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典型印刷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典型印刷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典型印刷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今天,最常见的印刷机都采用柔版印刷工艺。

柔版印刷是一种回转印刷方法,它通过凸起的图案表面在各种承印物上印制图案。

即通过橡胶版或感光树脂版非印刷区域的撤出和降低,在印版上生成所要印刷的图案。

印版与直径各不相同的回转圆筒相连以获得各种尺寸的图案。

油墨则是通过一个称为网纹辊的具有网状结构的油墨计量辊转移到印版表面。

通常,喷墨装置与刮刀协同工作,以便为网纹辊供应油墨。

上述系统操作可以针对每种印刷颜色在印刷机上重复。

目前,一台印刷机上的平均印刷站的数目为10个,卷筒纸的宽度为 6 到136 英寸。

印刷应用中的主要运动类型印刷应用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单色印刷,一直到需要定位的复杂多色印刷。

大多数印刷应用都使用一个包含要印刷的图案的回转喷墨头,印刷表面通常是一种直接与喷墨头接触的卷筒纸。

卷筒纸常为线性的,可以由任意种类的材料组成,包括纸、塑料或树脂薄膜,波纹纸等。

印刷油墨直接供应给喷墨头,在喷墨头与卷筒纸接触时,图案就转移到卷筒纸上。

印刷应用中的主要运动类型为主轴/从轴运动——要在上面进行印刷的卷筒纸为主轴,喷墨头为从轴。

传统的印刷机的卷筒纸和喷墨头之间是机械连接的,但是现在,考虑到通过高性能运动控制器可执行电子式凸轮仿形,以及印刷的最终用户提高机器灵活性,并希望缩短生产期限和实现快速生产转换的要求,通常使用伺服机构。

尤其对于喷墨头而言更是如此,有时对卷筒纸主轴也具有这种要求。

多色印刷应用中包含多个喷墨头,每个喷墨头对应于一种颜色,成为主轴的从轴,各个喷墨头之间要保持相互对准。

其它类型的运动在印刷应用中也不少见,例如用于在机器维护和产品切换中将喷墨头移进和移出的调整轴。

典型的印刷应用需要使用多种运动控制部件,包括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等反馈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伺服放大器和高性能运动控制器。

在印刷中使用的运动控制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回转从轴与线性卷筒纸接触的纸品加工应用。

运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印刷应用中实现运动控制存在几个问题。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什么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什么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什么
印刷机是一种通过将油墨传输到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上的设备,用于制作各种印刷品,如书籍、报纸、宣传单页等。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多个部件和环节。

工作原理
1.图像传输:印刷机首先通过数码化技术将图像从电子文件转换为印
刷版。

2.油墨传递: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滚筒传递到印版上。

3.印版处理:印版上的图案经过处理和准备,如光敏处理,以便准确
地传递油墨到印刷材料上。

4.油墨转移:油墨从印版传递到印刷材料上,通常使用压力或辊来实
现。

5.干燥:印刷材料上的油墨需要通过干燥系统快速固化,以避免模糊
和污染。

6.定位:确保印刷图案准确地定位在印刷材料上,通常通过自动对位
系统实现。

工作过程
1.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将要印刷的文件转换为印刷版,并对印刷机进
行配置和调整。

2.油墨添加:将正确颜色和数量的油墨装载到油墨传输系统中。

3.印版预处理:处理印版以确保图案清晰和一致。

4.开始印刷:印刷机启动,油墨传递至印版并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5.监控和调整:操作人员监控印刷过程,调整印刷机参数以保证输出
质量。

6.完成印刷:完成印刷后,印刷材料通过干燥系统固化油墨,最终将
成品输出。

7.清洁维护:对印刷机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使得印刷行业能够高效地生产大量印刷品,同时也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平网平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

①平网平面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循环程序。

以平形网版平台式单色半自动手面丝网印刷机为例,它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给件→定位→落版→降到墨板、升回墨板→刮墨行程→升到墨板→降回墨板→抬版→回墨行程→解除定位→收件。

在连续循环动作中,只要能实现功能,每个动作占用的时间应尽量短,以缩短每个工作循环同期,提高工作效率。

③压印线。

在印刷行程中,到墨板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一条接触线,称为压印线。

这条线在刮墨板刃口处,无数条压印线构成印刷面。

实现理想的压印线是很困难的,因为印刷行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

以常用的手形网版平面丝印机为例,可对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作如下描述:经传动机构传递动力,让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一条压印线,由于丝网具有张力N1和N2,对刮墨板产生力F2,回弹力使丝网印版除压印线外都不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F1作用下,通过网孔,从运动着的压印线漏印到承印物上。

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与刮墨板进行相对运动,挤压力F1和回弹力F2也随之同步移动,丝网在回弹力作用下,及时回位与承印物脱离接触,以免把印迹蹭脏。

