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燃烧过程中
的不完全燃烧和其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以下是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
控制方案:
一、二噁英的产生原理
1.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它的产生与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有关。
当燃料中的有机物质在燃烧时,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二噁英。
2.其他化学反应:除了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的产生还与其他化学反应有关。
例如,当废气中的氯化物和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反应时,也会产生二噁英。
二、二噁英的控制方案
1.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是影响二噁英产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炉中,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供给和空气的流量来控制燃
烧过程中的温度。
2.使用低二噁英燃料:选择低二噁英燃料也是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低含二噁英的燃料,如天然气、液化气等。
3.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来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例如,可以使用催化剂来促进燃烧过程中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4.加强废气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废气处理也是减少二噁英排放的重要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吸附、洗涤、氧化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综上所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使用低二噁英燃料、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和加强废气处理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其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并连接一个二氧杂环。
二噁英具有极强的毒性,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燃烧过程和化学反应。
燃烧过程是二噁英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焚烧废物、燃煤和焦化等过程中,如果温度不够高或氧气供应不足,废物中的有机物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二噁英。
尤其是在含氯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氯原子会与氧气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二噁英。
化学反应也是二噁英形成的重要途径。
例如,某些化学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某些农药、杀虫剂和某些有机溶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会生成二噁英。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电容器的制造和焚烧、废物处理和回收等过程中,也会产生二噁英。
针对二噁英的控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二噁英的排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例如,在焚烧废物时,应确保燃烧温度足够高,氧气供应充足,以确保废物充分燃烧,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如高温氧化、催化燃烧和化学吸附等方法,有效降低二噁英的排放。
对于已经产生的二噁英,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和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二噁英。
此外,在土壤和空气污染治理中,也可以利用吸附、化学还原和生物降解等方法,减少二噁英的迁移和转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监测和管理也是控制二噁英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二噁英的排放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其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也是控制二噁英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促进二噁英的控制和治理。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一、引言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苯并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两个家族组成。
它们具有高度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以及控制方案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案,包括源头控制、处理技术和监测方法等。
二、二噁英的产生原理1. 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最常见的二噁英形成途径是燃烧过程中的生成。
当含氯有机物与氢氧化物存在时,高温下会发生氯化反应,并形成多个卤素化合物。
这些卤素化合物在进一步反应中生成更稳定且具有高毒性的二噁英。
2. 工业过程中的排放工业过程中也是二噁英产生的重要途径。
许多工业活动,如焚烧、冶炼、制药和化学合成等,使用了含氯有机物作为原料或催化剂。
这些过程中的燃烧、氧化和还原反应会导致二噁英的生成。
3. 自然环境中的形成除了人为活动,二噁英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形成。
例如,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有机物和氯化物,从而促进二噁英的生成。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可能导致二噁英的产生。
三、二噁英的控制方案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预防和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替代有机物:使用不含氯或含氯较少的替代品可以降低二噁英生成的潜力。
•确保完全燃烧:在工业过程中,确保完全燃烧可以减少未完全反应产物中含有未被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有机氯。
•控制温度和氧化性: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氧化性可以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垃圾分类和处理:合理分类和处理垃圾可以减少焚烧过程中有机氯的释放。
2. 处理技术对于已经产生的二噁英,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二噁英,将其从废气或废水中去除。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目录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 (3)1.1 二恶英物性分析 (3)名称 (3)结构 (3)物性 (3)1.2 二恶英的污染源 (4)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4)1.3.1二恶英的“de novo”反应机理及模型 (5)1.3.2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反应机理(200~500℃) (5)1.3.3二恶英的高温气相反应机理(500~800℃) (7)1.3.4影响二恶英生成的因素 (8)1.3 PCDD /Fs控制措施 (9)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1.1 二恶英物性分析名称二恶英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这两类化合物的统称。
狭义的二恶英是指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因其在二恶英类物质中毒性最强,所以有时国内学术界所指的二恶英特指该物质。
结构二恶英为含有2个或1个氧键连结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Fs。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物性1、分子量321.96。
2、白色结晶体。
3、熔点为302~305℃,705℃开始分解,800℃时21s完全分解。
4、极难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有极强脂溶性。
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2×10-6 mg/ L,在二氯苯的溶解度为1400mg/ L。
5、性质稳定。
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a,气态二恶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d,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
1.2 二恶英的污染源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大气中二恶英的来源(kg TEQ /a)Sources ofPCDD /Fs in air in the world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目前几种被接受的PCDD /Fs生成机理主要有:1、从头合成(De nove)反应机理2、前驱物合成机理3、高温气相反应机理4、直接释放机理从头合成反应机理被广大学者认为是PCDD /Fs的主要生成途径,其次为前驱物合成机理,而直接释放则是最为次要的生成途径。
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技术

从头合成
前驱物合 成
垃圾中 已经存在 的
垃圾在燃烧时 原有PCDD/Fs 未完全破坏或 分解,继续在固 体残渣和烟气 中存在;
高温气相 生成
与合适的前驱 物有关,是气相 中氯苯和氯酚等 氯代前驱物在温 度500~800℃时 的热解重排结果 .
