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最新-关于某风景区旅游管理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 精品

关于某风景区旅游管理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1为进一步理顺**风景区的管理体制,推动我县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广泛征求县人大、县政协、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农村管理处、县民政局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借鉴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诸暨旅游事业管理区、温州雁荡山旅游区、莲都东西岩风景区等地旅游的运行管理体制,经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成立**风景区管理处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如何理顺体制问题作了积极的尝试。
乡镇撤扩并前曾由当时**乡的一名副乡长兼任管理处主任,但工作重点还是在农村。
1993年,成立**县**风景旅游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
1994年,又决定由五云镇党委一名副书记兼任**管理局副局长。
1998年,县委、县政府计划将**管理区从五云镇划出,建立一个**乡(镇),由于条件不成熟,未能得到上级批准。
2000年3月,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借鉴了永康方岩等地的成功经验,出台了县委〔2000〕13号文件《关于**风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授予**管理局一定的行政区域综合管理职能,撤销原**管理局党组,建立局党委。
由五云镇人民政府将**景区所在的12个行政村(原**乡)委托给**管理局管理,**管理局对12个行政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负全责,并设立“**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农村管理处”(以下简称**农管处)。
**农管处设立党总支,隶属于**管理局党委。
**管理局由一名副局长分管农村工作,兼任**农管处党总支书记、主任。
这种管理体制,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土地政策处理、风景资源保护、景区村庄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1、行政管理不够顺畅。
**农管处不是一级政府,没有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人员、机构的配置,而级别却与**管理局同级,但又受事业单位**管理局的领导,运作起来不够顺畅。
行政管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论文

西北民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姓名:吕方琴学号:教学单位:培养方式: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7 年 5 月目录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4)(一)行政管理的概念 (4)1、对于行政管理概念的不同理解 (4)2、说文解字中关于行政管理的解释 (4)本文所称的行政管理的概念 (4)(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 (5)1、系统原理 (5)2、人本原理 (5)3、动态原理 (5)效益原理 (5)(三)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6)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7)(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7)1、行政管理体制涵义的几个要点 (7)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7)3、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8)(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及必要性 (9)1、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 (9)2、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9)3、确立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重要作用的几个方面 (10)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1、当前政府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易出现的问题 (11)2、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11)3、行政管理体制的落后阻碍了改革的步伐 (11)4、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透明度不高 (11)(二)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1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14)2、深化改革的重点 (14)3、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14)3、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措施 (14)4、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14)摘要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的形势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对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使之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内容摘要: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机制创新,行业管理摘要: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从开始至今,共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和创新四个阶段.本文综述了四个阶段中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改革给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旅游产业的恢复和迅速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管理体制向新体制变革和转换的过程。
回顾这一改革创新的过程,可以根据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成果分为四个阶段.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机制创新,行业管理摘要: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从开始至今,共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和创新四个阶段.本文综述了四个阶段中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改革给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旅游产业的恢复和迅速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管理体制向新体制变革和转换的过程。
回顾这一改革创新的过程,可以根据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成果分为四个阶段.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之前,我国的旅游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从事从中央到地方的外事性、政治性的接待工作,成立的我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是外交部的外事行政管理部门.,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关闭了几十年的大门,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国际人境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外国游客如潮水般涌来,荡激着原有的外事政治接待型旅游管理体制.3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发展旅游事业的请示报告》,报告中对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将目前的我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直属国务院的管理总局”;二是“各有关省、市、自治区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各地方的旅游事业”;三是“为了统一领导旅游事业,建议成立17人的旅游领导小组。
7月,国务院成立了由副总理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加人的旅游领导小组,开始建立各省级旅游管理机构,将旅游局变为国务院直属局。
8月,国务院批转了旅游事业管理总局《关于改变全国高级饭店管理体制的建议》,将一批专用别墅和接待外宾的宾馆划归旅游行政部门分类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第23页/共63页
第一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涵 义 和 内 容 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每隔五年均开始一场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改
革。 这一变革可以说构成了最近20多年来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
第24页/共63页
第一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涵 义 和 内 容 尤其是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依据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十六届二中全会审
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其核心内容是: (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25页/共63页
第3页/共63页
二、参考书目
• 5、胡鞍钢主编《中国大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6、李图强著《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7、彭宗超、薛澜、阚珂著《听证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第4页/共63页
第一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涵•
•
义
和1一.内试、述容思行考题政:体制
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20页/共63页
第一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涵 义 和 内 容 必须统一认识,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
改革。
•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改革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各级政府机构改革,
并使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减少1/4。
第31页/共63页
第一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涵 义 和内 容 政府的执法职能越来越强化,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
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策略探讨

