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真题集锦

合集下载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1、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中提出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教材221)……5、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二、单选(每题1分)1、司马迁撰写《史记.屈原列传》主要采纳了(A)对屈原的评价。

A、刘安B、班固C、杨雄D、司马相如5、《雪涛阁集序》的作者是(B)A、王世贞B、袁宏道C、钟惺D、袁枚10、在汉代,提倡“真美”,反对“虚妄”的理论家是(C )A、班固B、王逸C、王充D、翁方纲1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这话的是(B )A、李白B、杜甫C、韩愈D、李清照20、提倡以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的是(B )A、皎然B、白居易C、韩愈D、司空图三、多选(每题1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1234)①陆机②曹丕③钟嵘④曹操⑤司空图(晚唐)5、有关《毛诗序》作者问题的异说很多,(34 ),都有人认为是该序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

①韩婴②之夏③卫宏④毛长⑤申公10、下列文论观点出自《诗品序》(钟嵘)的有( 1 2 345)。

①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②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③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⑤使穷贱易安,幽局靡闷,莫尚于诗矣。

四、搭配题(每题1分)1、找出下列论著与文学门类的所属关系:①《答李翊书》韩愈诗歌理论(3 )②《答吕姜山》汤显祖散文理论(1 )③《与元九书》白居易戏曲理论(2 )④《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小说理论(4 )……6、找出下列论著与作者的关系①《论词》班固(2 )②《离骚序》袁枚(4 )③《答谢民师书》李清照(1 )④《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苏轼( 3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3、结构第一李渔的观点。

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李渔第一个提出“结构第一”的、观点,把结构问题摆在戏剧创作一定阶段上最突出的地位,要求予以充分地重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 __体物_ 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试卷及答案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试卷及答案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孟子公孙丑上》说:“我,我善养吾。

”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2、教材指出:《庄子》书中提出了“”、“”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二曰赋,三曰比,四曰,五曰雅,六曰颂。

”因而提出了“诗有六义”说。

4、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而末异”。

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的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

5、教材认为: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农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与,有了深刻的认识。

6、皎然在论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到“取境”有、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

7、教材指出: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三是讲“”,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8、教材指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的审美要求。

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修诗“大都独抒,不拘。

”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

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2、(王夫子的)“现量”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论语阳货》:“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A、辞达而已矣B、尽美矣,又尽善也C、思无邪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要委曲宛转,必须()A、“劝一而讽百”B、“主文而谲谏”C、“怨而不怒”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3、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诗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1.(孟子的)“养气”说2.(袁宏道的)“性灵”说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刷焉。

……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考试资料
13.(荀子)荀子
论“言〃(简答)★

荀子论“言”:特别强调道,这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道的实际内容,就是所谓道义。他认为一切言论,但凡符合道的、宣扬道的,就是好的;但凡离开道的、违反道的,就是坏的;由于对道有不同的态度,所以可分成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
“言〃和政治有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言”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
22.王逸对于屈原作品的评价(简答)★★
王逸以儒家的经典为依据,论说屈原作品是如何符合经义的。“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西汉中叶以后,儒家思想处
于总揽地位,经书成为衡量一切的最gao准则。班固依托经义来贬低屈原,王逸引经据典来还击,他在(楚辞章句序)中称(骚)为“经”,表现出对(骚)极端的推崇;对屈原作品的评价,“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榜样,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15.(毛诗序)内容(单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1)(毛诗序)主要内容:(毛诗序)吸取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首先,它进一步说明了诗歌的言志抒情的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其次,(毛诗序)指出了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说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政治情况往往在音乐和诗的内容里反映出来。其三,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方面,(毛诗序)提出了“六义”说。
25.“文以气为主”
(名词解释)★★★
“文以气为主".曹丕所谓“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以及由此形成各自的独特的风格。因此,不同作家各有所长。但过分强调作家的材性,而不懂得作家的风格是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的结果,观点不够全面
26.四丕(典论•文章)的文学主张(简答、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练习【2018.10】1.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观点的是
A.荀子
B.庄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A.知人论世B. 兴观群怨
C. 大象无形D.天人合一【答案】A3.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
A. 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B. 文学为政治服务 D. 文以明道 C. 文学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模仿
【答案】A4.对于文学作品功用的认识,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一说法的是
A.《文心雕龙》B.《左传》 D.《论语》
C.《毛诗序》【答案】D5."文以气为主"的提出者是
A.王充B.王国维C.曹植D.曹丕 【答案】D
6.陈子昂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六朝余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的作品是 A.《与元九书》B.《诗格》
C.《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诗式》【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批评观点的是A."味外之旨"B."词别是一家"C."尚于作用"D.“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答案】B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李白【答案】A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严羽C.苏轼 D. 王安石【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好问诗论著作的是A.《论诗绝句三十首》B.《滹南诗话》C.《瀛奎律髓》D.《宋元戏曲考》【答案】A11.下列理论家中,论戏曲主"本色"的是A. 朱权B.何良俊C.李开先 D.李贽【答案】B12.下列批评家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是A. 沈璟B.李贽C.方回 D.汤显祖【答案】D13. 清代诗论中,"格调说"的提倡者是A.王夫之B. 沈德潜C. 钱谦益D.顾炎武【答案】B14.《原诗》的作者是A.叶燮B.顾炎武C. 黄宗羲D.王士祯【答案】A15. 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是A."意境说"B."境界说"C."天才说"D."气象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6.下列选项中,对"兴观群怨"说的理解,正确的有A."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1.先秦时期,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和《》。

