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康复疗法疗效比较

LN Q u ln ITa —o g I i— ,L i r a n n
( eat e fR hblai Dp r n o eaitt n,Scn mn y  ̄ i ,CnrlS uh U i r y,C agh O C ia) mt i o e d X ga H p a o t l e a o n es t t v i t hn sa 41 01 1, hn
(中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院 康 复 医学 科 , 沙 41 0l ) 长 0 1 [ 要 ] 目的 : 索 不 同物 理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在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康 复 中的 疗 效 。 方 法 : 8 摘 探 将 4例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随机 分 A 组 、 B组 和 c组 。 A组 患者 采 用 电脑 骨 盆 牵 引及 超 短 波 治 疗 ; B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骨盆牵引治疗 ; c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 骨 盆 牵 引、 短 波 治 疗及 中 药 离子 导入 治 疗 。 采 用 日本 骨 科 学 会 下 超 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 A组 、 B组 和 c组 治 疗 后 J A 评 分 均较 治 疗 前 明 显 增 加 , 异 有 统 O 差 计学意义( P<0 0 1 。 c组 、 .0 ) A组 的 J A 评 分 与 B组 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O 差 P . 5) C组 的 J A O 评 分 与 A 组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结 论 : 差 P . 5) 在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治 疗 中 , 合 治 疗 比单 一 治 综
( O cr J A soe)a o tl e ak p i ( B b u o rb c a w n L P).R sl C mprd wt e r te t a n ,te eut s o ae i b f e h r t t h h o e me J A soeo l te3 go p n raemak d f rte t am n P <0 0 1 . C mprd wt O cr fa h ru sices r e l a e h r t e t( l y t e .0 ) o ae i h gop B,teJ A soe o ru sA a d G o p C s nf a t n rae ( <0 0 . C mprd r u h O cr fG o p n ru i icnl i e sd P g i y c . 5) o ae w t r p A,t O cr n G o p C s icnl icesd ( <0 0 .C n ls n T e i Go h u h J A soe i ru i f a t nrae P e n gi y . 5) o cui h o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

训练同上,在腰围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工作
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逐渐开展上下肢AROM及肌力增强训练、直腿抬高训练及腰伸肌/屈肌训练,在腰围保护下逐渐离床活动
坐位时保持腰前凸,避免直腿弯腰活动,避免长时间坐位及体力劳动
第3~6周
控制腰部活动,增强腰背肌及腹肌肌力,逐步完成日常活动
训练同上,腹肌等长收缩训练。在腰围保护下逐渐参加日常生活活动
指导康复训练计划
第6~8周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
治疗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复目的
康复治疗
注意事项
第1~3天
控制术后疼痛,预防术后并发症
卧床休息(2~3天),协助轴向翻身,心理辅导及健康宣教,卧床上下肢主动运动训练,逐渐进行支腿抬高训练、腰伸肌等长收缩训练。症状明显缓解者可佩带腰围床边站立训练
检查下肢感觉、运动变化、训练时以不明显加重症状为度。避免暴力进行直腿抬高。必要时应用镇痛药。平卧时双膝下垫一枕头使腰部充分休息。术后症状未加重者进入下期训练。
第4~7天
控制腰部活动,开展四肢功能康复训练。开展康复教育。
卧床上下肢主动运动训练,逐渐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及仰卧位腰伸肌训练,可佩带腰围应用步行器床边站立及室内步行。
避免腰椎负荷及弯腰(避免长时间坐立,一次坐立时间在15分钟之内)。指导坐姿。必要时应用镇痛药。疼痛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可考虑出院。
第2周
控制腰部活动,开展四肢及躯干肌力增强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康复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内容和康复注意事项等。
康复目标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目标是减轻疼痛,提高腰背部和下肢的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具体目标包括:1.减轻腰背部疼痛:通过康复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恢复腰背部和下肢功能: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
3.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教育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加重腰椎间盘的压力。
康复内容1. 疼痛缓解在康复计划的初期,疼痛缓解是首要任务。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休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尽量保持腰背部放松。
•冷热敷: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热敷可舒缓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2. 脊椎稳定训练脊椎稳定训练是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加强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常见的训练包括:•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腹部平板支撑等,可增强腹肌力量,提供对脊柱的支撑。
•背肌训练:如俯卧撑、划船运动等,可增强背肌力量,改善脊柱的稳定性。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帮助患者改善腰背部和下肢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适合的训练包括:•拉伸运动:如伸展腿部、后屈和前屈等,可增加腰背部和下肢的柔韧性。
•瑜伽和太极拳:这些运动可以在保护腰椎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4. 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计划还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建议如下:•姿势和体位:注意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举重和弯腰:正确的举重和弯腰姿势可有效减轻腰椎的压力。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如侧卧睡眠,并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脊柱侧凸,多向患侧凸。 3 压痛和放射痛。 4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5 腱反射异常。 6 相应区域皮感减弱,肌力减弱。 7 X-ray、腰椎CT、腰椎MRI、脊髓造影。
• 2、吸烟:长期吸烟的人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明 显高于不吸烟的人,吸烟人长期咳嗽导致腹腔压 力增加,腹腔会将此压力传导到纤维环前部,导 致间盘内的压力增加。吸烟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 变化,使椎间盘的营养不足,加重退变的产生
• 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风寒侵 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临床表现 1 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下肢痛与腰痛出
现时间不同,由臀部开始,放射至大腿后 部,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或足趾。
2 行走、站立、咳嗽、喷嚏和用力大小便 时疼痛加重。
