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刺绣图案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民间艺术,主要具有以下艺术特征:
实用性强
由于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封建社会时期以游牧、渔猎为生,衣物容易破损,人们旧时便用绣补的方式来增 加服装的耐用程度。随着满汉文化的逐渐交融,满族人民开始转为农耕生活,审美需求逐渐提升,在绣补衣物的 基础上,开始在服装上绣上花纹图案。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作品中衣帽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占了很大一部分,如 肚兜、绣花鞋、枕头顶儿、门帘、坐垫、荷包、虎头鞋、褡裢、云肩等。除此之外,在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还 盛行“晒嫁妆”的风俗,在满族姑娘出嫁之前都要给自己绣嫁妆,绣品大部分为枕头顶儿、门帘、小孩的肚兜等, 绣的越多就说明这姑娘越灵巧,婆家越喜欢,而这些绣品都将作为新婚夫妇的新婚用品,只留下一部分压在箱底, 留给女儿,代代相传。旧时在民间,家有喜事都会拿出一件绣品来庆祝一下,或是服装,或是门帘、幔子,来表 示一种喜庆寓意,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实用价值。
题材作品
题材作品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地方戏曲、诗词歌赋、花鸟鱼虫、珍禽 异兽、蔬菜瓜果、吉祥用语、风俗习惯、几何图案等都可囊括在内。与满族剪纸相同,宗教信仰也是满族刺绣的 主要表现题材。满族人民信仰萨满教,这一信仰直接反映在刺绣中,内容涵盖了自然万物崇拜、生殖崇拜、祖先 崇拜、图腾崇拜等。祈福是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另一大表现主题,不同的图案和颜色体现了满族人民不同的愿望 与祝福,有的祈祷爱情美满、夫妻和顺,有的祝愿家人平安、和睦与健康,有的渴望事业顺利、买卖兴旺和学业 有成,有的期盼子孙满堂和瓜瓞绵绵。此外,家乡的山川河流、大地草原,田野中的花草树木、庄稼粮食、瓜果 桃李等,也都是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随着满汉文化交流的加深,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古典文学、吉祥用语等也逐渐成为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重要题材,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白蛇传、 姜太公等神话传说,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等。
非遗文化刺绣介绍 课件(共16张PPT)

为 兴 盛 , 多 用 于 宫
, 用 料 讲 究 、 技 术
雅 , 民 间 高 档 的 宫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工 刺 绣 , 所 以 在 今
时 候 , 为 区 别 于
绣 ” 。
在 解 放 后 , 逐 渐 形
的 艺 术 特 点 与 风 格
贵 重 , 针 工 巧 妙 得
豪 华 , 格 调 高 雅 。
,面鲜绣统
近质艳融的
看感,为绘
出强形一画
神,象体、
入无逼,书
刺绣体系
艺物湘楚是
湘
术上绣文以 品绣绣化湖
绣
,制品特南
也 有 美 观 适 用 的 日 用
图 案 ,
它
既 有
名 贵
主 要 用
真
丝 丝
线 在
色 的 湖 南 刺 绣 产 品
长 沙 为
中
心 的
带 有
品的真的鲜
。欣丝总明
赏织称湘
。
刺绣体系
粤绣
• 粤绣又称广绣,包括潮州绣。它历史悠久,国内以故 宫藏品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构图繁而不乱,色彩 富丽,光彩夺目,针步均匀多变,纹理分明,多使用 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
古刺刺什
今
绣
绣
么
意 义
体 系
的 起 源
是 刺
录
刺
与
绣
绣
发
展
壹
什么是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 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什么是刺绣
• 刺绣,亦名“针绣”,俗称“绣花”。 • 刺绣最早是一种实用的工艺技术,从实用起步,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

图12-3 汉代淑女灵芝图
图12-4 唐代花卉纹样刺绣
7.明清的四大名绣
8.中国民间刺绣一方面从拙到秀,被引入宫廷。另一方面,民 间妇女为自己所作保持了质朴、拙趣的清新。民间本色。
图12-5
明代刺绣补子
图12-6 清代团凤纹刺绣
图12-7
宫廷刺绣
图12-8
民间刺绣
二.中国民间刺绣的概况
1.中国民间刺绣,覆盖面广,应用范围宽
图12-1、2
战国时期刺绣
4.汉代、刺绣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刺绣色彩丰富,且应用面广。刺
绣用于服装、枕头、包袱上等,所绣纹样有多种云纹、卷草纹等 5.唐代,刺绣有了高度发展。从个体到作坊,长安古都成了刺绣行 业的中心。 6.宋代,已出现具一定风格的名绣。如顾绣,南宋迁都杭州江南成 为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新疆花帽绣“巴旦木”纹样
图12-9
山西民间刺绣
图12-10
江苏民间刺绣
二.苗绣
苗族刺绣,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完善,较多的保持古代原始的面 貌,是中国民间中为质朴、最为精美、最为绚丽斑斓的刺绣。 1.苗绣的技法和用途
■技法:挑花、平绣、辫绣、布贴绣、堆绣、锁丝绣、锡片绣 ■用途:装饰在衣边、衣袖、臂肩、胸襟、群腰、背带、鞋帽
中 国 民 间 刺 绣 图 案
第四节
一.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历史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

