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课堂笔记 大象版

合集下载

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一、生物与环境。

(一)种子发芽实验(一)- 实验目的: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条件。

-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盒子、纸巾、水等。

- 实验步骤。

- 准备好6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铺上同样的纸巾。

- 在每个盒子里放入3颗绿豆种子。

- 1号盒子不浇水,保持干燥;2号盒子浇适量的水,使纸巾湿润;3号盒子浇很多水,让种子浸泡在水中。

- 将1 - 3号盒子放在有阳光的地方,4 - 6号盒子放在黑暗的地方,4号盒子不浇水,5号盒子浇适量水,6号盒子浇大量水。

- 实验现象:几天后,2号和5号盒子中的种子发芽了,其他盒子中的种子发芽情况不理想。

1号和4号盒子因为缺水,3号和6号盒子因为水分过多,种子发芽受到抑制。

-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而且光照对种子发芽影响不大。

(二)种子发芽实验(二)- 实验目的:进一步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其他条件,如温度、空气等。

-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透明塑料盒、湿纸巾、冰箱等。

- 实验步骤。

- 准备两个透明塑料盒,都铺上湿纸巾,放入等量的绿豆种子。

- 一个盒子放在常温(20℃左右)的室内,另一个盒子放在冰箱里(温度较低)。

- 观察两个盒子里种子的发芽情况。

- 实验现象:常温下的种子很快发芽了,而放在冰箱里的种子很长时间都没有发芽。

-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

同时,种子发芽也需要空气,如果把种子完全密封起来,种子也难以发芽。

(三)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 实验目的:了解绿豆芽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 实验材料:绿豆芽、花盆、土壤、水等。

- 实验步骤。

- 把绿豆芽分别种在两个花盆里,一个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个放在阴暗的地方。

- 两个花盆都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实验现象:在阳光充足地方生长的绿豆芽茎比较粗壮,颜色较绿,叶子比较宽大;在阴暗地方生长的绿豆芽茎比较细长,颜色较浅,叶子比较小。

-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阳光影响绿豆芽的形态和生长状况。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勿删)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勿删)

贞丰县者相镇第一小学2019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班级:姓名:授课:李金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卫星就越多。

水星、金星上没有卫星。

6、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7、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8、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9、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10、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1、地球绕着太阳转叫做公转。

12、选择: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引发了不少自然现象,请你判断下面这些现象是与公转有关,还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但它看起来最没有钟的样子。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五上科学笔记

五上科学笔记

五上科学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的笔记总结示例,涵盖了一些关键概念和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一旦被破坏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第二单元:光
- 光是一种电磁波,以直线传播,能被物体反射、吸收或透过。

- 光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能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它们反射的光的颜色。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阻挡。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 地球表面有各种地形,如山脉、平原、海洋等。

- 地球的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会导致地形的变化。

- 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会变成碎屑,这些碎屑被搬运和沉积后形成沉积岩。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五年级上册科学笔记总结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笔记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记得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整理笔记,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得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得、瞧不见得、或者就是不易理解得事物与现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得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3、地球公转得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得变化与四季得变化、地球自转得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得交替出现。

4、1光年就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得距离。

1光年约就是9。

5万亿千米、5、秋夜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东北方得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6、春季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猎户座、7、太阳系得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木星得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就是月球、四季得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得倾斜有关。

8、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得寿命约为100亿年。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得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与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得脚步1、原子钟就是现在最为准确得计时工具、但它瞧起来最没有钟得样子。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与激光器。

2、1656年,有摆得挂钟诞生于惠更斯得实验室内。

它就是以伽利略发现得摆得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得。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得快慢与摆线得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摆得快慢与摆锤得质量无关。

摆钟就就是利用摆得等时性原理工作得。

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得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得钟表。

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得稳定性,水钟正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得、水钟在中国又叫“刻漏"、“漏壶”、水钟有受水型与泄水型两种、6、1969年,第一快石英手表诞生。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归纳1.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3.热辐射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例如太阳在传递热的时候就可以穿越真空到达地球。

4.棉被里的棉絮疏松多孔,里面有许多不流动的空气,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裹着棉被的冰块温度上升比较慢。

5.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

像铜、铁、铝这样导热性好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6.单层玻璃由于内外表面温差较大,加上玻璃内外的空气都可以对流,热传导速度较快。

双层玻璃每层玻璃内外表面的温差都相对减小,加上采用合适的间隔可以有效防止夹层中空气的对流,静止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保温效果大大增加。

7.保温瓶的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减慢了热的传导。

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传导和热对流,再加上银镀层,又尽可能地阻止了热辐射。

多种方式同时使用,大大减缓了热传递的速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作用。

第二单元知识归纳1.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

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2.光线、声音、气味等外界刺激是人体感知事物的前提条件。

