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要点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要点BOPET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OPET)薄膜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ICI公司开发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品已由原来的单一绝缘膜发展到现在的电容器用膜、包装用膜、感光绝缘膜等;按厚度有从0. 5μm到250μm数十个规格;其生产工艺也从最简单的釜式间歇式生产发展到多次拉伸与同步双向拉伸,其产品形式也由平膜发展到多层共挤膜、强化膜及涂覆膜等。
1.生产工艺及改善聚酯薄膜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薄膜品种之一,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步法双向拉伸工艺生产[1]。
1.1 BOPET的生产工艺BOPET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 PET树脂干燥→挤出铸片→厚片的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收卷→分切包装→深加工。
1.1.1PET树脂的干燥PET树脂由于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因此吸湿性较强,其饱和含湿量为0. 8%,而水分的存在使PET在加工时极易发生氧化降解,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加工前必须将其含水量控制在0. 005%以下,这就要求对PET进行充分的干燥。
一般干燥方法有两种,即真空转鼓干燥和气流干燥。
其中前一种干燥方法PET这有利于控制,不与氧气接触PET因为真空干燥时,较好的高温热氧老化,提高产品质量。
PET的真空转鼓干燥条件如下:蒸气压力0. 3~0. 5MPa,真空度98. 66~101. 325 kPa,干燥时间8~12h。
1.1.2PET熔体挤出铸片将干燥好的PET树脂熔融挤出塑化后,再通过粗、细过滤器和静态混合器混合后,由计量泵输送至机头,然后经过急冷辊冷却成厚片待用。
挤出铸片的工艺条件为:挤出机输送段温度240~260℃,熔融塑化段温度265 ~285℃,均化段温度270 ~280℃,过滤器(网)温度280~285℃,熔体线温度270~275℃,铸片急冷辊温度18~25℃。
1.1.3PET厚片的双向拉伸薄膜的挤出双轴(向)拉伸是将从挤出机挤出的薄膜或片材在一定温度下,经纵、横方向拉伸,使分子链或待定的结晶面进行取向,然后在拉伸的情况下进行热定型处理。
双向拉伸聚酯_PET_薄膜生产工艺技术_6_纵拉伸工艺

收稿日期:2005203203。
作者简介:杨始堃(19362),男,广东人,教授,从事聚酯方面的研究。
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生产工艺技术(6)———纵拉伸工艺杨始堃(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中图分类号:T Q32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8261(2006)032006220021 关于聚酯拉伸形变的基本特点 由于聚酯的玻璃化温度较高,通过骤冷可使得结晶度近于0,所以它与聚丙烯的拉伸采用的工艺温度和特点不同,是在无定型状态拉伸,工艺温度是在t g ~t g +15℃,而不在晶态拉伸。
因此,有关拉伸时球晶变形和破坏的理论,在聚酯双向拉伸制膜工艺中不适用,若厚片中含有球晶,因拉伸的条件只是适于无定形的,所以一般不会使它变形。
拉伸形变过程是放热过程。
拉伸常伴着分子链的取向,有序程度增加,因此拉伸后的聚酯结晶时,诱导期很短,若不急冷,则其结晶度将上升。
拉伸使分子链伸展和解缠,同时拉伸过程中还存在着热运动,使伸展链回复为卷曲的过程(回缩),当回缩的速度与拉伸形变的速度相等时,实际上对分子链没有拉伸作用,此时宏观上只是拉薄,拉细而已。
2 拉伸和取向的一些关系及取向的表征 拉伸形变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可用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如图1。
①开始形变—屈服(近年有人认为PET 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这点不是屈服点);②屈服—应力加速上升点;③应力快速上升点—断裂。
应用应力—应变曲线与温度试样结晶度关系,可得到对纵拉伸工艺有用的参考数据。
例如:关于厚片结晶度应小于3%的要求,便是从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果。
一般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恒温拉伸时,随拉伸比和拉伸速度的增大,取向程度增加;随拉伸温度上升,取向程度下降。
应着重指出: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车速和机械拉伸比一定的条件下,纵向拉伸后薄膜取向程度,随拉伸温度的升高而下隆。
取向程度有多种方法测定和表征,对于非晶的取向,包含基团的和大分子链的2种取向,而对生产来说,大分子链取向是主要的,大分子链取向程度最简便的测定和表征方法,是用其热收缩(t g 以上)大小来表征,例如在80℃水中收缩3m in,直接用其收缩值百分数(θ)来表征:θ={(L 0-L )/L }×100%,式中:L 0、L 分别为样品热收缩前后的长度。
浅谈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流程和技术发展

