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赠黎安二生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赠黎安二生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赠黎安二生序翻译《赠黎安二生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赠黎安二生序曾巩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辱以顾予顾:探望B、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补:补授C、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斯文:儒士D、庸讵止于笑乎?庸讵:难道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⑴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⑵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B、⑴知信乎古⑵相与枕藉乎舟中C、⑴将何言哉⑵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⑴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⑵吾其还也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8、作者给了黎生、安生二人怎样的建议?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⑵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⑶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赠黎安二生序曾巩》阅读答案赠黎安二生序曾巩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译文1、祭十二郎文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唉,我自幼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能依靠兄嫂抚养。

哥哥正当中年时就战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

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

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

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用手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

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

我念及你跟着我在故土之东的徐州,在东边住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考虑,不如我向西回故乡,等到建宅安家后就接你来。

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了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

因此我离开你到外地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

如果知道这件事会像这样,即使让我做万圣之尊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

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久地存活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却还活着,强壮的夭折了,而衰弱的却得以存活呢?唉!这真的吗?还是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的兄长有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继承人夭折了呢?你品德纯正天资聪明却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果)是梦,那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吗?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却失去了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先人家业的,现在却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要句子翻译《进学解》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翻译:学业的精通因为勤勉,而它的荒废是因为嬉戏;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而它的败坏是因为因循苟且.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翻译:具备很少优点的人都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没有不被录用的;搜罗选拔人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

3.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翻译:史书类典籍一定总结掌握它的纲要,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出它深奥的道理。

不厌其多,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

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研读。

4.少始知学,勇于敢为。

长通于方,左右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翻译:先生少年就懂得好学,勇于实践。

成年以后,通晓事理,行为得体。

先生的为人,能够说是很完美了。

5.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翻译:选拔人才既明察又公正,聪敏和拙笨的人都能得到合理进用,委婉随和是一种美德,超然不群则可叫做杰出。

比较衡量各人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合理的使用,这就是宰相的治国方术了。

6.不过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翻译:不过圣君不加罪责,大臣也不予指斥,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动不动就受到别人的毁谤,不过名声也随之增大了,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正是理所当然的事。

7.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翻译: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独自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阻止异端邪说)像拦截洪水一样,让它们东流入海,把将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1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

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翻译:因路远,信中的话简略,还不能了解你那里的情况,假使真的烧得干净,而全部没有了,这是我更要向你祝贺的原因。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新高考新视野2010-09-11 1250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开始听到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才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不能彻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如果真是像大水冲过一样,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

您一向小心地奉养双亲,早早晚晚过着愉快的生活,只希望全家平安无事.现在却有一场大火灾吓坏了您,同时,调和饮食的工具,也许因此不能供应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大吃一惊。

一般人都说"圆满和缺陷互为因果."得和失不会一成不变,也许一个人将要大有作为,就开始受到种种妨碍,种种惊吓,因此有水或火的灾害,有小人们的怨恨,心身受尽磨炼,不断发生变故,然后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但是,这种理论非常抽象,奇怪,即使是最聪明的圣人也不能根据这种(理论来断定事实)一定会这样所以,(我)接着就感到怀疑.像您这样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很有研究,您这样具备多种才能,可是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而取得高官厚禄,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京城的人大多数说您有很多钱,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都害怕,顾虑,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一个人自己知道,放在心里,长期含忍,不能把它说出口,加之公道不容易说清,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怀疑,妒忌的.一说出称赞您的话,那般(喜欢)嘲笑的人就认为得了您的厚礼.我从贞元十五年看见您写的文章,放在心里有六七年,从来没说过,这是我只顾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但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以为幸而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这个机会来疏通足下不能上达的情况.但是,我时常在同事面前称赞您时,还有回头去互相使眼色,偷偷笑的.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使人信任,平时的好名誉没有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可现在(您)幸好您被天火烧光了,所有人们的猜忌疑虑,完全变为灰尘.烧黑了您的屋宇,烧红了您的断垣残壁,从而表示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表白清楚,再不被谣言所污染.您的真相显露了.这是火神菩萨保佑您啦!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造成的好名誉.(以后大家)都会原谅你,可以公开宣扬你的才能了,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要像过去那样避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在古代,哪一个诸侯国有灾祸,其他诸侯国都来慰问.(有一次)许国不慰问宋,卫,陈,郑的灾祸,君子都憎恶之.现在,我说明的事理是这样的,和古代的有不同,(那就是)本来准备慰问您,却变得要向您道喜.颜渊和曾参供养父母,使父母感到愉快的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人,物质上的一点欠缺又有什么值得不满意的呢! 您先前要我的文章古书,我始终没有忘记,只是想等到有几十篇后再一起带给您而已.吴二十一从武陵来我这里,说您写有"醉赋"及"对问",非常好,可要寄给我一本.我近来也喜欢写文章,与在京都时很不一样,想与您这样的人说说话,可受到很严的限制,无法实现,趁着有人南来,给您一封信打探一下您的生活情况(死生,偏义复词,只指"生"),(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宗元向您问好.段太尉逸事状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

