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居住区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优秀的居住区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某一优秀居住区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该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居住区内部,不仅有住宅建筑,还设置了公共活动场所、商业服务设施、绿地和休闲设施等,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而且,居住区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出行、购物等方便快捷。

这些都使得居住区成为了居民生活的理想选择。

其次,该居住区在环境建设和管理上做到了精细化。

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率高,道路宽敞整洁,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管理,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同时,居住区管理团队高效运作,及时解决了居民的各种问题,使得居住区内部的秩序井然,居民生活安逸舒心。

再者,该居住区在社区建设上注重了社会化和人文关怀。

居住区内部举办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同时,居住区还关注了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了相关的帮助和支持,使得社区内部形成了和谐共融的氛围。

最后,该居住区在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上做到了全方位的考虑。

居住区内部设置了完善的安保设施和监控系统,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居住区还开展了各种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综上所述,该优秀居住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今后的居住区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精细化管理和环境建设,注重社区建设和人文关怀,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宜居的居住区,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居住区案例分析课件

居住区案例分析课件
居住区规划设计
——案例分析
.
1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
2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当代MoMa
.
3
项目名称: 北京当代MOMA 设 计 人: 斯蒂芬·霍尔 建造地点: 中国 北京 项目类别: 综合公寓 占地面积: 6.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2万平方米 施工时间: 2005年12月- 2008年6月
.
25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总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 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 一个公共配 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
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 5#、6#楼东侧设置底商, 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行 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 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 并设计了单独的儿 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 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
26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小区用地面积 9.8814公顷
配套建筑面 积
924平方米
小区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145852平方米(地上 112709平方米,地下: 33143平方米)
106419平方米
容积率 小区绿化率
1.14 30%
地下车库建筑面 31874平方米 积
结构体系
住宅部分为剪力墙
.
经济技术指标
4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区位分析
当代MOMA位于香河 园北街与左家庄西街交叉 口。(其中香河园北街是 通往首都机场的快速路。) 地处东直门商圈。坐拥东 直门、工体, 燕莎使馆区等 诸多核心区域, 附近有东直 门外医院、朝阳医院等多 家大中型医院;另外, 附近 还有北京五中、北京四中、 163中学、55中学、曙光 小学、十字坡幼儿园、北 海幼儿园等, 东城区集中了 许多著名的中小学。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布局•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居住小区绿地及景观带•居住小区形态构成•居住小区经济指标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一:案例一: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二:案例二: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三:案例三: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四:案例四: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五:案例五: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六:案例六:基地概况:基地占地12.12公顷,现状为农田,地势平坦。

基地东北为小学、幼儿园预留地,北侧为商业用地,东南两侧均为住宅用地,西侧为政府用地及市民广场。

•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理念•从城市空间和住区空间内部空间出发,寻求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的合理分区和布局,使城市界面具有良好的尺度和丰富的轮廓,同时使居住小区内部形成与环境相结合的空间形态。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特点•规划注重空间协调,小区形态为城市提供了适宜的尺度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

规划方案通过多、低层住宅建筑的相互穿插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空间上的互补。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设计在打破单一的行列布局、寻求居住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建筑合理分区,和有序布局上有一定创意,营造了较为丰富的、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在居住小区中央,通过东侧住宅建筑的扭转布局形成了由北向南逐渐开放的纵向居住小区集中绿化。

同事采用多层建筑围合方式以及小高层建筑加大间距的手法形成了住宅建筑的半公共绿化空间绿化布局合理。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合理,出入口设置得当,并按规定配设了地面停车泊位。

街坊东北部按规划设置了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居住区案例分析

居住区案例分析

居住区案例分析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是获得睡眠、休息、储存私人物品和进行私人活动的地方。

因此,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以某个居住区为例,对其进行案例分析。

该居住区位于城市的郊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整个居住区由多栋住宅楼组成,周围环绕着绿树和花园。

居住区内设有公园、游泳池、健身房等配套设施,方便居民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

该居住区的交通便利,周边道路宽敞,公共交通网络完善。

居民可以通过公交车、地铁和自行车等多种方式出行,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降低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居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住宅楼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保证了建筑的结构稳固和隔热性能。

每个住宅楼都配备了电梯,方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出入。

住宅楼之间设有宽敞的人行道和绿化带,使居民们可以安全地散步和锻炼身体。

居住区内还设有便利店、超市、药店等商业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居住区还规划了学校、医院和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的教育、医疗和社交活动。

