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学习要求】掌握长度单位,并会计算.会测量.【学习内容】【例1】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1) ( ) (2)()(3)()【试一试】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例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如图小朋友这样做:1米=100厘米动手测量(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试一试】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例4】认识线段1.2.【试一试】(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A B C D E【试一试】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习题训练】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5米○5厘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 100米○1厘米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 1米○1厘米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1米-30厘米○60厘米 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年级上数学 长度单位认识米米和厘米

3、哪个单位对,在()里画“√”
(1)黄瓜的长 15米( ) 15厘米(√ ) (2)房门的高 2米 (√) 2厘米 ( ) (3)钥匙的长 5米 ( ) 5厘米 (√) (4)旗杆的高 8米 (√) 8厘米 ( )
4
(1)全长是100厘米,也是___1__米。 (2)蜗牛已经爬了_7_0__厘米,离终点还有__3_0_厘米。 (3)蚂蚁已经爬了_8_0__厘米,离终点还有_2_0__厘米。 (4)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三、知识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1) 数学书长26米。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厘米) (√) (米) (厘米) (√)
(6) 教室长10厘米。 ( 米 )
0
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 成1cm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m=100cm
填“厘米”还是“米”呢?
(1)衣柜高约2_米___。 (2)粉笔盒高8 _厘__米_ 。 (3)黄瓜长约20 _厘__米_ 。 (4)旗杆高约8 米____ 。 (5)房子高约3 _米___ 。 (6)小明的身高约135 厘__米__ 。
2
在○里填上“>”“<”或“=” 。 5米 < 6米 8米 > 8厘米 1米 = 100厘米 90厘米 < 1米
二年级数学认识常用单位

二年级数学认识常用单位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单位的概念。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二年级数学中常用的单位,并对它们的意义和用途进行解释。
长度单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更为准确地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我们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
以下是二年级数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1. 厘米(cm):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书本的厚度、鞋子的大小等。
例如,一本书的厚度可以是3厘米。
2. 米(m):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测量房间的长度、跑步的距离等。
例如,一条长凳的长度可以是1.5米。
3. 千米(km):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我们通常用它来测量城市之间的距离或汽车行驶的里程。
例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可以是200千米。
容量单位容量单位用于描述物体能够容纳的量。
在二年级的数学中,常用的容量单位有:1. 升(L):升是较大的容量单位,用来测量水杯、水桶等容器所能装的水的多少。
例如,一个水桶可以装10升的水。
2. 毫升(mL):毫升是较小的容量单位,一般用来测量药品、果汁等的体积。
例如,一瓶果汁可以是250毫升。
重量单位重量单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以下是二年级数学中常见的重量单位:1. 克(g):克是较小的重量单位,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书包、食物等的重量。
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可以是300克。
2. 千克(kg):千克是较大的重量单位,通常用来测量人的体重、大型物体的重量。
例如,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可以是60千克。
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用于描述事件或活动的持续时间。
以下是二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时间单位:1. 秒(s):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用来描述简短的时间。
例如,刷牙的时间可以是2分钟,即120秒。
2. 分钟(min):分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我们通常用它来测量课程的长度、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等。
例如,一节课的长度可以是40分钟。
3. 小时(h):小时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用来描述较长的时间段。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例1】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1)()(2)()(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把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
2.把尺沿物体放平。
3.再看物体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试一试】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例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如图小朋友这样做:1米=100厘米动手测量(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萌萌的小床长5米。
()(3)一棵白杨树高7米。
()(4)小刚身高140厘米。
()(5)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试一试】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例4】认识线段1.2.【试一试】(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ABCDE【试一试】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习题训练】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100厘米=()米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3米30厘米=()厘米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110厘米=()米()厘米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60厘米○100厘米2米○20厘米1米○100厘米4厘米○1米50米○5米5米○5厘米1米20厘米○100厘米100米○1厘米200厘米○2米98厘米○1米1米○1厘米5米○50厘米3米○13厘米70厘米○1米1米-30厘米○60厘米4米+5米○10米200厘米○2米+3米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二年级认识长度

