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第4版)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英文名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性质必修()限选()任选(√)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总学时24(课内16、课外8)学分 1先修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并修课程无开课单位图书馆二、教学目的与任务《科技文献检索》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且实践性较强的方法学课程。
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培养信息意识和掌握检索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应用、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实现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内外主要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及参考工具书的编排原理、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了解其索引语言的特点;掌握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原理和检索方法;掌握科技文献资源的分布及检索方法;掌握从文献中检索所需信息,并予以应用的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工具的特点及检索方法,尤其是科技文献信息网络资源的分布及检索、信息资源评价,以及根据本专业研究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撰写文献检索报告、了解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针对低年级学生)或文献综述的写作技能(针对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各种检索语言(包括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的使用;2.熟悉本学科的分类体系,能准确将本专业文献进行分类(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学科分类);3.通过实习掌握各种中文网络数据库及数字图书馆的检索路径及检索方法;4.要求学生能根据本专业研究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撰写文献综述。
2、各章节内容(一)科技文献检索概述1.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信息素质的培养;复合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借鉴;节省查找文献时间、提高科研效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第4版) 第一章课件

(3)文献构成三要素 ①物质载体。 ②信息媒体。 ③一定的知识内容。
1.4.2 信息和文献的三层次结构 (蛋壳)模型和全信息结构
1.4.3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媒体的属性 (1)载体和媒体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 (2)对于同一个载体,可以有多种媒体同时并存 (3)载体和媒体的各自可转换性 (4)文献信息的基本形式是载体+媒体,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1.5 信息检索和利用三原则 (1)信息焦虑症 (2)网络成瘾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
1.5.1 信息适度原则: 大海三千,取一瓢饮 (1)最小成本特征 (2)适度满足特征 (3)信息选择特征
1.5.2 信息帮助原则:信息海洋,帮助导航 1.5.3 信息素质原则:信息万变,以不变应万变 (1)什么是信息素质 (2)什么是信息素质教育 1.5.4 做一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信息人
(5)文献信息内容的最大包容性 (6)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性 (7)文献信息中知识的非直接利用性 (8)软件和硬件、物理的和逻辑的、智力产品的物超所值现象 (9)文献信息的趋于低成本传播原理 (10)文献的基本功能———藏、传、用
1.4.4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三位一体化原理
1.4.5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与媒体、知识和情报的对 应关系
7)信息的可共享性 8)信息的时效性 9)信息的可增值性 (3)信息的类型
1.3. 2 知识(knowledge) (1)知识的含义 (2)知识的属性 1)意识性 2)信息性 3)实践性 4)规律性 5)继承性
6)渗透性 7)科学性
1. 3.3 情报(intelligence) (1)情报的含义
【本章提要】 绪论提出了本课程的背景和文献检索的意义;信息、情报和知识及三者之
科技文献检索(清华大学) ch2 文献检索原理及方法

检索方法
常用法
顺查法:
从远及近查,用于了解某一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逆查法:
由近及远查,重点为近期
抽查法:
查找某一段时间的文献
2001. 2. 19
检索方法
追溯法(引文法)
利用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追踪查找参考文献的原文
2001. 2. 19
追溯法—原始文献
2001. 2. 19
2001. 2. 19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例
例1. Schware, R.“Climate Change in Water Supply: How Sensitive is the Northwest?” Climatic Change and Water Supply. Washington, D. C.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 82-98
检索步骤
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阅要求 选择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语言 制定检索式 获取原文献
2001. 2. 19
完
2001. 2. 19
2001. 2. 19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例
例3. Gough, P. A., et al., “Electrothermal Simulation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Proc.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Ics. Ed. Shibib, M. A. New York: IEEE, 1991:8994
2001. 2. 19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例
2019年-J4文献检索课课件(5专利检索)-精选文档-PPT精选文档

