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各自独立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是同质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是长期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货币产生经历了简单、扩大、一般和货币价值形式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价值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一系列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只是由简单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总和。一般的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价值通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形式上看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处于一般价值形式的商品已发生本质变化,它是作为社会价值的代表存在,但时间和地点不固定。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白银上,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金、银来表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金银作为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物,具有双重使用价值,一方面是自然性质决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职能决定的使用价值。前两阶段属于买卖同一的直接交换;后两阶段属于以特殊商品为媒介的买卖分开交换。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分析了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源泉,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揭示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3)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再生产等理论,为其经济理论创造了前提条件。

4.怎样理解“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5.在新时期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把劳动分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他把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也形成商品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劳动价值论指明人类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正是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才使劳动价值理论有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所在。马克思认为,只要承认一切物质财富都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形成,就必然会承认体现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商品的价值,其唯一的源泉是人类的劳动。

(三)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本质局限而无法理解劳动二重性和劳动价值论。

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在于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现实存在的物质决定的,而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他的效用决定的,这是表象的看,实际上,决定他这么说的是因为他们是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的意愿决定一切,所以两种理论对立存在,这是我认为的本质区别,即指导两种人研究问题的价值观不同导致的

1.如何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是什么?

资本总公式:G-----W----G’,其中:G’= G +ΔG 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要在流通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实现价值增殖是不行的,但是它又离不开流通领域。(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物物交换不能产生;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流通中商品形式的变化不能产生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产生:只能在流通中才能使价值实现;在流通中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流通中销售产品。离开流通,货币不能增殖,货币不能变为资本,剩余价值无从产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的,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一部分价值。(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力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够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如何理解“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劳动力的价值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殖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三个部分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中,还包括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雇用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能够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命的再生产”。这是马克思的理论。但实际上,在现当代,工人得到的酬劳要比这样计算出来的价值高。这其中就包含了历史和道德的因素:由于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在经济资源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再加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一般都会高于劳动力价值的最低水平,有些国家甚至高出很多。结论:一,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理论,指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最低构成,这一最低构成是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现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工资都大大超过了这一最低构成的水平,但是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最低构成的理论是错误的。既然是最低的,就是可以超过的,超过了最低并不能证明最低不存在;既然是最低,就肯定不是最普遍的情况,最低只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如果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最低构成成了一种普遍的和永恒不变的状态,我们反而要怀疑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二,就是在劳动力商品价值最低构成中也包含一个历史的和

道德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这一最低构成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1、利润的含义,它与剩余价值什么关系?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即资本家销售商品后所得的价格总额超过其预付资本量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可变资本的增殖额。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利润如何会转化为平均利润?

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余价值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部门利润率的水平就有高有低。这显然违背了资本本性的内在要求,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利润率低的资本家自然不会甘心,这必然引起各个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为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将其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转移,也表现为新增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的投入。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投入,引起各部门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价格的变动,结果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利润也因此向平均利润转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竞争的结果。当某个部门利润高时,必然引起大量后续资本投入,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润降低;某个部门利润低时,资本家必然不愿意投入资本,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上升。两者作用的结果,就是各生产部门利润平均化,即形成平均利润,利润与该部门投入预付资本成正比。

3、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理论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难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马克思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这就解决了从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些本质范畴上升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些更具体、更接近资本主义经济外部表现出来的范畴时遇到的难题,使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深化。(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革命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必然产生的现象。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的理论,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平均利润形成后,每个部门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对本企业,本部门的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工人不仅受直接雇佣他们的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因此,无产阶级要取得解放,不能只限于少数人反对个别资本家,而是要形成阶级力量去反对整个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有什么特点?

