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PPT课件

右后下段
位于右冠状切面的后缘和下缘,呈三角形,其上缘为冠 状韧带,下缘为右三角韧带。
肝脏分段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手术定位
肝脏分段有助于手术时准确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 性和安全性。
有助于影像诊断
肝脏分段有助于影像学检查时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
肝脏分段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变 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以Glisson囊为界,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又可进一步分
为五段或八段。
03
基于冠状切面的分段
在冠状切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和尾状叶,左、右两叶又可进一
步分为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左内叶、右前下段、右后上段和右后
下段。
肝脏各段的特征
左外叶上段
位于左冠状切面的上缘,呈三角形,其上缘 为冠状韧带,下缘为左三角韧带。
04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横断层解剖
02
01
03
肝脏横断层解剖是观察肝脏在横切面上的结构,主要 显示肝脏的左右两叶和尾状叶。
在横断层解剖中,可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 的走向和分布,以及肝脏内部的血流方向。
横断层解剖对于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和毗邻关系。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 瘤、囊肿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 鉴别病变的性质,如良恶性。
评估肝功能
通过对肝脏分段断层的观察,可以评估肝脏的质地、大小、形态等, 从而评估肝功能状况。
位于右冠状切面的后缘和下缘,呈三角形,其上缘为冠 状韧带,下缘为右三角韧带。
肝脏分段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手术定位
肝脏分段有助于手术时准确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 性和安全性。
有助于影像诊断
肝脏分段有助于影像学检查时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
肝脏分段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变 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以Glisson囊为界,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又可进一步分
为五段或八段。
03
基于冠状切面的分段
在冠状切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和尾状叶,左、右两叶又可进一
步分为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左内叶、右前下段、右后上段和右后
下段。
肝脏各段的特征
左外叶上段
位于左冠状切面的上缘,呈三角形,其上缘 为冠状韧带,下缘为左三角韧带。
04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横断层解剖
02
01
03
肝脏横断层解剖是观察肝脏在横切面上的结构,主要 显示肝脏的左右两叶和尾状叶。
在横断层解剖中,可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 的走向和分布,以及肝脏内部的血流方向。
横断层解剖对于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和毗邻关系。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 瘤、囊肿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 鉴别病变的性质,如良恶性。
评估肝功能
通过对肝脏分段断层的观察,可以评估肝脏的质地、大小、形态等, 从而评估肝功能状况。
肝脏的解剖和手术配合ppt

⑹glisson鞘外缝扎左肝管、肝左动脉与门静脉左支
手术步骤
❖ 鞘内分别结扎法:当肝门脉 管有异常走行时,需将 glisson鞘分开,分别结扎 左肝管、肝左动脉与门静 脉左支。左肝管与肝左动 脉需先切断,门静脉则暂不 切断,作为以后切除肝叶得 标志[图1 ⑺]。
⑺glisson鞘内分别结扎左肝管肝左动脉与门静脉左支
肝癌得体征
❖ 1、肝肿大 进行性肝肿大为最常见得特征性体征之一。肝 质地坚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常呈结节状,少数肿瘤深埋于 肝实质内者则肝表面光滑,伴或不伴明显压痛。肝右叶膈 面癌肿可使右侧膈肌明显抬高。 2、脾肿大 多见于合并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病例。门静脉 或脾静脉内癌栓或肝癌压迫门静脉或脾静脉也能引起充血 性脾肿大。 3、腹水 草黄色或血性,多因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 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向肝表面浸润得癌肿局部破溃糜 烂或肝脏凝血机能障碍可致血性腹水。
