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下降跟好氧池、厌氧池的关联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当pH值下降幅度较大时,可以 采取减少进料量、增加消化时间
等措施进行调整。
当pH值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时 ,可以尝试增加进料中的碱度成
分,如石灰等。
当消化池内有机负荷过高时,可 以采取增加外置反应器等方法进
行处理。
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继续研究和开发新的消化工艺 和技术,提高消化池的处理效 率和稳定性。
增加营养物质
投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以促进消化 池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增加氧气供应
通过曝气等方式增加氧气供应,以提高消化池内 微生物的活性。
定期激活微生物
通过排水、排泥等手段定期激活消化池内微生物 ,以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
04
实施效果及分析
调整厌氧消化过程的效果
厌氧消化过程控制
通过调整厌氧消化过程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可以优化厌氧消化过 程,提高甲烷菌的活性,从而降低消化液的pH值。
调整进水量
根据消化池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进水量,以维持 消化池内的酸碱平衡。
添加中和剂
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添 加中和源自来提高消化池内 的pH值。提高消化池内微生物活性
增加营养物质
适当增加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供 应,有助于提高消化池内微生物 的活性,进而提高pH值的稳定
性。
改善溶解氧浓度
合理控制溶解氧浓度,促进好氧 菌的生长繁殖,提高消化池内微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 及采取的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 • 针对消化池ph下降采取的措施 • 具体实施方案 • 实施效果及分析 • 相关建议与展望
01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
厌氧消化过程控制不当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1) 原因:进泥量过大,污泥在消化池中的水力停
留时问较少,使消化时间变短,消化液中的甲 烷菌和碱度造成过度冲刷,进而导致VFA(挥 发性脂肪酸 )似值升高。 措施:对策是首先将投泥量降到正常值,并减 少排泥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可将消化池部分 污泥回流到一级消化池。
4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4) 原因:消化池内温度波动太大,使甲烷菌活性
降低,VFA(挥发性脂肪酸 )的分解速率下降, 使VFA出现积累,导致VFA/ALK值升高。 措施:如果温度波动是因为进泥量突变所致, 则应当增加进泥次数,减少每次进泥量,使进 泥均匀。如果是因为加热量控制不当,则应加 强供热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和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一样,正常运行的污泥厌 氧消化池内的VFA/ALK值一般在0.3以下。 —— VFA: volatile fatty acid,即挥发性 脂肪酸 ——ALK: alkalinity碱性
如果VFA/ALK似值升高,但仍低0.5,说明 系统已经出现异常。污泥厌氧消化池内VFA/ ALK值升高(即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和对策 可归纳如下七点:
(7)在投加少量碱源的情况下,如果VFA/ALK 值继续升高超过0.8,pH值持续下降到6.4 以下,沼气中甲烷的含量往往低于42%,难以 燃烧,此时必须大量投加碱源,抵消已经积累 的VFA控制pH值的下降并使之回升。如果pH 值继续降到5以下,甲烷菌就有可能失去活性, 需要重新放空消化池重新培养消化污泥。
2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2) 原因:进泥的含固率或有机物含量升高,导致
消化池有机物投配超负荷,大量的有机物进入 消化液,使消化液中的VFA(挥发性脂肪酸 ) 含量升高,而ALK(碱)浓度却不变,因此导 致VFA/ALK值升高。 措施:减少投泥量或适当补充一部分二沉池出 水,稀释进泥中的有机物负荷,或加强上游管 理以降低进泥中的有机物含量。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德丰消泡剂污水处理技术答疑1.问:CAST工艺,污泥脱水后的混合液直接排入进水泵房,导致进水COD,SS偏高,并影响选择池的反硝化反应(因为前段爆气沉砂池已经降解了部分C源),应该如何解决?答:这是一个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被忽视的问题,即污泥脱水后的滤液回流至生化池后对生化处理的影响问题。
由于污泥脱水前要加调质药剂,如PAC和PAM,有些药剂有一定的毒性,污泥脱水时可随滤液回流至生化反应池。
处理这些滤液在技术上没问题,只是成本问题,如果选用合适的污泥调质药剂,并控制好加药量以及脱水机的进泥量等,对前面的生化处理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2.问:“污泥泥龄”是怎样确定的?如何来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确定它,还是用其它来确定排泥量?答:泥龄、F/M、等与其说是运行的控制参数,不如说是设计方面的参数,在工艺控制中的只是参考参数。
实际运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据MLSS值加上经验来控制的,在SVI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可用SV30来参考。
3.问:本厂用的是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
有时装置的出水氨氮比进水还高,进水TP2.5mg/L 左右,出水只有0.2左右,曝气机3台满负荷运行。
一直查不出什么原因,这是怎么回事?答:只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来初步分析,可能是污水含氮有机物较多,反应时间不够,有机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此外,也可能是磷不够,影响氨氮通过同化途径去除的效果。