(1)固定资本独特的周转特点:①固定资本转化为货币是逐步进行的,并且是和作为它的价值承担者的商品再转化为货币同时进行的。②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是由劳动资料已经损耗掉,必须用同一种新的物质替换的时间决定的,周转时间较长。③固定资本在实物更新之前,它的价值先以货币准备金的形式逐渐积累起来。

(2)流动资本的周转特点:①“这个价值全部加入产品,因此通过产品的出售又全部从流通中还回,并且能够重新预付”;②流动资本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的;③“它们不仅在

它们的价值上,而且在它们的物质形式上,不断地完成形态变化的全部循环,它们不断地由商品再转化为同种商品的生产要素。

2、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预付资本总额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重要影响。①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②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组成,与此相对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上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社会资本无论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剩余价值必须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相等,实物的供求也必须一致。在这个基本实现条件的基础上还可以引申出两个条件: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与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价值总和相等,实物供求相一致;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必须与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对生活资料需求的价值总和相等,实物供求相一致。这些实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也要保持平衡。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Ⅰ(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Ⅰ

(v+m)+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Δ

v+m/x)=Ⅱ(c+Δc)。这里,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也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Ⅰ(c+v+m)=Ⅰ(c+Δc)+Ⅱ(c+Δc)。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二是Ⅱ(c+v+m)=Ⅰ(v+Δv+m/x)+Ⅱ(v+Δv+m/x)。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①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

②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果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m/x就表

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的部分。这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v+m)>Ⅰ(v+m/x)+Ⅱ

(v+m/x)或Ⅱ(c+m-m/x)>Ⅰ(v+m/x)。

1、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和作用。商品经营资本质的规定性: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商业资本家首先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商业资本是一种独立执行商品资本职能的资本。①对产业资本的作用:a、缩短产业资本循环的流通过程;b、减少产业资本的货币准备金;c、节省产业资本家用在流通上的时间。②对社会总资本的作用:a、节省社会的流通资本;b、加快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c、加速资本的周转。③影响商品经营资本必要量的因素:a、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b、商业资本与信用制度的结合。总之,商业资本既不生产价值,也不生产m,但是,在资本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实现方式。①商业资本获得平均利润的必要性及其来源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m,但它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因此它也要获得P,否则资本就会转移。②商业利润的实现方式从现象看,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加价而获得的。实际上,它是通过参与利润平均化而获得。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产品卖给商人,商人再按生产价格出售

3、纯粹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流通时间和流通中资本对生产时间和生产资本是一种限制。但是,商业资本的加入会加速资本周转,降低平均利润率减少的速度。因为如果没有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家就要拿出更多的资本来从事商品流通。

4、商业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加价的影响。商业资本周转对生产价格和P的影响与产业资本周转不同。产业资。但是,商业资本由于不直接创造价值和m,它周转的快慢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可以直接增加年m量和提高年m′,不直接影响P′的高低,因为:a、对商人来说,平均利润率是一个已定的量。不过,商人资本所占比重不同,会影响P′的高低;b、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会影响到P′的高低;c、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商品出售价格的影响1、生息资本具有哪些特征?a、生息资本的贷放行为不是一种等价交换行为;b、生息资本的贷出和流回,都不是资本现实循环过程中的行为;c、资本拜物教的神秘性,在生息资本形式上得到了充分发展。

2、利息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利息当作货币资本的价格是不合理的?利息是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作为普通的商品,购买者对付的是它的价值。但是,职能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支付的不是它的价值。

3、利息率如何决定?①中等利息率在每个国家在较长期间内都会表现为不变的量。②借贷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当时市场的利息状况。

4、利润从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区别的原因是什么?a由于身份不同,P要分割。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不仅有法律上的不同身份,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b由于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区别:利息表现为所有权的果实;企业主收入则表现为发挥职能的果实。c产业资本家从经验中感到这种分割的存在;d“一旦利息作为独立的范畴存在,企业主收入事实上就只是总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对立形式。

5、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一、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①对P′平均化起中介作用;②对减少流通费用的作用;③推动股份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二、信用制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①信用加速了资本集中,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股份公司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扬弃,但合作工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三、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一方面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为什么说银行资本大部分是虚拟资本?①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并给它的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它是与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想象的资本。②国债券和股票是虚拟资本的主要形式。③虚拟资本价值的独立运动及其造成的假象④生息资本的积累大部分是虚拟资本的积累主要表现为与现实资本价值变动没有关系。⑤结论:从银行资本的物质组成来看,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资本