概述
概述
概述
概述
肝脏得大体形态
❖ 肝脏就是人体最大得实质 性腺体,其左右径约25、8cm, 前后径约15、2cm,上下径约 5、8cm。成人肝重量约为 1200-1500g。自下腔静脉左 缘至胆囊窝中点得正中裂将
肝脏分为左半肝与右半肝。
自脉切迹至肝左静脉入下腔
静脉处得左叶间裂将左半肝 分为左内叶与左外叶,左段间 裂将左外叶分为上下两段。
手术步骤
❖ 、 用刀背慢慢分离肝左静 脉与肝中静脉分叉处,保留 肝中静脉,再用钝头粗圆针 引粗丝线,贯穿肝实质,结 扎肝左静脉,然后切断,分 离第2肝门[图1 ⑼]。
消化道出血 B
并发症
肝性脑病 A
【并发症】
C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E 继发感染
D 血性胸腹水左半肝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较常应用特别就是对左叶得肝癌与 肝内结石。切除界限在肝正中裂左侧0、5cm左右, 这样才不会损伤行径在正中裂中、汇流中间两个 肝叶回血得肝中静脉。
手术步骤
❖ 鞘内分别结扎法:当肝门脉 管有异常走行时,需将 glisson鞘分开,分别结扎 左肝管、肝左动脉与门静 脉左支。左肝管与肝左动 脉需先切断,门静脉则暂不 切断,作为以后切除肝叶得 标志[图1 ⑺]。
⑺glisson鞘内分别结扎左肝管肝左动脉与门静脉左支
肝癌得体征
❖ 1、肝肿大 进行性肝肿大为最常见得特征性体征之一。肝 质地坚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常呈结节状,少数肿瘤深埋于 肝实质内者则肝表面光滑,伴或不伴明显压痛。肝右叶膈 面癌肿可使右侧膈肌明显抬高。 2、脾肿大 多见于合并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病例。门静脉 或脾静脉内癌栓或肝癌压迫门静脉或脾静脉也能引起充血 性脾肿大。 3、腹水 草黄色或血性,多因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 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向肝表面浸润得癌肿局部破溃糜 烂或肝脏凝血机能障碍可致血性腹水。
概述
概述
概述
概述
肝脏得大体形态
❖ 肝脏就是人体最大得实质 性腺体,其左右径约25、8cm, 前后径约15、2cm,上下径约 5、8cm。成人肝重量约为 1200-1500g。自下腔静脉左 缘至胆囊窝中点得正中裂将
肝脏分为左半肝与右半肝。
自脉切迹至肝左静脉入下腔
静脉处得左叶间裂将左半肝 分为左内叶与左外叶,左段间 裂将左外叶分为上下两段。
手术步骤
❖ 、 用刀背慢慢分离肝左静 脉与肝中静脉分叉处,保留 肝中静脉,再用钝头粗圆针 引粗丝线,贯穿肝实质,结 扎肝左静脉,然后切断,分 离第2肝门[图1 ⑼]。
消化道出血 B
并发症
肝性脑病 A
【并发症】
C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E 继发感染
D 血性胸腹水左半肝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较常应用特别就是对左叶得肝癌与 肝内结石。切除界限在肝正中裂左侧0、5cm左右, 这样才不会损伤行径在正中裂中、汇流中间两个 肝叶回血得肝中静脉。
右半肝切除术PPT课件

❖ 7.右膈下留置双套管引流:递10号刀、中 弯血管钳及长无齿镊将引流管置于右膈下 ,递10×28角针、7号丝线固定。
❖ 8.清点物品,常规关腹:清点器械、纱块 、纱垫及缝针,逐层关腹。
右半肝切除术
16
术后体会
❖ 巡回:
❖ 1.肝切除手术较为陌生,术前做好预习工作。
❖ 2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术前备好体位垫,及时询问手术医生 体会摆放有无特殊要求。
❖ 3.术前检查病人的皮肤,是其不与金属接触,以防止术中电 灼伤。检查各类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 4.配合麻醉医生保证术中病人的循环稳定,对于术中心肺功 能、肝肾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5.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术中静脉液体的管理。准备好温生理盐 水、蒸馏水用于腹腔冲洗。
右半肝切除术
17
❖ 6.及时观察手术进展,准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和开放时间, 阻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肝细胞缺血、坏死以致肝功能衰竭, 阻断时间不超过20分钟,若超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
❖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右半肝切除术
10
手术步骤及配合
❖ 1.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单:递卵圆钳夹持碘 伏纱布消毒,贴手术薄膜。
❖ 2.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4cm,逐层进腹: 递23号刀,电刀,光纱止血,递方拉、框 架拉钩牵引暴露术野,更换深部手术器械。