2.IPC体系结构
IPC采用等级结构。它将全部技术领域按部、大类、 小类、主组、分组分5级进行分类,组成完整的分 类系统。
一级类目--部(Section) (P51) 二级类目--大类(Class) 三级类目--小类(Sub-class) 四级类目--主组(Main-group) 五级类目--分组(Sub-group)
第十章 专利文献
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
点击进入
END
第一节 专利基础知识
一.专利制度 1.专利制度定义
专利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 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和经 济发展,通过专利法,确认某项科技成果 为发明,保护发明人或其合法收让人对该 发明享有的专有权的制度。
专利制度的历史,以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 为世界上公认的首部专利法。随后,美国、法国、 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国在18、19世纪先后建 立了专利制度。我国于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标志着我国专利制 度的正式建立。为了在专利的申请公开、审定授 予及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国际间 重要的专利组织有“欧洲专利公约”(EPC)和 “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我国于1993年 成为“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从 1994年1月1日起可以享受该组织成员国的待遇。 这是我国专利制度建立后向专利国际化迈出的重 大一步。
分组下如再有细分,则用圆点表示。圆点 越多,类目越细。
如H H04 电通讯技术 H04B 传输 H04B1/00 不以传输媒质为特征区分的传
输系统的部件
H04B1/06 接收机
IPC表配有《关键词索引》,通过关键词可 以找出其所在类的类号。
五.专利文献及检索意义
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

新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 1.2.6 情报、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信息和 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必然经过人的情报 活动 • 1.2.7 科技文献检索的源起和背景 • 1.3 信息检索和利用三原则
图1.2 信息海洋、情报活动和知识沉淀
图1.3 科技文献检索的源起和背景
• 1.3.1 信息检索和利用三原则——信息适度 原则、信息帮助原则、信息素质原则 • (1)信息适度原则:大海三千,取一瓢饮 • (2)信息帮助原则:信息海洋,帮助导航 • (3)信息素质原则:信息万变,以不变应万变 • 1.3.2 做一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信息人
• • • • • • • • • •
4.2 计算机检索常用的布尔逻辑 4.3 搜索引擎的搜索原理 4.4 大型综合性搜索引擎介绍 第5章 中文数据库资源及其网上检索 5.1 中国网络化信息平台 5.2 中国期刊网——CNKI 5.3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5.4 万方数据库资源 5.5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 5.6 方正Apabi(阿帕比)数字图书资源
• • • •
10.2 10.3 10.4 10.5
网上数据库资源检索 网上数字图书馆 虚拟社区 网上电子期刊
第1章 绪论
• 1.1 Internet的发展 • 1.1.1 信息高速公路——人类通向未来的康 庄大道 • 财富=信息+经营 • 社会净产值=各部门投入总和×信息流量 • 1.1.2 网络社会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 1.1.3 汽车高速公路和信息高速公路——关 于Windows窗口的思考
• • • • •
• • •
6.6 SA的网上检索—— IEEE数据库 6.7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 6.8 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 6.9 主题法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的数据存储 结构 6.10 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和检索结果的 评价 第7章 国外专业性检索工具及其检索 7.1 美英《金属文摘》—— MA 7.2 美国《数学评论》——MR
科技文献检索的一些方法

13
1.国内会议Chinagraph Chinagraph'2012
本次大会推荐优秀论文至《中国科学》 、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增刊)《计 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形 学报》发表。同时大会将评选中国计算机图 形学贡献奖和杰出奖各一名,表彰和奖励在 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算法研究和应用等方面 成绩卓著的学者,并邀请国内外计算机图形 学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做精彩报告。 Site:/Chinagra ph2012/index.html
15
1.国内会议CAD/CG CAD/CG'2012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计算 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CAD/CG'2012)以及第九届全国智能 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CIDE'2012)将于2012年7月19-21日在山东 青岛联合举行。大会期间,将同时举行第三届中法虚拟现实研讨会。
17
2.知名人物——周昆
简介
1977年12月生,1993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混合 班。1995年进入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 数字几何处理。 2002年9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在网络图形 组领导一个科研小组,负责几何处理、纹理处理 和真实感图形实时绘制方向的科研工作,同时负 责图形软件开发平台以及游戏技术方向的产品转 化工作。在微软研究院工作期间,在图形学基础 算法、图形软件开发平台以及游戏技术方面取得 突破性进展,已申请3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其中 有多项技术被应用在Windows Vista, Windows底 层图形系统DirectX,以及XBOX游戏Halo和三维电 影特效制作软件。从2003年到2007年,5年期间在 国际计算机图形学和交互技术年会ACM SIGGRAPH (国际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共发 表12篇论文,其中包括2005年的3篇第一作者的论 文,打破了SIGGRAPH成立30多年来同一年内第一 作者论文数的纪录。因为在网格参数化领域的突 出贡献,被应邀在SIGGRAPH 2007上教授网格参数 化课程(Mesh parameter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是第一位在SIGGRAPH上教授课程的 中国大陆学者。 2007年回到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工作,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领域的相关 研究。
科技文献检索教案

