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急性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急 性右 室梗 死 的 心 电图诊 断
陈青 萍
急性右室梗死 ( R I是 临床上 常见 A V) 段抬高 ≥l m对 诊断 A V 的敏感 性 m RI
胸 导联 v 一 的 段呈 进行 性 抬高 1, 单纯 A V 时 , ¨ 导联 段抬 高程度 RI v
壁性后壁梗死病人中约有 5 %并发 A - 似改变 . 0 R 是诊断 A V 的可靠依据 。 RI 段对应 性 下 降 , 且 段下移 的 幅 Ⅵ. A V 在 l 上缺 乏特 异性 , 与 2 常规 1 而 R I 临床 且 2导联心 电 图在 A V R I中的作 度与 册 导 联 段抬 高 呈 负相关 。当 左 室梗死在 治疗原 则 上有很大 差异 . 故 用 右冠 状动 脉近 端 阻塞 至 A V 时 . R I 由于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指导 临床治疗有 A V 时常 规 1 RI 2导联 心 电图改变 出 段偏 右前 的水平 向量减少 , 动 脉供 血 , V R一 R均呈 明显 的 Q j S型 或 Q 型。 上 段改变 。 r 所 以 A V 常合并下壁和后壁梗死 , 少 多数学 者认 为如 发 现 V R、 4 、 R导 23 S y下移, 抬 高 ≤5% RI 很 . T , 吼 0 3 V R 单独 发生 (<3 。国 外学 者报 告 穿 联出现病 理性 Q波 , v 、 2导联无 类 %) 而 v 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时常伴胸导联
右心室肥厚 以及肺动 脉梗死 、 左室肥厚 、 抬高 Ⅲ >Ⅱ, 可作 为 急性下壁 心梗台 并
者 的室 间隔 Q波 深度 减少 , 室缺血 与 右 段抬高 , 则提示 有 A V 并存 , 断 符 室间隔 Q波 的 减少 程度 有 高 度 的相 关 RI 诊 性, 这可能是 由于 A V 时右室除极 向量 RI 消失 , a Q S波初 始 向量 由右下 转 为左上 , 导致 I、V 、 l 导联 Q波消失。 aL v 、
心电图V2、aVF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心电图V2、aVF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室
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姚海平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3(025)008
【摘要】目的:探讨STv2下降/STaVF抬高比值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19例右室梗死分为
STy2/STaVF≤0.5与>0.5两组,比较二组与合并右室梗死的关系.结果:以
STy2↓/STaVF↑≤0.5为标准诊断右室梗死时,其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8.3%.结论:STv2↓/STavF↑比值≤0.5可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窒梗死的早期心电图诊断标准.
【总页数】2页(P1399-1400)
【作者】姚海平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54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
【相关文献】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心电图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J], 李传战;田忠臣
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J], 石湘芸;吴旭辉
3.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J], 邹卫东
4.心电图V_2导联ST段压低/aVF导联ST段抬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J], 欧秀美;周大南
5.下壁心肌梗死时V_2及aVF导联ST段变化在右室梗死诊断价值分析 [J], 王政华;符竺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定义和概述,分析其心电图特点,以及与其他心肌梗死 类型的区别。
典型的心电图表现
右束支传导阻滞
RsR' 异常,V1 导联中r波变窄, R'波变高,ST-T漂移改变。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V1-4 导联呈现J点抬高,ST段抬 高,T波倒置。
V4R导联ST段抬高
V1和V2导联呈现高度Sபைடு நூலகம்段抬高, T波倒置。
鉴别诊断要点
1 右胸导联V3R和V4R异常改变
ST段抬高或r波消失,来自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且未见左心室梗塞的表现。
2 针对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心肌酶谱检测,进一步确诊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3 与其他右心室血液供应不足的病理改变相区别
如右心室肥厚,或肺动脉高压导致的T波倒置,通过综合分析进行鉴别。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
评估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区分急性心肌梗死和 心肌缺血。
心脏超声波
观察右心室尺寸、运动情况、室间隔的运动、 二尖瓣反流等,可支持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明确病变的位置 和严重程度。
结论和总结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独特,与其他心肌梗死类型存在区别。结合临 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可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的关联
1
右室心肌梗死典型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心前区疼痛。
2
典型心电图表现的症状关联
ST段抬高与胸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之间的关系。
3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胸痛、心电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如QRS波宽度和ST段抬高程度。
其他辅助检查的作用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问题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问题摘要】目的主要是分析了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方面的问题。