浅谈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流程和技术发展摘要: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是聚酯切片经过热熔融挤出,经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成型的塑料薄膜。
本文主要介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现有工艺流程技术的情况,主要包含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两个方面,以及行业的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工艺流程;行业技术发展一、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背景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 BOPET 薄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刚性好、透明、光泽度高、韧性强,耐磨性、耐折叠性、耐针孔性、抗静电性和抗撕裂性,已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绝缘、磁记录材料、感光材料、胶片、标牌、装饰、转移基材、包装等领域。
[1]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主要应用在包装材料,初期应用主要在包装卡带、胶片、食品医药等。
发展至今日,由于在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该材料已用于微型电路干式阻隔用膜材、太阳能背板电池薄膜材料、液晶显示屏幕材料、低萃取绝缘材料、防伪基材及航空航天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
目前,各大高分子材料生产商开始深度研究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技术研发,对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各方面性能进行了深度的挖掘,研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聚酯薄膜,以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占领市场。
[2]二、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工艺流程2.1 结晶和干燥。
聚酯薄膜的原材料“切片”由于包装运输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有少量的水分,为减少其影响,在熔融挤出之前需要对原材料切片进行预结晶和干燥。
预结晶和干燥能较为精细地去除原材料中的水分,含水量降低原材料受热熔化所需温度将有所提升,熔化后物质较为独立、均匀,拉伸时不会出现局部粘连现象。
[3]预结晶和干燥设定工序温度一般要高于水沸点温度,参考控制在140℃~170℃,干燥时间约2~4h。
2.2 熔融挤出。
熔融挤出的设备常见的是单螺杆挤出机或者双螺杆挤出机,其本身具有熔融和挤出的功能,还包括熔体管、计量泵以及过滤系统。
经过预结晶和干燥后的聚酯薄膜切片投入挤出机后,开始了挤出机运行,其作用是聚酯薄膜切片在其中进行预加热,通过螺杆压实、压缩最终熔融塑化。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概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医疗等各个领域。
其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准备、薄膜拉伸成型、固化和后续加工等多个环节。
原料准备1.聚酯树脂的选取:聚酯树脂是制备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基础材料,通常选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聚酯树脂作为原料。
2.添加剂的配方: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适当添加改性剂、增塑剂、阻燃剂等,以提高薄膜的性能。
薄膜拉伸成型1.挤出过程:将预先准备好的聚酯树脂颗粒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然后经过挤出头挤出成连续的膜状。
2.压延过程:将挤出的膜状物经过辊压延,使其变得均匀、光滑。
3.双向拉伸过程:将压延的膜经过双向拉伸,通常使用钳夹或卷扬机构,实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拉伸,使膜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固化将拉伸后的聚酯薄膜通过热固化装置进行固化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后续加工1.修边:将固化后的薄膜修剪成所需的尺寸。
2.滚涂:根据产品要求,可以进行滚涂处理,使薄膜表面具有不同的功能性,如耐磨、防水等。
3.印刷:可以对薄膜进行印刷,以便标识和装饰。
4.成品检验:对成品薄膜进行外观检验、机械性能测试、热稳定性测试等,以确保产品质量。
应用领域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包装行业: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电子产品包装等,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