但是过强的外界刺激也可能会损害感官,这时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反应来避免这种伤害。

3.我们用眼睛观察物体时,眼球中的晶状体把物体的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物体。

4.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6、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但它看起来最没有钟的样子。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

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水钟在中国又叫“刻漏”、“漏壶”。

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

6、1969年,第一快石英手表诞生。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365天),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卫星就越多。

水星、金星上没有卫星。

6、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7、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周围自然卫星最多的是木星。

9、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0、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2、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有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1、制作“宇宙”模型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P3)2、修改模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P5)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P5)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

(P5)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

(P5)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P5)6、光年是个。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千米。

(P5)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

(P8)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精确时间的步伐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P12)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

(P13)2、钟摆的秘密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P17)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P17)3、小水钟1、水钟在又叫“”、“”。

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P3)
2、修改模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P5)
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P5)
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

(P5)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

(P5)
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P5)
6、光年是个。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千米。

(P5)
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

(P8)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P12)
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

(P13)
2、钟摆的秘密
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P17)
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P17)
3、小水钟
1、水钟在中国又叫“”、“”。

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

(P)
2、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P19)
4、小小钟表设计师
1、1969年,第一快诞生。

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

(P21)
2、人们利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P22)
3、生物钟现象:。

(P23)
4、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甚至。

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P23)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1、人们从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千焦的热能。

(P27)
2、人们经常用“”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

1千卡=千焦。

(P27)
3、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

(P27)
2、体积变化之谜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是为纪念瑞典天文学家的贡献而确定的。

(P32)
2、物体一般都具有、)的性质。

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比如水在时体积最小,因为水在之间时,水具有的性质。

(P33)
3、冬暖夏凉的房子
1、热总是从的物体传向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

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P38)
2、热传递的方式的有三种:、、。

(P39)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有时要散热,有时要生热。

(P40)
4、由于大气中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地球的本领减弱,使地球大气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

(P41)
5、“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

(P41)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1、我从哪里来
1、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P45)
2、胎儿在中慢慢长大。

子宫里有一根,它把妈妈身体中的和输送给小宝宝。

(P46)
3、爸爸提供的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结合,产生。

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并来到妈妈的子宫。

进过的孕育,“我”从妈妈的肚子中被“产出”。

(P47)
4、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有些动物是的,如;有些动物是的,如、、、等。

(P47)
2、我们在成长
1、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0-3岁)、(3-6岁)、(6-12岁)、(12-15岁)、(15-28岁)、(28岁以上)人在时期和岁之间,生长比较快.。

(P50)
3、生命的周期
2、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

(P52)
3、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科学家们把这种阶段性的变化过程叫做“”或“”(P52)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1、从“天圆地方”说起
1、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这一学说被称为“”。

(P56)
2、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结论“”。

(P56)
3、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他们用自己亲身实践证实了。

(P56)
4、现在,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

(P56)
5、地球由外到内包括、和三层。

大多数地震是由的活动造成的。

(P57)
6、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的星球。

地球的表面大约被海水覆盖,约是陆地。

(P58)
2、地球在“变脸”
1、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

(P59)
2、我国甘肃省西北边有雅丹地貌。

(P60)
3、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

(P61)
3、地球“变脸”之谜
1、作用主要是温度、大气、水等因素引起的。

(P63)
4、地球“变脸”带来的……
1、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等。

(P65)
2、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主要有等8种。

是古代的变化成的。

能源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利用。

(P65)
3、孔雀石是,用它可以炼;石膏是,就是用它做的。

(P65)
4、岩石的硬度分10个等级,最硬,硬度为5,最软,硬度为1。

(P65)
6、我国东汉科学家发明的,据说能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方位。

(P70)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1、力是无处不在的。

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都是。

力不但有,还有。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

地球对物体有向下的。

(P77)
2、蹦床里的学问
1、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

力的单位:。

(P78)
2、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

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P78)
3、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产生的就越。

(P81)
3、滑梯里的学问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

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和它们之间的有关。

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反之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重,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摩擦力就越小。

(P81)
2、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

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例子:鞋底和轮胎都有凹凸的条纹,体操运动员或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手上要抹上碳酸镁粉,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上装上防滑链,在自行车转动轴处加上润滑油减小摩擦力,锁打不开了,加一点炭粉。

(P84)
4、我们的游乐器材
1、轮船浮在水上,受到了;火箭升空,是的作用;冲击平原是,水力也能发电,三峡水力发电站完工后,发的电能照亮半个中国。

指南针能指南北,是的作用。

(P89)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1、光合作用是如何发现的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生不息的。

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和,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

(P92)
2、我也能当科学家
1、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养着鱼和一些水草,一年过去了,小鱼还活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在生态瓶内植物能吸收并释放出。

而小鱼生长则需要吸收植物产生的和,同时排出和,供植物生长需要。

(P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