•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各种原 因,纤维环变薄或者破裂, 导致髓核从原来密封的装置 中突出到椎管里,从CT和MRI 片子中可以看到椎管内存在 的异常突出物。但是间盘突 出并不一定在临床上产生相 关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 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 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 根,产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 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 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 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在 CT或பைடு நூலகம்RI上可看到突出影,但没
有临床症状。
• 间盘突出症:产生了与影像学相对 应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发病机理 椎间盘缺乏血运,修复能力极弱 ,所遭受的挤压和劳损较大,尤以下腰部 为甚。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退行性改变,特别是髓核。
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后部或椎管,导致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受损或压迫。
随着社会的发展,腰椎疾病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对腰椎病的不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了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行列。
据报道,有一半的白领工作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椎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一定要积极的接受相关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缓解疼痛。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体力劳动者,往往是肩扛重物,运动员也很常见,如举重、体操、摔跤等剧烈运动,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损伤和发生变形,这些在运动员。
许多职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中老年后,容易出现腰腿痛。
据统计,临床上有许多腰腿痛患者,他们可以回忆起腰椎外伤的原因。
2、日常因素:腹压升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排便用力等。
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果突然旋转,容易诱发髓核突出。
突然负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增加腰椎负荷,容易引起髓核突出。
腰椎损伤、急性损伤可影响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并促进髓核变性突出。
3、外伤:由于腰椎生理性突出,椎间盘前后变薄,患者发生腰椎损伤、跌倒、扭伤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导致椎间盘后突出。
4、不良生活习惯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年轻人患病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错误的坐姿、站立姿势和长期的弯腰或繁重的体力劳动是致病的原因。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麻木、肿胀、四肢无力和疼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否进行锻炼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我们必须在硬床上休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绝对禁止运动。
5、退行性病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脊柱退行性病变。
所谓的退行性疾病就是衰老。
脊柱退变包括脊柱退变和椎间盘退变。
脊柱的退变表现为骨刺的形成、关节突的肥大、椎板的增厚和黄韧带的肥厚,最终导致椎管狭窄。
腰突症的5点康复建议

腰突症的5点康复建议⊙龙口市下丁家镇卫生院 张文东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现代化程度加强、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身体锻炼时间减少等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高发病,且患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并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腰痛、腿痛,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等。
临床上,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如内服外用药物、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物理治疗和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对于规范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不缓解者,可以考虑手术;疼痛症状特别严重,处于一种被动体位,不能走、不能躺甚至不能动,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导致下身麻痹、行走不便、两便失禁者,应尽早手术。
考虑到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站立、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1.睡稍硬的床垫睡在太软的床垫上,容易使腰部凹下去,相当于使机体前屈,所以患者应睡稍微硬点的床垫以保持腰部处于伸展位,这样能减少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回缩、增加腰椎周围静脉回流,同时也利于椎间盘的营养,再加上脱出的椎间盘自然吸收,可去除水肿,使炎症消退、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
患者发病初期可以增加卧床的时间,并采取垫高小腿、屈髋屈膝的仰卧位,以减少脊柱的压力。
2.避免体力劳动卧床休息约1周后,可逐渐开始正常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弯腰、提重物等使腰椎负荷加大的动作,也要避免进行体力劳动。
因为椎间盘是由上下各一的软骨盘、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是纤维环内的弹性胶状物质,当人弯腰提起重物时第4、5腰椎间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提过重的物体或姿势不对,会导致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或加重其本身的疾病程度。
正确的弯腰动作是:屈髋、屈膝,保持腰椎生理弯曲的正直。
3.做好保暖工作寒冷不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因素,但腰部如果受到寒凉侵蚀,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腰椎因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而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腰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

腰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奇效,绝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体育运动者与办公白领人仕容易发生的一种觉见病。
就是由外伤或其她多种原因造成椎盘间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
北京国都尚医研究院的大夫,设计了一种沉腰斜板组合手法。
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就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1)俯卧沉腰法: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2)仰卧沉腰法: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
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势。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
