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分切除手术配合ppt课件
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手术配合【关键词】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配合腹腔镜下肝叶切除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疤痕小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吉林省前卫医院于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左外叶11例,左内叶2例,右前叶6例,左后叶1例。
单发(一个病灶)18例;多发3例;肝癌12例;肝血管瘤8例。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1.2.2 心理护理巡回护士手术前应了解患者详细情况,如疼痛出血、肿瘤的性质,意外等情况,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提供手术时必须知道的信息,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强患者对完成此项手术的信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常感到孤独恐惧,因而应由巡回护士陪同进入麻醉准备间,使其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对其进行麻醉诱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利于手术的进行。
1.2.3 仪器准备摄像机、显示器、CO2气、冲洗器、超声刀、冷光源、血管闭合系统、OB胶。
1.2.4 器械准备除了常用器械外,还要有特殊的器械,如止血物品速即沙,医用生物蛋白胶,连发钛夹器。
1.2.5 术中配合巡回护士配合建立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做好全麻配合工作,手术中输液畅通,静脉穿刺应选择套管针,以方便术中给药。
同时套管针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及时告知麻醉师和手术医师。
放置手术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左侧或右侧。
遵循手术体位的总体原则,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对循环呼吸干扰小。
确保仪器安全,正确连接各种导线,如光导纤维、超声刀、冲洗吸引管道、气腹导管、血管闭合系统导线;同时做好超声刀和血管闭合系统的调试工作,根据需要调整到合适的强度。
1.2.6 器械护士的配合建立气腹和操作平台,尖刀于脐下缘做一个1.0 cm 长切口,建立CO2气腹,使CO2应缓慢注入并维持腹内压在8~14 mm Hg左右。
DCD肝移植例教学课件ppt

案例二:DCD肝移植术后护理经验分享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肝移植患者至关重要,包 括定期检查肝功能、合理调整饮食、保
持适量运动、避免感染等。
A 患者基本情况
一位45岁的女性,因急性肝功能衰 竭接受DCD肝移植手术。
B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经验总结
术后护理对于肝移植患者的康复具有重 要意义,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以及避免感 染等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情况
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患者肝功能恢复 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已回归正常生 活。
案例三:DCD肝移植康复指导经验分享
患者基本情况
康复指导
康复内容
康复效果
经验总结
一位60岁的男性,因慢 性肝硬化导致的肝功能 衰竭接受DCD肝移植手 术。
在患者康复期间,专业 的康复指导对于促进患 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作用。
DCD肝移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DCD肝移植的适应症包括各种 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慢性肝炎 、肝脏肿瘤等严重肝脏疾病。
DCD肝移植的禁忌症包括患有 严重的心、肺、肾等器官疾病 ,患有传染病或存在精神疾病 等。
在进行DCD肝移植前,医生会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以确保他们适合接受这种手 术。
02
定期随访与复查
随访时间
肝移植术后随访时间通常为出院后1个月、3个月 、6个月和1年,之后每年1次。
随访内容
包括生命体征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复查项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项 目,如免疫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05
DCD肝移植的成功案例 分享
右半肝切除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胆囊钳,胆道探条; 取石钳、腹部拉钩、 钛夹钳,步雪峰器械、 冲洗球
特殊器械
B
21刀,吻合针、三角针,
PDS、慕丝线(1-0、2-
0、3-0、4-0),纱布, 5-0普利林、、超声刀
长电刀头,吸引器管一 ( Ligusure )、氩气
套,灯把保护套,电刀 刀
清洁片、纱布垫、导尿
一管、次尿袋性、引物流品管、标
肝叶切除术的配合
石亚运
1
主要内容
01 肝脏的相关解剖知识 02 麻醉方式及体位 03 术中用物 04 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05 心得
2
肝脏的相关解剖知识
肝胃韧带
3
镰状韧带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
圆韧带
4
麻醉方式与体位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固定)
5
术中用物
剖腹敷料 桌布 手术衣 剖腹包,盆
直角钳,组织剪, 血管钳,小圆针 1#,结扎线,纹
饰钳、超声刀
直角钳,组织剪,血管 钳,结扎线0#、4-0八 根针缝扎,超声刀/电 刀/(Ligusure),钛
断肝门
导尿管(纹式钳) 阻断时间15-20min
处理血管
3
牵拉肝脏
4-0八根针 标记和牵拉止血作用
纹式钳
4
切断肝内胆道
中弯暴露
处理:结扎线1#(两把钳子加,剪刀断,线扎
连发钛夹(钛夹夹,组织剪断)
8
心得体会:主要密斯钳、纹式钳分离、结扎、创 面止血和缝合 物件清点:血管阻断夹、钛夹、纹饰钳、纱布、 纱布垫
9
谢谢观赏
10
本袋、纱球、贴膜
C
高值物品
D
6
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肝部分切除手术配合ppt课件

10%-30%的肝癌病人可发生低血糖症2% -10%的病人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cirrhosis 病人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其它:如溶血、浆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 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卟啉 病、胱硫醚尿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性征改变。
24
治疗