科技文献检索课教案缩编图书馆王泽琪第一章绪论及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了解科技文献检索的概况和意义,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了解检索的概况和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十大文献类型、特点及文献识别检索语言的分类科技文献检索步骤、文献来源还原、原文索取教学难点:十大文献类型西文文献识别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的不同叙词、关键词语言概念的理解关键:学生能掌握十大文献类型的特点,能识别前7个文献类型学生在检索时能意识到叙词和关键词的不同尽量使用提供的叙词检索使用关键词检索时应尽量考虑到不同的关键词教法设计和教学手段:讲述为主,辅助于电子文稿演示教学过程:(4课时)学习文献检索课的意义知识、信息、情报、文献及文献检索的概念科技文献的特点及划分十大文献类型、特点及文献识别(重点、难点)检索语言(重点为分类、叙词、关键词语言)标引、组配、词间关系主题词表(重点叙词表)科技文献检索步骤、文献来源还原、原文索取(重点)思考题:1图书、期刊、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如何识别以上六种西文文献?2叙词和关键词在实际检索时有什么不同?使用时应注意什么?3检索结果文献来源为非英文的语种如何处理?教学讲稿一、为什么要学习文献检索课1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2促进专业学习和提高3正确决策,避免重复浪费如:我国实行科技重新制度4发挥科技文献的作用,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二、信息、情报、文献与文献检索三、科技文献1科技文献的特点①数量大、增长速度快②内容交叉重复、各学科文献相互渗透③失效加快④载文聚散,分布有序2。
文献的划分①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型、音像型②按信息加工层次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③按出版类型四、文献出版类型及其识别1图书():特点:系统全面成熟定型出版时间较长识别依据:a有书名著者(编者)b有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此项最重要)c非第一版的有版次d有时有号e常见英语单词, .().如:. , ,,1981国际标准书号()由10位数字分成4段组成,各段依次是:地区或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验号。
国家开放大学《科技文献检索》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科技文献检索》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1、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A. 顺查法B. 引文追溯法C. 抽查法D. 倒查法2、正式出版的期刊,均冠有()号。
A. 国际标准书号B. ISSNC. ISBND. 中图法大类类号3、引文法是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它也称为( )A. 交替法B. 浏览法C. 循环法D. 追溯法4、SCI与其他文献检索刊物不同之处在于()。
A. 它具有团体索引B. 它具有引文索引C. 它可以了解某著者发表论文情况D. 它可以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5、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A. 检索软件B. 数据库C. 检索终端与通讯线路D. 计算机硬件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情报调研仅以信息为对象B. 情报调研以实物为对象C. 情报调研是以文献信息为对象D. 情报调研仅以文献为对象7、按照传递媒介来划分,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报的类型?()A. 战术情报B. 文字情报C. 实物情报D. 声像情报8、1993年前Ei的主题词有()A. 一级B. 四级C. 三级D. 二级9、《科学引文索引》SCISCI的主体,被引用作者和引用作者的排列顺序是()A. 以上说法都不对B. 被引用作者在前引用作者在后C. 二者没有先后的区别D. 被引用作者在后引用作者在前10、( ) 是一页书或一页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是经过检索或翻阅最后让我们仔细了解其中信息和知识的界面,是人与文献直接接触和面对以及交流的主要接口A. 文献B. 文本C. 索引D. 文摘11、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将技术内容按部(8个,用大写字母A~H表示)、大类、小类、组、分组()级逐级分类。
A. 三B.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