右半肝切除术
11
❖ 3.探查腹腔,行肝右肿瘤切除术。电刀分离 切断部分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肝肾韧 带,暴露肝门:递直角钳分离肝周围韧带, 组织剪、长弯血管钳逐一分离钳夹、剪刀剪 断,钳带4号丝线结扎,递大量湿光纱。
❖ 7.肝血流阻断期间,巡回护士不能远离手术台,要密切观察 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所需物品。
右半肝切除术
❖ 8.清点物品,常规关腹:清点器械、纱块 、纱垫及缝针,逐层关腹。
右半肝切除术
16
术后体会
❖ 巡回:
❖ 1.肝切除手术较为陌生,术前做好预习工作。
❖ 2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术前备好体位垫,及时询问手术医生 体会摆放有无特殊要求。
❖ 3.术前检查病人的皮肤,是其不与金属接触,以防止术中电 灼伤。检查各类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 4.配合麻醉医生保证术中病人的循环稳定,对于术中心肺功 能、肝肾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5.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术中静脉液体的管理。准备好温生理盐 水、蒸馏水用于腹腔冲洗。
右半肝切除术
17
❖ 6.及时观察手术进展,准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和开放时间, 阻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肝细胞缺血、坏死以致肝功能衰竭, 阻断时间不超过20分钟,若超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
❖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右半肝切除术
10
手术步骤及配合
❖ 1.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单:递卵圆钳夹持碘 伏纱布消毒,贴手术薄膜。
❖ 2.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4cm,逐层进腹: 递23号刀,电刀,光纱止血,递方拉、框 架拉钩牵引暴露术野,更换深部手术器械。
右半肝切除术
11
❖ 3.探查腹腔,行肝右肿瘤切除术。电刀分离 切断部分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肝肾韧 带,暴露肝门:递直角钳分离肝周围韧带, 组织剪、长弯血管钳逐一分离钳夹、剪刀剪 断,钳带4号丝线结扎,递大量湿光纱。
❖ 7.肝血流阻断期间,巡回护士不能远离手术台,要密切观察 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所需物品。
右半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PPT课件

4
肝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 以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的 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相当于尾状 叶为Ⅰ段,左外叶为Ⅱ、Ⅲ段,左内叶为Ⅳ段, 右前叶为Ⅴ、Ⅷ段,右后叶为Ⅵ、Ⅶ段。
• 1.肝左外叶切除术(Ⅱ、Ⅲ段切除术)。 • 2.左半肝切除术(Ⅱ、Ⅲ、Ⅳ段切除术)。 • 3.右半肝切除术(Ⅴ、Ⅵ、Ⅶ、Ⅷ段切除)。 • 4.右三叶肝切除术(Ⅳ、Ⅴ、Ⅵ、Ⅶ、Ⅷ段切
肝切除术
• 手术适应症: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胆 囊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腺瘤 肝胆管结 石 肝损伤 肝破裂 慢性肝脓肿 非寄生 虫性肝囊肿 肝包虫病 胆道出血等。
• 肝脏的应用解剖: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呈锲形,右侧钝厚,左侧偏窄。可分上、 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
1
2
• 肝脏的上面隆凸,与膈肌接触,称膈面。 由镰状韧带分为右大,左小两叶。膈面借 膈与右膈胸膜,右肺底,心包和以及左膈 胸膜和部分左肺底相邻:肝脏的下面朝向 左后下方,与腹腔脏器相接触,叫脏面。 脏面上有两个综沟和一个横沟。呈“H”形, 将脏面从外形上分为四叶。横沟以前叫方 叶,横沟以后是尾状叶,左纵沟左侧叫左 叶,右纵沟右侧是右叶。横沟宽而短,有
悬吊拉钩 长短电刀 吸引 45x45皮肤巾 血包2 包 22号和11号刀片 4# 7#号丝线 普迪斯缝线 肝针 腹部缝合针 皮肤钉 康丽引流管 引流瓶 康 派特医用胶两盒 明胶海绵2盒
8
手术步骤及配合
• (1)常规消毒铺巾。 • (2)右侧肋缘下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筋膜,肌层,进入腹腔。用两块湿腹垫保护腹膜, 术者洗手探查腹腔。 • (3)切断肝缘韧带,7#丝线结扎,用肝脏拉钩 暴露术野。 • (4)游离右半肝,切开肝镰状韧带、肝结肠韧带、 肝肾韧带、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 • (5)切除胆囊。