传统工艺中国刺绣精品多幅赏析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差不多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广绣山水渔读图【名称】:广绣山水渔读图【类别】:纺织品(广绣)【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44cm,横35cm。
山水渔读是历代画家经常选用的绘画题材。
此图以工笔将远山近景层次鲜亮地表现出来:恬适古朴的茅屋农舍,庄重肃穆的古刹,清幽的江水渔帆,迷漫的远山云蔼,天地之间,渔父书生各得其趣,表现了一派宁静安闲、典雅风流的意境。
此图景致宏富,构图繁而不乱,每一局部景色均可独立成图。
此图绣工除采纳广绣的铺针、直针、洒插针等传统针法外,还使用竹织针绣茅屋顶,以施毛针、网针绣乌篷船的篷,以方格网针绣墙面,以扭针绣云纹、水纹等,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均以最适合的专门针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广绣针法繁复、穷其巧变的特点。
全图以棕、褐、驼、香色为主色调,配以深绿、浅绿、蓝色等,典雅古朴而又不乏鲜丽明快,表达了广绣的配色特点。
图上方题有唐人诗句“飞泉挂碧峰”和绣工王田的题字,并绣“王田”朱文印。
粤绣《仙童献寿》粤绣(Guangdong embroidery)是指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此《仙童献寿》变为粤绣经典著作之一,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收录此幅绣画。
此绣轴以素绫为地五彩施绣,追求绘画的淡雅和细腻。
绣丫髻仙童着紫衣云裳,执双桃灵芝,引鹿前行,一只红蝠(鸿福)迎面飞来,寓“洪福齐天”的祝寿意味。
针法工整纤秀,配色散淡古雅。
清乾隆苏绣作品《福禄寿三星如意图》福禄寿三星公是众所周知喜闻乐见的吉庆图案,在绘画、织绣、瓷器及其他工艺品上都有使用。
此《福禄寿三星如意图》是清朝的乾隆时期的苏绣作品。
图正中绣的授人官禄的天神禄,他头戴如意翅冠,身着大红官袍,腰系玉带,怀抱如意;左为持杖捧仙桃的寿星,寿星即南极仙翁,以予人长寿的形象显现;右为一着道装高士,手执阴阳太极图道符极为福星。
刺绣

刺绣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外国人 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 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就刺绣的针法 而言,极其丰富而变化无穷,共有9 大类43种,主要有齐 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切针、平金、打点、 打子、结子、网绣、冰纹针、挑花、纳锦、刻鳞针、施毛 针、穿珠针等等,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生产不同的线条组 织和独特的手工刺绣艺术表现效果。例如,运用施针、滚 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颂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采用 散套针绣的花卉,活色生香,香味朴鼻,尽态尽妍;使用 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绒条组织多变,装饰味浓,艺术效 果强,富有浓郁的民间、民族特色;使用打点绣的绣品, 则清静淡雅,极富诗情画意;运用打子绣的绣品,则具有 古色古香、淳朴浑厚的艺术效果与技巧上的平、齐、细、 密、和、光、匀、顺的特色。
(5)压针。此针法主要用于浮线略长的平绣,可运用压针点的连续和 位置变化。形成平绣排列压线的匿形,具有装饰趣味(见图2-1-6)。 图2-1-6 平绣压针针法
(一)施绣准备与要求 雕绣的具体做法,一般是用锁针(锁扣眼的针法)按纹样 先扣锁,锁向向着准备雕去的边缘。由于雕去的部分有可 能是很大的面积,如果没有连缀,雕后的面料就会失态变 形,所以在雕的同时还需连缀。以保持面料平整,这种连 缀称为旁补。 雕绣的要领是。花形清晰,空间(雕空)匀 称。避免雕形过大、过小或大小失调,防止雕形过于集中、 疏密不均。旁补空洞大小也要均匀,旁补线与扣锁边缘要 垂直。 雕绣用料的经纬组织不宜过于稀松,纤维不能过于爽滑, 不然扣锁容易脱落。因此,对高档的雕绣,在做法上采用 含朗扣锁,也就是在扣锁处压一根线,将这根线连布底一 起扣锁。以增加牢度,同时它还有起凸效果,能突出纹样 轮廓;也可以用切针针法将含朗切人面料,然后再加以扣 锁。对于特殊稀松的面料,还可在扣锁线位用机绣平针扎 住,再将机绣平针线路连布底一起镇住,这样,一般就不 会再滑脱了(见图2-1-7)。
中国民间美术课件刺绣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元代的苏绣,见诸文献记载的并不多,《清秘 藏》中则道: • “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 不复宋人精工矣!” • 可见,元代的绣品较之宋代无多大进步。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明代,是苏绣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 阶段。 • 一方面是社会对绣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 商品绣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嘉靖年间 (1522-1566)上海“露香园顾绣”的出现, 对苏绣风格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朱红、浅棕、 深绿、鹅黄等各 色丝线绣出的穗 状流云和卷枝花 草的“信期绣” 绢手套, 直筒露 指式。 其掌面为菱纹 罗,指部和腕部 均用绢,掌的上 下两侧各饰“千 金”绦一周。
朱色菱纹罗手套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乘云绣 主要是 以五彩祥云 变幻造型为 饰,因而得 名"乘云 绣",寓意 宝贵吉祥。
旗 Cheongsam 第六章 一 民间刺绣历史寻踪 袍
中国 特色
三、刺绣的发展历史?
(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
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 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雉鸡)图纹的上衣和有宗彝、 水藻、火、米粉、黼、黻图形的下裳(裙)礼服, 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 (黼黻fǔfú古代礼服上锈的半白半黑的花纹)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 复和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 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 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绣品多次在国际 国内获奖。 •
传统民间美术之刺绣PPT课件

