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调试
缺氧厌氧好氧比值

缺氧厌氧好氧比值
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的比值在不同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污水处理为例,缺氧厌氧好氧比值的控制可以影响处理效果和能耗。
缺氧区:缺氧区主要是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缺氧区的溶解氧浓度通常控制在 0.2-0.5mg/L 之间,以提供反硝化细菌所需的缺氧环境。
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比值通常为 1:3 或 1:4.
厌氧区:厌氧区主要是进行有机物的厌氧降解和产生沼气。
厌氧区的溶解氧浓度应接近于零,以提供严格的厌氧环境。
厌氧区与好氧区的比值通常为 1:3 或 1:4.
好氧区:好氧区主要是进行有机物的好氧降解和氨氮的硝化。
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通常控制在 2-4mg/L 之间,以提供好氧微生物所需的充足氧气。
好氧区的体积通常较大,以确保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效果。
通过合理控制缺氧厌氧好氧比值,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处理效果:缺氧和厌氧区的存在可以促进反硝化和有机物的降解,提高污水中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
2. 降低能耗:通过合理分配缺氧、厌氧和好氧区的体积,可以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曝气量和能耗。
3. 减少污泥产生:缺氧和厌氧区的存在可以促进污泥的减量,减少污泥产生量。
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水性质、处理目标和工艺要求,确定适合的缺氧厌氧好氧比值。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平衡。
生化调试运行指导手册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2、内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内容:即: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3、厌氧反应概述: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2耗能少,运行费低,对中等以上(1500mg/L)浓度废水费用仅为好氧工艺1/3.4.3回收能源,理论上讲1kgCOD可产生纯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于天然气(3.93×10-1J/m3)。
以日排10t COD工厂为例,按COD去除80%,甲烷为理论值80%计算,日产沼气2240m3,相当于2500m3天然气或3.85t煤,可发电5400Kwh.4.4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5剩余污泥少,仅相当于好氧工艺1/6~1/10.4.6对N、P等营养物需求低,好氧工艺要求C:N:P=100:5:1,厌氧工艺为C:N:P=(350-500):5:1。
4.7可直接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不需稀释。
4.8厌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营养条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适合间断和季节性运行。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将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化处理中,又包括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首先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节 pH 值、温度等。
(2)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将较大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3)曝气池: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机械曝气或其他方式向污水中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4)二沉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净水板或斜板等装置将浮性悬浮物和生物絮凝物与水进行分离,产生污泥。
(5)污泥处理:从二沉池中获得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措施,得到污泥饼或污泥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同样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以适应厌氧处理的环境要求。
(2)厌氧池:将进入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容器内部的混合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价值的产物。
(3)沉淀池: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和分离,将产生的污泥与水进行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
(4)厌氧消化池:从沉淀池中获得的污泥,进一步经过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出可再生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工艺流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适用于无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处理,能够产生有价值的产物。
无论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都需要合理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
厌氧工艺调试规程

厌氧工艺调试规程厌氧工艺单元调试规程1.目的为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厌氧工艺调试工作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合理性,并避免调试过程中误操作的产生使调试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厌氧生化工艺处理单元,工艺均为工程应用化较多的。
2.2厌氧工艺的工艺控制较严格,普通工艺控制参数各工艺均可执行,其它工艺控制参数可参照本规程所编制的执标并结合该工艺的自身特点,确定最终所执行的工艺控制参数3.工作程序3.1工艺调试技术要求调试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转状况,检测工艺控制点参数,通过化验分析、工艺条件控制、感观指标等及时掌握水处理的变化情况。
调试中应当做到如下的技术要求:1)调试前根据设计方案、图纸、可研报告和相关说明书,认真阅读并了解整个工程项目概况。
熟悉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设备情况和仪器仪表、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仪器仪表、设备、自控系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合理规范与安全性。
在调试过程中对影响工艺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汇总,尤其对关键的设计参数、核心工艺设备进行及时沟通解决,以对后续调试起到指导作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照类似项目的工艺调试经验,指导并快速完成工艺调试。
2)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与其它专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3)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搜检各工艺设备运行状况。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
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及工艺控制参数记录等均应有充足的分析数据。
4)调试阶段的出水水质和净化物的去除率可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请求,出格对磷和氮的去除,在调试初期不做请求。
3.2工艺调试的基本内容与准备工作3.2.1工艺与运行调试的主要工作内容1)做好调试前的筹办工作,调试人员要尽快把握原设想请求,构造好参试人员,做好调试计划和设想,筹办好检测仪器,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项目验收。
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摘要:我国作为人口资源大国,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部分地区因为水资源匮乏而影响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失衡等等问题的出现造成了水灾害的加剧恶化。