14.问:在运行过程中,氧化沟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污泥堆积,粒径约1mm左右的污泥颗粒泛黄色,时常会造成二沉池大量飘泥,污泥返白,有絮体随出水一同流出,SV30迅速下降,处理效果丧失,堆积污泥减薄消除。
周而复始,请问其成因和控制措施。
答:说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ESS增加。
有二种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是污泥中毒。
从你所描述的现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测定一下比耗氧速率,即内源耗氧速率与基质耗氧速率之比来确定,针对性采取措施。
5.问:AB法A段如何控制?是从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给A段连续回流吗?SV30应控制在多少?是5%-10%吗?答:A段的回流比应该大一些,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时间太短,虽然A段主要是吸附为主,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淀池内进行,只有将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机物降解,才能恢复吸附能力。
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功能

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功能
调节池: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
其主要作用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
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缺氧池:是曝气不足或者无曝气但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构筑物。
其主要作用是配合好氧池脱氮除磷,将大分子有机颗粒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颗粒,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一般用于好氧池的前处理。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其主要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去除污染物的功能。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将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化处理中,又包括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首先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节 pH 值、温度等。
(2)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将较大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3)曝气池: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机械曝气或其他方式向污水中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4)二沉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净水板或斜板等装置将浮性悬浮物和生物絮凝物与水进行分离,产生污泥。
(5)污泥处理:从二沉池中获得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措施,得到污泥饼或污泥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同样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以适应厌氧处理的环境要求。
(2)厌氧池:将进入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容器内部的混合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价值的产物。
(3)沉淀池: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和分离,将产生的污泥与水进行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
(4)厌氧消化池:从沉淀池中获得的污泥,进一步经过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出可再生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工艺流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适用于无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处理,能够产生有价值的产物。
无论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都需要合理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 好氧生化处理的一波问题释疑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好氧生化处理的一波问题释疑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印染废水好氧池做好污水处理,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面对污泥君,想必水污师都是一言难尽,该菌“听话”的时候,出水达标那都不是事儿,可遇上“闹脾气”,污师们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以下就收集整理了这方面一些问题及解答,供大家参考,有其他解答或想法欢迎提出一并交流哟。
问题1厂里是300吨每天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现在改造中,好氧池是三个3*8*4的池子,厌氧池的推流器还木有装好,所以进水直接进好氧池了,然后回流我目前也回到前端好氧池了,现在一天进水水量大约50吨左右,等厌氧池设备装好后准备满负荷进水。
求大神支招如何有效针对pH降低的措施?回答1、可以把好氧池的前段曝气关掉,当作厌氧池,看着好氧池根据目前实际水量也有将近两天停留时间,可以利用。
2、如果pH检测没有问题,赶紧加入碱;确定加碱了不仅是进水口调节池,甚至初沉曝气二沉所有部位都要加;然后再找原因,进行问题分析。