该居住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内设有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居住区还建有太阳能发电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能源需求,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该居住区在规划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居民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提供了丰富的配套设施,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同时,该居住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样的居住区不仅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标题: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引言: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探讨一个成功的居住区规划案例,并深入分析其设计原则和取得的成就。

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对于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二、案例分析:某城市X居住区规划2.1 规划目标该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宜居性、可持续性和社区互动性的现代化居住区。

要求兼顾住房供应、公共设施建设、交通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以提供一个适合居民居住的人文环境。

2.2 设计原则在这个居住区规划案例中,设计者遵循了以下原则:首先,以人为本:强调以居民为中心,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福利,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功能分区:合理划分区域,划分出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区和公共设施区等,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再次,生态保护:注重绿化覆盖率和环保措施的设置,保护生态环境并提供自然景观;最后,可持续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追求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设施设置该居住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居民的各类需求,在规划中设施设置方面十分完善:首先,建设了现代化的住房,覆盖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既有高层公寓也有独立住宅,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住房需求;其次,充分考虑交通规划,设置合理分布的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日常出行;此外,规划中还包括了配套的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健身场所和公共绿地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2.4 社区互动为了促进社区互动和社区建设,该居住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社区的组织和管理机制:首先,建立了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鼓励居民就社区建设和管理发表意见;其次,制定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此外,注重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如社区中心、图书馆和公园等,为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活动和共享空间。

不同空间结构的居住区案例分析

不同空间结构的居住区案例分析

节能环保
绿色生态居住区采用绿色建 筑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 发展理念。
生态平衡
绿色生态居住区强调生态平 衡和环境保护,提高居住区 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利于生 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宜居性强
绿色生态居住区注重居住区 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需求,营 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 居民的身心健康。
互动性强
开放式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性强,方 便居民进行社交活动,增进邻里关系。
开放式居住区的不足
管Hale Waihona Puke 难度大由于开放式居住区的空间结构较为开放,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需 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和管理。
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开放式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通常注重空间布局和环境质量,有时 可能会忽略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学校、医院等。
空间布局灵活
根据不同住宅类型和居民需求,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形成多样化的居 住环境。
配套设施完善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以满 足日常生活需求。
混合式居住区的优势
社会融合
通过混合住宅类型,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背景的居民相互交流与 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资源共享
不同住宅类型的居民可以共享配套设施,提高设施利用率,降低 设施维护成本。
缺乏活力
封闭式居住区的空间相对固定,可能缺乏活力与 变化。
资源占用
封闭式居住区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 如门禁系统、安保人员等。
03
混合式居住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混合式居住区是指将不同类型的住宅(如商品房、保障房、租赁房等) 混合布局在一个居住区内的规划模式。
住宅类型多样化
混合式居住区包含多种住宅类型,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和收入层次。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居住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促进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探讨七个关于居住区规划的案例,以展示不同规划方案的特点和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城市新区的案例。

该新区规划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社区发展,将住宅区与商业区、娱乐区和公共空间相结合。

在住宅区内,规划者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公寓、别墅和廉租房等。

同时,新区内还规划了多功能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和体育场馆,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老城区改造的案例。

该案例中,规划者将重点放在提升老城区的居住环境和社区功能上。

他们通过拆除老旧建筑、改善交通条件、修建绿化带等方式,使居住区更加宜居和安全。

此外,规划者还注重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并融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以保持其独特的韵味和吸引力。

第三个案例是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居住区。

该居住区规划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规划者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能源消耗、垃圾处理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了可再生能源、节水装置和垃圾分类等措施。

同时,他们还鼓励居民采用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以减少车辆排放和交通拥堵。

下一个案例是一个关于老年人居住的规划方案。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规划者在该居住区内设计了无障碍设施、医疗护理服务和社交活动场所。

此外,他们还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设置了安全防护措施和健身设施,以提供一个舒适和方便的居住环境。

再来看一个关于低收入群体居住的案例。

在这个规划方案中,规划者充分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能力和生活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低价房源和公共租赁房。

此外,规划者还在居住区内设置了就业培训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帮扶,帮助低收入群体改善生活条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居住区规划案例。

规划者通过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恢复传统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营造出一个有着浓厚人文氛围的居住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设计启示。