肝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 以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的 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相当于尾状 叶为Ⅰ段,左外叶为Ⅱ、Ⅲ段,左内叶为Ⅳ段, 右前叶为Ⅴ、Ⅷ段,右后叶为Ⅵ、Ⅶ段。
• 1.肝左外叶切除术(Ⅱ、Ⅲ段切除术)。 • 2.左半肝切除术(Ⅱ、Ⅲ、Ⅳ段切除术)。 • 3.右半肝切除术(Ⅴ、Ⅵ、Ⅶ、Ⅷ段切除)。 • 4.右三叶肝切除术(Ⅳ、Ⅴ、Ⅵ、Ⅶ、Ⅷ段切
肝切除术
• 手术适应症: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胆 囊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腺瘤 肝胆管结 石 肝损伤 肝破裂 慢性肝脓肿 非寄生 虫性肝囊肿 肝包虫病 胆道出血等。
• 肝脏的应用解剖: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呈锲形,右侧钝厚,左侧偏窄。可分上、 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
1
2
• 肝脏的上面隆凸,与膈肌接触,称膈面。 由镰状韧带分为右大,左小两叶。膈面借 膈与右膈胸膜,右肺底,心包和以及左膈 胸膜和部分左肺底相邻:肝脏的下面朝向 左后下方,与腹腔脏器相接触,叫脏面。 脏面上有两个综沟和一个横沟。呈“H”形, 将脏面从外形上分为四叶。横沟以前叫方 叶,横沟以后是尾状叶,左纵沟左侧叫左 叶,右纵沟右侧是右叶。横沟宽而短,有
悬吊拉钩 长短电刀 吸引 45x45皮肤巾 血包2 包 22号和11号刀片 4# 7#号丝线 普迪斯缝线 肝针 腹部缝合针 皮肤钉 康丽引流管 引流瓶 康 派特医用胶两盒 明胶海绵2盒
8
手术步骤及配合
• (1)常规消毒铺巾。 • (2)右侧肋缘下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筋膜,肌层,进入腹腔。用两块湿腹垫保护腹膜, 术者洗手探查腹腔。 • (3)切断肝缘韧带,7#丝线结扎,用肝脏拉钩 暴露术野。 • (4)游离右半肝,切开肝镰状韧带、肝结肠韧带、 肝肾韧带、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 • (5)切除胆囊。
肝部分切除手术配合ppt课件

生各种异常作用而引起的机体内分泌或代谢等 方面紊乱的症候群。
10%-30%的肝癌病人可发生低血糖症2% -10%的病人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cirrhosis 病人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其它:如溶血、浆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 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卟啉 病、胱硫醚尿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性征改变。
24
治疗
• 治疗原则 o 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发现并治疗小肝癌。 o 对难以切除的大肝癌,采取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争取二期切除。 o 对复发肝癌可行综合治疗和再切除。 ❖ 对合并或不合并 cirrhosis的肝癌均可实施肝移
植手术。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基于我国肝癌的特点,在70年代, 相继AFP、影象学的发展—第二次 高潮。
• 1984年年后肝移植开展,达到了肝 脏外科的最高理想。
5
6
7
8
肝血供
• 肝动脉:25~30%,供氧40~60%。 • 门静脉:75~70%,供氧60~40%。 • 总血流量占心排除量的1/4。 • 正常每分钟可达1500ml。
癌死亡率越高的地区发病年龄越低。 •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小肝癌(<5cm)手术切除后5年
生存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1
病因
•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变 在中国约有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是 HBV携带者。
•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酶素、蓝绿藻类、蒽)与饮 水污染 其它危险因素 酒精性肝硬变、B型血、雄激素、寄生虫等。
9
生理功能
• 泌胆:600~1000ml • 代谢: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 • 凝血: • 解毒: • 吞噬或免疫功能: • 造血、储血功能: • 肝再生能力很大,但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温一
10%-30%的肝癌病人可发生低血糖症2% -10%的病人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cirrhosis 病人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其它:如溶血、浆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 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卟啉 病、胱硫醚尿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性征改变。
