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分析教程文件
初中美术_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授课人:单位: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代表性作品。
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鉴赏作品,通过鉴赏体会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归纳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鉴赏体会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归纳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学具:美术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那么大家在旅游的时候见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那在你去过的旅游胜地,是否见到过古代雕塑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欣赏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雕塑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艺术魅力。
学习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
二、新授:(一)陵墓雕塑1、秦始皇兵马俑首先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古都西安,在这里我们将会看到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陵墓雕塑群?大家说是什么呀?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1987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兵马俑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那么大家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它是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东打井时,意外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从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76年又有两处兵马俑坑被相继发现,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呈品字形布局,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其中一号坑最大。
在同学们欣赏兵马俑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小知识,什么是“俑”?有知道的吗?看到大屏幕,找位同学读一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聆听和欣赏一下震惊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
看完视频后,相信同学们对兵马俑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不过视频中关于陶俑的一些细节不是特别清晰,我们再通过图片做进一步了解,从图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造型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各个细节都表现的细致入微,大家可以近距离看一下,武士佣虽然军服一致,但他们的面部表情,相貌、发型却各不相同,甚至能够看出他们是哪个地区的人。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案.docx

1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秦始皇兵马佣(陶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
3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之前我们学习欣赏过一些中国画,知道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欣赏古代人们传给我们的另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雕塑,出示课题《走近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在我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问:什么是雕塑?总结: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
是用可塑的(如粘土、胶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
圆雕是可供四面观赏的雕塑,浮雕则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透雕就是镂空的雕塑。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陵墓雕塑。
活动2【讲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什么是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配合地面建筑陈设的各种石雕和石刻,为地面上的陵墓雕塑,一般来说最为常见,而且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室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2、陵墓雕塑产生的原因: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
自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头兽等,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
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八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 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案1 赣美版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1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古代雕塑的主要雕塑作品的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学情分析《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这一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属于艺术欣赏课,学生在上这一课时非常感兴趣,交流也很积极。
有很多是平时看不到的只能通过书本或地电视电脑中看到,这一课时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意味3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什么是雕塑?学生和教师活动,引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成就,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上。
1、雕塑概念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具体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美术形式。
2、雕塑的分类(1)从内容上分a具象雕塑b抽象雕塑(2)从形式上分a圆雕 b.浮雕(3)从功用性来分a纪念性雕塑b欣赏性雕塑c.实用性雕塑(4)从地域性上分a城市环境雕塑b园林雕塑c架上雕塑(5)从大小来分a高雕b微雕3、学生赏析(根据雕塑的分类,结合书本雕塑的图片,学生交流赏析雕塑的分类)三、展开:陵墓雕塑欣赏教师分析:古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
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1、陵墓雕塑:《秦始皇地下兵马俑》师:《秦始皇地下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它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侧1.5公里的骊山,它是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的,现已发现有四个坑,一号坑最大,面积有14260平方米,里面藏着与真人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8000多件。
(2)作品《秦始皇兵马俑》请学生给大家讲解。
部编赣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独特的建筑或雕塑作品?”(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空间艺术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空间艺术的基本种类和审美价值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我会通过对比古今建筑、雕塑作品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空间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现代建筑艺术如何融入城市环境。
1.空间艺术的概念与种类;
2.古代建筑艺术:故宫、颐和园等;
3.现代建筑艺术:国家大剧院、鸟巢等;
4.雕塑艺术:秦始皇兵马俑、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5.空间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方法。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空间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空间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间艺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审美价值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空间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运用空间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空间艺术的概念和种类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对于空间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们普遍感到较为陌生,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作品深层含义的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空间艺术。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第一课时)课件共31张PPT

唐三彩的器物形体圆润、饱满
昭陵六骏: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也是唐代 最大的帝王陵墓,六骏是李世民威力追念他自己昔 日在战场上的功绩,并纪念他心爱的战马而雕刻的。
(秦):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
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 (汉):其造型古朴,神态夸张。石刻 手法简练概括,循石造型于浑厚中显示 着雄强的力之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霍去病墓前石刻
伏 虎
《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的 “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力 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虽没 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生气, 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
霍去病墓前石刻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陵墓雕塑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是怎么被发现的? 它的地理位置在哪? ( 地 下 替 活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 人 西安市临潼县以东的 陪 骊山之北,总面积为 葬 56.25平方公里(相 的 当于270个足球场) 偶 人 )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的,经考
古挖掘发现三个俑坑成品字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相 当于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其中一号坑里面藏着与真人真马大 小相似的陶俑、陶马8000多件,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在世界上是公认的艺术珍品。
从宏观角度看秦俑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在秦始皇陵发现数量众多、气势宏伟的兵马俑? 秦始皇想显示什么?
