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网络安全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3)在查看“网上邻居”时出现“无法浏览网络。网络不可访问。想得到更多信息请查看‘帮助索引’中的‘网络疑难解答’专题”的错误提示
(4)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本机的计算机名
(5)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访问Internet,但无法访问其他工作站
(6)可以Ping通IP地址,但Ping不通域名
5.IPSec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加密算法,采用了网络通信加密技术。IPSec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对所有IP级的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正是这一点才使IPSec可以确保包括远程登录、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Web访问在内的多种应用程序的安全。
(2)服务访问策略
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3)防火墙设计策略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4)增强的认证
增强的认证机制包含智能卡,认证令牌,生理特征(指纹)以及基于软件(RSA)等技术,来克服传统口令的弱点。目前许多流行的增强机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钥(如SmartCard和认证令牌)。
(7)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与我的计算机连接
(8)安装网卡后计算机启动的速度慢了很多
(9)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
(10)别人能看到我的计算机,但不能读取我计算机上的数据
(11)在安装网卡后,通过“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时,报告“可能没有该设备,也可能此设备未正常运行,或没有安装此设备的所有驱动程序”的错误信息
第七章网络安全

18
5、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在网络安全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一种 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监听在协助网络管理员监测网络传输数据、 排除网络故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网络管 理员的青睐。然而,在另一方面网络监听也给以太网的安全带来 了极大的隐患,许多的网络入侵往往都伴随着以太网内的网络监 听行为,从而造成口令失窃、敏感数据被截获等连锁性安全事件。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 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 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此时若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 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就可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 账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Sniffer是一个著名的监听工具,它可以监听到网上传输的所有信 息。还有EtherPeek, WireShark
11
7.1.2黑客的攻击手段 黑客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 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不少黑客袭击网络时并不是 怀有恶意.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表现和证实自己 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与才华,但也有一些黑客的网络 袭击行为是有意地对网络进行破坏。 黑客(Hacker)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计 算机系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活跃着这批特 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有过人的才能和乐此 不疲的创造欲。技术的进步给了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 天地,同时也使汁算机网络世界多了一份灾难,一般 人们把他们称之为黑客(Hacker)或骇客(Cracker),前 者更多指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程序员,后者更多指 的是利用工具攻击别人的攻击者,具有明显贬义。但 无论是黑客还是骇客,都是具备高超的计算机知识的 人。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第2章 网络威胁概述 第3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4章 网络安全管理 第5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第6章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 第7章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 01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损 坏或更改的技术和政策的总称。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网络安全变得至关重要。确保网络安全 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重要信息,防止数据 泄露和恶意攻击。
区块链安全
区块链原理
分布式账本 共识算法
区块链应用安全
智能合约安全 数据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挑战
扩容性问题 私钥管理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总结
云安全
01 数据保护
移动安全
02 应用保护
物联网安全
03 设备保护
总结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 包括云安全、移动安全、物联网安 全和区块链安全。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 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解并应用 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更好地保 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资产,确保网 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总结
网络安全管理涉及众多方面,从制 定策略到培训、监控和评估,每个 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 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 威胁,确保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运 行。
● 05
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云安全
云安全是指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应用程 序和服务免受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云安全架 构是构建在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之上的安全 框架,云安全策略则是为保护云环境中的敏感 数据和应用而制定的策略。选择合适的云安全 服务提供商对于确保云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第7章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防火墙是专门用于保护网络内部安全的系统。
2. 防火墙作用
在某个内部网络(如企业网)和外部网络(如互联网 )之间构建网络通信的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所有进出网络 的数据流和来访者,以达到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根据预 设的安全策略,防火墙对所有流通的数据流和来访者进行 检查,符合安全标准的予以放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律 拒之门外。
与防范 7.4 网络职业道 德规范
五大类安全服务 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禁止否认 。
八类安全机制 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认证交换、 流量填充、路由控制、公证。
7.1 网络安全概述
CONTENTS
7.1 网络安全概
述 7.2 网络安全主 要技术
7.1.1 网络安全定义
CONTENTS
7.1 网络安全概
述 7.2 网络安全主 要技术 fojfejk;lad fjj093i2j3kj 0gjklacnma. / “我们下午5点老地方见!” “我们下午5点老地方见!”
7.2.1 数据加密技术
4.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后
7.3 计算机病毒
与防范 7.4 网络职业道 德规范
7.3 计算机病毒
与防范 7.4 网络职业道 德规范
7.1 网络安全概述
CONTENTS
7.1 网络安全概
述 7.2 网络安全主 要技术
7.1.1 网络安全定义
3. 网络安全体现结构
1989.2.15日颁布(ISO7498-2),确立了基于OSI参考 模型的七层协议之上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7.3 计算机病毒
•
“???…”
将明文转换成一种加密的密文,如果没有通信双方共享 的密钥,则无法理解密文。 通过对不知道密钥的人隐藏信息达到保密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第六版第7版