方法选取到了我院2011.12-2013.12月期间收治到的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34例作为了这次研究的对象,为他们进行了心电图的一个检查,并且把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特点以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里,对右胸所采取到的V3R-V6R这四个导联里任何一个导联所出现的ST段抬高都在1mV以上的情况都可以被诊断成了右室心肌的梗死情况。
结论现在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倒的都是一些常规的十二导联对右室心肌梗死进行了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做右胸导联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提升到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的机率。
关键字: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右室心肌梗死里虽然经常都会用到了常规十二导联来进行心电图的检查,但是在检查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了漏诊的一个现象。
而右室心肌梗死的出现经常会导致了心排出量的下降,但是右室和右房经常表现都是为右心室扩张等的一些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了诸多的右心室衰竭综合征,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此,对右室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十分的重要,可以有效的提高到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到其的预后。
现在对我院所收治到的34例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11.12-2013.12月期间收治到的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34例作为了这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9-6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4.9岁。
1.2方法对这些患者采取到了较为常规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进行一个检查,对一些已经被确诊成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右胸V3R-V6R导联的详细检查。
1.3统计学意义这次的研究采用到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分析,采用到了t进行检验;技术的资料可以用率进行表示,P<0.05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分析

陈
波
【 文章编号】 10 - 4 (09 1-1 030 080 0 20 )8 - 4 - 7 00 2
上述参数取 3次心搏平均值 , 多数 且 I的动态改 变 。同时 幅 , 急性 正后 壁 心肌 梗 死 ( ) 临床 酶谱均符合 急性 M MI 在 患者入 院后第一次心 电图表现 最明显。 I束支 传导 阻滞 , 室 肥 心 上并非少见 , 往与 下壁 MI 往 同时 出现 , 除外 陈旧性 M , 预激综合征及心包 疾病 。观察 组 (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X±S表 A . 近年来 日益受到 重视 , 随着急性 MI 常规 厚 , 4 为急性下壁合并 正后壁 M , 示 , I其 l 8导联心 电图的开 展 , 诊治 率不 断提 组 ) 3例 , 其 两样本均数 的 比较用 t 检验 , 数资 计 3例、 女性 1 O例 , 龄 4 年 4~8 料用百分率表示 , 2 高, 本文探讨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 MI 时 中男性 3 作 检验。 ( 平均 5 9±6 岁 。对 照组 ( ) B组 )8例 , 2 结果 4 其 心电图与临床特征 。
表 1 A. B组 T I v 直立振 幅及 V1 3导联 s ~V T段压低值 比较 mV
表 2 A. B组 s vR T 4 下移 t0 2mV 、 > ・
Sy 3 T 1 上抬 ≥0 2 V、 v . m V1导联 R S>1比较 /
例
表 3 A B组临床并发症及预 后比较 、
积小 , 图形 表现 不甚 明显 , MI 从而 导致 置 , V。V 而 、 导 联与 之呈 “ 像 ” 变 , 联 R S>1 镜 改 / 伴明显 V, 3导联 s 下 ~V T段 漏诊。 因 此 本 文 从 常 规 1 2导 联 中 的 表现 为 高 R 波 ( 数 表 现 V 多 导 联 移 , T波时 , 高 应加做正后壁 导联及右室
[医学]吴祥-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医学]吴祥-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d3663d2ec3a87c24028c497.png)
(二)ARVI右胸导联心电图的诊 断价值
1、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意义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Erhardt等首先发现右胸导 联( V3R~V5R ) ST 段抬高是右室梗死的可靠标 记,而以V4R导联ST段抬高≥0.1mv的诊断价值 最大,其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是70%, 特异性是100%
STⅢ和STⅡ抬高的程度对右室梗死具有 定位意义
• 右冠闭塞时STⅢ抬高/STⅡ抬高>1的发生率 显著高于回旋支闭塞
• STⅢ抬高/STⅡ抬高>1,提示右冠闭塞,同 时伴有STV1抬高、STV2正常提示右冠近端全 闭
• STⅢ抬高/STⅡ抬高<1,提示回旋支闭塞
• 85%的右心室供血是RCA优势型
– V3R~ V7R5个导联同时出现ST段抬高≥0.1mV, 肯定有右冠在锐缘支之前的闭塞
• 随后的研究发现,V4R导联的ST段及T波的改变 可以预测下壁心梗时冠脉阻塞的大致位置
– RCA近段阻塞的特征性改变是V4R导联ST段抬高和T 波直立
– RCA远段阻塞时ST段不抬高,但T波直立 – LCX闭塞不引起V4R导联的ST段抬高,可有T波倒置
2、右胸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的意义
• 右胸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尤其是新出现 的病理性Q波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 室同时受累的特异性而敏感的指标
• 正常成人右胸导联心电图多呈rs型(rs、r、grs型) • Z有h可an诊g等断认右为室正梗常死人在V3R和V4R导联不会呈QS或QR型,若 • 少考数虑正右常 室人 梗死V5,R~V8R可有Q波,若伴ST抬高>0.05mm,则应 • 正常人不会所有右胸导联QRS波均呈QS型,若全部右胸导