即丝网在印刷行程中,不断处于变形和回弹之中。

刮墨板在完成单向印刷后与丝网印版一起脱离承印物,同时进行返程回墨,即完成一个印刷循环。

回墨后承印物的上面与丝网印版反面的距离称为同版距或网距,一般应为2~5mm。

手工印刷时,操作工人的手法与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压印线的形成。

在实践中丝印工作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具体可归纳为六点,即保证刮墨板运动中的直线性、匀速性、等角性、均压件、居中性和垂边性。

也就是说,印刷时刮墨板应直线前进,不能左右晃动;不能前慢后快,前快后慢或忽慢忽快;到墨板的倾斜角应保持不变,特别要注意克服倾斜角逐渐增大的通病;印刷压力要保持均匀一致;保持刮墨板与网框内侧两边的距离相等;到墨板与边框保持垂直。

印刷机的原理

印刷机的原理

印刷机的原理
印刷机的原理是基于图案传输和墨水转移的技术。

其基本工作流程包括色彩分离、图案传输、墨水转移和定位等步骤。

在印刷前,图像需要经过色彩分离的处理。

这一步骤将彩色图像转换为几个色彩通道,如CMYK(青、品红、黄和黑)或RGB(红、绿、蓝)。

每个色彩通道对应一种墨水,以便在
后续步骤中实现墨水转移。

在图案传输阶段,印刷机使用光敏材料制作印刷版。

这些印刷版上有特定的图案,通过光的作用,将图案传输到印刷媒介上。

这些印刷版可以是平版、凸版或凹版等。

接下来是墨水转移阶段。

印刷媒介经过一系列准备工序之后,与印版接触。

墨水通过印版的图案部分转移到印刷媒介上,形成图案。

墨水的转移可以通过压力或电荷控制来实现。

在印刷过程中,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印刷机需要准确地将印版和印刷媒介对齐,以保证图案的精准传输。

这一步骤通常借助于感应器和计算机系统的控制。

印刷机的原理基于色彩分离、图案传输、墨水转移和定位等技术,通过精密的协同工作,实现图案的高质量印刷。

这些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行业,如出版、包装和标签制作等。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是一种用于印刷各种材料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通过将油墨或颜料传送到材料表面,并按照所需的图案或文字进行覆盖,从而实现印刷的目的。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印版制作、墨水传输、压印和印刷材料的传送。

在印版制作阶段,印刷机操作人员将原始图案或文字制作到一块平面的印版上。

这可以通过影像处理、电脑绘图或者是传统的手工制版等方式完成。

制作好的印版通常由金属、橡胶或塑料制成。

接下来,印版会被放置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

印刷过程中,墨水将通过印版传递到一个称为印版滚筒的转印辊上。

印版滚筒通常由橡胶或者是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并能够将油墨或颜料均匀地传输到转印辊上。

在压印这一步骤中,转印辊和压印滚筒将接触到印刷材料。

印刷材料可以是纸张、纺织品、塑料片或者其他表面可以印刷的材料。

当印刷材料经过转印辊和压印滚筒之间被夹住时,墨水或颜料会从转印辊传递到印刷材料的表面上。

最后,印刷材料会从印刷机上以线性或旋转运动被传送出来,以便干燥和进行后续的加工工作。

印刷机通常会使用各种传送装置,如传送带、输送皮带或者是滚筒来完成这个过程。

总的来说,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墨水或颜料传送到印版上,并通过压印将图案或文字传输到印刷材料的表面上。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协调和控制,以确保印刷质量的准确和一致。

印刷机工作原理

印刷机工作原理

印刷机工作原理
印刷机是一种将图像或文字加以转移至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设备。

在印刷机工作原理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印版准备:首先,需要制作印版。

印版上有图像或文字的凸起部分,其它部分被腐蚀或削减掉。

这样,当印版放置在印刷机上,只有凸起的部分能够传递墨水。

2. 墨水传递:墨水主要通过印刷机上的墨辊传递。

墨辊由橡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位于墨盘中。

当印刷机运行时,墨辊会将墨水转移到印版的凸起部分上。

3. 墨水转移:当墨辊传递墨水时,印版会旋转,使墨水被转移到上面。

同时,纸张或其他材料被放置在印版上方。

墨水通过压力将印版上的图像或文字转移到纸张或材料上。

4. 印刷结果:当墨水传递给纸张时,印版上的图像或文字被转移到纸张上,形成印刷结果。

纸张经过印刷后,可以继续传送到印刷机的下一个工序,或者重新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效果。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可能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某些印刷机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墨水,以实现多色印刷。

另外,一些高级印刷机还可以根据所需的图像或文字进行精确的调整和控制。

总的来说,印刷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印版传递墨水,并将图像或
文字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这种技术使得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并在广告、出版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步进电机将纸张送入机器:首先,纸张被放置在印刷机的纸张进料系统中,由步进电机控制,一张一张地送入机器。