- 各类贴合薄膜:可用于其他材料的贴合,如金属、纸张等,用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外观。
- 建筑行业:用于防水材料、屋面膜材料等,以提供良好的防水和抗紫外线能力。
- 电子行业:用于电池隔膜、绝缘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绝缘和耐高温性能。
- 医疗行业:用于医疗包装、医疗敷料等,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较高。
结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薄膜材料,其生产知识包括原料准备、薄膜拉伸成型、固化和后续加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特点

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特点一、流延膜所有的热塑性塑料薄膜的性能,不仅同使用的塑料原材料粒子有密切的关系,还同薄膜的生产工艺及工艺参数有关。
同一种塑料制品,例如:薄膜可以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来生产,即使用同一种材料同一种生产工艺,由于生产时的温度、压力、吹胀比等工艺参数的不同,所得薄膜的性能也有所差别。
流延(Cast)法生产的薄膜称流延膜,用C作字头,如:流延聚丙烯薄膜,称CPP膜。
流延法薄膜有挤出流延膜和溶剂流延膜两种。
1、溶剂流延法溶剂流延法生产的薄膜具有更薄且厚度均匀性更好的优点,1~3um的超薄膜只在某些高科技材料中使用,一般在包装材料中不采用,因为设备投资大,溶剂毒性大,而且需使用大量溶剂,溶剂回收设备及操作费用均较大,只有像玻璃纸等极少数不能或很难用挤出法生产的薄膜才使用溶剂法生产。
溶剂法生产的流延膜工艺是:把热塑性塑料的溶液或使用热固性塑料的预聚体溶胶涂布在可剥离的载体上,经过一个烘道的加热干燥,进而熔融塑化成膜层冷却下来后,从载体离型面上剥离下来卷取而成膜。
载体可以是钢带、涂布硅橡胶的离型纸或辊筒。
美国一些需要超薄且厚度平整性特别优良的薄膜是把溶胶流延在一个加热的水银池上面,经挥发去除溶剂成膜后,从水银面上捞起薄膜卷取而成。
溶剂流延膜有以下几个特点:(1)薄膜的厚度可以很小,一般在5-8UM,使用水银为载体的薄膜,称为分子膜,其厚度可以低至3UM厚。
(2)薄膜的透明度高、内应力小,多数用于光学性能要求很高的场合下,例如:电影胶卷、安全玻璃的中间夹层膜等。
(3)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好,不易掺混入杂质,薄膜质量好。
(4)溶剂流延膜由于没有受到充分的塑化挤压,分子间距离大,结构比较疏松,薄膜的强度较低。
(5)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溶剂用量大,生产速度低。
溶剂流延法生产的薄膜有三醋酸纤维素酯、聚乙烯醇、氯醋树脂等。
此外,聚四氟乙烯和PC也常用溶剂流延法生产薄膜。
热固性的合成胶液也常用于生产高耐热性的薄膜。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也称为BOPET薄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建筑和印刷等行业。
它具有许多出色的特性,如高强度、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生产BOPET薄膜之前,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生产知识。
BOPET薄膜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聚酯原料BOPET薄膜通常由聚酯树脂制成,最常见的聚酯树脂之一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聚酯树脂会被加热并使其熔化,成为可用于生产薄膜的熔融物料。
2.流延法流延法是生产BOPET薄膜的常见方法之一、在流延法中,将熔融的聚酯树脂通过挤出机,经过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形成一条薄片,然后将薄片拉伸至所需的厚度,并在过程中进行冷却和固化。
3.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是生产BOPET薄膜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横向拉伸过程中,薄片被拉伸至所需的宽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控制拉伸速度和温度,可以改变薄膜的物理性能。
通常,横向拉伸会使薄膜的强度和耐撕裂性增加,同时也会降低膨胀性。
4.纵向拉伸纵向拉伸也是生产BOPET薄膜的重要步骤之一、在纵向拉伸过程中,薄片被拉伸至所需的长度。
与横向拉伸类似,通过控制拉伸速度和温度,可以改变薄膜的物理性能。
通常,纵向拉伸会使薄膜的强度和透明度提高。
5.收卷和切割在薄膜的拉伸过程完成后,通过收卷机将薄膜收卷成卷筒状,并进行切割,以便于后续加工和使用。
通常,收卷机具有自动张力控制系统,以确保薄膜在收卷过程中的良好质量。
BOPET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用于包装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产品,并能提供良好的保湿性和耐气候变化性。
另外,BOPET薄膜还可以用于电子领域,如LCD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板等,以提供保护和隔离。
此外,BOPET薄膜还可作为建筑材料,用于隔热层、防水层和阳光控制层等。