24
治疗
• 治疗原则 o 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发现并治疗小肝癌。 o 对难以切除的大肝癌,采取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争取二期切除。 o 对复发肝癌可行综合治疗和再切除。 ❖ 对合并或不合并 cirrhosis的肝癌均可实施肝移
植手术。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基于我国肝癌的特点,在70年代, 相继AFP、影象学的发展—第二次 高潮。
• 1984年年后肝移植开展,达到了肝 脏外科的最高理想。
5
6
7
8
肝血供
• 肝动脉:25~30%,供氧40~60%。 • 门静脉:75~70%,供氧60~40%。 • 总血流量占心排除量的1/4。 • 正常每分钟可达1500ml。
癌死亡率越高的地区发病年龄越低。 •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小肝癌(<5cm)手术切除后5年
生存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1
病因
•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变 在中国约有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是 HBV携带者。
•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酶素、蓝绿藻类、蒽)与饮 水污染 其它危险因素 酒精性肝硬变、B型血、雄激素、寄生虫等。
9
生理功能
• 泌胆:600~1000ml • 代谢: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 • 凝血: • 解毒: • 吞噬或免疫功能: • 造血、储血功能: • 肝再生能力很大,但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温一
肝脏解剖分段法ppt课件

18
肝硬化患者肥大的尾状叶。右叶极度萎缩呈小分叶状,左叶正常。 19
其他分段法和变异
有许多其他的肝脏解剖学和功能学分段方法。 传统的分段法是根据肝脏外形来进行解剖分段。 但是这种传统模式和功能模式之间有许多差异, 以致Couinaud 和 Bismuth法得到推广。参考文 献4中有更详细的讨论。
24
BISMUTH'S 分段法
25
变异
Couinaud 分段法中极少注意常见的解剖变异,尤其 是右半肝。通过容积采集技术,如MRI和螺旋CT扫描 等无损伤的方式可以获得每个节段性解剖的详细结 构 (2,3)。 其意义在于在做解剖切除计划时通过三维 方式的建立将肿块与每个解剖段之间的联系起来。 肝脏三维结构的最实际价值是在考虑切除一个或多 个肝段或扇区切除时,特别是右半肝。在这些病例 中,肝脏3D成像可以用于外科术前对 scissuras 的准 确定位。
5
段编号
尾状叶为Ⅰ段 左外叶为Ⅱ、Ⅲ段 左内叶为Ⅳ段(Bismuth分类法,第4段又分 为4a和4b段) 右前叶为Ⅴ、Ⅷ段 右后叶为Ⅵ、Ⅶ段。 段的编号依据顺时针进行
6
COUINAUD分段法 图示
7
按顺时针方向各段的编号
8
优点
依据这种分法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 何一段而不会影响其他。 为保证肝脏存活,切除时必须沿着这些分段周 围的血管进行,即切除线平行于肝静脉,这样 位于中心位置的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得以保 留。
23
BISMUTH'S 分段法
Bismuth法三条肝静脉将肝脏分为四个扇形, 然后继续分段。这些扇形区以门静脉为界,每 个区由一支门静脉供给。区域之间的分隔通常 是肝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相互交织,如同两 只手的手指。左侧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两个扇形 区:前部分和后部分,左前扇区有两个段:4 段(这是方叶)和3段(左叶解剖的前部分)。 这两段由左肝裂或脐裂分隔,左侧后扇区仅有 一个2段,位于左叶的后方。
右半肝切除术精选PPT

右半肝切除术
解剖图
❖ 肝脏面正中有略呈 “H”形的三条沟, 长约5cm,其中横 行的沟位于肝脏面 正中,有肝左、右 管居前,肝固有动 脉左、右支居中, 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的神经和淋巴管 等由此出入,故称 为肝门
适应症
1.肝肿瘤: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和恶性肿瘤(肝 癌、肝肉瘤)。
❖ 缝合前应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器械、缝针,所用敷料,准确无误告知术者,方可缝合。