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7.1.2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 ■ 7.1.3 数据加密模型
n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两大类威胁:被 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 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合起来即为密码学 (cryptology)。
n
一些重要概念
■ 如果不论截取者获得了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 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唯一地确定出对应的明文, 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无条件安全的,或称为理 论上是不可破的。
■ 如果密码体制中的密码不能被可使用的计算资 源破译,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在计算上是安全 的。
解密算法是加密算法的逆运算。
DK(Y) DK(EK(X)) X
(7-2)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密钥通常是由密钥中心提供。 当密钥需要向远地传送时,一定要通过另一个安全信道。
e
一些重要概念
■ 密码编码学 (cryptography) 是密码体制的设计 学。
■ 密码分析学 (cryptanalysis) 则是在未知密钥的 情况下从密文推演出明文或密钥的技术。
B 的公钥 PKB
不同密钥
B 的私钥 SKB
A 加密
明文 X
E 运算 密文 Y
加密算法
互联网
密文 Y
解密
B
D运算
解密算法 明文 X
n
公开密钥与对称密钥的区别
■ 在使用对称密钥时,由于双方使用同样的密钥, 因此在通信信道上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保密 通信,每一方既可用此密钥加密明文,并发送 给对方,也可接收密文,用同一密钥对密文解 密。这种保密通信仅限于持有此密钥的双方 (如再有第三方就不保密了)。
网安-第七章_网络入侵威胁

7.1 基本概念
2
网络攻击
定义
计算机网络攻击是指降级、瓦解、拒绝、摧毁计算机或计算机网 络中的信息资源,或者降级、瓦解、拒绝、摧毁计算机或计算机 网络本身的行为(美国国防部的定义) 四种形式:信息泄露、完整性破坏、服务失效、非法使用 攻击的目的:破坏、控制
分类
管理失误导致的漏洞
指系统管理员或用户人为的失误导致的安全漏洞,使得攻击者 可利用各种方式从系统管理员和用户那里诱骗或套取可用于非 法进入的系统信息,包括口令、用户名等
8
设计错误导致的漏洞(一)
基于IP欺骗的TCP序列号攻击漏洞
全局初始序列号每秒增加128 ,每个连接开始增加64 ,因此可以 通过预期序列号来进行攻击
21
管理失误导致的漏洞
管理失误导致的漏洞
系统管理员或用户人为的失误导致的安全漏洞,使得攻击者可利 用各种方式从系统管理员和用户那里诱骗或套取可用于非法进入 的系统信息,包括口令、用户名等 表现在社会工程类型的攻击,其攻击的主要方式: (1)通过电话冒充合法用户要求对方提供口令、建立账户,或按照 要求修改口令 (2)冒充系统管理员或厂家要求用户运行某个测试程序,而它实际 上是个特洛依木马,要求用户输入口令 (3)冒充某个合法用户的名义向系统管理员发电子邮件,要求修改 自己的口令 (4)翻捡目标站点抛弃的垃圾
7
漏洞产生的原因
设计错误导致的漏洞
设计漏洞指系统本身的设计原理存在漏洞,不管系统的实现如 何正确,都无法避免攻击的发生
实现错误导致的漏洞(主要部分)
由于系统实现时的编码设计疏漏或者安全策略实施错误,导致 系统的程序或配臵中存在缺陷,使得攻击者可以通过恶意的输 入让系统产生不正常的行为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教学解析

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教学解析网络安全在当今信息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学生来说,他们必须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本文将对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的教学进行解析,讨论如何有效地传授网络安全知识给学生。
一、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等威胁的一门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
因此,教育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二、网络安全的教学目标1.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3. 掌握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
4.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态度和行为。
三、网络安全的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a. 计算机网络b.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c.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d. 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基本方法2. 个人信息保护a.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危害b. 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和方法c. 妥善管理个人账号和密码3. 网络攻击与防范a.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b. 防范网络攻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c. 恶意软件的防范与应对4. 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a. 正确认识网络b. 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和礼仪c.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四、网络安全的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威胁和防范措施。
2. 视频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网络安全知识和案例。
3. 团体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网络安全相关问题,促进互动和思维碰撞。
4. 游戏化教学法:设计有趣的网络安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网络安全的教学评价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1. 课堂小测验: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2. 作业表现:评估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第 7 章 网络设备安全

