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翻译:古时候的贵族士大夫,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会懈怠;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翻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对别人要求全面,对自己却要求很少。(对别人要求)全面,所以人家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3.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翻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4.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翻译: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5.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翻译: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了,诽谤也就随之却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翻译: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

2.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翻译: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怪诞,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3.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翻译: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愿死在盗贼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值得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4.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翻译: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刚强。

5.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

翻译:圯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

《进学解》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翻译:学业的精通由于勤勉,而它的荒废是由于嬉戏;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而它的败坏是由于因循苟且。

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翻译:具备一点儿优点的人都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没有不被录用的;搜罗选拔人才并且磨炼造就人才。

3.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翻译: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好学,勇于实践;成年以后,精通礼法,行为得体:先生的为人,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4.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翻译:然而圣君不加处罚,也没有被大臣斥逐: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动不动就受到别人的毁谤,名声也跟着受到影响,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正是理所当然的事。

《越州赵公救灾记》

1.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译文:(赵公)担心他们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

2.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译文:(赵公)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但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

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

3.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译文:(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

处理。

4.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翻译: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

《游褒禅山记》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我们出洞以后,便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2.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翻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索、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无处不在。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翻译:平坦并且路程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翻译: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盲从别人而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达到(而未能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翻译: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甚为惋惜),又因此叹惜那些古代文献未能存留,后世的人弄错了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后赤壁赋》

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翻译:流动的江水发出响声,陡峭的江岸高峻耸立。山峦很高,月亮就显得小了,水位降低,原本淹没在水里的石头就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啊,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2.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翻译: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一样的山石上,再爬上像虬龙一样弯曲的树干,攀登猛禽栖居的悬崖,俯视水神冯夷的深宫。

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翻译:我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张中丞传后叙》

1.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翻译:在张、许二公防守睢阳之初,他们怎么会料到别人最终不肯来救援,预先放弃守城而逃走呢?

2.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翻译:但是叛军会拿国家和皇上已被消灭的情况告诉他,许远见救兵不来,而叛军越来越多,一定会认为叛军所说的是真的。

3.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翻译: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大兵力却坐视不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翻译: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祭吊人们所说的双庙。

《伶官传序》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因素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翻译: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宗庙里。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翻译:此后出兵,(庄宗)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宗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宗庙。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翻译: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骄盛,真可谓雄壮极了!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送李愿归盘谷序》

1.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翻译: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2.大丈夫之知遇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翻译: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在当朝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

3.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翻译: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4.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翻译:啊,盘谷中的快乐啊,真是快乐无穷。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鬼神守卫保护啊,赶走了灾殃。

《送董邵南序》

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翻译:董生被推举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2.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翻译: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仁义并勉力实行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

3.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翻译: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燕赵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呢?姑且用你此行去证实吧。

《教战守策》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翻译: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2.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翻译: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

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3.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翻译: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

4.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翻译:奉送给他们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不会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

5.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翻译:没有什么原因就惊动百姓,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这与那突然发生的危险相比,哪个更严重呢?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

翻译:您辛勤奉养父母,安宁的过日子,只盼望平安无事。

2.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

翻译:这个道理宽阔无边,漫无边际。即使圣人不能认为这是一定可信的,因此到中间我又怀疑起来。

3.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

翻译:爱好自己清廉名声的士人,都害怕顾忌不敢称称赞您的高才。

4.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翻译:(大火)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来表示你一无所有。

5.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翻译:大火帮助了你,使你的实际情况显现出来,使那些把称赞你的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张开他们的嘴;主持考试的人,授予你官职也不提心吊胆了。

《段太尉逸事传》

1.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翻译:邠州人中那些偷薄无行而贪心、暴戾凶恶的家伙,大都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吏都不敢去过问。

2.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翻译: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既然这样,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留多少呢?