联均呈QS型,且伴有ST段改变,符合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 电图特征 • 1984年Morgera等报道正常个体右胸导联ST段抬高不会超过 0.05mV • V室3梗R和死V具4R有导高联度QR特S异波性呈和QS敏或感Q性r波、ST段抬高≥0.05mV对右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刘国芹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5(016)006
【摘要】近年来,随着冠脉造影及介入性诊治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对照,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是由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阻塞所致,少数左冠状动脉优势者,可由旋支阻塞引起。
单纯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较为少见,多与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并存,约14—36%下壁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
目前,早期、及时的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相关导联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结合临床症状,仍是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刘国芹
【作者单位】北京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J], 王晓孟
2.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J], 胡振平
3.心电图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J], 韩秀萍;
4.心电图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J], 韩秀萍
5.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效果观察 [J], 李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及常见心电图识别

5.心脏传导阻滞
• 心脏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引起的冲动传 导迟延或阻断
• 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 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 按严重程度分为: • Ⅰ度(传导延缓)、 • Ⅱ度(部分激动发生漏搏)、 • Ⅲ度传导阻滞(传导完全中断)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MorbizⅠ型:长间歇之前的P-P间隔逐渐缩 短,于出现漏搏后又突然增长(称文氏现 象);
特点:突发突停,心室率快速而匀齐,
•
>150次/min;
室上性(包括房性、交界性);
室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P波难以辨认,QRS波与窦性者相同; • 频率范围每分钟为150240次,节律匀齐。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次室性早搏连续发生; QRS增宽>0.12s; 继发性ST段、T波变化; 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120200次/min。
急性心肌梗死及常见心电 图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典型图例
急性下壁系列心肌梗死
1-2、急性下壁、右室及正后壁心肌梗死:
二度至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 第四天复查图。II、III、aVF导联ST段进一步回落接近正常。倒 置T波变浅,改变幅度达0.3mV。II、III、aVF导Q波稍变浅。
MorbizⅡ型:在规则的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 一个漏搏间隙,这一长间隙恰等于正常窦性 P-P的倍数(完全代偿间歇),其余P-P间隔 固定不变。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各不相关,各保持自身节律; 房率高于室率; 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 P-R间期无固定关系。
9-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第二天上午复查图(病后第五 天,当时发生心绞痛)。此图肢导联及V4-V6导联QRS电压较入院 前降低,V1-V3导联r波仍呈胚牙样,V1-V5导联T波由双向或明显 倒置转为明显正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作者:赵红, 韦振东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池市,547000
刊名:
广西医学
英文刊名: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7,29(4)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2004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1993
3.黄露;陈长安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03(04)
4.刚丽;周京敏;童步高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对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干预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医学 2002(03)
5.孟庆义临床心电图学的新概念 1997
6.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 1994
7.姚海平心电图V2、aVF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期刊论文]-广西医学2003(08)
8.张兴仁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期刊论文]-天津医药 2000(0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xyx200704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