• 治疗原则 o 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发现并治疗小肝癌。 o 对难以切除的大肝癌,采取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争取二期切除。 o 对复发肝癌可行综合治疗和再切除。 ❖ 对合并或不合并 cirrhosis的肝癌均可实施肝移
植手术。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基于我国肝癌的特点,在70年代, 相继AFP、影象学的发展—第二次 高潮。
• 1984年年后肝移植开展,达到了肝 脏外科的最高理想。
5
6
7
8
肝血供
• 肝动脉:25~30%,供氧40~60%。 • 门静脉:75~70%,供氧60~40%。 • 总血流量占心排除量的1/4。 • 正常每分钟可达1500ml。
癌死亡率越高的地区发病年龄越低。 •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小肝癌(<5cm)手术切除后5年
生存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1
病因
•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变 在中国约有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是 HBV携带者。
•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酶素、蓝绿藻类、蒽)与饮 水污染 其它危险因素 酒精性肝硬变、B型血、雄激素、寄生虫等。
9
生理功能
• 泌胆:600~1000ml • 代谢: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 • 凝血: • 解毒: • 吞噬或免疫功能: • 造血、储血功能: • 肝再生能力很大,但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温一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
术后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腹腔感染
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腹痛、腹肌紧张,腹腔引流 管引流液混浊或呈脓性,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或 伴有呃逆,应怀疑有腹腔感染的可能。应行B超检查及 时作出诊断。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
术后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肝功能衰竭
肝叶切除术易发生肝细胞坏死,而致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 有持续高热、黄疸、腹腔积液、全身出血倾向、尿少等,重者 发生肝性脑病。因此,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慎用有损肝功 能的药物(如巴比妥类),积极保肝治疗,并给予氨基酸及脂肪 乳等营养支持。除加强护肝(门冬氨酸鸟氨酸)、以及生理盐水 灌肠。对于躁动的患者给予上床栏、约束四肢,专人床边看护。
外科查体: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足足背肿胀, 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局部压痛。
辅助检查:2017-6-1肝胆胰脾彩超肝内室性灶(8.8×8.8cm)脂 肪肝(轻-中度),肾输尿管彩超,双肾结石(其中一个大小为 0.4×0.3cm),上腹部MRI平扫:1,肝右前叶及左内叶囊实性占 位(8.0cm×7.4cm)囊性腺瘤可能,2,考虑左肾错构瘤,复杂性囊 肿不完全性排除,3,脾稍大。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完全性 左束支阻滞。
翻身和下床活动时防止管道脱出,每天更换引流袋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
术前护理问题
焦虑:与 环境陌生, 担忧预后 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与 手术的相关 知识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
术前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观察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详细解释,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 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配合手术治疗
肝叶切除术护理查房
肝叶切除术体位
根据病变范围及手术方式选择 合适的体位,有利于手术操作。 一般左半肝或左外叶切除术时, 病人采取平仰卧位;右半肝或 右三叶切除时,于病人的右肩 部、腰部和臀部各垫一砂枕, 使身体向左倾斜30°~45°, 右上肢固定于头架上。
手术室护理查房ppt课件

手术原则
• 遵循彻底性和安全性两个基本原则 ➢ 肿瘤局限于1个肝叶内,可作肝叶切除;已累及1
叶或刚及邻近肝叶者,可作半肝切除;已累及半 肝,但无硬化者,可考虑三叶切除;位于肝边缘 的可作肝段或次肝段切除或局部切除;对伴有肝 硬化的小肝癌,可采用距肿瘤2cm以外切肝的根治 性局部肝切除术。 ➢ 肝切除术一般至少保留30%的正常肝组织,对有肝 硬化者,肝切除量不应超过50%。
11
手术适应症
• 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未侵及 第一、第二肝门和下腔静脉者
• 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 50%
• 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 • 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 • 术后复发,病变局限于肝的一侧者
12
手术前护理
• 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注意休息,积极纠正营养不 良;按医嘱给清蛋白、血浆、全血、维生素K等,并采取 有效保肝措施,术前尽量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流管代替)、各型丝线、11×34肝针
16
手术步骤
• 常规消毒铺巾 • 常规切皮,电刀依次切开皮下、腹壁各层 • 安装悬吊拉钩,充分暴露手术野,探查腹腔 • 用湿纱布垫将胃肠推向左下方,充分暴露肝肿瘤部
位 • 较大肿瘤或粘连明显,在分离肝周围韧带及切肝时
可能引起大出血,用阻断带阻断肝门
17
• 以精细分离钳及剪刀依次分离剪断肝圆韧带、肝镰 状韧带等韧带组织,7号或4号丝线缝扎或结扎
23
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B6、B12、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的场所
5
• 解毒功能 :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 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护理查房

器械包 其他
圆刀片22# ,尖刀片11#,吸引器连接管*2,吸
引器头 *1,14号T管,6号尿管,18号T管,24
号T管✘2,0-可吸收线,4-0prolen,3-0及4-0可 吸收线,1、4、7慕丝线,尿管贴及引流管贴, 康基套件,腔镜切割吻合器及钉匣,腔镜标本袋, 大号及特大号hemlock夹(大量)
1 3 2 4
片延长切口,电刀切开肌肉层,取出标本,圆 针七号线或0-可吸收性缝合关闭切口 • 提前连接好胆道镜,胆道镜探查
• 放置T管,4-0可吸收缝合,注水确实无漏
水.