3.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翻译:现在人们谈论段太尉的生平大事,认为他是武夫一时冲动而不怕死,从而博取天下的美名,却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如同这样。

《祭十二郎文》

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翻译: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翻译:如果早知道会出现这么个结局,即使有万乘之国的公卿宰相职位等着我,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翻译: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

4.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翻译:难道你竟然因为这种病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有别的重病而造成这不幸呢?《柳子厚墓志铭》

1.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翻译: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教谕和禁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依赖。

2.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翻译:此地风俗借钱时用自己的子女作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就没收为奴婢。

3.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翻译:你已落入圈套,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

4.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翻译:自从子厚被贬斥以来,卢遵一直跟他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从没有离开过;送子厚归葬以后,还将要料理子厚的家事,这样的人真可以说是一位有始有终的人。

九年级中考英语翻译完成句子专项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英语翻译(完成)句子专项练习(含参考答案) 一、根据所给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 1.同学们,请考马路右边走。 Boys and girls,please walk side of the road. 2.离开教室的时候记着关灯。 Remember to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the classroom. 3.马良想为那个孩子画一匹马。 Ma Liang wanted to for the child. 4.明天的大雨可能会阻碍我们外出。 The heavy rain may us from out tomorrow. 5.我想知道明天我们在哪里见面。 I wonder meet tomorrow. 6.我昨晚看的那场电影真搞笑! movie I saw last night! 7.下一站我得下车了。 I have to the bus at the next stop. 8.你应该学会礼貌地拒绝别人的邀请。 You are supposed to learn others` invitation politely. 9.当我们赶到书店时,他们已经卖光了《哈利·波特》这本书。 By the time we arrived at the bookstore,they Harry Potter. 10.志愿者们正在努力地为俄罗斯世界杯提供更好的服务。

The volunterrs to provide Russia World Cup with better service. 二、句子翻译 1.这个暑假你打算做什么? 2.我已经决定读一些书并游览一些名胜古迹。 3.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4.旅游被认为是放松的最好方式之一。 5.阅读和旅游能给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6.我们一到学校就会交作业。 7.制作风筝对你来说容易吗? 8.你最好不要在公园里采花。 9.我想知道你是怎样和汤姆保持联系的。 10.上周这家博物馆的一些艺术品被偷了。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翻译:古时候的贵族士大夫,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会懈怠;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翻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对别人要求全面,对自己却要求很少。(对别人要求)全面,所以人家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3.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翻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4.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翻译: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5.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翻译: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了,诽谤也就随之却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翻译: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 2.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翻译: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怪诞,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3.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翻译: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愿死在盗贼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值得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4.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翻译: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刚强。 5.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苏教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进学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毁于随治具毕张占小善 率以录庸扬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披记事者要玄捐兀兀苴 罅绍 2、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译文 1、祭十二郎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 唉,我自幼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能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就战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用手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念及你跟着我在故土之东的徐州,在东边住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考虑,不如我向西回故乡,等到建宅安家后就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了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到外地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知道这件事会像这样,即使让我做万圣之尊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久地存活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却还活着,强壮的夭折了,而衰弱的却得以存活呢? 唉!这真的吗?还是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的兄长有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继承人夭折了呢?你品德纯正天资聪明却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果)是梦,那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吗?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却失去了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先人家业的,现在却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的确难以明白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就要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也要脱落了,身体一天天地衰弱,神志一天天地衰微,用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死后如果有知觉,那分离的日子还有多久呢?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悲伤的日子就没有多久了,而不悲痛的日子就没有尽头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家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未曾把它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竟然是因为这个病而丧命了吗?或者是有别的病而让你到了这个地步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去与留各随所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