比较秦俑与霍墓石雕有什么异同?
材料 秦俑:陶土 霍墓:天然石头 秦俑:陶冶烧制 霍墓:循石造型 秦俑:个体高大、风格写实 艺术特点 霍墓:形象古拙、风格浑厚
异
工艺技巧
初中美术《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1、课堂开始教师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聊起舞蹈:同学们学过跳舞吗?(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视频,一起来欣赏。
(播放央视舞蹈大赛的参赛作品《ft鼓说唱俑》片段)。
刚才的这段舞蹈中塑造的形象觉得眼熟吗,见过相似的形象吗?(出示汉代雕塑作品《ft鼓说唱俑》图片,学生比较)正是我国古代经典雕塑作品给了舞蹈家创作的灵感。
“神情激昂一瞬间,完美凝固是永恒”,睿智而勤劳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堪称为“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探讨课本第一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欣赏舞蹈视频,然后通过这段舞蹈的最后定格形象和雕塑作品形象对比,让学生清晰感受到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所表现的形象相似性,使学生认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关联性,并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知识解析1.屏幕出示文字——雕塑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一遍,强化对雕塑作品的认识。
2.展示一组不同材料、不同技法完成的雕塑作品图片,教师参考这组图片讲述雕塑的常用表现技法。
3.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清晰认识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圆雕、浮雕、透雕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共设计了三个知识点——雕塑的概念、雕塑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
这几个知识点学生以前都接触过,本环节知识通过大声朗读、连线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三、方法引导:(一)、描述作品1、屏幕出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的作品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他(她)眼中的秦俑形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动态、五官造型、发型、衣着等不同角度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感受秦俑的细致刻画。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述,并通过播放一段介绍秦俑细致刻画的视频资料强化学生对作品造型特点、刻画细致程度的认识。
2、启发性提问:兵马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装扮呢?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兵马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兵种——将军俑、军吏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佣、骑兵俑等。
《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 课件 -2024—2025学年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昭陵六骏》——唐
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 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 “青骓(zhuī)”、“白蹄乌”、 “特勒骠(biāo)”、 “拳毛騧 (guā)”、“什(shí)伐赤”、 “飒(sà)露紫”。为纪念这六匹 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 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 马列置于陵前。其中拳毛騧、飒 露紫、被美国盗走!