案例一:绿色生态居住区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一座大城市,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的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启示: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需求,通过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合理搭配,营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居住环境。

案例二:智能化居住区该项目位于南方一座沿海城市,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智能照明等,提高了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了能源。

启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设计者应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能源,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案例三:文化底蕴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居住环境。

启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味,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案例四:儿童友好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中型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专门为儿童设置了游戏区域,配备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打造了一个适合儿童成长和游玩的居住环境。

启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专门设置游戏区域,配备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成长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分析
庭院绿地系统 中心广场 水体 中央绿洲 林荫路
1. 环境景小区中心部位规划建设小区绿地
规划主要从生活空间、功配套等方
步行对营造城会
景观核心区,围绕这个环境景观核心区, 面着重加以考虑。从生活空间方面,分 生活非常关键,应当
布置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水系景观三 为室外空间内空间。室外空间为了更好 将住宅中心点、各共
功能概况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中心屋顶花园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间层次分析
当代MOMA的建筑空间由三个层次组成,9栋不等高的大楼极度向外扩张地落在一个长形的基 地上。首先,地面层设有不同的商店和服务设施,环绕水池而立;第二个层次是屋顶花园;第三个 层次是在16层与19层,以及随着楼梯高度变化的楼板间,以悬浮的天桥彼此连接,并形成一个带开 口的环状空中布道。
观资源最大限度的使住区居民共享。给 等,给居民提供团体交间。室内空间主 汽车的依赖,保护环
住区居民以回归自然,共享自然景观的 要布置在园区南部的中心,包括棋牌室、 境。
生活感觉。
老年活动室、文化站、健身室等。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道路与停车系统分析
小区设计了三个出入口,北侧两个,南侧一个。其中在小区北侧路偏东的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是 小区形象地带的开始;还有两个小区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小区北侧偏西以及小区南侧偏西。会所及公建配 套综合楼设置在小区的东北角,有独立的形象,并设有相应的停车场。
通过周边用地功能分析,充 分说明规划地块周边主要功能设 施齐全,通过步行方式,均具有 较好的可达性。
规划形式——规划容积率为 1.14,提供给住户高品位的社区 室外空间和绿化条。
建筑类型上以板式高层为主, 提供给住户优秀的采光通风条件, 在减少开强度的同时创造多样化 的建筑空间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主题
虽然是采用街坊的形式,但住 宅仍然是以南北朝向为主。南北两 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院落的东 西两端为庭院的人行出入口,并设 有为此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增加 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住宅的首层及顶层住户均享有 独家的室外庭院和屋顶露台,提高 了小区的生活品质。
每一户住宅的房间的均为南北 朝向,保证了采光的需求以及人们 对于景色的要求。
立面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立面1、2、3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南立面 1、2、3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立面7、8、9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南立面7、8、9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万科西山庭院
区位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 家园林附近,周边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
整个小区的住宅 建筑设计成街坊院落 的形式,使居民产生 对自己居住环境的关 心。院落是聚合住区 居民,使其产生并保 持认同感和归属感的 空间环境。
内庭院强调空间 围合感,强调属于自 己街坊的个性,同时 促进居民在院落中的 共同活动的可能性, 促进居民的相互交往。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院落单元设计
院落的设计为每个街坊的居民 创造了一个内向型的空间,增加了 街坊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总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一个公共 配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
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5#、6#楼东侧设置底商,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 行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并设计了单独 的儿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建筑布局