7、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不一致的。①在萧条阶段,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不致表现得最为明显。萧条阶段,市场不活跃,商品卖不出去,物价下降,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大量货币资本游离。②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借贷资本的增加并不表示现实资本的增加。③在复苏和繁荣阶段两者一致。④在危机阶段,货币资本减少,产业资本过剩。总之,在复苏和高涨阶段,两者相一致;在萧条阶段,借贷资本的过剩与产业资本的收缩结合在一起;在危机阶段,借贷资本的奇缺与产业资本的过剩结合在一起

1、地租与租金的关系。地租指单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货币金额,以超额剩余价值为限。租金指租店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货币金额,除包括真正意义的地租外,还包括土地资本利息、一部分利润和工资扣除。所以租金包括地租,其范围更广。

2、级差地租Ⅰ的形成。级差地租是由对土地的资本经营垄断产生的、由土地和资本生产率等级差别形成的、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级差地租Ⅰ的形成的条件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这种由于肥力和位置差别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差别性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联系和区别。①共同点:“实质上终究只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它们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②区别:a、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过程不同:级差地租Ⅰ一开始就明确是属土地所有者,而级差地租Ⅱ却不同;

b、形成级差地租Ⅱ要求有更大的经营资本量。

4、绝对地租是怎样产生的?(1)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由于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因而碍着其他部门的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所以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这样,农产品就不能够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于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或者说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的余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有可能保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高于工业部门,农业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因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3)绝对地租的源泉。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是来自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为什么说分配关系具有历史暂时性?

分配关系分为两种意义上的。一是通常意义上的分配关系,即收入的分配,它决定于生产关系;另一种是生产条件的分配,即所有制,它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当然,它也决定着分配关系。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产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关系(狭义的)、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构成这一“总体的各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分配关系的历史性即暂时性”,是指任何分配关系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它只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特殊生产方式;它也是把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承担着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而这是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历史上特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同样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从而,“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2、为什么说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表现?a、m的这种一定的形式,是一种支配再生产

的关系,不只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范畴。b、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是受利润平均化规律支配的; c、利润还要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种分割之所以产生,也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论》习题答案 (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 《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 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 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资本论总复习题含答案

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部分) 1、简述《资本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实践意义? 答:《资本论》的根本观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永世长存。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正如近代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何等曲折,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如何概括商品的含义? 答:可以概括为:(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有何实践意义? 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研究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实现增殖就变成资本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投入货币实现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4、什么是资本循环?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循环过程的? 答: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 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行使三种职能,从而体现购、产、销的统一。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职能。在购买阶段上的企业投资,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其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通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二种形式是生产资本形式,第二种职能是生产出商品来。在生产阶段上,企业投资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物质内容的生产资本形式出现,其职能是力求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商品资本形式。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第三种形式是商品资本形式,第三种职能是把商品售卖出去,收回成本,获取利润。 5、货币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 答:货币的本质,体现在:(1)货币是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原来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只是因为这种商品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变成货币,成为价值表现最成熟的形式。(2)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各个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才得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6、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答:资本积累,广义地说包括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狭义地说,仅指资本主义积累。(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后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主义积累。这种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资本化。(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前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发生发展过程。这一矛盾随资本的不断积累而日益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各自独立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是同质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是长期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货币产生经历了简单、扩大、一般和货币价值形式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价值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一系列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只是由简单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总和。一般的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价值通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形式上看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处于一般价值形式的商品已发生本质变化,它是作为社会价值的代表存在,但时间和地点不固定。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白银上,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金、银来表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金银作为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物,具有双重使用价值,一方面是自然性质决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职能决定的使用价值。前两阶段属于买卖同一的直接交换;后两阶段属于以特殊商品为媒介的买卖分开交换。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分析了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源泉,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揭示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3)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再生产等理论,为其经济理论创造了前提条件。 4.怎样理解“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5.在新时期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把劳动分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他把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也形成商品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劳动价值论指明人类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正是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才使劳动价值理论有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所在。马克思认为,只要承认一切物质财富都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形成,就必然会承认体现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商品的价值,其唯一的源泉是人类的劳动。