2深化我 国行 政管 理体 制改 革的 基本 策略
在深 化我 国行政管 理体制 改革 的过程 中, 要有 正确 的策略, 探讨 改革 的新
的方式方 法。 2 1 确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晰的 改革总 体 目标 和对策
国务 院机构 改革, 推进 地方政 府机 构改革 , 简和规 范各类 议事协 调机构 及其 精 办事机 构 。十七 大报 告指 出要 “ 加大机 构整 合力 度, 探索 实行职 能有 机统 一
经 济 与 社 会
I ■
我 国现 阶段 行 政 管理 体 制 改 革 的 任 务 与 策略 探讨
陈 吉芝
( 湖南省 长沙市黎 托 乡长潭 管理处 ) [ 摘 要 ] 深化我 国行 政管理 体制 改革 的主要任 务 是全 面 正确履 行政 府职能 , 化政 府机构 改革 , 深 改进行 政管理 方式 , 顺与行 政体制 有关 的各方 面关系 , 理 深 化 行政 区划 体制 改革 , 少行 政层 级, 减 建立 健全 决策 、执行 、监 督相互 制约 协调 的运 行机 制, 深化 公务 员制度 改革, 分类推 进事业 单位 改 革 。深 化我 国行政 管 理 体制 改革, 要有 正确 的策 略 。确 立清 晰的 改革 总体 目标 和 对策, 体配 套 、协调推 进, 整 健全 改 革的法 律保 障机 制, 索新 的行政 管理体 制 改革方 式, 探 重视 理论 的研 究和 指 导 作 用 。 [ 关键 词] 行政管 理体 制 改革 任务 策略 中图 分类号 :6 0 D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童编 号 :0 99 4 (00 l 2 20 10 — 1X 2 1) 1 3 1 0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内容摘要: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经基本摆脱了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持久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自198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开发区至今,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功能属性的特殊政策区域,可统称为功能区。
功能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产物,已走过了28年的发展历程。
功能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同时,也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一、国内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区域属性上仍是功能区,尚未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为行政区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属地化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主要依托功能区所在的行政区(市、县),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与所在的行政区(市、县)政府合署或按行政区(市、县)政府内部机构管理,为保障行政区与功能区的统筹协调,在领导体制上通过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市、县)政府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加以解决。
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通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过属地化管理,依靠当地政府对区域工作的熟悉,可启动迅速;二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统筹管理功能区开发建设,避免了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三是行政成本低,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机构合署,可综合设置管理机构,精简效能。
这种模式的不足:一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主导建设,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在功能区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等方面难以站在全市、全省的高度,满足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二是管理委员会与所在地的区(市、县)政府合署,机构规格不高,对外横向协调和对上协调力度有限。
(二)垂直型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市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由市政府垂直管理,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代下,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的现代管理要求。
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行政文化和行政手段重要性,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弥补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文章将重点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应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推动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手段能够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还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隆重召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明确,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转变,当前政府职能使政府机关单位的内部机构得以优化,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通过对当前管理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利用更加科学明确的行政手段和管理体系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行政管理的根本含义及其属性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法律的规则为基本依据,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
通过制定的约束和标准,能够让行政相关群众的活动可以限制在探究行政管理内,各级政府需要对管理的主体进行明确,对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如何管理是其中最关键的点。
首先,管理的主体就是行政管理主体,行政主体一般是政府、事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部门通过实际管理能够加强法律上政府和部门的工作,将其统称为行政机关。
管理的对象一般是指行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行政管理人和行為人进行控制,从管理的角度上按照法律表现方式,对整个行为标准和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同时也要通过相关的依据、程序、法律机制等来对管理进行细化,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中通过对管理与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等明确应该由法律来进行。
二、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角色定位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在当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在经历了数次体制改革后,并没有发生十分彻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