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最著名的散文

唐宋八大家最著名的散文

唐宋八大家最著名的散文唐宋八大家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散文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每一位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下面将分别介绍他们最著名的散文作品。

王安石的《明妃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的感情故事为题材,描绘了杨贵妃的美丽与才情,以及她与皇帝之间的爱恋。

王安石通过生动的笔触,将这段爱情故事描绘得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

苏轼的《东篱乐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东篱的景色和乐府诗为主题,描绘了苏轼在东篱的生活和创作。

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感情表达,将东篱的美景和他对乐府诗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东篱的美景之中。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欧阳修在醉翁亭遇到的一位老人为题材,描绘了老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欧阳修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老人的智慧和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之中。

苏洵的《赤壁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战争中的英雄豪情和人民的苦难。

苏洵以雄浑壮丽的笔触,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坚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对英雄和苦难的思考之中。

黄庭坚的《寒食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寒食节为题材,描绘了黄庭坚在寒食节时对亲友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将寒食节的忧伤和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对亲情和离别的思考之中。

米芾的《楼船夜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楼船夜话为题材,描绘了米芾在楼船上与友人们的交流和对人生的思考。

米芾以细腻的笔触,将楼船夜话的欢乐和哲理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之中。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以元夕之夜为题材,描绘了辛弃疾在元夕之夜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辛弃疾以深情的笔触,将元夕之夜的寂寥和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对故乡和往事的思考之中。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1、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退之,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也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杂说》等。

2、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乐智生活,柳宗元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3、欧阳修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卖油翁》、《五代史伶官传序》。

4、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苏轼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等。

6、苏辙,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曾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在散文创作上,他主张“文气”,并提出“养气”的方法。

他善于政论和史论,在论述中以古鉴今,针砭时弊。

代表作品有《墨竹赋》、《新论》、《三国论》等。

7、王安石:1)散文:《伤仲永》、《登飞来峰》、《上仁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慈溪县学记》、《扬州新园亭记》、《上人书》、《祭欧阳文忠公文》。

2)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棋》、《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登飞来峰》、《千秋岁引》、《梅花》、《明妃曲二首》、《梅花》、《元日》、《登飞来峰》、《商鞅》、《书湖阴先生壁》、《棋》、《北山》、《苏秦》、《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梦中作》。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唐宋八大家是指宋代玄宗最后几个杰出诗人,他们分别是苏轼、柳永、辛弃疾、王安石、晏殊、范仲淹、文天祥和陆游。

他们因其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而受到称赞,也有人把它们的诗作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苏轼(1037-1101),一般认为是八大家中最伟大的作家,他不仅写过许多著名的诗歌,还写了很多深刻的散文。

他的散文深情幽默,重视心理表现,比如《江雪》、《念奴娇·赤壁怀古》、《出塞》等经典作品,都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1137-1183),他笔调抒情流畅,写作较苏轼更加抒情,他所著的《渔家傲》《贺新郎》等诗作和散文,融入较多淡雅的情调,使其能够轻松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辛弃疾(1140-1207),他追求古典风格,把枯燥的文章变成一匹激情的经纬,散文作品《水龙吟》、《西江月》、《菩萨蛮》等,创造出一种抒情散文的独特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王安石(1021-1086),他的文学修养很深,掌握的文体也比较广泛,他的思想深沉而充满智慧,他的散文作品《望庐山瀑布》等,具有实用性、立意高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晏殊(1103-1142),他散文以其风格新颖、特色独到而受到大家的赞誉,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滕王阁序》等均具有较强的古典气息,节奏流畅,抒情优美,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范仲淹(1020-1077),他的文字沉稳而细腻,有力而温馨,他的散文作品《祭侄文》、《周瑜思张昭》等句式严谨,抒情优美,深刻勾勒出一幅抽象的美丽图景,受到读者的一致赞赏。

文天祥(1236-1283),他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见解,散文作品《吴苑》、《咏怀古迹》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表达出一种热情的情怀,具有浓郁的历史色彩,深受读者喜爱。

陆游(1125-1210),他以冷峻、清新的文字表现出来,他的散文写作有着浓郁的纪叙情绪、丰富的情感内涵,作品《答前杨洵诗》、《覆水难收》等,都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受到读者的欢迎。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一、简介1.1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八位作家。

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文天祥。

这些作家在唐宋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以其出色的散文作品闻名于世。

1.2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不以诗歌形式表现的文学作品,包括议论文、游记、日记等。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语言简练明确,通俗易懂。