资本论复习思考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思考题 第一卷 1867年第一版序言和1872年第二版跋 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从商品开始? 2、什么是劳动生产力?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7、价值形式中两级关系的内容与量的规定性。 8、从价值形式的发展看货币的起源。 9、商品拜物教存在和消亡的条件。 第二章 1、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与商品内在矛盾的关系。 2、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3、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基本职能。 4、决定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因素是什么? 5、商品流通为什么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都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第四章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有何区别? 2、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3、马克思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开来的意义。 4、概述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五章 1、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要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开始? 2、什么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4、试述价值增殖的秘密。 5、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6、劳动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关系。 第六章 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划分的重大意义。 2、劳动过程三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资本形式,它们在资本价值增殖中的作用如何? 第七章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复习重点汇总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1、等价形式三特点(P38):①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也就成为其对立面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2、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掩盖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对商品占有者,是交换手段。 3、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 5、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①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偶然发生;②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为一种物品的价值可以有其他很多种物品表现出来;③一般价值形式、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④货币形式,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 思考题:P57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1、商品流通公式:W-G-W ※2、G-W-G既可能是货币流通形式也可能是资本流通形式。 ※3、G-W-G&W-G-W不同点:(4个) ①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前者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起点终点都为商品;后者以买开始以卖结束,起点终点都为货币) ②流通过程中的媒介物不同;(前者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后者商品即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③货币在两种流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货币最终花掉了,后者货币只是被预支出去)

资本论思考题(下 )(1)

1、什么是成本价格,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成本价格是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k=c+v) ①成本价格掩盖了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来源。 成本价格只是表明已经生产出来的这部分价值和所费资本相等,在再生产中用它来补偿所费资本的价值。它是一个资本消耗指标和资本补偿指标。因此,它不能说明自身的两部分是怎样形成的,更不能说明它的超过额——剩余价值是怎样形成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成本价格具有一种假象,似乎它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是从旧价值转移过来的,似乎剩余价值也是由它生产出来的。事实上,构成成本价格的两个部分是两个来源完全不同的价值要素——不变资本的再现价值、不变资本和新生产的价值的一部分可变资本。 ②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性质和区别。 成本价格的两个要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仅来源不同,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不变资本在价值形成和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数转移,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可变资本则由于转化为劳动力而产生了比自己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它是带来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但是资本主义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即劳动本身的价值或价格。 2、马克思是怎样论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 ①剩余价值表现为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a、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的增加额,但是由于c+v转化为成本价格之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被掩盖了,成本价格只说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多少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因此,在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本来W=c+(v+m)这一公式表示的是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产生;现在,公式可以由W=(c+v)+m 来表示,这说明剩余价值是由所费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成为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它的真正来源看不见了。 b、剩余价值进一步表现为所用资本,即预付总资本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本家实际消耗掉的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表现为包括固定资本中未转移资本的全部预付资本——C的增加额,本来公式为c+(v+m),现在却表现为(C+v)+m。 ②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a、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 从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他们不承认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是有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他们认为剩余价值来自于用资本进行生产的过程,是由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因为资本家首先要把剩余价值和所费资本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上,所费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不加区别的。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两个部分共同产生的。 b、剩余价值最终表现为所用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既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即剩余价值由预付资本中加入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同时,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即剩余价值由全部资本产生。因为在资本家看来,所耗费的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不仅因为它们在生产中被耗费,而且因为它们在生产中被使用。这样,资本家不仅不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也不把剩余价值仅仅看作是所费资本的产物。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时候,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资本论题库

《资本论》题库 一、简述题 1.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4.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基本内容。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伟大意义。 6.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流通及人民币流通规律理论的基本内容。 7.货币与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资本的本质。 8.总公式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条件。 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马克思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工资的实质。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12.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13.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和意义。 14.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15.生产劳动概念。 1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 17.简单再生产的实质。 18.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9.资本积聚和集中。 20.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1.马克思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22.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内容,各阶段资本形式及其职能。

23.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其三个阶段的统一,而且是其三种形式的统一。 24.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 25.资本循环经历了哪些时间,如何缩短这些时间来加速资本主义周转? 26.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现实意义。 27.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29.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0.试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1.资本周转概念,怎样计算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32.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及其流通特点。 33.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4.固定资本更新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35.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 36.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37.社会资本概念及其运动特点。 38.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9.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4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1.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42.马克思成本价格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 43.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44.利润是个客观经济范畴。 45.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 46.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含义。