(2)站立搁腿: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与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板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与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沉腰锻炼法进能有效地防止久坐造成的腰部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部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人群体中。
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会导致腰痛、下肢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康复训练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恢复患者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套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的计划及方案。
前期准备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患者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并排除其他潜在的腰背疾病。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目标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局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且改善身体姿势和动作的错误习惯。
具体的训练目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训练内容1. 牵引治疗:通过装置进行牵引治疗可以缓解腰部压力,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康复过程。
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2. 体位矫正:改变不良的体姿和姿态是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体位可以减少腰部的压力,使脊柱维持正常的曲度。
患者应意识到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过度疲劳。
3. 核心肌群训练:强化核心肌群可以提高脊柱稳定性,减轻腰部的负担,并且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髂背肌等肌群。
通过适度的核心肌群训练,可以增加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肌肉的耐力。
4. 腰椎伸展训练:腰椎伸展训练有助于放松腰椎间盘和腰部肌肉,减少疼痛和压力。
常见的腰椎伸展训练包括俯卧撑腿平伸展、俯卧抬胸、仰卧腿上举等动作。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腰椎伸展训练。
5.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耐力。
有氧运动可以选择轻度的步行、游泳、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训练注意事项1.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开始时,患者可能只能进行简单的训练动作,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增加负荷和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片表现
椎间盘脱出MRI
髓核游离
康复治疗
• 急性期主要是通过治疗,使椎间盘承受的 压力减少,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解除神 经根受压或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松解粘连 。 • 后期在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各 轴位的运动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 1. 卧硬板床休息和制动: 卧位时椎间盘 内压最低,而且肌肉松驰,有利于突出物 的复位及椎间盘的修复。 卧床一般使用 木板床,取自由体位,需3周左右。离床时 可用腰围保护。
腰间盘突出症
神经系统表现
L4
感觉 ↓ 肌力 ↓ 反射 ↓
L5
S1
小腿后侧 股前区及 小腿外侧 足背 外侧 小腿内侧 足背内侧 足底 趾及踝跖 股四头肌 拇趾背伸 屈 膝腱 跟腱
侧弯
直腿抬高试验
屈颈试验
腰间盘突出症
鉴别诊断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结核 腰部肌肉、筋膜及韧带扭伤 脊柱肿瘤 腰3横突综合征 盆腔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和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各种原 因,纤维环变薄或者破裂, 导致髓核从原来密封的装置 中突出到椎管里,从CT和MRI 片子中可以看到椎管内存在 的异常突出物。但是间盘突 出并不一定在临床上产生相 关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 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 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 根,产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 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 出症。
• 4、骨质增生问题:骨质增生是因为韧带附着点受 力过大引起的,在腰椎部位多发生在侧缘和前缘 ,增生组织不累及椎管内容物,所以不产生症状 。严重的椎体骨质增生不仅不产生症状,还会减 轻症状。 • 5、椎间不稳问题:因为肌肉和韧带的劳损与力量 下降,对椎间盘产生剪力和研磨力,将神经根的 相邻组织推向神经根而产生症状。是产生神经症 状的主要原因
• • • • •
• (5)搬运重物时:对 ——将重物和上体的 负荷落下两脚之间, 保持脊柱伸直,最好 是两手平均拿同等重 量的物体。 • 错——把重物拿在前 方端着走;用一侧手 提重物引起左右不平 衡。 • (6)长时间立位工作 时: • 对——需长期立位工 作的工种,可以将一 侧脚放在一个小台上 ,双侧交替进行。 • 错——两足并立,长 时间这个体位可使髂 腰肌紧张,增加间盘 压力
• 2. 腰椎牵引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显著。通过牵引,能使下段椎体分开 ,椎间隙增大,从而产生负压,并使后纵 韧带紧张,这些都有助于突出物的还纳, 使痉挛肌肉放松。 • 我科主要是脊柱减压
• 3. 理疗:微波疗法 ,中频电疗法 ,磁热,红 外线,中药封包等 • 4,针灸,小针刀,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 • 5,封闭治疗,神经阻滞治疗,汤医生的强项 。 • 6,推拿,麦肯基(主任另外讲),美式整脊 (冯医生主讲),龙氏手法,传统中医手法 • 7,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做)
• 6、诊断泛滥问题:很 严重的一个问题。 • 7、还纳学说:所谓还 纳只是理论上存在的
8· 是否手术
• 原则:尽量不手术。 • 87%-92%的病人可以不手 术。 • (1)有马尾神经症状; • (2)系统保守治疗三个月 以上,症状仍不消失,或 反复发作; • (3)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日 常生活和工作。 •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间盘突出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 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在 CT或MRI上可看到突出影,但没 有临床症状。
• 间盘突出症:产生了与影像学相对 应的临床症状。
腰间盘突出症
发病机理 椎间盘缺乏血运,修复能力极弱, 所遭受的挤压和劳损较大,尤以下腰部为 甚。 • 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水、韧带 松弛) • 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风寒侵 袭。
• (7)上肢向前方头向上伸展位作业时: • 对——利用台阶,使双臂在目高以下水平作业。 • 错——把上肢往头上或伸向前方远处,用脚尖固 定肢体。 • (8)货物装载作业时: • 对——使用平台,使脊柱处于中立位,使肩高于 工作所需的位置。 • 错——高举货物脊柱伸展时货物重承担于腰骶部 。 • (9)倒换货物时: • 对——移动脚步。 • 错——扭转躯干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 1 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下肢痛与腰痛出 现时间不同,由臀部开始,放射至大腿后 部,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或足趾。 2 行走、站立、咳嗽、喷嚏和用力大小便 时疼痛加重。 3 病程久者,多伴有小腿或足的麻木感。 4 腰部活动受限,行走跛行.