- 内容深入、见解独到。

- 文笔流畅、优美动人。

二、韩愈2.1 韩愈的散文作品1.《杂说》2.《师说》3.《进学解》4.《自求》5.《师说补遗》2.2 韩愈的散文风格特点•理论性较强,注重启发读者的思考。

•语言简练明了,结构严谨。

•内容以批判和反思为主。

三、柳宗元3.1 柳宗元的散文作品1.《与朱元思书》2.《黔之驴》3.《滕王阁序》4.《赋得古原草送别》5.《永州南庄》3.2 柳宗元的散文风格特点•案例式议论,注重事实和逻辑分析。

•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富有情感。

•关注社会问题,有强烈的哲学命题意味。

四、欧阳修4.1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1.《醉翁亭记》2.《伶官传序》3.《秋声赋》4.《六一诗序》5.《咏史诗二百三十首》4.2 欧阳修的散文风格特点•追求意境的完美,语言艳丽。

•善于描写人物特点,形象鲜明。

•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

五、苏洵5.1 苏洵的散文作品1.《洗兵论》2.《祭姊文》3.《答颜竣问》4.《传芳记》5.《兰亭集序》5.2 苏洵的散文风格特点•议论文和杂文相结合,具有思考性质。

•语言简练明了,表达清晰。

•对社会问题有独到见解,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六、苏轼6.1 苏轼的散文作品1.《答章孝标乞归》2.《游云谷别业》3.《念奴娇·赤壁怀古》4.《赤壁赋》5.《水调歌头·游泳》6.2 苏轼的散文风格特点•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充满激情。

•语言优美动人,富有诗意。

•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体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苏洵散文鉴赏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苏洵散文鉴赏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苏洵散文鉴赏这篇文章将以“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和“苏洵散文鉴赏”为主题,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化的全面评估,来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一、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1.1 韩愈韩愈,字退之,一字白石,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散文清新自然,格调高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韩愈的散文作品中,不乏以理性思考为主要特征的作品,如《进学解》等。

1.2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官员。

他的散文富有哲理,多以议论文章为主,反映了他的宏大政治理想和个人感情。

他的代表作品有《致酒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1.3 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散文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善于独立思考,并且主张以音乐、诗词为文学标准。

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等。

1.4 苏洵苏洵,字子瞻,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之父。

他的散文作品较多地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描写了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散文清丽豪放,自成一派,代表作有《赤壁赋》、《论文》等。

1.5 苏轼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散文特点是豪放俊逸、丰富多彩,风貌独特,有象征主义色彩。

他的代表作有《东坡志林》、《石钟山记》等。

1.6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提出了“变法”思想,是我国宋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散文以议论政治和社会乱象为主,代表作有《陋室铭》等。

1.7 陈亮陈亮,字仲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散文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立意高远,情感真挚。

他的代表作有《云谷先生传》、《虞山志》等。

1.8 周敦颐周敦颐,字希哲,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他的散文宏大壮丽,思想深远,语言优美,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有《爱莲说》等。

二、苏洵散文鉴赏在“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苏洵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的散文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本文将着重介绍苏洵的散文鉴赏。

2.1 作品特点苏洵的散文作品以清丽豪放、自成一派为特点,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试论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美学歧异及其影响

试论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美学歧异及其影响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宋代的苏轼、苏辙、欧阳修、辛弃疾。

这八位作家都是当时文学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散文风格各有千秋,其中自然美、清新简练的李白、杜甫和王维的散文与浪漫传奇的苏轼、苏辙、欧阳修、辛弃疾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白、杜甫、王维的散文着重描写自然,给人以舒畅、宁静、祥和的感受。

他们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美,强调自然界的完美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的美的喜爱,杜甫的《春望》描写了春天的美景,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他在山中感受到的宁静。

苏轼、苏辙、欧阳修、辛弃疾的散文则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社会生活,给人以浪漫、传奇的感受。

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出现豪迈、浪漫的人物,表现出他们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浪漫思考,苏辙的《江雪》描绘了江南的冬天以及苏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欧阳修的《八阵图》描写了他对古代兵器的浪漫想象,辛弃疾的《西江月》表现了他对爱情和家乡的思念。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美学歧异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白、杜甫、王维的散文的自然美和清新简练的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后世诗人也注重表现自然界的美。