2.《庄子·外物》篇说:“言者所以在,得而忘言。

”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主张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它们是《典论·论文》、《文赋》、《》和《》。

5.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为主干,同时要“润之以”,只有二者兼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6.“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唐代诗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自居易的《与元九书》。

7.唐代司空图的“四外”说是指“外之致”、“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公安派”的诗论家袁宏道提出了“独抒,不拘”的文学主张。

10.清代诗论家王士稹提出了“”说,沈德潜提出了“”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10分)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2.(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

诗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矣。

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或认以为真,则两家之集,宜塞破屋子,而何以仅存若干?且可精选者,亦不过十之五六。

人安得恃才而自放乎?(袁枚《随园诗话》)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2.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文学理论上的评述。

(提示:要求说明它提出了什么文学理论观点,有什么意义和缺陷等)四、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你如何理解《论语》的“文质”论的观点?2.什么是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对后世有何影响?3.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

00814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必考试题

00814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必考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先“质”后“文”,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他以美人的”巧笑倩兮”和绘画的“绘事后素”来说明了文学思想内容为本的道理),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即“文质彬彬,文质并重,内容和刑事完美统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在文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代指作者),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庄子对后世浪漫主义作家及其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庄子属于“言不尽意”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真题----2014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A.《尚书·尧典》B.《诗经》C.《论语》D.《孟子》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A.诗能兴邦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A.明道B.为统治阶级服务C.温柔敦厚D.思无邪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B.文章的毛病C.文章的艺术想象D.文章的感情气势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C.篇章结构D.文辞修饰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A.天、地、人B.人、鬼、神C.上、中、下D.天地万物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A.白B.初唐四杰C.庾信‘ D.植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A.滋味B.取境C.神韵D.妙悟9.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A.以画喻诗B.以书法喻诗C.以文论诗D.以词论诗10.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A.以学问为词B.以诗为词c.瞄文为词D.以议论为词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12.《沧浪诗话>中“以汉、、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B.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D.清代德潜的格调说13.《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列在首位的是( )A.白朴B.关汉卿C.董解元D.马致远14.何景明提出文学复古要“舍筏登岸”,具体的涵义是( )A.比喻学古人必须彻底B.比喻学习古人有所得后应舍弃古人的法C.比喻学习古人要像佛家那样有超然的心态D.比喻学习古人要靠自己的悟性15.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认为( )A.曲家需多读书,博闻广见B.曲家创作以曲辞为主,不必计较宾白C.《琵琶记》与《拜月亭》同为封建教化的好教材D.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派才是戏曲创作的主流16.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里阐明了( )A.真与假的关系B.幻与真的关系C.文与质的关系D.体与用的关系17.在渔的戏曲理论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音律B.宾白C.结构D.格局18.王士稹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A.童心说B.神韵说C.性灵说D.格调说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9.孔子认为《诗经·关雎》一篇“________,哀而不伤”。

20.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动机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2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话”是《___》。

22.《答翊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给他门人翊的一封书信。

23.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一诗其中有一句“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其中屈、贾指的是屈原和__________。

24.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社里人”一句中“涪翁”指的是___。

25.《艺苑卮言》的作者是明代后七子之一的__________。

26.“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语出王夫之的《___________》。

27.体现了竞陵派诗歌理论的选本是《________________》。

28.《红楼梦>第一回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9.诗言志30.文以明道31.《词源>32.审虚实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析墨子有关“非乐”的理论主。

34.简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的中心思想。

35.简述愈《答翊书》中学习古文的途径。

36.清照《词论》一文对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哪些方面的容?37.简述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一文中论诗标准——“完”。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8.论述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主。

39.试述司空图的“韵味说”。

40.论述鲁迅《摩罗诗力说》所反映的文学观。

2008年4月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千的括号。

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这句话是( )提出的。

A.庄子B.孟子c.苟子D.孔子2.王逸的《楚辞章句序》是对( )《离骚传》的推衍和发展。

A.班固B.司马迁c.安D.王充3.丕认为“文人相轻”的原因是( )A.文人的嫉妒心理B.文人受到政治的摆布c.文人根据自己的长处攻讦他人的短处D.文人之间不团结4.陆机的《文赋》论文章体式,一共涉及到( )种文体。