• 检查腹腔肝表面,止血。放置引流管,点 数,圆针七号线关腹,三角针一号线缝皮
8
注意事项
仰卧大字位,右手输液外展,妥善固定静脉管路及动脉管路。 术前备好加温毯,加温输液器。 手术时间长,预防皮肤压疮,测量体温。 术前做好腹腔镜设备及工作站准备工作。 肝门阻断时间15-20min,需计时。 腹腔镜主机置于患者右侧头侧,副屏幕置于患者左边头侧。主刀位于患者左侧,一助位于患者右侧,持镜子的医生位 于大字位中间。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 手术护理查房贺芳 201年10月01病史
02
护理诊断
CONTENTS
03
手术配合
04
注意事项
05
护理问题
病史
于某,女,66岁,诊断为肝占位,主诉乏力,厌食半余年。 BP:138/84mmhg。 患者于2018年10月0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肝部分切除术。 查体T:37.0℃,P:87次每分,
3
护理诊断
焦虑紧张:与环境陌生有关 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4
护理诊断
恐惧:与手术治疗、恶性疾病诊断及预后不佳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睡眠环境改变有关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79例经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配合经验。
结果7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时间120~246min,平均136min,肝癌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配备相对固定的手术室护士,术中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瘤技术操作,对顺利完成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配合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肝切除已经成为肝脏手术的重要方法。
黄志强院士认为[1]:”肝脏外科到了”腹腔镜”时代并不算言过其实” 。
腹腔镜肝脏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但肝脏血管丰富,并与胆囊、胰腺等脏器之间关系复杂,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风险高,对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要求高。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进行79例经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圆满成功,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9例患者,男49例,女30例,年龄26~67岁,平均49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58例,肝腺瘤3例,肝血管瘤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8例。
患者中HBsAg阳性56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60例,B级19例。
1.2 方法对患者行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头高脚低20°,根据手术需要取左倾或右倾30°。
在脐旁穿刺建立CO2气腹,30°腹腔镜探查,根据肝脏病灶部位建立其它穿刺孔,置入trocar。
手术步骤:①用超声刀或电刀游离肝周韧带;②充分显露第一肝门,备腔镜用血管阻断夹,用于臨时阻断肝门血管;③电凝勾画出足够的手术安全切缘;④用超声刀、电刀或超声吸引刀(德国Soring)联合使用逐步切开肝组织,显露肝内管道,用钛夹或hemlock夹闭后离断;⑤解剖第二肝门,分离出左或右肝静脉主干,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切断;⑥冲洗创面,仔细检查有无出血和胆漏,少量渗血用电灼止血,创面覆盖止血纱布或纤丝速即纱;⑦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延长腹部穿刺孔后取出,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知识及解剖
术前准备 手术配合及体会
肝脏外科手术发展简介
• • • • • • • • • • Bwrta(1716):腹部刀伤突出于腹壁外的肝脏组织。 Brun(1870):切除一肝脏破裂病人的部分肝组织。 Luis(1886):肝腺瘤切除,但术后病人死亡。 Langenbusch(1888):肝左叶部分切除。 Lucke(1891):成功切除肝左叶的肝癌。 Keen(1899):成功切除肝左外叶的肝癌。 Wendel(1910):成功次全切除肝右叶肝癌。 Cattell(1940):成功切除结直肠肝转移癌。 40年代后期,按解剖学原则有计划的进行手术切除。 60年代肝移植的开展。
病因
•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变 在中国约有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是 HBV携带者。
•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酶素、蓝绿藻类、蒽)与饮 水污染 其它危险因素 酒精性肝硬变、B型血、雄激素、寄生虫等。
病理及分型
• 大体分型: o 结节型 :最常见,多伴有cirrhosis o 巨块型 :单发,巨大包块,或由许多密集的结 节融合而成,较少伴cirrhosis o 弥漫型 : 少见,全肝布满灰白色点状结节, 肉眼难以和 cirrhosis区别。
• 组织学分型: o 肝细胞癌 约90%,大多伴有 cirrhosis o 胆管细胞癌 约5%,罕见合并 cirrhosis o 混合型肝癌 约占5% o 纤维板层型肝癌及其它类型
临床表 现
原发性肝 癌早期无 特征性
中晚期的 临床表现
特殊的临 床表现
• 一般在40岁以上如有上腹部不适、胀痛、刺 痛、食欲下降,无力和伴有进行性肝肿大者。 • 肝硬变的病人,出现进行性肝肿大,疼痛加重 都应考虑肝癌或癌变的可能。
我国肝癌手术的早期的经验 (曾宪九1964年)
• • • • •
