筋膜层,使其分解和分离,恢 复移动性、营养和弹性,活动自如,松动的关键是仅在一个特定的 平面施加能量。松解术并不能长期减轻缓解主要因椎间盘异常导致 的疼痛,也不能减轻椎间盘突出。但是通过刺激机械性感受器、牵 伸粘连或恢复缩短肌肉的长度可暂时缓解疼痛。运用这些技术使患 者自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以使高张力肌肉放松。
五、康复治疗
约8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 可减轻体重对腰椎间盘压力,因人体对椎
间盘的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立位居中,平卧位时最低。特 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床休息时可使疼痛减轻 或消失,但长时间制动可导致许多严重后果,包括有氧代 谢能力的降低,肌肉力量的丧失,在完全卧床休息后每天 丧失1%至3%,每周丧失10%至15%的肌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护理
康复四病区
解剖生理概要
ζ椎间盘位于脊柱 各节椎体之间, 由上下软骨板, 中心的髓核和四周的 纤维环构成
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 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 起其外部纤维环破裂, 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 后方,压迫神经根,脊 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 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
(二)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本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无退变的椎间盘 可承受6865KPa的压力,而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 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 逐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和胶原蛋白纤维沉积增 多,使髓核张力下降,失去弹性,椎间盘松弛,变薄,软骨板囊性变。
休息,且喜欢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患者由于疼痛,不能久站,久坐,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如沐浴、如厕、
转移等功能受到限制。功能活动受损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 (四)心理及社会交往能力障碍 由于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及情绪障碍,患者
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同时对于外出、娱乐、运动等社交能力下降, 甚至不能。
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三 、影像学检查
1)腰椎平片:腰椎平片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其 最大的优点不单是为了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更重要 的是能除外腰椎的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 椎滑脱等许多亦能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2)CT:CT即计算机体层 扫描,由于CT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因 此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其他病变中普遍受到重视。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Ct征象:1.突出物征象2.压迫征象,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变 形、移位、消失3、伴发征象,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突 增生、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3)MRI:椎间盘突出MRI有以下表现: 1、椎间盘脱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的矢状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 2、脱出物超过椎体后缘5mm或5mm以上呈游离状态。3、脱出物的顶 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 4、突出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方或下方。
椎间盘突出.
ζ以腰4-5、腰5-骶1间隙 发病率最高,约占 90%-96%,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 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多 好发于20-40岁之间的 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
(一)流行病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约占门诊下 腰痛的患者的10%-15%,占骨科腰痛住院患者的25%40%。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 约占70%,但亦可见于16岁以下的年幼者,70岁以上高 领者也可以出现,但高龄者多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 窄;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较大,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比例4:1,推测与男性患者劳动强度过大有关。
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患者四肢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改善Oswestry腰 背功能障碍评分60%;腰椎疼痛程度检查:NRS评分5分;关节活动度测定:左膝 关节活动度95°;右膝关节活动度90°。
相关检查:检查结果详见报告单。
四、主要功能障碍
(一)躯体活动受限 由于腰痛剧烈,腰部发僵,患者常不能弯腰、转身等。 (二)步行能力障碍 下肢放射痛,轻者虽然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泼行,重者需卧床
特殊检查 电肌 生电 理图 检
查 :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
辅助CT、RI、脊髓造影 检 查
病史介绍
患者,女,90岁,2017-8-16 8:15在家属陪同下扶入病房,患者主因
“腰酸腰痛不适2年余,加重1周”来院。患者于2015年1月23日行腰椎间盘置
换术,手术成功出院半个月后,感觉腰酸腰痛不适,站立及坐立时疼痛加重,
(二)心理护理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疼痛,感觉功能减退,导致生 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 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故首先必须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所面临的心理问 题,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理解、审慎和合作 的态度进行交流,同情诚恳的态度会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增加安全感,从 而身心放松,减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