综合英语翻译句子答案

综合英语翻译句子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 她似乎与新同学相处不好。(get along with) 2. 我与玛丽失去联系多年,但昨天我与她在电话里联系上了。(out of touch, get in touch) 3. 那老兵喜欢对每一位来访者炫耀他的勋章。(show off) 4. 她丈夫似乎非常反对她出国。(opposed to) 5. 因为托马斯不安心工作,他的父母非常担忧。(settle down) 6. 我口袋里总装着各种各样的小东西。(bits and pieces) 7. 她母亲通过一些私人关系使她进入商界。(pull strings) 8. 我希望这些菜合你的胃口。(to somebody's liking) 9. 那些男孩太吵闹,我把他们骂了一顿。(tell off) 1. She doesn't seem to get along with her new classmates. 2. I'd been out of touch with Mary for years, but I managed to get in touch by phone yesterday. 3. The veteran enjoys showing off his medals to everyone who visits him. 4. Her husband seems very much opposed to her going abroad. 5. As Thomas couldn't settle down in his job, his parents were very worried. 6. I always have all kinds of bits and pieces in my pockets. 7. Her mother pulled a few strings to get her into the business circle. 8. I hope the food is to your liking. 9. I told the boys off for making so much noise.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

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

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译:天下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受到侮辱时却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抱负很大,志向很远.。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讲课稿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 善。 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6、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 已! 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桐叶封弟辩》 1、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译: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

初中英语翻译句子练习及答案

初中英语翻译句子练习及答案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英汉思维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不信来练练看,以下是我帮助大家整理的关于,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 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1. 这个八岁的男孩酷爱弹钢琴,以致于他坚持练琴叁年了。 The eight-year-old girl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______much ______he has kept ______ for three years. 2. 我母亲经常在星期日打扫卫生,洗衣服。 My mother usually ______ some cleaning and ______ on Sundays. 3. 在今晚的聚会上我们肯定会玩得痛快。 We're ______ to have ______ at the party this evening.

4. 由于天气不好,校运会不得不推迟。 ______ ______ the bad weather, the school sports meet had to ______ ______ ______. 5.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同样重要。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developing economy. 6. 你是怎样与你的邻居相处融洽的? ______ can you get on well ______ your neighbours? 7. 刘老师是位非常亲切的老师,以致于我们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 Mrs. Liu is ______ ______ kind teacher______ we ______ her ______ our mother. 8. 他问我今天是否有空。 He asks me ______today. 9. 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吧,你迟早会成功的。

一册课后句子翻译答案和课文短语

P.29 Translation 1.?这个婴儿还不会爬(crawl),更不要说走了。(let alone) 2.威尔声称谋杀案发生时他正在与一群朋友吃饭,但是我认为他在说谎。(claim, in one's opinion) 3.一定程度上阅读速度与阅读技巧密切相关;有了阅读技巧,你就可以更好地 应对课外阅读了。(to a certain extent, relate … to …, cope with) 4.根据规则他俩都可以参加比赛。(according to) 5.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日语(Japanese)中的每一个词在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 语。(assume, equivalent) 6.我们已将所有的相关信息告知了警方。(relevant) 7.关于那件事你问我再多的问题也没用,因为我是不会回答你的。(it's no use) 8.事先没有仔细阅读合同(contract)就签了名是吉姆的错误。(on one's part) 9.他们拒绝向我们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信息。(provide … with) 10.这起事故与三年前发生的一起事故极为相似。(similar to) 11.这部影片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的。(base on) 12.如果你的英语和电脑技能都掌握得好,那么你在谋职时就一定比别人更有优 势。(have an advantage over) 1. The baby can't even crawl yet, let alone walk! 2. Will claimed he was dining with a group of friends at the time of the murder, but in my opinion he told a lie. 3.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peed of read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ading skills; and with reading skills you can cope with outside class reading better. 4.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rule, they both can play the game/participate in the game.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语言知识点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 语言知识点 第1课《祭十二郎文》语言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克、蒙:而不克蒙其泽矣(克:能,能够。蒙: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表假设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依靠,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使……成长,抚养,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终止,尽头,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连词, 表选择)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难道,副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完整版)初中英语句子翻译及答案