问题2公司为焦化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隔油池→调节池→初曝池→一次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淀池→混凝池→深度处理,一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初曝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缺氧池,好氧池消化液混合液回流缺氧池,初曝池,缺氧池、好氧池均无填料,整体停留时间88小时以上,进水水量50吨/时,COD为4500-5000mg/L,氨氮80-120mg/L,以前调节池COD一直维持在2000mg/L左右,一次沉淀池COD约为900-1200mg/L,初曝池SV30约为20%左右,DO一直在1mg/l 左右,后续二沉池出水COD约为300mg/L,前一阵子调节池COD涨到2600-2900mg/L,约有七天,初沉池出水非常混浊,初沉池出水指标也升到1300mg/l左右,二沉池出水COD为600mg/L,且好氧池和缺氧池的活性污泥大量流失,由原来的10%-15%,到现在的5%不到,好氧池溶解氧迅速升高至7-8mg/L。
消化池pH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对甲烷含量的影响
甲烷产量减少
在酸性环境下,产甲烷菌的活性降低 ,导致甲烷产量减少。
有机物利用率降低
酸性环境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降低有机物的利用率。
对消化池稳定性的影响
酸化风险
PH下降可能导致消化池酸化,影响消化过程的稳定性。
腐蚀风险
酸性环境下,消化池的材质可能受到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
04 PH下降的监测与预防
保持适当的停留时间
确保有机物在消化池内的停留时间足够,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有机物, 减少酸性物质产生,稳定PH值。
03 PH下降对消化过程的影 响
对消化速率的影响
消化速率减慢
在酸性环境下,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导致消化过程速率减慢 。
酶活性降低
在酸性条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
增加碱液添加装置
在消化池附近设置碱液添加装置,当PH值下降时,可及时添加 碱液进行中和。
提高搅拌效率
优化搅拌设备的运行方式,提高搅拌效率,使消化池内的物质充 分混合,降低局部酸积累的可能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整进料成分
通过改变进料中的有机物比例, 降低易产生酸性的有机物含量, 从而减缓PH下降。
增加碱度
添加石灰
通过向消化池中添加石灰,提高池内 碱度,中和酸性物质,从而提升PH值。
提高消化液碱度
通过增加碱液的加入量,提高消化液 的碱度,减缓PH下降。
控制外部因素
控制温度
保持消化池内的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波动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从而影响有机 物的分解和PH值的变化。
01
02
03
温度变化
消化池温度突然升高或降 低,影响微生物代谢,导 致有机酸产生过多或减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系列--7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系列--7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污泥本文针对污水处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做了全面解答。
内容涉及工业废水、市政污水、污泥等方面。
问题共300个,每篇更新30个,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181.问:最近废水中的油比较多,特别是格删井的地方,有黑色结垢的油,你们通常是怎样处理的?答:先用人工清捞,然后用吸油毡或吸油介质吸油。
182.问:接触氧化法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小型社区)有很多优点,但是 N、P 很难达到排放标准(二级),如何改进使该工艺使之能有去除 N、P的效果?答:我认为并不是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效果不好,而可能是控制环节有问题造成的,如好氧池的DO控制必须比活性污泥法高,缺氧区要有充分混合功能,还有碱度控制等因素。
183.问:现在浓缩池上飘满了浮泥,(颜色是灰色的)我们已经延长了泥龄,减少了浓缩池的进泥。
可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答:这样的措施没有针对性,应该增加浓缩池的出泥量,使污泥在浓缩池的停留时间减少,以防厌气发酵。
184.问:UNITANK 工艺能否用在大规模污水厂中,有用过这个新工艺的工程师说不宜在大规模污水厂中应用,因为自控等很复杂,而且除磷效果较差,是这样吗?广东猎德污水厂是 22万吨/日,上海石洞口污水厂是 40万吨/日(近期),据说运行总体情况不错,而且石洞口污水厂要角逐詹天佑大奖,这个工艺用在大型污水厂究竟怎么样?请解答。
答:我认为UNITANK工艺也适合大规模污水厂用,但对除磷要求高的污水不适合。
185.问:我们的好氧池为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上氨氮从 30 mg/L降至 10 mg/L以下,现在出水氨氮几乎没有。
运行中加碳酸钠调节碱度,从后面沉淀池回流污泥,由于回流不好控制,所以回流的污泥有时是泥有时是水。
以前发现没污泥回流时整个好氧池的 pH 值就随水流方向急剧下降,但有污泥回流时就不会了,能保证出水pH值在6.5-7 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下降跟厌氧池、好氧池的关联
问题1:厌氧出水PH值是7.2,可到好氧池后出水就成了8.5以上,为什么?
解答:
因为水与氧气会发生反应,2H2O+O2-4(e-)=4OH-(惰性电解池阳极反应), OH-变多,pH增加.好氧池中氧气做反应物,内壁相当于电解槽.
问题2:厌氧池ph值较低是怎么回事?急用!配水池PH值调到8.5还是升不起来.同时还翻黑泥!
厌氧池ph值较低是怎么回事?
配水池PH值调到8.5还是升不起来.同时还翻黑泥!
解答: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甲胺、DMF、CH3OH等,水质呈碱性,先进行浓度的调节(T OC、T-N),浓度稳定后,进入中和池,添加30%的HCl,使PH降低;调节PH之后,进入厌氧池,好氧池A、B,最后通过膜单元进行泥水分离,排水;膜单元池回流至厌氧池;
整个的工艺应该是前置反硝化--硝化循环处理的活性污泥法,在厌氧池中,将硝酸氮以及亚硝酸氮转换为N2排出,好氧池中,将氨氮转换为硝酸氮以及亚硝酸氮,因此,在厌氧池中,因消耗了H+,产生OH-,出水PH上升(这也是在中和池中添加HCl调节PH值的目的所在);在好氧池中,因消耗了OH-,产生H+,出水PH 下降,在此池中添加碱调节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