而污水处理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污水处理厂建设依托于良好的污水处理工艺,AAO工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简便的操作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AAO工艺的部分内容,并对其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AAO工艺;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1.AAO工艺介绍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简称,AAO整体工艺应用简单便捷,是近几十年来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
AAO工艺能够兼顾氮磷两种物质的处理,且处理水平高,效果好,实践性很强。
目前在多数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小区污水处理站点均有较为广泛的使用。
AAO工艺分为传统和改良两个版本,传统的AAO工艺在1980年被首先提出,工艺的主要内容是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厌氧池中,与二沉池回流过来的污泥混合,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之后,污水中部分物质被分解、转化,厌氧段聚磷菌会在厌氧环境下释磷,而混合液会在缺氧段对硝酸盐进行分解,将其中的高价态N还原成N溢散到空气中,完成脱氮的过程,而在好氧池,2氨氮会被硝化细菌最终氧化成硝酸盐,混合液中的磷会被聚磷菌大量吸收,最终以聚磷的方式完成储存。
在整个厌氧/缺氧/好氧的过程中都存在COD和BOD的利用。
最后混合液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改良的AAO技术是在传统AAO技术基础之上进行调整,具体的改良部分脱氮除磷效果增强,池型进行优化等等。
最终目的是加强工艺的实用性和节能性。
2.生物处理改造工艺设计2.1配套建筑物设计改造提标改造工程将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AAO生化反应池、二沉池、加药加氯间等主体及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主要构筑物及关键设备仍沿用此前的固有构筑物和设备,仅在提标改造工程中对相关设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厌氧加好氧加mbr工艺操作规程

厌氧加好氧加mbr工艺操作规程
厌氧-好氧-MBR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操作规程如下:
1. 预处理: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和初沉池等,以去除大颗粒物和浮渣。
2. 厌氧处理: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在此进行厌氧消化,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3. 好氧处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器,在此进行曝气、混合和搅拌等操作,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好氧降解。
4. MBR膜过滤: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膜过滤系统,通过膜组件的截留作用,将活性污泥等杂质与清水有效分离。
5. 排放:经过MBR膜过滤后的清水可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或回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好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的温度、pH值、溶解氧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2. 定期检查和清洗膜组件,防止堵塞和污染。
3. 保证足够的进水量和稳定的进水水质,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如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曝气量等,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能耗。
5. 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和数据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以上是厌氧-好氧-MBR工艺的操作规程,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厌氧好氧工艺流程

厌氧好氧工艺流程厌氧好氧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它通过结合厌氧与好氧两种环境条件来处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废水。
该工艺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厌氧好氧工艺的流程。
首先,废水要经过预处理,包括调节水质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通常采用调节水质的措施有中和调节、曝气调节和气浮调节。
调节水质后,废水进入格栅池,通过格栅的过滤作用,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杂质。
然后,废水进入沉砂池,在沉砂池中,由于废水中的颗粒物质比废水重,所以它们会沉积在沉砂池的底部,从而被去除。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调节池,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调节池中,废水首先进入厌氧区。
在厌氧区中,废水与厌氧细菌接触,这些细菌能够消耗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气体。
厌氧区的作用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条件。
经过厌氧区处理后,废水进入好氧区。
在好氧区中,废水与好氧细菌接触,这些细菌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呼吸和代谢,并将有机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好氧区的作用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并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经过好氧区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池。
在沉淀池中,由于废水的流速减慢,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会沉淀在底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可以将上清液从上部取出,从而实现废水的分离。
分离后的上清液可以作为再生水或进一步处理。
而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则可以经过专门的处理措施后进行回收利用或垃圾处理。
最后,分离后的废水进入后处理环节,包括消毒和除磷除氮步骤。
消毒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保证排放水的安全性。
除磷除氮是为了去除废水中的无机污染物,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是必要的。
这些后处理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厌氧好氧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和环保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该工艺的流程包括预处理、厌氧区处理、好氧区处理、沉淀和后处理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细说调节池好氧处理和厌氧消化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细说调节池好氧处理和厌氧消化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调节池好氧处理和厌氧消化是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一、调节池好氧处理调节池好氧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好氧处理过程中,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好氧区域。
在好氧区域中,通过增氧设备或自然曝气方式,向污水中注入足够的氧气,促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会利用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作为能源,进行代谢和生化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氮、磷等转化为无机形态。
好氧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维持在6.5-8.5的范围内,以利于细菌的生长和反应。
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二、厌氧消化在好氧处理后,污水经过初步的净化,但仍然含有可生化的有机物质,需要进一步处理。
厌氧消化是将这些有机物质通过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转化为沼气的过程。
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水进入消化池,通过控制温度、搅拌等条件,营造适宜的环境。