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肝切除量应小于50%。 广泛肝切除术应极慎重。 肝功能衰竭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 远期治疗效果似与肝切除量不成比例。 肝硬化的病人应作较保守的肝切除。
我国肝脏外科的三次高潮
• 1951年对肝内管道腐蚀标本的研究 ,肝是一分段的器官,才进入真正 肝切除阶段—第一次高潮。 • 基于我国肝癌的特点,在70年代, 相继AFP、影象学的发展—第二次 高潮。 • 1984年年后肝移植开展,达到了肝 脏外科的最高理想。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1 . 如无其它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 疫法≥400ug/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 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 性肝癌者可诊断为肝癌。
2 . 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 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 一者: ①AFP≥200ug/L; 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 ③无黄疸而ALP或GGT明显升高; ④远处有明显的转移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 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记阳性的 cirrhosis
• 1、肝区疼痛 为最常见症状,因肿瘤迅速生 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多为胀痛、钝痛和刺痛 ;可为间歇性,或为持续性。突发剧烈腹痛和 腹膜刺激征为破裂出血所致。 • 2、消化道症状 可出现食欲减退(厌食)、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常因肝功 能损害以及肿瘤压迫胃肠道所致。 全身可由腹水及肝功能障碍引起消瘦、腹 胀、乏力,严重者出现贫血、发热、黄疸、出 血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发热常见,但抗生素 无效。
• 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 : 继发性肝癌、活动性肝 病及肝硬化、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包 虫病、邻近肝区的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发现并治疗小肝癌。 o 对难以切除的大肝癌,采取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争取二期切除。 o 对复发肝癌可行综合治疗和再切除。
辅助检查
定性检查(肝癌标志物 检查)
AFP: AFP是目前诊断 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
肿瘤相关抗原:CEA、CA19-9 可阳性。
铁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
肝功能及血清酶学检查 可辅助诊断。
超声影像
新型螺旋CT扫描
MRI
影像学检查 (定位)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 脉造影( ≤1厘米)
腹腔镜、肝穿刺活检 、剖腹探查也可选用
肝血供
• • • •
肝动脉:25~30%,供氧40~60%。 门静脉:75~70%,供氧60~40%。 总血流量占心排除量的1/4。 正常每分钟可达1500ml。
生理功能
• • • • • • • 泌胆:600~1000ml 代谢: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 凝血: 解毒: 吞噬或免疫功能: 造血、储血功能: 肝再生能力很大,但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温一 次阻断肝血流不超过10-20分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 • • • • 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 死亡率居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 流行病学:亚洲高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我国东南沿海是高发区,其中江苏启东发病率最高。 胆管细胞癌多见于泰国、我国的广东和香港等 肝吸虫病 较多的地区。 • 40~49岁为多,男女之比为3~5:1。可见于各年龄段,肝 癌死亡率越高的地区发病年龄越低。 •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小肝癌(<5cm)手术切除后5年 生存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3、肝脏肿大 中晚期最主要体征。肝肿大呈 进行性、质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 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整齐,触诊时有压痛 。肝表面接近下缘的癌结节最易触及,有时患 者自己发现而就诊。 • 4、转移症状:如肺、骨、脑、胸腔转移。
• 癌旁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产 生各种异常作用而引起的机体内分泌或代谢等 方面紊乱的症候群。 10%-30%的肝癌病人可发生低血糖症2% -10%的病人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cirrhosis 病人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其它:如溶血、浆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 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卟啉 病、胱硫醚尿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性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