选修2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

选修2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

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一、小石城山记练习1、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①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②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①译文:往里看去一片浓黑,把小石子投进去,从很深的地方传出咚咚水声.那声音十分响亮,过了很久才消逝。

②译文: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优美的树木和竹子,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它们或疏或密,或俯或仰,恰似有才智的人精心布置的。

2、①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①译文:神灵或者不应该这样做的,那么神灵果真是没有的吧?②译文:有人说:“(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有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二、黃州快哉亭记3、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长江水流奔腾浩荡,在南边与沅水、湘水汇合,,向北与汉水汇聚,在北边与汉水、沔水汇聚,长江水势显得更加浩大壮阔了。

流到赤壁的下面,更是波浪滚滚,跟大海差不多。

4、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长江)波涛汹涌,风云时开时合。

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前出没;夜间,能听见鱼龙在亭下悲鸣。

景象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

5、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峦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每当)烟雾消尽,阳光普照,渔夫樵父的房舍都可以清楚地指点出来。

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了6、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士人在世上生活,假使他的心中不舒畅,那么,去到哪里会没有忧愁呢?假使他的心中舒坦,不因为外界的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到什么地方会不感到痛快呢?7、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山峦,深险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古老的树木,受清风的吹拂,明月的高照,这些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苦痛而不堪忍受的景象,哪能看到这些景象(因此)而感到快乐呢?三、《张中丞传》后叙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9(1)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小人喜欢发表议论,不以成全别人的美名为快乐,就像这样啊!(2)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进学解韩愈一.重点实词解释(是词类活用的,写出活用类型并解释)1.进学解使……有所进步.2.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实施.3.拔去凶邪,登崇畯良提拔同”俊”.4.孰云多而不扬提拔举用.5.细大不捐舍弃.6.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名作动,古时鞋里垫的草,这里指填补.张大.7.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贬谪.8.三年博士,冗不见治闲散同“现”..9.头童齿豁光秃缺损..10.11.12.13.14.15.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卓越同“较”,比较.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求.乘马从徒使……跟从.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谋算同“卑”,低下..障百川而东之使……向东.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二.重点虚词解释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之寻坠绪之茫茫定后标志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到障百川而东之代词于公不见信于人表被动,引出对象宰相之方也的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对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在三.重点句式1.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宾语前置2.寻坠绪之茫茫定语后置3.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被动句4.荀卿守正,大论是弘宾语前置四.句子翻译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的精通由于勤勉,而它的荒废是由于嬉戏;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而它的败坏是由于因循苟且.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具备很少优点的人都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没有不被录用的;搜罗选拔人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

3.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史书类典籍一定总结掌握它的纲要,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出它深奥的道理。