资本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1、“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其意思是说 A.评价资本家和地主不带有主观色彩 B.地主和资本家是天生的剥削者 C.地主和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只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体现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然人 参考答案:A C 2、“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决定 C.个别劳动量等于社会必要量的单个商品是该种商品社会价值量大小的样品。 D.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实际上也是该种商品的平均价值量 参考答案:A C D 引文解释:“在奴隶劳动下,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为自己的劳动,而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第1卷第17章) ①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剥削制度下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但其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②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作为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因而其劳动在现象上全部表现为无偿劳动,但实际上,奴隶的全部劳动中也包括了维持其生存所必须的必要劳动。因此,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的必要劳动。③在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因支付方式、实际运动、习惯思维等原因,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劳动的全部报酬。但实际上,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雇佣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表面的等价交换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说明下列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商品流通资本流通(第1卷第3章) ①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流通;资本流通是以商品为媒介、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的的流通。②共同点:第一、都有买和卖两个对立的阶段;第二、都有商品和货币两个对立物;第三、都有买者和卖者两个人对立;第四、都有三个当事人。③形式上的区别:第一、流通的次序、起终点和媒介不同;第二、货币的使用方式不同;第三、货币和商品的位置变换不同;第四、货币在流通中的地位不同;④内容上的区别:第一、流通目的不同;第二、流通内容不同;第三、流通界限不同;第四、货币体现的关系不同。⑤要点具体展开 简述生产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的资本形式及其作用。 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②生产资料采取不变资本形式,生产劳动采取可变资本形式;③生产资料成为新产品的物质组成部分和价值构成部分,作为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吸收器;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保存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另一方面又创造产品的新价值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是怎样论证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的? ①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第一、资本积累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从而引起工资的提高和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第二、但是工人工资的提高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因为:资本积累再生产出来的仍然是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工人仍然从属与资本,受资本家剥削。第三、资本积累还规定了工人工资提高的界限。即:工资的提高既不能危及资本主义生产;也不能影响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进行。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第一、使工人日益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在业工人受剥削程度加重;第三、使工人阶级陷于贫困。③要点具体展开 (1)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又凝结在新产品上,形成新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不会发生增殖。要使价值增殖,只有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里进行的

《资本论》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专业《〈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试题 (闭卷— A卷)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掌握商品二因素有何实践意义?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2、生产价格是由商品价值转化来的。 3、土地价格决定于土地价值,土地价格的变动没有规律可循。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2、论股份公司理论的实践意义。 A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答:掌握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加强商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一方面在使用价值上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价值上做到价廉,从而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得以销售,实现效益。(5分)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7-10;参考书P28-29) 2、答: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从货币的性质来说,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2分)另一方面货币具有量的有限性。货币的数量少则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2分)货币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43;参考书P61-62)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答:对。(1分)第一,商品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上升;(5分)第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下降。(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73-274;参考书P76) 2、答:对。(1分)第一,在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的前提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6分)第二,商品价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67;参考书P146) 3、答:错。(1分)第一,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由劳动形成价值,从而也就没有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但是,地租作为一定的货币收入而资本化时,即把地租作为一定量的资本所带来的利息时,这一定量的资本就表现为土地价格。(6分)第二,土地价格的变动有其规律性。一是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二是土地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三是土地理环境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395、426;参考书P170-171)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是简单劳动的含义。(3分)二是复杂劳动的含义。(3分)三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相互关系。(4分)第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启发我们深刻认识个人收入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倒挂”的不合理性,彻底破除“读书无用论”。(5分)二是正确处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学习、力争深造的导向。(4分)三是从复杂劳动形式的变化,启发我们重视当代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4分)四是启发我们分析研究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别。(4分) (本题可参考原著P14、60;参考书P43-46)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资本论》复习题

1结合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说明货币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原因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这一发展过程,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不断克服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发展的。最终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具有优势的贵金属一一金银身上,货币形式成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最终形式。 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一一金属货币一一信用货币” 几个阶段。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 如从货币本质出发,把货币定义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的形式出发,把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从价值角度认为“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从生产关系出发,“货币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的本质是不断自行增值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才能成为资本。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和离开流通过程,都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 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资本论》习题及答案(一) 目录 一、恩格斯说过“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 (1) 二、如何理解"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2 三、如何理解.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及其现实意义? (3) 四、马克思说,货币所有者变为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试问,货币转化为资本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3) 五、《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 (4) 六、马克思是如何分析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的?意义何在? (5) 七、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 有人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学说是一种主观想象,如何运用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解析? (6) 九、为什么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这章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运行机制与规律。 (7) 十、马克思是如何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有何实践意义? (8) 十一、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现实意义何在? (8)