《伏虎》——霍去病石墓雕刻
为纪念霍去病的赫赫战功, 显示其英勇善战,汉武帝命人于 他墓前修建了许多石刻。其中伏 虎长2米,宽0.84米。形象机警凶 猛,全身刻有斑纹,体态轻柔,尾巴 自然卷在背上,更增加了活跃的气 氛。虎的神情机警而威猛,突出 了猛虎在猎物前的神态。
青骓
白蹄乌
特勒骠
拳毛騧
什伐赤
飒露紫
《立射武士俑》
面部表情生动,相貌威 严,五官极其头发的雕 刻都及其细腻。
武士瞄准的姿势,为射 箭做准备
半蹲的下身动作,生动 自然。
《跪射佣》
武士形象、面部表情生动, 相貌威严,“气势汹汹”
身着沉重的铠甲、手握石 弩的武士,准备射击的状 态。
单膝跪地,重心平稳,宽 大的脚部设计有很好的支 撑作用。
宗教雕塑
我国的宗教雕塑主要集中在石窟和各种寺庙中, 它们原本是宣传宗教教义而制作,非单纯的艺术品。 但它们大多数都是匠人精心制造,具有很高的艺术水 平,凝聚着人们的理想和信仰。
体型呈现S形
头束高鬓,面容清 秀,慈祥中带着威严, 富有神圣感
《菩萨像》(唐)——莫高窟
赤裸上身,身材修长,斜披天衣 腰束长裙,色泽艳丽 莲花底座
《三彩罗汉坐像》——辽(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乐山大佛》——唐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 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壮实的双肩, 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 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 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跚趺式”不一样,因 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平稳、安定的坐式 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 决心。
八年级美术上册欣赏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课件4赣美版

• 汉武帝为纪念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生前大捷的战功,为他修的坟墓外 形象祈连山的样子,墓上有一批大型石刻,有卧马、伏虎、卧牛等 石刻,手法简朴,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迄今为止 发现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
《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特点:
• 汉武帝时期,遵循道家思想,休养生息,政治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 状态,从而使雕塑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既保留着石头的美(天 然),天然造型,循石造型,因材施艺。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 昭陵六郡为陵墓雕塑,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材质为石灰 岩。
青骓拳毛騧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庞大的军阵,展示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的磅礴气势和严整的军威,令人感受到秦始皇
“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的雄姿。兵马俑以巨大的
数量构成,显示出了伟力感、迫人感和超乎寻常
的威势,而且有崇高的审美特性,折射出秦始皇
统一中国的气魄和意志。
1、崇尚写实。
2、军阵式排列,气势宏大 。 3、人物性格鲜明。
有一堆听众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他的出色表演。
汉代石雕
•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是汉武帝时英 勇善战的青年将领。西汉初,匈奴经常南 下进犯边境。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 就随大将卫青出击匈奴。他率轻骑八百追 杀敌军数百里,斩歼匈奴名将,活捉单于 叔父,而被封为冠军侯。两年后,霍去病 又以骠骑将军身份率军由陇西出击获大胜。 此后,多次出入祁连山,先后六战六捷, 打败了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军,为安定边界、 沟通西域交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霍去病 不幸因病逝世,年仅24岁。汉武帝痛失大 将,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赐予陪葬茂陵 的荣誉,并利用天然石将其墓垒成山形, 象征他征战过的祁连山,同时雕刻大型石 刻多件散置“山”上。
已发现埋葬兵马俑俑坑四个,总面积约25380平
方米。现已挖掘的1号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
兵马俑6000余件;2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兵
马俑950件;3号坑面积为5200平方米,兵马俑68
件,三个坑的兵马俑共计7000余件。数量惊人、
形体硕大、气势磅礴的兵马俑群,震撼了中国,
震撼了世界。人们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霍去病墓雕刻特点
•
霍去病墓雕刻中的野猪、蟾、鱼、蛙等,更加突出
了利用原石稍事加工的特点。它们置放在草丛中,是石头
又是有生命的野兽,使人从石块中看到生命,又从亦石亦
种侍从俑、乐舞杂技俑。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兵