不厌其多,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

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研读。

4.少始知学,勇于敢为。

长通于方,左右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先生少年就懂得好学,勇于实践。

成年以后,通晓事理,行为得体。

先生的为人,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原毁》原.毁探求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陷,过错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比得上他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名望是足为良人..也品性良善的人是足为艺人..也多技能的人必其人之与.也结交、亲附)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少,要求低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太、甚(不为已甚)《留侯论》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少,厚,刺激、挫伤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袒露着上身;迎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屈己尊人;使……信服油然而不怪.者认为奇怪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疲困不称.其志气相当、符合!《进学解》名.一艺者无不庸.拥有;任用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纂言者必钩.其玄.探索;深奥的旨意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力求;舍弃恒.兀兀以穷年..经常;刻苦用功;终年,一年到头独旁搜而远绍.继承抵排异端,攘.斥佛老排斥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止,堵;挽回)上规.姚、姒,浑浑无涯效法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贬谪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完美头童.齿豁.,竟死..何裨.光秃;缺损;一直到死;好处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比较;治国方术冗.不见治闲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由、顺乎(道统)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消耗、浪费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跟随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谋算;高低,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批评《后赤壁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山坡、斜坡予乃摄.衣而上撩起予亦悄然..而悲忧伤畴昔..之夜往昔,从前《张中丞传后叙》授之柄.而处其下权柄#.竟.与巡俱守死最终外无待.而犹死守依靠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哪有,岂有以此诟.远诽谤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怪罪弃城而逆.遁预先宁.能知人之卒不救怎么、哪里擅.强兵坐而观者拥有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准备;延请《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千万,表祈使语气;你的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随从官员;祭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绑;绳子函.梁君臣之首用小木匣装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怎么那样、多么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推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当;全;没有谁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等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微小的事《送李愿归盘谷序》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盘桓、逗留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任免、升降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 才俊、才智杰出之士清声而便体,秀外..外貌秀美;内心聪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掩映、遮蔽车服不维.束缚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吃}足将进而趑趄..犹豫不前;想说而又吞吞吐吐..,口将言而嗫嚅盘之土,可以稼.耕种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什么;用油脂涂车轴使之润滑;喂《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乎哉努力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况且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教化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哪里知道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判断.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告诉《教战守策》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致民田猎..以讲武打猎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轻霜露而狎.风雨亲近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毒害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使用;伞…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事物的苗头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扰乱《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惊讶盖将吊.而更以贺也慰问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忧患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灾难;怨恨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疑忌、猜忌仆良.恨修己之不亮实在。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实词练习及答案《原毁》原.毁探求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陷,过错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比得上他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名望是足为良人..也品性良善的人是足为艺人..也多技能的人必其人之与.也结交、亲附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少,要求低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太、甚(不为已甚)《留侯论》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少,厚,刺激、挫伤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袒露着上身;迎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屈己尊人;使……信服油然而不怪.者认为奇怪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疲困不称.其志气相当、符合《进学解》名.一艺者无不庸.拥有;任用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纂言者必钩.其玄.探索;深奥的旨意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力求;舍弃恒.兀兀以穷年..经常;刻苦用功;终年,一年到头独旁搜而远绍.继承抵排异端,攘.斥佛老排斥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止,堵;挽回上规.姚、姒,浑浑无涯效法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贬谪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完美头童.齿豁.,竟死..何裨.光秃;缺损;一直到死;好处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比较;治国方术冗.不见治闲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由、顺乎(道统)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消耗、浪费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跟随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谋算;高低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批评《后赤壁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山坡、斜坡予乃摄.衣而上撩起予亦悄然..而悲忧伤畴昔..之夜往昔,从前《张中丞传后叙》授之柄.而处其下权柄竟.与巡俱守死最终外无待.而犹死守依靠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哪有,岂有以此诟.远诽谤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怪罪弃城而逆.遁预先宁.能知人之卒不救怎么、哪里擅.强兵坐而观者拥有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准备;延请《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千万,表祈使语气;你的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随从官员;祭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绑;绳子函.梁君臣之首用小木匣装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怎么那样、多么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推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当;全;没有谁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等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微小的事《送李愿归盘谷序》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盘桓、逗留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任免、升降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 才俊、才智杰出之士清声而便体,秀外..外貌秀美;内心聪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掩映、遮蔽车服不维.束缚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吃足将进而趑趄..犹豫不前;想说而又吞吞吐吐..,口将言而嗫嚅盘之土,可以稼.耕种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什么;用油脂涂车轴使之润滑;喂《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乎哉努力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况且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教化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哪里知道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判断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告诉《教战守策》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致民田猎..以讲武打猎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轻霜露而狎.风雨亲近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毒害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使用;伞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事物的苗头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扰乱《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惊讶盖将吊.而更以贺也慰问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忧患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灾难;怨恨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疑忌、猜忌仆良.恨修己之不亮实在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奉养父母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原毁》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翻译:古时候的贵族士大夫,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会懈怠;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翻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对别人要求全面,对自己却要求很少。