基本句子翻译 1.下次你应该早点儿来这儿。 2.你最好不要单独去游泳。 3.让我们开始讨论这个难题吧。 4.这箱子太重,这小孩搬不动。 5.每天我父亲去上班需要一个半小时。 6.瞧!树下有一位老人正在观看孩子们玩游戏。 7.我感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8.虽然他们个子不太高,人也不太强壮,但他们是一支很好的队伍。 9.你的英语学习情况怎样? 10.当我们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已开走了。 11.这位老人已当了30 多年英语老师了。 12.她脸色显得很焦急,因为她妈妈已病了些时候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 年10 月1 日。 14.如果你不理解这篇课文,可以请教老师。 15.这两种语言有什么差异? 16.为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学习非常刻苦。. 17.据说城里又建造了一所医院。 18.据说今天下午开班会,但你最好去证实一下。 19.她宁愿和我们一道去也不愿呆在家里。 20.星期天我宁愿看书也不愿玩。 21.这颗新星是一位中国科学家发现的。 22.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有用的信息。 23.请立刻给我带两瓶牛奶来吧。 24.你们最好不要在大街上踢足球。 25.他已被派到西藏(Tibet)工作去了吗7 26.教育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7.不要嘲笑那些遇到麻烦的人。 28.我把窗户关上你不介意吧? 29.做完作业后,他又接着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30.他用了三周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31.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对你的眼睛有害。 32.从那以后我不再是个学生了。 33.我朋友因唱歌而出了名。

34.你吃得越多,长得越胖。

35.他告诉了我,我才知道这件事。 36.你能告诉我从上海到北京乘火车需要多长时间吗? 37.从北京到上海的单程票价是多少? 38.我不仅会说英语,而且会说法语。 39.他给我们讲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都哈哈大笑。 40.那城市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惊奇。 41.他们对你们的工作评价很高。 42.如今,人们彼此间仍旧做着相同的事。 43.使我吃惊的是,最后他考试及格了。 44.我已经提醒他要提防这个人。 45.球迷们(fan)正忙于看“世界杯”。 46.老师要求我们保持教室内的清洁和安静。 47.孩子们最好不要过多地玩电脑游戏。 48.我们坚信中国明天会更美好。 49.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 50.这座山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危险。 51.从今以后,你必须更加小心。 52.我想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novel)之一。 53.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还继续存在。 54.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55.他们努力地干,以便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56.当你离开的时候,务必关掉所有的机器。 57.那座山上终年积雪。 58.我听说三分之二的工作已完成了。 59.他不知道他妈妈为什么生他的气。 60.我叔叔以前是个司机,而现在他是医生。 61.别着急,迟早你会找到你的自行车的。 62.他以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么艰巨的工作而自豪。 63.到目前为止,工人们已在这条河上建了三座桥了。 64.这种杯子是用来喝酒的。 65.恐龙生活在地球上距今已有l 亿5 干多万年了。 66.英语在世界上被用做一种有用的工作语言。 67.大多数水稻都生长在南方。 68.许多国家已向太空发射了人造卫星。 69.你能告诉我他现在住在哪儿吗?