如“莲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并蒂莲 花”、“凤凰戏牡丹”、“鲤鱼穿莲”、“百鸟朝凤”、“狮滚绣球”等
• 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 中国的刺绣艺术,还将进一步征服世界人民的爱美之心! 中国的刺绣文化将会翻开新的一页!
29
30
耳套
31
上衣
领口
32
•
红绣衣
33
绣鞋
34
肚兜
35
围嘴
36
童鞋
37
38
虎枕头
39
腰包 钱袋
荷包
40
鞋垫
41
香袋
42
2019/10/31
43
25
祭献物品
常用于祭扫礼仪的灵堂、殿宇中的供桌裙帏、神龛帷幔等。 饰有龙凤仙鹤、福禄寿禧、明暗八仙等精工绣物。还有的绣 制送葬礼议用“棺罩”和亡人的“寿在” “寿裤”上的刺绣。
26
艺术价值
• 题材丰富广泛
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的刺绣工艺品 。
• 寓意吉祥
小组成员—朱礼鑫 袁富中 张玉倩 郝就笑 邹佳君 刘盈 周增辉 周旭阳
1
2
3
4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 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 刺绣同样展现了劳动人民对幸福和美的追求。
5
精湛的传统艺术—刺绣
发展历史 主要流派 艺术形式 民间刺绣 艺术价值
非遗项目之刺绣

作品欣赏
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 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 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 十种样式。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 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最 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 "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鼠拉葡萄"、"寒雀探梅"、 "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
作品欣赏
湘绣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 湘绣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
※粤绣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 古属地南海、番禺、顺 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唐代苏颚《杜阳杂 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 卢眉娘“工巧无比,能 于尺绢绣《法华经》七 卷”的记载。
作品欣赏
粤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 粤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 有空隙,即使有空隙, 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 地树根等补充, 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
作品欣赏粤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之广绣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阵法多远善于变化粤绣之潮绣以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见长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之用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土族盘绣少数民族刺绣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甘肃互助县东沟东山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作品欣赏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水族马尾绣-少数民族刺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中国传统图案设计
2012年1月17日中华服装网服装招商网
一、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历史
1、刺绣在6000-7000年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纺织技术。
我国的黄帝时期,黄帝之妃嫘祖就开始养蚕织绢帛。
2、“五彩备,谓之绣”,记录最早的刺绣。
3、春秋战国时代,刺绣相当发达,当时所绣的鸟纹、云纹、凤纹等刺绣图案,形象流动生辉,刺绣针法多样。
战国时期刺绣
4、汉代、刺绣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刺绣色彩丰富,且应用面广。
刺绣用于服装、枕头、包袱上等,所绣纹样有多种云纹、卷草纹等
5、唐代,刺绣有了高度发展。
从个体到作坊,长安古都成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6、宋代,已出现具一定风格的名绣。
如顾绣,南宋迁都杭州江南成为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汉代淑女灵芝图
唐代花卉纹样刺绣
7、明清的四大名绣。
8、中国民间刺绣一方面从拙到秀,被引入宫廷。
另一方面,民间妇女为自己所作保持了质朴、拙趣的清新民间本色。
明代刺绣补子
清代团凤纹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