腰间盘突出症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脊柱侧凸,多向患侧凸。 3 压痛和放射痛。 4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5 腱反射异常。 6 相应区域皮感减弱,肌力减弱。 7 X-ray、腰椎CT、腰椎MRI、脊髓造影。
日常工作习惯的对与错
• • • • • 1)椅子坐位时: 对——椅子要有靠背;后背与椅子 背靠紧;膝髋关节处于90度屈曲位 。 错——没有靠背的椅子;将体重放 在腰骶位,上身处于半仰卧位。 (2)写字时: 对——躯干的前屈不能靠脊柱而要 靠髋关节,保持脊柱的伸展位,桌 子要选用靠前臂支持适于作业的。 错——脊柱前屈,压迫胸部和腹部 ,头前屈位;桌子过低。 (3)需弯腰低头作业时: 对——侧脚略向后退,用两脚保持 身体平衡,屈膝屈髋。 错——两足并立,躯干前屈,不屈 膝状态。 (4)拾重物: 对——屈膝屈髋下蹲位将物体拾起 。错——不屈膝状态下,弯腰将物 体拾起。
腰背肌训练法
• (1)桥式运动,双桥、单 桥,做等长运动。 • (2)俯卧位,双手自然放 在体侧,下半身不动,让 病人努力抬起上半身。 • (3)俯卧位,双手放在额 下,在伸膝状态下交替过 度伸展髋关节。 • (4)燕飞状态下做等长运 动
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的训练方法
• (1)自动牵引式动作 :选择一个直径为20 -25CM左右的半圆型 垫子(软硬适中), 置于腰部,然后最大 程度地放松腰部肌肉 ,每天1-2小时。 • (2)爬行训练。 • (3)倒走训练。 • (4)将脚掌垫高时行 走训练。
相关问题
• 1、年龄问题: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好发年龄为20 -45岁的青壮年人,原因:一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多,腰椎受伤的机会就多。 二是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人髓核脱水变小,从而产 生症状的机会也会变小。 • 2、吸烟:长期吸烟的人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明 显高于不吸烟的人,吸烟人长期咳嗽导致腹腔压 力增加,腹腔会将此压力传导到纤维环前部,导 致间盘内的压力增加。吸烟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 变化,使椎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营养不足,加重退变的产生 •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疾病本身的影响不大, 但对疼痛的影响很大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余拓界 康复科
定 义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 在椎间盘发生退行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 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 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 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的一 种病变。 发病部位以腰椎4-5之间最常见,腰5骶1 间次之。
影像改变问题
• 传统的说法: 若X线表现椎间 隙变窄、脊柱侧弯,可以帮助 诊断,不能确定诊断,且没有 上述改变也不能排除腰间盘突 出的诊断。 • CT、MRI和椎间盘造影:能明确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但不能诊 断出腰间盘突出症。 • 所以影像学的改变只能作为重 要的参考依据,不能作诊断的 唯一依据。 • 调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病人症状消失与否与CT影像学 的改变相关性不大
• 9、恢复生理曲度: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后, 腰部肌肉受力的均衡性会被破坏,前纵韧 带和后纵韧带的紧张度发生改变,时间过 长就会出现椎间不稳,从而引发症状。倒 走和爬行是锻炼腰背肌和改变腰椎生理曲 度的有效方式。游泳是锻炼腰背肌力量和 脊椎柔韧度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10、腰围问题:在急性期需要使用,主要 作用减轻腰部肌肉在行走和站立时的用力 ,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不宜长期佩带 ,尤其是恢复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