唐宋八大家翻译Ⅱ

张晓风:重读一封前世的信 做编辑的,催起人来,几乎令人可以想见未来某一日死神来催命的情势。当然,往好处想,我今日既有本事死抵御编辑相催,他日,也许就不怎么怕死神的凌逼了。 我平日因疏懒成性,文债渐积渐多,只是,债多不愁,反正能躲则躲,能赖则赖,实在躲不掉也赖不掉的,就先应付一下。最近的债主是某报,人家要专案介绍我,不向我找资料又跟谁要资料呢?我很想哀告一声,说: “喂,关于张晓风的资料,未必我张晓风就是权威呀!谁规定我该研究我自己?收集我自己?谁说我该提供有关张晓风的资料?我又不是给张晓风管资料的。” 如果要我在这世上找出少数几件我没什么大兴趣的事,“研究张晓风”一定会是其中的一项。想想,世上好玩的事有多么多呀!值得去留意一下的事有千粧万桩哩!譬如说:可以拿来做意大利面的特别小麦叫“杜兰小麦”,只有“杜兰”可以构成那迷人的韧劲。而且,意大利文有句“阿尔甸特”,意思便专指那份韧韧的嚼头。 又譬如说马来人过新年的时候,晚辈跪拜父母,说“敏达玛阿夫”(mintamaaf),意思是“请饶恕我过去一年得罪你的地方”(啊,我多么希望普天下的人过新年的时候都互道这句话,它比“新年快乐”要有意思得多了)。 又譬如台湾有种开在冬天的白色兰花叫“阿妈兰”(即祖母兰),开得天长地久,总也不谢,让人几乎以为它是永恒的。而开在春天的小朵紫色兰花却叫“小男孩”,一副顽皮又闯荡的样

子。 还有初夏时节,紫霞满树,危耸耸开遍洛杉矶和南美洲的那种“美死了人不偿命”的花树有个绕口的名字叫“夹卡润达”(GACARANTA〉,中文有个文邹邹的翻译叫“蓝花楹”……世上“杂学”无限,张晓风去搬弄张晓风的资料,一方面是无趣,一方面也是胜之不武吧? 但人家在催,我也只好去找。“找自己”是件蛮累的事,而且往往并无收获。倒是有一天木匠阿陈来修衣橱,抖出一包信,我正打算拿去丢掉,不料却发现那泛黄的纸页上有一片熟悉的笔迹。凑近一看,几乎昏倒。 天哪!那是朱桥的信啊!朱桥死了有三十年了吧?他曾经是多么优秀的一个编辑啊!而他是自杀死的,“自杀”在当年是个邪恶的不干净的字眼。他所服务的单位(幼狮系统)大概因而非常不以为然,所以他连身后该有的哀荣也没有捞到。丧礼上的亲属只有他的老姨妈,她用江北口音有腔有调地哭数着: “朱家骏呀!你妈把你交给了我带来台湾呀!叫我以后回去怎么向你妈交代呀!” 过一会,想起来,她又补唱几句: “你的志向高呀,平常的女孩子你都不要呀!至今还没成家呀!” 我非常惊讶,因为老姨妈似乎在用哭腔哭调告诉众亲朋好友:

唐宋八大家散文语段阅读(一)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配套语段阅读练习(一) 进学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方今圣贤相逢 ..,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 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 ..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 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 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艺者无不庸名:拥有、占有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捐:花费、消耗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明:阐明、表明 D.忘己量之所称.称:相当、相称

(完整版)语文选修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第7课《秋声赋》练习.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hǒnɡ)淅.沥(xī) 萧飒.(sà) 铮.铮(cōnɡzhēnɡ) B.号.令(hào) 惨.淡(cǎn) 慄.冽(lì) 烟霏.云敛(fěi) C.针砭.(biān) 绿缛.(rù) 黟.然(yī ) 呼号.愤发(háo) D.戕.贼(qiānɡ) 砰湃.(bài ) 渥.然(wò) 佳木葱茏.(ló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内心 C.但.闻人马之行声但:但是 D.其色惨淡,烟霏.云敛霏:弥漫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秋,刑官也(判断句)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状语后置句) C.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 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句中的“明河”就是指“银河”。 B.“夫秋,刑官也”一句中的“刑官”就是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C.“商声主西方之音”,我国古代乐理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与四时和方位相配,其中商属秋,为南方。 D.“星星”指“点点白发”,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悚然而.听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惟物之.灵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C.童子莫.对 以为莫.己若 D.念谁为.之戕贼 谁为.大王为此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初”“忽”写出声音的变化,后又连设三喻,以风雨声、波涛声、人马声状摹秋声,生动形象。 B.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秋之为状”,既清爽可爱,又冷峭可畏。第三段“夫秋”以下,将自然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虽属常理,但毕竟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