精品课件
通过飞灰中的 大分子碳(所谓 的残碳)同有机 或无机氯在低温 下(约 250℃~450℃) 经飞灰中某些具 有催化性的成分 (如Cu,Fe等过渡 金属或其氧化物 )催化生成
精品课件
垃圾中固有的二噁英
最初认为垃圾在焚烧时产生的二噁英只是垃圾本身含 有的二噁英, 其未被完全破坏而被排放到了烟气或残 渣中。
然而近年来许多数据表明垃圾本身只含有痕量的二噁 英。对实际垃圾焚烧厂二噁英的质量平衡试验证实,焚 烧炉燃烧产生的二噁英量远高于垃圾本身带有量,并且 二噁英的异构体分布也不相同。即二噁英主要是在垃 圾焚烧以后重新生成。
精品课件
6
毒性及表示方法
二噁英的毒性与氯原子取代的8个位置有关,人们最 为关注的是2,3,7,8,4个共平面取代位置均有氯原子 的PCDD/Fs同系物,共有17种。其中,毒性最强的是 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 (KCN)毒性的1000倍,因此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 毒物。
同时,这是二噁英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精品课件
二噁英高温气相生成
有研究表明,高温气相生成的PCDD/Fs占总PCDD/Fs 的比例不到10%,仅占很小部分。 但是在发现焚烧炉的固相反应后,大家意识到它们是烟 囱中二噁英的大部分来源,因此相应地控制技术集中 于固相。现在新的工业厂一般安装高质量的除尘系统, 从而使排放中气相二噁英比例上升,虽然总的排放下降, 但是气相反应还是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二恶英是指二十二二硬氯联苯二十-单五甲基硬元与英;国产生的一类有机有害化学物质。
它由多个类似于氯苯的分子组成,是无色无臭的固体,在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存在。
二恶英是有毒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二恶英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来探讨二恶英的产生原因。
二恶英的主要产生途径有两种:工业活动和自然过程。
工业活动主要包括燃烧、冶炼、化工生产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硬元和英可能会反应生成二恶英。
此外,二恶英还可以通过民用燃煤、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等燃烧过程产生。
另一方面,二恶英也可以通过自然过程产生,例如丛枝菌根菌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山火燃烧等。
总体来说,二恶英的产生是由于燃烧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存在不合适的条件而导致。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控制二恶英的措施。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产生和排放二恶英。
首先,工业企业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废物不含有二恶英,以减少二恶英的排放。
其次,对燃煤、焚烧垃圾和汽车尾气等燃烧过程,应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如烟道脱硫、脱氮和脱毒等,以减少二恶英的生成和排放。
此外,对于丛枝菌根菌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山火燃烧等自然过程,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二恶英的产生和扩散。
除了源头控制,我们还可以通过治理已经产生的二恶英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植物来吸收和降解二恶英。
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对二恶英具有吸附和降解的能力。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达到减少二恶英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等技术来处理含有二恶英的废物和废水,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起来,二恶英的产生是由于工业活动和自然过程中的不合适条件导致的。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产生和排放二恶英。
二恶英的成分危害、焚烧成因、处理及排放标准

二噁英的成分危害、焚烧成因、处理及排放标准一、二噁英成分参考国家规范《危险废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767-2013(上海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中术语定义:二噁英类dioxins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统称。
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环境污染有机物的总称,共包括210种化合物。
是首批被列入《斯德歌尔摩公约》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
二噁英的毒性极高,对人体的具有“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三致效应。
二噁英物理化学性质:1、合成的二噁英,常温下为白色晶体;2、常温下均为固体、熔点较高、没有极性、难溶于水;3、在强酸强碱中保持稳定,化学稳定性强,在环境中能长时间存在;4、随着氯化程度的增强,二噁英的溶解度和挥发性减小。
二、二噁英危害二噁英是单环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在工业上没有用处的副产物。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噁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二噁英与其衍生化合物毒性各有不同,实验证明其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二噁英能导致严重的皮肤性疾病,并具有致癌致畸性和生殖毒性。
二噁英污染事件:1、1957年鸡水肿病;2、1976年7月意大利 Seveso 化学工厂爆炸事件;3、越战时的落叶剂事件;4、1999年比利时饲料污染事件;5、2004年尤先科中毒事件。