数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在数学学科中,长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是描述物体长短的尺度。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和认识长度的概念,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本文将介绍二年级学生在认识长度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一、长度的定义和单位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它通常用直线段的长短表示。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和米(m)。
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而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
在学习中,我们常用厘米来测量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长度,而用米来测量较长的距离,如教室的长度、操场的周长等。
二、使用标尺测量长度在认识和测量长度的过程中,使用标尺是非常常见和重要的。
标尺是一种有刻度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孩子们在学习中会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标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 理解标尺的刻度标尺上的刻度代表着长度的单位,常见的有厘米和毫米。
孩子们需要学会分辨并理解不同刻度之间的转换关系。
例如,一格标尺上的长度等于1厘米,而一厘米等于10毫米。
2. 测量物体的长度孩子们会学习到将标尺对齐物体的一端,并沿着物体的边缘或顶部移动标尺,直到测量结束点。
然后,读出标尺上与结束点对齐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他们需要注意标尺的放置位置和对齐方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三、比较长度除了测量长度,孩子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在比较长度时,使用直观的对比方法是有帮助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比较方法:1. 直观比较孩子们可以将两个物体并排放置,在直观上比较它们的长短。
他们可以观察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判断哪个物体更长或更短。
2. 利用标尺进行比较孩子们可以使用标尺测量两个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他们可以将两个物体分别放在标尺上,然后读出它们的长度,并判断哪个物体更长或更短。
四、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会应用所学到的长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1. 目测和估算物体长度通过经验积累,孩子们可以发展目测和估算物体长度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讲解

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讲解一、引言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概念。
其中,厘米和米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讲解二年级数学中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
二、厘米和米的概念1. 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符号“cm”表示。
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部分,是指长度单位为一百分之一米的单位。
2. 米: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符号“m”表示。
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部分,是指长度单位为一米的单位。
三、厘米和米的换算1. 厘米换算为米:将给定的厘米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例如,150厘米换算为米,可以计算150÷100=1.5米。
2. 米换算为厘米:将给定的米数乘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厘米数。
例如,2.5米换算为厘米,可以计算2.5×100=250厘米。
四、厘米和米的应用1. 衡量长度:厘米和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
我们可以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为20厘米,或者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为1.2米。
2. 计算周长:当我们需要计算物体的周长时,可以用厘米或米来表示。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10厘米×4=40厘米;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米,宽为1.5米,那么它的周长为(2+1.5)米×2=7米。
3. 比较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或米来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例如,比较两个铅笔的长度,一个为15厘米,另一个为18厘米,我们可以说第二个铅笔比第一个铅笔长3厘米。
五、小结通过本文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二年级数学中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
我们知道了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是指长度单位为一百分之一米的单位;米是长度单位之一,是指长度单位为一米的单位。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厘米和米的换算,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测量长度、计算周长和比较长度等。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和厘⽶的认识》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和厘⽶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体会建⽴统⼀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初步建⽴1厘⽶的长度观念。
4、会⽤计量⼯具测量较⼩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的估测意识。
5、让学⽣通过观察与操作,建⽴1⽶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与厘⽶之间的进率。
6、掌握⽤⽶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法,能正确测量⽣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的观察能⼒、操作能⼒和语⾔表达能⼒,进⼀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学⽣尺。
教学过程: ⼀、联系⽣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
那么,你知道两⼿指间的⼀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条线段,能画⼏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朋友们,量⼀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
请2~3个⼩朋友说出⾃⼰选⽤的⼯具,有的⽤拃长量、有的⽤铅笔盒量、有的⽤数学书量??按⾃⼰的想法在⼩组⾥试着量⼀量,提醒⼩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
(为什么⼤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课题。
通过⼩组讨论认为只有⼯具⼀样,测量的结果才⼀样。
我们通常⽤尺⼦来量物体的长度。
谈话:除了要有统⼀的测量⼯具,还要有统⼀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古⼈在很早就统⼀了计量单位。
⼆、合作探究,认识厘⽶ 探究⼀:认识直尺。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知识。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3、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4、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
(很不方便)5、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
认识厘米(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
(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
用厘米量(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
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第2题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
第3题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反思第三课时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教学内容: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学习要求】掌握长度单位,并会计算.会测量.
【学习内容】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把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
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5米○5厘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 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 1米○1厘米
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
1米-30厘米○60厘米 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是1()46();(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习字本长32()
(11)河水深8()(12)学校操场长200()
(13)一个茶杯高11() (14)电梯高18()
(15)一根跳绳长2() (16) 课本的宽约14()
(17)旗杆高20() (18)公共汽车长10()
(19) 梳子长26() (20)粉笔长10()
(21)小红身高125() (22)缝衣针长3()
四.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1米1厘米10厘米
五.量一量,填一填。
你坐的方凳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
六.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明身高86厘米,小强比他高11厘米,小强身高多少
【本次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