中考英语句子翻译(必背)翻译参考答案

中考英语句子翻译(必背) 1.这个足球属于我。 2. 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3. 他年龄够大了,可以上学了。 4. 到上英语课的时间了! 5. 你能告诉我他怎么了? 6. 请递给我一杯咖啡。 7. 你哥哥(弟弟)最喜爱的学科是语文(汉语)。 8. 我们曾经去过上海。 9. 小菜一碟。 10. 为什么不参加校足球队的选拔呢? 11. 他够认真,对所有事三思而后行。 12.不要怕犯错,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13. 你能猜猜我叔叔买这个机器人多久了? 14. 大自然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都在努力保护它。 15. 我正在计划怎样度过这个假期。 16. 在做这项工作前,他们有必要接受培训。 17. 我妈妈离开家的时候忘记关灯了。 18. 上周,他被选中在那部电影中主演一名警察。 19. 沿着这条路走,你就会看到银行在你的左边。 20. 请把盐递给我好吗? 21. 你要有空,咱们去喝杯咖啡吧。 22. 妈妈允许我每周看一次电视。 23. 我还没学会怎样使用这部手机。 24. 你知道火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 25. EQ代表什么? (stand for) 26. 大明不仅是个好学生还是个好歌手。(as well as) 27. 如果李萍听到这个消息,她会很高兴的。 28. 与飞信(Fetion) 相比,现在微信(WeChat) 更受欢迎。(compared with) 29. Maria 每天上学要花15分钟。 30. 你打算本周六去看望你的祖母吗? 31. 这本书是在去年八月份由她翻译成英语的。 32. 他说他去过上海两次。 33. 唐老师的帮助让我上大学成为了可能。 34. 九年级的学生都在盼望着上高中。 35.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 36. 如今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严厉了。 37. 你能和刘翔跑得一样快吗? 38. 不管你是谁,作为学生,你必须遵守学校规定。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 新高考新视野 2010-09-11 1250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必学篇目全翻译2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开始听到很吃惊, 接着感到怀疑,最后才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不能彻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如果真是像大水冲过一样,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 您一向小心地奉养双亲,早早晚晚过着愉快的生活,只希望全家平安无事.现在却有一场大火灾吓坏了您,同时,调和饮食的工具,也许因此不能供应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大吃一惊。 一般人都说"圆满和缺陷互为因果."得和失不会一成不变,也许一个人将要大有 作为,就开始受到种种妨碍,种种惊吓,因此有水或火的灾害,有小人们的怨恨,心身受尽磨炼,不断发生变故,然后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但是,这种理论非常抽象,奇怪,即使是最聪明的圣人也不能根据这种(理论来断 定事实)一定会这样所以,(我)接着就感到怀疑. 像您这样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很有研究,您这样具备多种才能,可是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而取得高官厚禄,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京城的人大多数说您有很多钱,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都害怕,顾虑, 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一个人自己知道,放在心里,长期含忍,不能把它说出口,加之公道不容易说清,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怀疑,妒忌的.一说出称赞您的话,那 般(喜欢)嘲笑的人就认为得了您的厚礼. 我从贞元十五年看见您写的文章,放在心里有六七年,从来没说过,这是我只顾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但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以为幸而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这个机会来疏通足下不能上达的 情况.但是,我时常在同事面前称赞您时,还有回头去互相使眼色,偷偷笑的.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使人信任,平时的好名誉没有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猜 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可现在(您)幸好您被天火烧光了,所有人们的猜忌疑虑,完全变为灰尘.烧黑了您的屋宇,烧红了您的断垣 残壁,从而表示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表白清楚,再不被谣言所污染.您的真相显露了.这是火神菩萨保佑您啦!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 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造成的好名誉.(以后大家)都会原谅你,可以公 开宣扬你的才能了,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要像过去那样避 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 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1]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汉族江右民系。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官至丞相,是新党的领袖。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