7.2.2 访问控制列表(ACL)技术
如果需要交换机对报文做更进一步的控制,可以采 用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访问控制列表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输入和输出 控制,确保网络设备不被非法访问或被用作攻击跳 板。ACL是一张规则表,交换机按照顺序执行这 些规则,并且处理每一个进入端口的数据包。每条 规则根据数据包的属性(如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协 议)确定转发还是丢弃该数据包。由于规则是按照 一定顺序处理的,因此每条规则的相对位臵对于确 定允许和不允许什么样的数据包通过网络至关重要。
(2)为VLAN指定广播风暴抑制比 也可以使用上面的命令设臵VLAN允许通过的广播流量的大 小。默认情况下,系统所有VLAN不做广播风暴抑制,即 broadcast level值为100%。
2. MAC地址控制技术
可以通过MAC地址绑定来控制网络的流量,来抑制 MAC攻击。网卡的MAC地址通常是唯一确定的, 采用IP-MAC地址解析技术来防止IP地址的盗用, 建立一个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表,然后查询 此表,只有IP-MAC地址对合法注册的机器才能得 到正确的ARP应答。
(1)MAC地址与端口绑定。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指定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90-F5-10-79-C1 ! 配置MAC地址。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1 ! 限制此端口允许通过的MAC地址数为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 当发现与上述配置不符时,端口down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网络安全概述 ➢ 防火墙技术 ➢ 密码技术 ➢ 反病毒技术
8.1 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很早就出现了,而且随 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表现得 更为突出。据统计,全球约每20 秒种就发生 一次计算机入侵事件,Internet 上的网络防火 墙约1/4被突破,约70%以上的网络主管人员 报告因机密信息泄露而受到损失。这些问题突 出表现在黑客攻击、恶性代码的网上扩散。
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和控制信 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方法有链 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
➢ 链路加密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 ➢ 端点加密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 ➢ 节点加密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
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各种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 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通信链路免受破 坏和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 防止用户越权操作。
抑制和防止电磁泄露即TEMPEST技术,它 是物理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措施。
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隶属于系统安全策略,可以在计算机 系统和网络中自动地执行授权,其主要任务是保证 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从授权角度,访问 控制策略包括:基于身份的策略、基于角色的策略 和多等级策略。(3)目录级 Nhomakorabea全控制。
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 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 用户还可进一步指定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一般有八种:系统管理员权 限、读权限、写权限、创建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 限、文件查找权限、存取控制权限。
(4)属性安全控制。
(1)入网访问控制
它为网络访问提供第一层访问控制,控制哪些 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 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入 网访问控制有三个步骤:用户名验证、用户口 令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任何一个 步骤未通过,该用户不能进入网络。
(2)网络的权限控制。
它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 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对用户和用户 组可以访问的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加以限制,对用 户能够执行的操作加以规定。实现方式有两种:受托 者指派和继承权限屏蔽。受托者指派控制用户和用户 组如何使用网络服务器的目录、文件和设备。继承权 限屏蔽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可以限制子目录从父目录 那里继承哪些权限。
防火墙示例
防火墙主要技术
防火墙(Firewall)是一道介于开放的、不 安全的公共网与信息、资源汇集的内部网 之间的屏障,由一个或一组系统组成。
➢狭义的防火墙指安装了防火墙软件的主机 或路由器系统
➢广义的防火墙还包括整个网络的安全策略 和安全行为
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技术(Packet Filtering)是在网络层依据系统的 过滤规则,对数据包进行选择和过滤,这种规则又称为 访问控制表(ACLs)。该技术通过检查数据流中的每个 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及协议 状态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这种 防火墙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如图8.3所示。
(5)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
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 操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卸模块、 安装和删除软件等。网络服务器安全控 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 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删除重要信息或 破坏数据、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 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
(6)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
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 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属性安全 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 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用户对网络资源的 访问权限对应一张访问控制表,用以表明用户 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属性设置可以覆盖已 经指定的任何受托者指派和有效权限。属性能 控制以下权限:向某个文件写数据、拷贝文件、 删除目录或文件、查看目录和文件、执行文件、 隐含文件、共享、系统属性等。
网络管理员应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 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 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图形、文字或 声音等形式报警,以引起网络管理员注 意。
(7)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
端口是虚拟的“门户”,信息通过它进 入和驻留于计算机中,网络中服务器的 端口往往使用自动回呼设备、调制解调 器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 点的身份。自动回呼设备用于防止假冒 合法用户,调制解调器用以防范黑客的 自动拨号程序对计算机进行攻击。
防火墙控制策略
防火墙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 措施,它是内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第一道屏 障。防火墙是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用 来限制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和内 部非法向外部传递允许授权的数据信息。在 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 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挡外部网络的 入侵,防止恶意攻击。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 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避免因偶然的 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 露,保证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
安全策略
指在某个安全区域内,用于所有与安全 活动相关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由安全 区域中所设立的安全权力机构建立,并 由安全控制机构来描述、实施或实现。
网络地址翻译
网络地址翻译(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最初的设计目的是增加在专用 网络中可使用的IP地址数,但现在则用于屏 蔽内部主机。NAT通过将专用网络中的专用 IP地址转换成在Internet上使用的全球唯一 的公共IP地址,实现对黑客有效地隐藏所有 TCP/IP级的有关内部主机信息的功能,使 外部主机无法探测到它们。
8.2防火墙技术
作为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 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从理论上看,虽然防火 墙处于网络安全的最底层,负责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 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 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 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 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