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合集下载

小麦的开花顺序

小麦的开花顺序

(三)小麦杂交技术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挂号标牌
(三)小麦杂交技术
(3)授粉: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
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
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
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 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三)小麦杂交技术
(1)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 组合,在母本群 体内选择典型、 健壮植株的主茎 穗(刚抽出叶鞘、 花药呈绿色)
(三)小麦杂交技术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三)小麦杂交技术
全穗约留20朵左右小花
(三)小麦杂交技术
(2)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
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
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
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二、内容说明
1、小麦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 2、小麦杂交技术
(二)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 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 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 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 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 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 活力约20分钟。

小麦育种学小麦育种途径和方法

小麦育种学小麦育种途径和方法

2021/3/10
21
(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恢复的研究和利用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CMS,主要通过小麦与异属、 异种间的核置换而产生的。其恢复基因主要来自提供 细胞质不育性的中(同质恢复系),也存在于其亲缘 物种和普通小麦中(异质恢复系)。
其中提莫非维小麦所导致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其育性 恢复基因,是世界上迄今杂种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
杂交选育法:利用已有的恢复系与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或品系杂交,然 后从其后代中选育结实性良好而且兼具双亲优良性状的新恢复系。此法 比较简单,只需要一次杂交,可以育成多种类型的新恢复系,对所选恢 复系必须多次测交,检测其恢复力。
2021/3/10
27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测交筛选法:用已有的不育系为母本,广泛选用综合性状良好的许多品 种、品系为父本,进行测交,根据F1的结实率及综合性状表现,从而 选择其中育性恢复力强而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用此法需要配制大量 的杂交组合,只有很少数能够达到要求。但也有可能选出个别优异的恢 复系。
2021/3/10
19
目前杂种小麦应该开展的工作
一是开辟新的不育细胞质源的研究; 二是扩大恢复源的研究; 三是杂种优势的研究 四是开拓产生杂种小麦新途径的研究 五是质核杂种的研究 六是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2021/3/10
20
杂种小麦的产生途径
一是质核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 二是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 三是核基因不育性 四是核质杂种优势
2021/3/10
尽可能注意双亲的性 状水平,有利于优良品 系的选育。由于小麦许 多性状如产量、抽穗期 等都不同程度上属于数 量遗传的性状,而且它 们主要由许多具有加性 效应的基因控制。
6

小麦杂交育种的原理

小麦杂交育种的原理

小麦杂交育种的原理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杂交育种则是大力提高小麦品种的一种重要手段。

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杂交种,也就是所谓的“一代杂种” 。

这一杂种在表现上比其亲本具备更多的生长性状和产量特征,成为新一代的小麦品种。

小麦杂交育种的原理,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涉及到小麦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技术。

通俗地讲,它就是一种类似“绝育”与“繁殖” 交替进行的方式。

首先选取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和强壮特性的小麦品种,通过控制雄性和自交的方式进行交配,从而使其下一代获得更加稳定的特性。

其技术实现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育优秀亲本。

小麦杂交育种的关键要素是杂交亲本的选育。

选育的品种一般分为“优良亲本” 和“恒稳育种。

选育过程旨在选择出一组互补性状较强的两种小麦品种,以确保在杂交后获得更优良的杂种品种产生。

第二阶段,杂交后代剥离。

在这个阶段,受实验条件和环境影响,大约有50%的小麦种子可能会被剥离,并在下一季节的交配中被淘汰,而剩下的种子则继续生长和杂交,最终产生出更为优良的小麦品种。

总体而言,小麦杂交育种技术是一套复杂、文化性强的技术流程。

它不仅提高了小麦耐性、产量等特性,而且增强了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缓解了小麦生产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技术

(三)小麦杂交技术
()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 组合, 组合,在母本群 体内选择典型、 体内选择典型、 健壮植株的主茎 刚抽出叶鞘、 穗(刚抽出叶鞘、 花药呈绿色) 花药呈绿色)
(三)小麦杂交技术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 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 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 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 的基因重组, 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目的: 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 通常小麦抽穗2 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 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 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 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 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 11时 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 午约2 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 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 最适相对湿度70-80% 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 活力约20分钟 分钟。 活力约20分钟。
(二)开花习性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 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 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 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 分钟, 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 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 小时开始萌发。 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小麦杂交技术的主要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麦杂交技术的主要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麦杂交技术的主要步骤及注意要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I. 主要步骤。

1. 选择亲本。

选择合适的亲本是小麦杂交技术的第一步。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技术小麦杂交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使小麦两个亲本杂交,获取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麦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配对不同的亲本,利用雄性器官和雌性器官的互补作用,使其杂种后代形成新的遗传组合,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苗系(品种)。

小麦杂交的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授粉。

小麦的花序由多朵小花组成,每一朵小花中都含有一对柱头和一对花药。

由于小麦的花药开放特别短,时间仅2~3天,以至于它只有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授粉。

小麦的杂交选择根据亲本的不同,可分为自交亲本间杂交和异交亲本间杂交。

自交亲本间杂交是指选用同一亲本的不同自交系中母本与父本异交,获得不同遗传型小麦种子的育种方式。

异交亲本间杂交是指选用不同亲本进行杂交,当其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优良遗传性状时,就可以选育出各种优良的新苗系。