总而言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的生产知识包括聚酯原料的选择、流延法的使用、横向和纵向拉伸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收卷和切割。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研究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研究引言:薄膜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包装、电子产品包装以及一些工业用途中。
而聚酯薄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薄膜材料之一、然而,聚酯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厚度不均匀和膜张力不稳定。
双向拉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将对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进行研究,探讨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一、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的原理双向拉伸是指在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拉伸,通常包括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
纵向拉伸是指薄膜在机械牵引下沿着流动方向发生拉伸变形,而横向拉伸是指薄膜在机械牵引下垂直于流动方向发生拉伸变形。
双向拉伸的目的是通过拉伸使膜的分子链有序排列,从而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二、双向拉伸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1.厚度均匀性:双向拉伸可以使原本不均匀的聚酯薄膜厚度变得更加均匀。
在纵向拉伸过程中,膜材料会被拉长,从而减小薄膜的厚度差异。
在横向拉伸过程中,薄膜会在两个方向上面临拉力,从而使厚度更加均匀。
2.机械强度:双向拉伸可以显著提高聚酯薄膜的机械强度。
拉伸过程中,薄膜的分子链会被拉伸并排列有序,从而增强了薄膜的结构稳定性和拉伸强度。
3.热收缩性:双向拉伸可以改善聚酯薄膜的热收缩性。
拉伸使薄膜分子链的排列更加紧密,从而减小了热收缩率。
这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薄膜,如热收缩包装膜,具有重要意义。
4.透明度:双向拉伸可以提高聚酯薄膜的透明度。
拉伸过程中,薄膜的结晶度会增加,从而提高了薄膜的透明度。
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的参数优化1.拉伸速度:拉伸速度是影响拉伸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过程中,较高的拉伸速度会使膜材料分子链被快速拉伸,从而提高薄膜的拉伸效果。
然而,拉伸速度过快也容易导致薄膜表面出现横向纹理或褶皱,因此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选择拉伸速度。
2.拉伸温度:拉伸温度是影响拉伸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适当的拉伸温度可以降低薄膜的分子链结晶度,从而提高拉伸效果。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工艺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工艺
双向拉伸薄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原材料:使用聚丙烯(PP)等塑料颗粒作为原材料,通过加热、熔化、混合等方式进行制备。
2. 挤出工艺:将预制成的塑料熔体通过挤出机,通过模头成型,形成管状薄膜。
3. 纵向拉伸工艺:在高温和拉伸力的作用下,对管状薄膜进行拉伸,使其分子排列有序、平行排列,从而提高薄膜的强度和韧性。
4. 横向拉伸工艺:对经过纵向拉伸的管状薄膜进行横向拉伸,达到同步拉伸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在此步骤中添加某些添加剂以增加薄膜的透明度、耐热性等性能。
5. 热定型工艺:在高温下,将双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定型处理,使其保持原来的形状和性能。
6. 剪切、印刷等工艺:对热定型后的双向拉伸薄膜进行剪切和印刷等处理,形成最终的产品。
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不同的产品类型,其具体的生产工艺步骤可能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影响热稳定性的反应
2.1 水解反应
2.2 热降解反应
2.3 热氧降解反应
3 、热稳定性的测定和表征
3.1 热不稳定性现象
聚酯受高温的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化学变化,呈现热不稳定性,主要 的现象有:
分子量下降 凝胶物增加 羧基含量增大 树脂色泽变黄 有刺激性气味等。
3.2 [η]降的测定
测定树脂受高温作用(如干燥、熔融挤出)前后的[η] ,以 下降的百分数表示。
球晶:
是由片晶按球形对称排列构成的多晶体,大 小也是可变的,一般在0.2~15 um,对可见光散射 强,故切片结晶后由透明变为不透明。
结晶取向:
片晶的一个轴(一般为C轴)沿一方向取向。它一般在熔融状态才会解取 向。
球晶和结晶取向的构成单元都是片晶。