A.4 B.6 c.8 D.10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c.篇章结构D.文辞修饰6.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话”是( )A.《诗品》B.《文心雕龙》c.《诗式》D.《六一诗话》7.《与生论诗书》的作者是( )A.皎然B.钟嵘c.司空图D.王昌龄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出( )A.白居易《与元九书》B.愈《答翊书》c.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D.商隐《上华州书》9.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曾引“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盐酸之纠此句原出( )A.白居易《与元九书》B.愈《答翊书》c.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D.司空图《与生论诗书》10.《岁寒堂诗话》的作者是( )A.戒B.王安石C.严羽D.欧阳修11.《沧浪诗话》中“以汉、、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B.明代的竟陵派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D.清代德潜的格调说12.“(词)别是一家”的观点由( )提出。

A.轼B.欧阳修C.清照D.观13.炎评词的标准主要包括( )A.意趣高远、雅正、古朴B.意趣高远、协乐、清空C.意趣高远、雅正、清空D.雅正、协乐、古朴14.《录鬼簿>的作者是( )A.宗仪B.钟嗣成C.贾仲明D.朱权15.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认为( )A.曲家需多读书,博闻广见B.曲家创作以曲辞为主,不必计较宾白C.《琵琶记》与《拜月亭》同为封建教化的好教材D.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派才是戏曲创作的主流16.大槐是桐城派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方苞的“义法”论,同时又开启了后来的( )的古文理论。

A.戴名世B.王夫之C.王士稹D.鼐17.《红楼梦》第一回中曾对( )提出批评。

A.《金瓶梅》B.才子佳人小说C.三言两拍D.《情史》18.现存收集古代谣谚最为完备的书为( )A.《古谣谚》B.《山歌》C.《挂枝儿》D.《古诗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其中第二个“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文论家是______________.21.《诗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问题,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

23.《与元九书》是白居易诗论的纲领,其中“元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24.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________”,表现了对艺术境界的独特理解。

25.严羽论诗以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_________,非关理也”。

26.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有“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其中“老阮”指______.27.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在诗歌领域掀起了一个“_________ ”运动,其中成绩卓越者当属黄遵宪。

28.鲁迅署名令飞发表了《__________ 》,该文反映了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9.文质彬彬30.滋味说31.“工夫在诗外”32.有我之境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述《论语》中关于文与道关系的有关论述。

34.简析《论衡》品评作者的标准。

35.简述子昂诗文革新理论的具体容。

36.简述何景明《与空同论诗书》所提出的复古主的涵。

37.简析王夫之关于诗歌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的认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8.试述陆机对文学创作构思过程的系统论述39.试析欧阳修关于文与道的关系的论述。

40.试析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认识的合理涵。

2009年4月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

1.孔子针对《关雎》所做的评价是(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尽美矣,又尽善也C.尽美矣,未尽善也D.后妃之德也2.诗六义中“兴”指的是( )A.以彼物比此物B.直书其事C.体物写志D.先言他物以引其所咏之辞3.钟嵘在《诗品》中提出( )A.文气说B.滋味说C.性灵说D.格调说4.在汉代对于屈原文学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争议,王逸的《楚辞章句序》所反驳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班固B.司马迁C.安D.王充5.“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中的“武”是指( ) A.植B.武安侯C.操D.司马懿6.“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描述的是( ) A.构思过程B.行文乐趣C.作文利害D.文章之病7.“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 )A.《典论·论文》B.《诗品》C.《诗式》D.《文赋》8.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是( )A.子昂B.白C.杜甫D.愈9.对白、杜甫做出极高评价,认为“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的是( )A.洵B.欧阳修C.王安石D.轼10.皎然《诗式》主要谈的是( )A.诗歌的思想容B.诗歌的艺术表现C.诗歌的格式D.诗歌的格调11.司空图《与生论诗书》中所谓“韵外之致”指的是( )A.追求韵味达到极致B.语言文字之外别有余味C.语言文字之外的精致D.韵昧消失的地方12.“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语出( )A.惠言《词选序》B.清照《论词》C.炎《词源》D.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13.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中“东野”指的是(A.贾岛B.商隐C.孟郊D.愈14.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倡导者有( )A.东阳、何景明B.梦阳、何景明C.王世贞、袁宏道D.攀龙、贽15.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一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论诗标准( )A.童心B.完C.变D.逆16.“真诗只在民间”语出( )A.何景明《与空同论诗书》B.开先《市井艳词序》C.梦龙《序山歌》D.王世贞《艺苑卮言》17.王国维《人间词话》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是( )A.神韵说B.童心说C.境界说D.性灵说18.《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的纲领,其作者是( ) A.黄遵宪B.梁启超C.雪芹D.龚自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尚书·尧典>:“诗,____________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