苏轼、苏辙、欧阳修、辛弃疾的散文的浪漫传奇的风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后世文学家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总的来说,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美学歧异表现出了他们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启发,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及唐诗宋词鉴赏 背诵篇目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及唐诗宋词鉴赏   背诵篇目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背诵篇目1、秋声赋(北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钅从)鏦(钅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2、后赤壁赋北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是指晚唐诗人李白、柳宗元、白居易,宋代著
名诗人苏轼、欧阳修、辛弃疾,以及清代文学家王实甫和王国维的散
文作品。

这八位作家的文字内容不同,风格也迥然不同,但它们都有
一个共同点:细腻、贴近生活、朴素却又有深度。

李白的《静夜思》、《将进酒》,《登鹳雀楼》等作品,以清新
自然的笔墨,呈现出少年皓首的豪放之情。

柳宗元的作品,如《诗经》《洞仙歌》《登江州驿中壁》,总能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表达出他对
青春和大自然的热爱。

白居易的《忆江南》、《琵琶行》等作品,则
用肥美新奇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种既宁静又芬芳的情趣。

苏轼的《石州慢》、《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诗歌作品,
把生活的真实再现得淋漓尽致,还表现了一种优雅而凄凉的沧桑感。

欧阳修的《渔家傲·丙辰中秋》、《独坐敬亭山》等作品,则将中国
传统文化的厚重而又神圣之气以清新而淡雅的歌谣体现出来。

辛弃疾的“水龙吟”、“水调歌头”等,以流畅轻柔的抒情,收
放自如,表现出一种灵动而洒脱的情怀。

王实甫的“渔家傲·丙辰中秋”、“菩萨蛮·风入松”等作品,把山水的风景和人生的种种悲欢,渲染得柔和又细腻。

最后,王国维的“静夜思”、“渔歌子”等作品,让人们在抒情上看到心头苍凉,在淡泊中体会到灵秀勃发。

以上就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的大致内容,这八家作家所作的文字不同,风格也各有不同,但它们却各有特色,都用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将晚唐宋时期的文字文化精髓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感受着如今尚存的
文字深邃而灵动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兩代八散文大家的並稱。

即唐代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供大家欣赏。

唐宋八大家散文:原毀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也。

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如舜者。

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

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如周公者。

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大也,後世無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其於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

”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於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是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

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故人難於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於人,內以欺於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於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

”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於人者已詳乎!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

怠與忌之謂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賞試之矣,賞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

”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

不若是,?者必怒於言,懦者必怒於色矣。

又嘗語於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遠不與同其利者
也;不然,則其畏也。

不若是,?者必說於言,懦者必說於色矣。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將有作於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唐宋八大家散文:六逆論
《春秋左氏》言衛州吁之事,因載六逆之說曰:“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六者,亂之本也。

余謂“少陵長、小加大、淫破義”,是三者,固誠為亂矣。

然其所謂“賤妨貴、遠間親、新間舊”,雖為理之本可也,何必曰亂?
夫所謂“賤妨貴”者,蓋斥言擇嗣之道,子以母貴者也。

若貴而愚,而聖且賢,以是而妨之,其為理本大矣,而可捨之以從斯言乎?此其不可固也。

夫所謂“遠間親、新間舊”者,蓋言任用之道也。

使親而舊者愚,而新者聖且賢,以是而間之,其為理本亦大矣,又可捨之從斯言乎?此其不可固也。

必從斯言而亂天下,謂之師古訓可乎?此又不可者也。

嗚呼!是三者,擇君置臣之道,天下治亂之大本也。

為書者,執斯言,一定之論,以遺後代,上智之人固不於是矣;自中人而降,守是為大,據而以玫敗亂者,固不乏焉。

晉厲死而悼公入,乃理;宋襄嗣而子魚退,乃亂:貴不足尚也。

秦用張祿而黜穰侯,乃安;魏相成﹑璜而疏吳?,乃危:親不足與也。

苻氏進王猛而殺樊世,及興;胡亥任趙高而族李斯,乃滅:舊不足恃也。

顧所信何如耳朵!然則斯言殆可以廢矣。

噫!古之言理者,罕能盡其說。

建一言,立一辭,則臲卼而不安,謂之是可也,謂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已。

教於後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明者慨然將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群而咻庂,以為狂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可乎?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聖人之道,則固為書者之罪也。

唐宋八大家散文: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
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

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而?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直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