它们在光学性能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前者是不透明, 后者是透明状态。它们都属聚酯的结晶态。
成膜的关键:
厚片的结晶度小于3%
薄膜高温热收缩值达标的保证:
热定型后结晶达到50%
PET树脂结晶行为提出要求:
①易骤冷为无定形态(结晶度<3%) ,熔体结晶与冷结晶 的峰温差(tmc-tc)要小;
② 在拉伸温度范围结晶慢,以利于控制,故冷结晶的峰 温(tc)要高;
③ 在热定型温度范围内结晶快,在高车速下也能达到结 晶度50%的要求。
3.3.1 熔融峰面积法
3.3.2 氧化开始温度、氧化降温、氧化热焓表示法
4 、提高热稳定性的途径
4.1 二甘醇和共缩聚改性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二甘醇的生成或加入第三组分会造成对聚酯结构规整性 的破坏,构成结构的弱点,还会导致聚酯树脂热稳定性的下 降。
4.2 磷酸、磷酸酯的稳定作用
磷酸、磷酸脂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可钝化金属离子 的催化能力,减缓了热降解作用。
聚酯树脂切片的指标中,曾以[η]降作为热稳定性指标的 测定方法,现在很少人进行这项测定。
这方法测得的应是热降解反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程度, 测定结果依赖于测定条件的标准化(如特定的测试条件:温度、 升温过程、样品质量等),又受干燥是否彻底,用来保护的氮 气除氧是否完全等影响。
3.3 DSC法测定聚蘸树脂热氧稳定性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 产知识
一、聚酯(PET)的热稳定性问题
1 、热稳定性对其加工成形的重要性 2 、影响热稳定性的反应 3、 热稳定性的测定和表征 4 、提高热稳定性的途径
1 、热稳定性对其加工成形的重要性
聚酯的应用与其分子量大小(或以特性黏度[η]表征)密切相关, 当[η]低于0.45 dL/g时,基本上失去其强度优势而降低应用的价 值。
无论是球晶还是结晶取向,结晶态都不是100%结晶的, 因此可用结晶度来表征。
结晶度高低对熔点无影响,但对结晶取向状态的收缩率 有关。
结晶取向状态包含着基团/链节取向、分子链取向和结晶取向3个 部分的取向,若保持有分子链取向,而且温度高于tg时,或温度高于片 晶的熔融温度时,便会发生解取向并收缩。
3 、聚酯的结晶过程和动力学
4.3 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分子量分布中低分子量部分含量的多少对结晶有影响, 可用DSC谱的降温结晶过程来说明:
有一类化合物可以加快过氧化物分解,称为助抗氧剂,如 磷酸、磷酸脂及一些硫醇化合物。
二、聚酯(PET)的结晶行为和结构
1 、结晶行为和成膜过程 2、 聚酯结晶形态结构及主要特性
3 、聚酯的结晶过程和动力学 4 、影响聚酯(PET)结晶行为的因素
1 、结晶行为和成膜过程
聚酯(PET)是半结晶性高聚物,结晶度高时可为50~60 % ,在成膜工艺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大致如下:
结晶过程包含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2个过程总的结果 为总的结晶过程。
结晶成核过程依核机理分为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2种。
总结晶速度常数(K)与结晶温度(tc )常用下图表示:
tg
tc
tm
a,b二点的 K值相同,但结晶温度不同。
相同时间内结晶后达到的结晶度相同,而结晶结构是不相同的; 在a处形成的结晶小而多,在b处形成的结晶大而少,因此性能是不同 的。
4 、影响聚酯(PET)结晶行为的因素
4.1 成核剂及结晶促进剂
苯甲酸盐、离聚体等是聚酯的结晶成核剂。
催化剂和一些无机添加剂能加快结晶成核,相当于成 核剂。
磷酸酯作为稳定剂,但它有降低t g作用,起结晶促进 剂作用(降低体系的黏度,利于分子链迁移,加快结晶生长 等)。
4.2 共聚
加入第三组分会使PET结晶倾向变慢,树脂合成中副反 应生成的二甘醇等相当于第三组分,对结晶性能有明显影响。
常用的磷酸酯类稳定剂有: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 磷酸三苯酯等。
用作食品、医药包装的材料聚酯树脂不宜用此类稳定剂。
4.3 抗氧剂的稳定作用
在树脂中添加抗氧剂以提高树脂的热氧稳定性。
抗氧剂与氧的作用活性较大,在氧未与树脂作用之时,先 行与氧反应,把氧耗尽,从而达到保护树脂的作用。
效果较好的的抗氧剂是阻碍酚类:如抗氧剂1222、抗氧剂 300,亚磷酸双酚A等。
2、 聚酯结晶形态结构及主要特性
聚酯结晶形态结构有多种类型:
无定形态 非晶取向态 片晶 球晶 球晶取向
无定形态:
分子链无规排布(“乱麻”一团),外观为 透明状。
非晶取向态: 分子链沿一方向择优排列,当温度达到tg
以上时分子链会解取向而收缩,外观为透明 状。
片晶:
分子链在tg以上解冻,能运动时便可能进行结晶。 片晶尺寸是可变的(常用片晶厚度L 表示),它决定于 结晶温度等条件,它决定树脂的结晶熔点的高低,L 一般在5~10 nm,对可见光(0.3~0.7 um)的散射不 强。
降解还会造成树脂品质的下降、劣化,直接影响到 产品的品质。
加工成形过程中,由于在高温下(270~310℃左右) 熔融塑化,难以避免发生降解反应,使分子量下降,因 此,必须防止它的[η]下降到0.45 dL/g以下,同时要保证 熔融塑化的树脂熔体黏度基本稳定,波动小,以保证后 续的拉伸等过程的工艺稳定和正常运行。
控制二甘醇量在某个稳定值有利于加工工艺稳定。适当 偏高,有利于成膜和高速生产。
加入间苯二甲酸(2% ~5% )共聚改性PET,改性后的树脂 结晶较慢;
如下图所示,其结晶结构较不完整和片晶尺寸细小;成膜 工艺性能得到改进,利于生产较厚的薄膜。
间苯二甲酸共聚改性聚酯的热行为(DSC)和结晶结构(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