(对别人要求)全面,所以人家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3.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翻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4.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翻译: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5.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翻译: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了,诽谤也就随之却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

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留侯论》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翻译: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

2.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翻译: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怪诞,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3.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翻译: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愿死在盗贼手中。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值得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4.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翻译: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刚强。

5.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

翻译:圯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

《进学解》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翻译:学业的精通由于勤勉,而它的荒废是由于嬉戏;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而它的败坏是由于因循苟且。

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翻译:具备一点儿优点的人都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没有不被录用的;搜罗选拔人才并且磨炼造就人才。

3.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翻译: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好学,勇于实践;成年以后,精通礼法,行为得体:先生的为人,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4.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翻译:然而圣君不加处罚,也没有被大臣斥逐: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动不动就受到别人的毁谤,名声也跟着受到影响,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正是理所当然的事。

《越州赵公救灾记》1.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译文:(赵公)担心他们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

2.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译文:(赵公)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但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

3.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译文:(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

4.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翻译: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

《游褒禅山记》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我们出洞以后,便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2.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翻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索、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无处不在。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翻译:平坦并且路程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就少。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翻译: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盲从别人而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但是力量足够达到(而未能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翻译: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甚为惋惜),又因此叹惜那些古代文献未能存留,后世的人弄错了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后赤壁赋》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翻译:流动的江水发出响声,陡峭的江岸高峻耸立。

山峦很高,月亮就显得小了,水位降低,原本淹没在水里的石头就露出来了。

才过了多久啊,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2.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翻译: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一样的山石上,再爬上像虬龙一样弯曲的树干,攀登猛禽栖居的悬崖,俯视水神冯夷的深宫。

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翻译:我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张中丞传后叙》1.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翻译:在张、许二公防守睢阳之初,他们怎么会料到别人最终不肯来救援,预先放弃守城而逃走呢?2.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翻译:但是叛军会拿国家和皇上已被消灭的情况告诉他,许远见救兵不来,而叛军越来越多,一定会认为叛军所说的是真的。

3.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翻译: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大兵力却坐视不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翻译: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祭吊人们所说的双庙。

《伶官传序》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因素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翻译:这三者,是我的遗恨。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宗庙里。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翻译:此后出兵,(庄宗)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宗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宗庙。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翻译: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骄盛,真可谓雄壮极了!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送李愿归盘谷序》1.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翻译: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2.大丈夫之知遇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翻译: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在当朝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

3.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翻译: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4.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翻译:啊,盘谷中的快乐啊,真是快乐无穷。

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

鬼神守卫保护啊,赶走了灾殃。

《送董邵南序》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翻译:董生被推举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2.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翻译: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仁义并勉力实行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3.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翻译: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燕赵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呢?姑且用你此行去证实吧。

《教战守策》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翻译: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2.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翻译: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3.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翻译: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

4.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