马俑和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奔马俑》,以及在四
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中,可以看出题材的变化。东汉
的马俑多,这是爱马风尚的体现。《奔马俑》造型生动,
制作精美,气宇轩昂的精神展示了东汉马俑的艺术水平。
《说唱俑》则以生动的造型,显示了汉代人物俑的艺术特
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
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
,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
•
1974年3月,陕西临潼晏塞乡农民挖出了一个
真人大小的陶俑,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这
是秦始皇随葬的兵马俑,由此揭开了新中国成立
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的序幕。通过几年的挖掘,
缝缀线等,都予以一丝不苟地刻画和质感
表现,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
说唱俑
•
汉代陶俑,随着厚葬之风而盛。从已出土的汉代俑看
,其分布广、数量多、题材多样,有兵马俑、车马俑和各
种人物俑、动物俑,内容极为丰富,材质也多样,但以陶
俑、金属俑为主。汉代,随着时发叛乱而逐渐转入安定,
俑也由初期多兵马俑逐渐转为炫耀豪富的车俑、马俑和各
• 现存巨石雕刻有《立马》、 《跃马》、《卧马》、《伏 虎》、《怪兽吃羊》、《卧 象》、《野猪》、《野人搏 熊》、《蛙》、《蟾》等共 16件。
霍去病墓在陕西省兴平县,位于距西安40公里的汉 武帝的茂陵东北1公里处。
《石刻立马》
又称马踏匈奴,高约2米,雕刻一骏马,足 踏赤脚散发的匈奴败将。骏马敦厚、庄重自如, 具有胜利者的威势,是整体雕刻群的点题之作, 体现出纪念霍去病战功的创作动机,可谓是我国 最早的纪念碑式的雕刻巨作。其余散置的雕刻, 象征在祁连山上出没的野兽,是构成祁连山环境 的需要,是一种意境的创造,同时也烘托出将士 远征的艰辛,令观者联想到英雄大战祁连山的情 景。这些雕刻,采用巨石雕凿,并施以浮雕与线 刻手法,有的则是利用天然石块的自然形态稍事 加工,重点突出动物形体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似 是似非的写意式的造型,可谓形神兼备。
•
兵马俑按军阵排列,展示秦始皇军队的面貌
。1号坑以步兵为主,战车步兵相间组成长方形军
阵。204名弓弩手分三排横队为先锋,其后为步
兵护卫的38路四马战车纵队,队伍整齐,浩浩荡
荡,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2号坑由战车、步
兵、弩兵、骑兵组成混合编队。3号坑是统帅1、
2号坑军队的指挥队。三个坑的兵马俑,有机结合
点。
1957年四川天回 山崖墓出土的大量 陶俑中的一件。其 高56厘米,头上包 巾,戴簪,额前有 小花饰,大腹凸出 ,赤膊上有璎珞珠 饰,左臂环抱一鼓 ,右臂向前平伸, 左腿蜷曲于圆榻之 上,张口露齿、伸 头、耸肩、眉飞眼 笑、手舞足蹈。
击鼓说唱俑
•
作者显然不是对生活中的说唱艺人的简单模
仿,而是对生活原型有所取舍,夸张了说书艺人
秦
兵俑身高1.8米左右,将军俑高1.95
始 米左右,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俑,而且具有
皇 陵
高度的写实性,其形象似以秦军将士为模
兵 特儿塑造的。他们的相貌、神情、性格各
马 不相同,有的稳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气 佣 未脱,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兵
马俑真实地再现了每个细节,如发式、衣
服、铠甲甲片有规律地重叠相压,乳丁、
那种伸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步的动作和面
部表情,将有声有色的说唱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
,极其传神,而且将艺人性情豪放、乐观的性格
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唱俑》踏着鼓点舞步的
动作造型和诙谐幽默的说唱表情达到了神韵十足
的艺术高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从其
动作和神态中,似乎可以听到爽朗的笑声,想象
出他那令人发笑的说唱内容,甚至联想到他面前
第1课空间艺术的杰出创造分析
中国传统的五大雕塑:
• 陶雕、石雕、铜雕、木雕、泥雕
中国古代雕塑类别
•
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
、雕塑技法,以及所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
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古代雕塑
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
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
纪等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
饰雕塑,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
、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
牙雕、木雕、竹雕等。
古代雕塑的发展及特点
•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石器和陶器制作。古代雕塑艺术也充满了
写意传神的特点,如秦汉雕塑的粗浑、雄
大,魏晋雕塑的健朗和潇洒,唐宋雕塑的
丰富、端丽等。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
的高峰时期。唐代佛像雕塑艺术在吸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