一、恩格斯说过“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况,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它恰恰是私有制下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竟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起作用,每个商品生产者盲目进行生产,他并不确切知道社会上和自己生产同类商品的究竟有多少人,能生产出多少商品,也不知道市场对这种商品需求有多少。因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很难一致。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正是由于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其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成为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特点表现为: 第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一方面, 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由于在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主要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是事后而不是事前的,从而往往难以避免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还会引起经济的大幅波动。

资本论思考题

《资本论》导读 思考题 第二章 1.《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基本思想是研究社会经济形态的科学指导思想? 2.《资本论》中的生产关系人格化的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有何区别? 3.由唯物史观确定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何特点? 4.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何根本区别? 5.如何理解《资本论》中的叙述方法是一个方法体系? 第三章 1.《资本论》是怎样用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的? 2.如何科学地理解《资本论》中的商品、货币、资本、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总收益这五大经济范畴表现的经济关系? 3.《资本论》在理论逻辑上再现了那些经济关系的演进历史? 第四章 1、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2、在发达的商品生产社会中,现实物质财富的社会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价值量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4、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什么是等价形式谜一样的性质?为什么等价形式具有谜一样的性质? 6、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生产社会中社会劳动的性质有什么特殊规定性? 7、如何理解商品价值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本质变化和非本质的变化? 8、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商品的神秘性质比喻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具有拜物教性质的根源是什么?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拜物教观念有那些表现? 9、为什么说在商品生产社会必然产生拜物教观念?商品拜物教观念消失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0、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1、试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 12、如何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在第一卷中的理论地位。 13、试述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P3,9)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三大规律。(P40,4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73)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4、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P95) 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 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体现了历史观上两种根本性对立的立场。 第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基础, 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问题。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P235-237)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 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别。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 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 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资本论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提要 一、填空题 1、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的(特利尔)市。 2、马克思1836年10月在( 柏林大学法律系)注册入学,同时加入(青年 黑格尔)俱乐部。 3、马克思(1841)年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 4、马克思1842年4月为( 《莱茵报》)撰稿,10月起担任( 主编)。 5、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生于莱茵省的纺织工业中心巴门。在一个笃信宗教的纺织(工厂主)的家庭长大。 6、马克思和恩格斯终生走在建党的征途上。( 1848年)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7、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在他的安乐椅上静静地长眠了。他安葬在( 伦敦的海格特 )公墓,和(他的夫人)葬在一起。 8、1867年9月14日科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9、《资本论》第四卷是在恩格斯去世以后,由( 考茨基编纂),于1905—1910年,以(《剩余价值理论》)为题,分三册先后出版的。 10、《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1872年,《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个外文译本(俄文版),在马克思的亲自指导下于彼得堡正式出版; 11、《资本论》第二卷(1885 年),《资本论》第三卷(1894 年)由恩格斯编辑出版。 12、第一卷的卷名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阐明在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13、第二卷的卷名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阐述通过流通怎样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14、第三卷的卷名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通》)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怎样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15、《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共七篇25章,可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1-3章,(劳动价值理论):第二部分即二到六篇4-20章,(剩余价值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七篇,包括21-25章,(资本积累理论)。 16、《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二十一章),可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两篇,第一篇《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循环》包括第一至六章;第二篇《资本的周转》,包括第七至第十七章主要论述个别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篇,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包括第十八至二十一章。主要论述了社会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 二、名词解释(人物与事件) 1、波恩大学:马克思的母校,位于德国北部的波恩市,其前身为科隆选帝侯国学院。波恩大学法律学院是波恩大学最古老的四个学院,法律专业在德国排名前三,是波恩大学的王牌专业。马克思在这里读完大一。 2、柏林洪堡大学:马克思的母校。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于1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