三、垃圾焚烧与二噁英可参考相关研究论文:1、《电站系统工程》2002年第5期论文《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形成和控制》中部分段落如下:2、《能源工程》2004年(4):42-45《论文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相关理论模型》部分段落如下:可见,垃圾焚烧必然产生二噁英,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工艺避免或减少二噁英产生量,以及对已产生的二噁英处理。
四、二噁英处理技术1、活性炭注入加布袋收尘技术2、固定床吸附技术3、SCR技术4、活性炭循环流化床吸附技术5、催化过滤器技术具体二噁英污染处理工艺根据二噁英产生机理不同、成分不同,会有多种不同工艺组合处理。
烟气中二恶英去除工艺综述

烟气中二噁英去除工艺综述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高,烟气排放问题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环保问题之一。
其中,烟气中的二噁英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有机物,它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着不小的破坏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噁英成为了烟气净化工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烟气中二噁英的来源烟气中的二噁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气:烟气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工业废气。
其中,钢铁、炼油、化工、橡胶、电力等行业所产生的烟气中二噁英含量较高,且排放量较大。
2.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但其所产生的烟气中二噁英含量较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不小的影响。
3. 燃煤锅炉:燃煤锅炉所产生的烟气中二噁英含量较高,尤其是燃烧低质量煤炭或煤泥时,其含量更是可怕。
4. 烟草燃烧:烟草燃烧是造成二噁英含量升高的另一个原因。
二噁英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二噁英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对环境产生危害。
摄入二噁英可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癌症、生殖和发育问题、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产生神经毒性,对肝脏、肺和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等。
同时,二噁英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如导致鱼类死亡、水生动植物死亡、影响生态平衡等。
由于烟气中的二噁英含量极低,去除技术相对来讲比较复杂。
在去除技术中,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活性炭吸附法:用活性炭吸附烟气中二噁英的方法在有机污染物中更常见。
活性炭的微处理方式和选择也会影响其去除效率和寿命。
烟气处理后的活性炭还可以再生,减少二次污染。
2. 活性氧化法:活性氧化法是使污染物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氧化反应将二噁英氧化成无毒物质。
该方法操作要求高、成本高,需要处理高效氧化剂、高温。
在达到一定状态的氧化膜上形成的袭击结壳出现强的吸附。
3. 静电吸附技术:静电吸附技术是通过收集处置区域的电荷,将带电的颗粒在电场中沉积,从而达到收集的效果。
该技术最适合浓度低、颗粒粒径小的烟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恶英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
一、种类
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通常总称为氯代二恶英或二恶英类。
它们是三环氯代芳香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效应。
主要来源于焚烧和化工生产,前者包括氯代有机物或无机物的热反应,如城市废弃物、医院废弃物及化学废弃物的焚烧,钢铁和某些金属冶炼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后者主要来源于氯酚、氯苯、多氯联苯及氯代苯氧乙酸除草剂等生产过程、制浆造纸中的氯化漂白及其它工业生产中。
其75个PCDD和135个PCDF同类物中,只是侧位(2,3,7,8-位)被氯取代的那些化合物才具有很强的毒性,尤以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为甚,被认为是最毒的有机化合物。
二、二恶英的生成机理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特别是城市废弃物焚烧过程中的生成机理,已成为二恶英研究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普遍认为PCDD/FS既可由碳和无机氯化物在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也可由PCDD/FS 的前生体有机氯化物产生。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在城市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有以下几种原因:
1.焚烧了含有微量PCDD垃圾,在排出废气中含有PCDD。
2.在有两种或多种有机氯化物(如氯酚)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二聚作用,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就会结合成PCDD。
3.多氯化二酚、多氯联苯等一类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生成PCDD。
4.由于氯及氯化物的存在,破坏了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的基本结构,而与木质素,如木材、蔬菜等废弃物相结合,促使生成PCDD、PCDF(多氯二苯呋喃)的化合物。
一般认为在低于900℃焚烧PCB时会产生二恶英,而二恶英在700℃以下对热稳定,高温时开始分解。
另外在其它领域二恶英的生成有以下两种:
(一)六六六热解生产中易产生二恶英
其六六六热解生产产生二恶英的机理又有以下两种:
1.Fe和FeCl3存在下二恶英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