这保证了纸张的准确位置和持续供应。

2. 平衡滚筒与印刷框架组装:在印刷机的内部,待印刷纸张通过传动系统进入平衡滚筒,平衡滚筒的作用是使纸张保持平整并稳定,以便于印刷。

3. 涂布印版:印刷机上的涂布部分将油墨或颜料涂布在印版上。

印版是一部水平铺设的金属板或橡胶板,上面有图案或文字,涂布印版的目的是将油墨或颜料均匀地分布在印版上。

4. 传送器:传送器用于将印版与纸张接触并传递油墨或颜料。

一般来说,传送器由几个辊子组成,它们旋转并将印版与纸张紧密结合在一起。

5. 过印:在传送器的作用下,纸张与印版发生接触,使油墨或颜料从印版转移到纸张上。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轧制或压力来完成。

6. 干燥和固化:完成印刷后,纸张被传送到烘干系统,以使油墨或颜料干燥和固化。

烘干系统通常由加热器和风扇组成,通过热空气和流动空气的作用,将纸张上的液体转化为干燥的固体。

以上是印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整体流程大致相同。

现代印刷机原理与结构第章

现代印刷机原理与结构第章
报纸、书刊、专用票证印刷机等
7、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半自动、自动轮转印刷机
8、按纸张幅面分类:
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印刷机
三、印刷机的命名
四个标准:1973年、1982年、1988年、1992年 1、73年标准
机器型号——包括基本型号和辅助型号
基本型号:以机器分类名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表示(机器特征) 辅助型号:主要性能规格(如纸张幅面、印刷色数等)、设计
优点:线 接触,印 刷压力较 小,运转 平稳,印 刷速度快、
质量好。
压印滚筒
纸张 印版
着墨辊
圆压圆型印刷机(轮转机):
按承印材料的形式分: 单张、卷筒 按印版的形式分: 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孔版印刷机和平版印刷机 1、单张纸圆压圆型印刷机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组合成双面或多面印刷机;
滚筒空隙较小、滚筒连续匀速旋转,运转平稳,质量好。 2、卷筒纸圆压圆型印刷机
一、印刷机的组成 二、印刷机的分类 二、印刷机的命名
一、印刷机的组成
1、按机器本身性能分为: 原动部分:功率和运动的动力来源 传动部分:中间装置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印刷工艺动作的部分
主要工作部分:印刷装置 辅助工作部分:输纸装置、定位与递纸装置、
输墨(润湿)装置、收纸装置等。
2、按印刷工艺流程分为:
印刷原理 印刷机工作原理
凸 版 印 刷 机 :
纸张
墨辊 印版滚筒 印版
压印滚筒
凸版印刷机工作简图
输 墨 装 置
印版版台
输纸板
输纸台
压印滚筒 收纸装置
收纸台
平版印刷机
水辊 纸张
水斗
压印滚筒
墨辊 空白部分 图文部分
印版滚筒 橡皮布滚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印刷機結構:
•視覺定位系統
•擦拭系統;
•錫膏填塗系統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視覺定位系統
CAMERA的結構:
•兩個鏡頭,STENCIL+PCB
•一個PCB STOP SENSOR
可作錫膏覆蓋率檢查:
•用CAMERA的PCB鏡頭
•可設定覆蓋率參數,不合格的機器會自動提示
視覺定位系統
PCB STOP SENSOR感應到PCB后.PCB 停
CAMERA的兩個鏡頭分別識別stencil和PCB上的MARK,以識別的圖像完全重合為基准,來完成定位精准度,在校對位置時,PCB不動,只有STENCIL可移動調整.(分X.Y. )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真空擦拭杆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溶劑棒
導紙杆輔動軸
真空擦拭杆
擦拭系統
1.擦拭時由氣缸將擦拭杆頂起,使擦拭紙與鋼板接觸.
2.濕擦時的溶劑量要控制在濕擦完畢時,濕的擦拭紙正好被用完.
3.溶劑的噴量可通過調整溶劑泵的頻及沖程來進行控制.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
錫膏填塗系統
1.刮刀采用鋼刮刀.角度標準45~60度,現用60度.
2.印刷時錫膏在鋼板上是滾動,一般滾動的直徑為1~1.5cm
3.刮刀的壓力一般為0.5+0.1 kg/inch
锡膏印刷现在被认为是,表面贴装技术中控制最终焊锡节点品质的关键的过程步骤。