在消化池中,厌氧菌会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作用,产生沼气和消化渣。
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可以用作能源;消化渣则是经过厌氧消化后剩余的固体废物,可以用于土壤改良。
厌氧消化不仅能够有效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利用沼气作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调节池好氧处理和厌氧消化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好氧处理可以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提高水质净化效果;而厌氧消化则能够进一步处理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沼气,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这两个工艺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水质,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一好氧生化法处理制药废水工程调试
2.1.3厌氧池调试操作
⑴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
7.0〜7.5之间。
⑵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
0.3kgCOD/(m3 d
⑶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
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 1 : 4。
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
⑷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
当厌氧池出水pH V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
⑸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
每次提高
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
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
⑹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
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⑺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泵。
⑻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7.5 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
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
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
好氧生化处理调试包括生物铁微电解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调试。
2.2.1主要控制条件
⑴pH氧化池pH值应维持在6.0〜8.5之间,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 V 5或pH值〉10.5时,将引起生物膜脱落,这时应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
⑵溶解氧应确保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内废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一般以2〜4mg/L为宜。
2.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
⑴将从外运来的活性污泥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量为池容的0.01〜
0.05。
⑵将预曝气调节池废水泵入生物接触氧化池1/5〜1/3池容,再加满自来水,控制此时生化池水中的pH值为7或稍大于7,由于此时池内污染物浓度较高,不必加入营养物和碳源。
⑶启动罗茨鼓风机,闷曝(不进水连续曝气)8h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
0.5h,再继续闷曝,以后曝气每隔8h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然后继续曝气。
⑷闷曝气1d后,可从调节池少量补充废水。
⑸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间,并需测试污泥
沉降比,若该值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
⑹每天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更换约1/3池容的废水,经过数日闷曝气、静置沉淀、补充废水之后,可以按设计流量的1/3〜1/2连续水。
为防止进水量太小影响潜水废水泵的寿命,在废水泵安装时,应在泵后安装一带闸阀的回流支管,使一部分通过支管回流至调节池。
⑺驯化与培菌同时进行,挂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层膜。
⑻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约7d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淀池,一部分仍然回流至调节池。
即可连续进水、回流。
⑼大约20d后,填料上将挂上一层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设计水量进水。
⑽在此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个月左右,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
殖。
此时应密切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避免负荷突变对生化池造成冲击。
若液面有大量泡沫产生且数量不断增加,覆盖生化池,说明曝气量过大或有大量合成洗涤剂与其它物质进入,应减少曝气量,投加除泡剂,也可以在生化池周边安装自来水蓬头喷淋去除泡沫。
(11)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浮
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行。
2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生化池运行状态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⑴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
色。
⑵气味:运行良好时不产生讨厌气味,应为略带霉味的泥土气味;运行恶化时废水有一种类似腐败的鸡蛋的恶臭味。
⑶泡沫:在生化池内出现少量的泡沫,属正常现象;在出水中出现白色泡沫翻
滚,表示悬浮固体浓度过咼。
⑷pH值:运行正常,pH值应在6.5〜8.5之间,若下降,可能是曝气过量, 有毒物质进入,可加入生石灰(或工业Na2CO3 )进行调节。
当厌氧池调试完成之后,好氧生化池运行正常,整个调试工作基本结束。
2.3注意事项
⑴在水力冲击下,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内束状填料可能发生纤维束缠绕、成团、断裂等现象,缠绕、成团有可能是安装不利造成的,可适当加大水力负荷和曝气强度来解决。
纤维束断裂,应及时更换。
⑵好氧生化池调试开始时,曝气量应从小气量开始,随着废水进水量增加而逐步增大,保证生化池废水中溶解氧约2〜4mg/l。
⑶调试阶段每周应对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的进出水质取样检测,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掌握生物膜生长状况。
⑷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应预留一条束状弹性立体填料,纲绳上端系绑在操作平台护栏上,填料部分自然垂落入废水中,下端不要固定,调试一段时间后或日常运行时,可将此填料束拉出水面查看生物膜生长情况。
3J 5減阶段
321初期初期为处理的输3d.逬行调诚的:⑴酉先往生化池中注人一•定豐的清水和髀分得处理的污水•伐后将污氓(新鳞豬賞)倒人奸K生输反应池s污泥山厉泥象泉人生化反应池内.冋时•电池违续最吒不停。
污泥投加■以生化池SV30到达20%为組,(2)闷■: 污说按种石进h5~l(L初期■花24 h不停机口(3膚次投料;绘过」d田•后•开施煤纹逬人凉水.第2 d可逬育水1315投加待泥至生化反应池.蛤锲保特SV3O 为20%为就;
322中刚绘过2-3 d的网•席,通过肉逡可观罔列再水由黒色转变为買宦色.污水敵发的气昧也由畝来的总臭帐转变为泥上的化粉段廉种累務进人对放翩.需婪大值的丸尿栩航.町进人苦水以补死破源以从各H■祈养元索•同时堆盘进行皿电,此前段为加速污泥用胶团的形成.0气方虫也改为由康来的24 h 特集不停■气变为碣%1 h停10 mio.
3.2.3屿剧疑过770 d闷・.生化池帝況茂規握慢黄色•汨泥30 min 5i»比瑟列如左右。
通过肉限■■・可发说芾水中存@大■■褐色累状・Jt时矩化芳水处理HP可遊人骑化从增负荷调试险段.堆负譬• 试一般以毎天増加1/S污水负商进行・1幡肓苇本可以全负&迄片、为半樓总度.增负揄■町4&HU人少量灣水进行•肯.
324西込*件拉制生化灣试期问,■先呂度原増t宜结合水水气比.一最好■区席解做的质*嵌度悴SM崔1-3 tofJL. KffeU控描忻主更有COD.SS、总埶、总物栩、pHflL污泥伉降比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