不同类型的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因亲本组合和操作方法等不同而相关措施不同。

自交亲本间杂交步骤为:首先,按照种子生产要求选出自交系亲本进行种子养殖。

当父本花药裂开时,在花药内加入新鲜的母本花蕊。

授粉后小麦花轴处于“S”型时,可将花药挤压,取出无粉花药,以免影响后代品质。

异交亲本间杂交步骤为:首先,选择亲本株进行种植和搭架。

当父本花药裂开时,将开放的母本和父本雌雄花裂片一起放入花药内。

等母本花药裂开了,就可以将受精后的果实收割下来。

而为了保证孕异率,往往还会在授粉后的第二天加上一层粗口纱套在果穗上,以减少风吹,防止外来虫害。

在达芦等多种强异交作物中,为接受授粉的母本株体积因位于墙边,夏季温度过低,母本和接受授粉的花卉经常遭受中式茶馆损坏,授粉率很低。

因此,在进行杂交时,需调整母本株的体积和位置,增加授粉率并提高后代继承率。

综上所述,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对于培育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小麦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上新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小麦种业的发展将更加引人注目。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那些事儿》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小麦杂交育种技术这档子事儿哈。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小麦育种基地。

一进去,哇塞,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田可真是壮观啊!就像一大块绿色的大地毯铺在那里。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这些小麦是咋培育出来的呀?
然后就有专家给咱讲解啦。

原来啊,他们要精心挑选不同品种的小麦,就像给小麦找对象似的,哈哈。

把这个品种的雄配子和那个品种的雌配子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杂交啦。

他们得仔细观察每一株小麦的特点,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可认真啦!
然后呢,经过杂交之后的小麦种子,就像有了特别的魔力一样。

种下去之后,就等着它们慢慢长大。

这过程就像养孩子似的,得时刻关注着,施肥啦,浇水啦,生怕它们长不好。

等这些小麦长出来后,专家们又得一株株地去研究,看看哪些长得好,哪些有啥新的特性。

要是发现了特别优秀的,那就高兴得跟啥似的,感觉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你说这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多神奇啊,就靠着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和智慧,才能让我们吃到更好吃、更健康的小麦呢!以后啊,我每次吃面食的时候,都会想起那片小麦田,想起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真的太不容易啦!
总之呢,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咱得好好珍惜每一口粮食呀!。

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报告

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技术,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小麦杂交育种基本原理(1)遗传学基础:了解小麦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自由组合、连锁等。

(2)育种目标:明确小麦杂交育种的目标,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

(3)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2.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1)亲本选择与配对: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合理配对。

(2)杂交技术:采用人工杂交法,将亲本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亲本的柱头上。

(3)种子收获与播种: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收获、干燥、脱粒等处理,然后播种。

(4)田间管理:对杂交后的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选优去劣:对杂交后代进行观察、记载,筛选出优良个体。

3. 实习操作(1)亲本选择与配对: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合理配对。

(2)人工杂交:采用人工杂交法,将亲本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亲本的柱头上。

(3)种子收获与播种: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收获、干燥、脱粒等处理,然后播种。

(4)田间管理:对杂交后的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选优去劣:对杂交后代进行观察、记载,筛选出优良个体。

三、实习成果1. 完成了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杂交育种技术。

2. 观察并记录了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筛选出部分优良个体。

3.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小麦杂交育种的重要性,以及育种过程中亲本选择、杂交技术、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关系。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筛选杂交后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实验
一、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㈠小麦的花器构造小麦属复穗状花序,由许多互生的小穗组成,小穗基部着生两个护颖和3-9 朵小花,但正常发育的都是基部的2-5 朵小花,小穗上部的小花往往退化。

每朵小花自外向里有外颖、内颖各1 片;鳞片2 个;雄蕊(花丝、花药)3 个;雌蕊(子房、柱头、花柱)1 个,呈羽毛状分裂。

外颖顶端有芒或无芒㈡开花习性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

通常小麦抽穗2-4 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10 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

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 时,下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E,最适相对湿度70-80%, 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 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 小时开始萌发
三、所需用品
1.用品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四、操作方法
1. 普通法(1 )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 全穗约留20 朵左右小花
2.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挂号标牌
3.授粉: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

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 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

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

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 天后将纸袋去掉。

㈡“小麦捻调穗”杂交法
主要特点是授粉在隔离袋中进行。

简便省时、质量高。

杂交步骤如下:
1•整穗去雄:
先去雄(方法如前述),后剪芒和颖,剪去的颖壳大约占整个的1/2,已不伤柱头为度。

2•授粉前父本穗的处理:
选择中上部小花的花药即将伸出的父本穗,然后进行剪颖处理,把剪过颖的父本穗剪断,插在土中,在阳光下晒2-3 分钟,既有花药伸出颖壳即将散粉时,进行授粉。

.授粉:
用剪刀将纸袋的上端剪开,然后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父本穗移至袋口上方,一手撑开纸袋口,一手小心将父本穗剪口朝下倒过来,插入纸袋中旋转,使花粉自然落到每朵花的柱头上,授粉完毕后将纸袋伤口折叠夹住,并挂纸牌。

㈢父本移植法
•去雄:与普通法相同(略)
2授粉:
将中部1-2 个小穗剥开见到其花药变黄而未开花的父本穗,从其基部第二节剪下(2-3 个父本穗),将父本穗插入缚在竹竿上的瓶子中(瓶中盛有水,如瓶太低可想法掂高)。

使父本穗均匀围绕母本穗(父本穗要略高于母本穗,这样有利于自由授粉),并细线轻轻捆住,然后套上一个大纸袋即可,这样利于父本穗开花时便将花粉散在母本柱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