术中是用的肝门阻断法是肝胆外科在术中对肝脏进行操作前为了减少出血而做的步骤。 肝左外叶部分切除:切除的肝段包括肝左外叶上、下段的大部分 切开肝包膜,钳夹法分离肝脏,移除标本:电刀切开,递特大弯钳夹持分离,4号线钳夹结扎,置标本弯盘内。 已有肺、骨、脑或腹腔淋巴结等处的转移者。 肝肿瘤: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和恶性肿瘤(肝癌、肝肉瘤)。 肝切除手术较为陌生,术前做好预习工作。 取下的标本应妥善放置于弯盘内,污染的器械不能再使用,应视为污染,分开放置。 病变为弥漫型或多发的癌源已累及肝的两叶以上或侵及第一、二、三肝门者。 胆道出血:因恶性肿瘤侵蚀、肝内血管破裂和肝内局限性感染引起胆道出血不止时,可行肝切除出血,并祛除病因。 肝叶切除术:常见的几种肝叶和肝段切除有如下几种: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缝合前应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器械、缝针,所用敷料,准确无误告知术者,方可缝合。 及时观察手术进展,准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和开放时间,阻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肝细胞缺血、坏死以致肝功能衰竭,阻断时间不超 过20分钟,若超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
❖ ×14、11×34 、10×28圆、10×28三角针 、吸引管、长电刀头、手术贴膜、橡胶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
麻醉方式
×14、11×34 、10×28圆、10×28三角针、吸引管、长电刀头、手术贴膜、橡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瓶。
解剖图
❖ 肝脏面正中有略呈 “H”形的三条沟, 长约5cm,其中横 行的沟位于肝脏面 正中,有肝左、右 管居前,肝固有动 脉左、右支居中, 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的神经和淋巴管 等由此出入,故称 为肝门
适应症
1.肝肿瘤: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和恶性肿瘤(肝 癌、肝肉瘤)。
❖ 缝合前应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器械、缝针,所用敷料,准确无误告知术者,方可缝合。
术中是用的肝门阻断法是肝胆外科在术中对肝脏进行操作前为了减少出血而做的步骤。 肝左外叶部分切除:切除的肝段包括肝左外叶上、下段的大部分 切开肝包膜,钳夹法分离肝脏,移除标本:电刀切开,递特大弯钳夹持分离,4号线钳夹结扎,置标本弯盘内。 已有肺、骨、脑或腹腔淋巴结等处的转移者。 肝肿瘤: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和恶性肿瘤(肝癌、肝肉瘤)。 肝切除手术较为陌生,术前做好预习工作。 取下的标本应妥善放置于弯盘内,污染的器械不能再使用,应视为污染,分开放置。 病变为弥漫型或多发的癌源已累及肝的两叶以上或侵及第一、二、三肝门者。 胆道出血:因恶性肿瘤侵蚀、肝内血管破裂和肝内局限性感染引起胆道出血不止时,可行肝切除出血,并祛除病因。 肝叶切除术:常见的几种肝叶和肝段切除有如下几种: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缝合前应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器械、缝针,所用敷料,准确无误告知术者,方可缝合。 及时观察手术进展,准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和开放时间,阻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肝细胞缺血、坏死以致肝功能衰竭,阻断时间不超 过20分钟,若超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
❖ ×14、11×34 、10×28圆、10×28三角针 、吸引管、长电刀头、手术贴膜、橡胶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
麻醉方式
×14、11×34 、10×28圆、10×28三角针、吸引管、长电刀头、手术贴膜、橡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瓶。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段亚段切除
部份劈开肝中裂,沿着右前支Glisson鞘向肝内解剖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切断右前下支Glisson蒂分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可见右前下支界线,肿瘤在手指指示处,范
围明显不够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继续沿着右后支向肝内解剖,在右后支末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结扎切断右前支Glisson鞘,左支及右后支分别预置 阴断带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肝右前叶界线显现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在切除线的两边肝脏下缘分别缝7号丝线以作牵引。 在直视下解剖性离断肝组织,对1mm以下的肝静脉及