印刷是一個建立在流體力學下的制程,它可多次重復地保持,將定量的物料(錫膏或黏膠)涂覆在PCB的表面,一般來講,印刷制程是非常簡單的,PCB的上面與絲網或鋼板保持一定距離(非接觸式)或完全貼住(接觸式),錫膏或黏膠在刮刀的作用下流過絲網或鋼板的表面,并將其上的切口填滿,于是錫膏或黏膠便貼在PCB的表面,最后,絲網或鋼板與PCB分離,于是便留下由錫膏或黏膠組成的圖像在PCB上.
在印刷锡膏的过程中,基板放在工作台上,机械地或真空夹紧定位,用定位销或视觉来对准。

或者丝网(screen)或者模板(stencil)用于锡膏印刷。

在手工或半自动印刷机中,锡膏是手工地放在模板/丝网上,这时印刷刮刀(squeegee)处于模板的另一端。

在自动印刷机中,锡膏是自动分配的。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刮刀向下压在模板上,使模板底面接触到电路板顶面。

当刮刀走过所腐蚀的整个图形区域长度时,锡膏通过模板/丝网上的开孔印刷到焊盘上。

在锡膏已经沉积之后,丝网在刮刀之后马上脱开(snap off),回到原地。

这个间隔或脱开距离是设备设计所定的,大约0.020"~0.040"。

脱开距离与刮刀压力是两个达到良好印刷品质的与设备有关的重要变量。

如果没有脱开,这个过程叫接触(on-contact)印刷。

当使用全金属模板和刮刀时,使用接触印刷。

非接触(off-contact)印刷用于柔性的金属丝网。

手工印刷機(MANNAL PRINTERS)
手工印刷機是最簡單而且最便宜的印刷系統, PCB放置及取出均需人工完成,其刮刀可用手把或附在機台上,印刷動作亦需人手完成,PCB與鋼板平行度對準或以板邊緣保証位置度均需依靠作業者的技巧,如此將導致每印一塊PCB,印刷的參數均需進行調整變化。

半自動印刷機(SEMIANTOMATIC PRINTERS)
半自動印刷機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印刷設備, 它們實際上很類似手工印刷機,其PCB的放置及取出仍賴手工操作,與手工機的主要區別是印刷頭的發展,它們能夠較好地控制印刷速度,刮刀壓力、刮刀角度,印刷距離以及非接觸間距,工具孔或PCB邊緣仍被用來定位,而鋼板系統以助人員良好地完成PCB與鋼板的平行度調整。

全自動印刷機(AUTOMA TIC PRINTER)
PCB的置取均是利用邊緣承載的輸送帶完成,制程參數如刮刀速度、刮刀壓力、印刷長度、非接觸間距均可編程設定。

PCB的定位則是利用定位孔或板邊緣,有些設備甚至可利用視覺系統自行將PCB與鋼板調成平行,當使用該類視覺系統時,便可免卻邊緣定位帶來的誤差,而且令定位變得容易,人工的定位確認為視覺系統所取代。

刮刀
刮刀的磨损、压力和硬度决定印刷质量,应该仔细监测。

对可接受的印刷品质,刮刀边缘应该锋利和直线。

刮刀压力低造成遗漏和粗糙的边缘,而刮刀压力高或很软的刮刀将引起斑点状的(smeared)印刷,甚至可能损坏刮刀和模板或丝网。

过高的压力也倾向于从宽的开孔中挖出锡膏,引起焊锡圆角不够。

常见有两种刮刀类型:橡胶或聚氨酯(polyurethane)刮刀和金属刮刀.
•刮刀刃口的型狀:鋒利平整的刃口可獲至最佳的印刷。

•刮刀的壓力一般為5到30磅,其具體大小應依據刮刀類型及材料,非接觸間距,是絲網還是鋼板及錫膏狀況。

•刮刀的速度,若對于的流動狀況而定。

刮刀的壓力與速度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論上,對于每一種錫膏成份均應有一個最佳的壓力與速度與之對應。

但此二參數是互成負面影響,對于任何刮刀壓力,每增加一點速度均會令刮刀刃上的壓力減小,相反地,刮刀速度的減小將令刮刀刃的壓力增大。

刮刀寬度:應超過PCB寬度大約50MM(2“),(每邊大25MM(1”)),這可令鋼板受到的力最小,以保持絲網的彈性,請不要償試試對刮刀進行維修。

視覺識別標示的平整度(Alignment Targets)
如果印刷機未配備視覺系統,將難于找到絲網及鋼板與PCB的平行面,人工識別標示將有助于絲網及鋼板的水平設置。

識別標示可以是任何型狀,一般來說用 2.54mm(0.100")的方塊就是夠了,在絲網或鋼板的對角上如PCB一樣,有兩個識別標示,使用時,將PCB 置于印刷機并將PCB及絲網或鋼板的識別標識對齊即可,此識別標示亦可作為一個制程控制的工具,例如,將錫膏或黏膠塗在識別標示上可供做平整性,厚度及邊界的檢查,勝過做整塊板的全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