脉管三 联等小管道运 用电凝 切断,较大的管 道分别予结扎切断,肝 断面渗血或出血时,用 “普林”血管缝线局部缝 扎止血。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切开分离右侧界线时阻断右段中段Glisson鞘15 min, 然后改为阻断左段中段Glisson鞘15 min切开分离左 侧界线,如此多次交替阻断。不会造成肝组织缺血性 损害。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用电切画出右前叶肝组织界线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肿瘤在血管钳指示位置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释放右前支Glisson鞘,阻断右后支,可见肿瘤在前 后支交界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结扎右后下分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血供立即改变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切除范围确立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一一结扎切断肝内的静脉属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可见完整的右前、后Glisson系
精准肝切除
精准肝切除为董家鸿教授竭力倡导,以肝段 亚肝段为单位的解剖性肝切除是其技术平台, 能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的情况下完 整切除肝肿瘤,并减少肿瘤转移。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XXX,55岁,男性,肝右前下右后下交界处
肝癌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肿瘤位于食指指示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首先切除胆囊,分离右前支前方软组织
部份劈开肝中裂,沿着右前支Glisson鞘向肝内解剖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切断右前下支Glisson蒂分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可见右前下支界线,肿瘤在手指指示处,范
围明显不够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继续沿着右后支向肝内解剖,在右后支末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结扎切断右前支Glisson鞘,左支及右后支分别预置 阴断带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肝右前叶界线显现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在切除线的两边肝脏下缘分别缝7号丝线以作牵引。 在直视下解剖性离断肝组织,对1mm以下的肝静脉及
脉管三 联等小管道运 用电凝 切断,较大的管 道分别予结扎切断,肝 断面渗血或出血时,用 “普林”血管缝线局部缝 扎止血。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切开分离右侧界线时阻断右段中段Glisson鞘15 min, 然后改为阻断左段中段Glisson鞘15 min切开分离左 侧界线,如此多次交替阻断。不会造成肝组织缺血性 损害。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用电切画出右前叶肝组织界线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肿瘤在血管钳指示位置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释放右前支Glisson鞘,阻断右后支,可见肿瘤在前 后支交界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结扎右后下分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血供立即改变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切除范围确立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一一结扎切断肝内的静脉属支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可见完整的右前、后Glisson系
精准肝切除
精准肝切除为董家鸿教授竭力倡导,以肝段 亚肝段为单位的解剖性肝切除是其技术平台, 能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的情况下完 整切除肝肿瘤,并减少肿瘤转移。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右前叶( Ⅴ, Ⅷ或称肝中段)切除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XXX,55岁,男性,肝右前下右后下交界处
肝癌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肿瘤位于食指指示处
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段亚段切除
首先切除胆囊,分离右前支前方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