建筑外部采用磨砂氧化铝板,以轻盈的形式来减轻高密度、大体量建筑带来的压迫感,所有开 窗都采用标准尺寸,用于抗震的斜撑使立面更具丰富性和个性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中长廊
建筑之间的空中连廊会所为社区创造了更多的邻里交往的空间。在16至18层的高空将8栋建筑 环连成一个整体,除了视觉冲击外,还具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包括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酒吧、 画廊、图书馆、小型社区聚会场所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配套建筑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MOMA通过环 状的空中连廊将8 栋建筑连接在一期, 加之一栋艺术酒庖 和一座多功能水上 影院,构成一个立 体的建筑空间。外 立面材料采用磨砂 氧化铝板,以轻盈 的形式来减轻高密 度、大体量建筑的 压迫感,所有开窗 均为标准尺寸,用 于抗震的斜撑的应 用使立面更具丰富 性和个性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中长廊的室内景观, 提供给居民娱乐休闲 的空间。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多厅的艺术影院位于社 区建筑的围合中心,既是居民 聚会的场所,也是建筑艺术造 就的视觉焦点。
整座建筑漂浮在水池上, 外墙上可以放映广告片花,影 院一层完全架空,将空间留给 社区,透过观众休息厅的玻璃 幕墙便可以看到室外景色。并 且在社区内,每栋楼朝向社区 围合中心的功能空间都可以在 不同角度观看水上电影。
当代MOMA强调了楼与楼之间的联系,空中连廊及中央顶层花园都成为楼层之间的活动空间, 让大家在这里交往。强调了一种来源四合院胡同的新邻里关系。
当代MOMA在16至18层的高空将8栋建筑连成一体,加之一栋艺术酒店和一座多功能水上影院。 除了视觉冲击外,还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包括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酒吧、画廊、图书馆、小 型社区聚会场所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舞蹈》画作的主要内容为五 个拉着手跳舞的人
通过空中连廊连在一起的建筑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1、以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与 胡同的邻里关系为基调形成一种既 相对独立、又便于交往的生活状态。
2、将室内空间向外延伸,寻 找大家共同的生活空间。形成公共 平台。
3、公共步道,营造了户与户 间交往的桥梁,使大家可以有交流 的机会。
4、整个社区,从地面、空中、 地下,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有机结 合在一起,不仅创造了精彩的建筑 形体构成,也为人们带来特殊的都 市生活体验。
特点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方案推敲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当代MOMA由 9栋塔楼组成,其中 8栋为公寓,一栋为 酒店。
公共空间分三 部分:底层主要是 店铺、餐厅等商业 空间;中间是一些 半 公共花园和5座 山丘,其中包括儿 童中心和冥想室等 功能;高层为空中 连廊,包括游泳馆、 健身房、咖啡厅、 酒吧、画廊、图书 馆、小型社区聚会 场所等功能。
庭院南北两侧的住宅底层为地 下车库,住宅楼的竖向交通一直通 至地下车库,住户停放车辆后可直 接通过楼梯到达自己的住宅,相对 独立安全;院落为开敞式的步行活 动空间,室内外高差为0.6米。这样 使小区内人车分流,便于居民的出 行。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小区用地面积 9.8814公顷
配套建筑面 积
924平方米
小区建筑面积 145852平方米(地上 容积率
1.14
112709平方米,地下:
33143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 106419平方米
小区绿化率 30%
地下车库建筑面 31874平方米 积
结构体系
住宅部分为剪力墙
总户数
639
外装饰材料 面砖、涂料、局部石材
会所建筑面积
1808平方米(地上 1109平方米)
栋数
26栋
商业建筑面积 1965平方米(含底商) 建筑形态
物业用房建筑面 395平方米 积
住宅层高
地上五层<4跃5层或5层 退台>,地下一层<车库>
3米
幼儿园建筑面积 2467平方米
小区车位数: 地下住户车位:618个
地上临时车位:61个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设计
——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当代MoMa
项目名称:北京当代MOMA 设 计 人:斯蒂芬·霍尔 建造地点:中国 北京 项目类别: 综合公寓 占地面积: 6.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2万平方米 施工时间: 2005年12月- 2008年6月
经济技术指标
西山庭院强调设计了街坊式的住宅形式,街坊 中间设计了院落,进而形成十字形的路网格局,这 样的形式使得空间的类型非常清楚,为公共空间的 形成和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公共空间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街坊与院落
从城市中心到大 街,从大街到街坊、 再从街坊到住宅,这 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空 间序列,将居民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
由此,小区内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车行道沿周圈绕行,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就近停车,方便入户。环 形车道以内为步行系统,安全舒适。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西山庭院在几个线性的地带空间的交汇处、进 行了重点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一些围合空间的方 式来进行表现。
商业街和中心绿化带交接处放大为“水景广 场”。它是建筑自然围合成的街区中心的概念,是 形态的中心,追求生活的味道,亲切的感觉,而不 是规则的、人为的、过分几何构图的无生命的形式, 是小区的中心。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区位分析
当代MOMA位于香河 园北街与左家庄西街交叉 口。(其中香河园北街是 通往首都机场的快速路。) 地处东直门商圈。坐拥东 直门、工体,燕莎使馆区 等诸多核心区域,附近有 东直门外医院、朝阳医院 等多家大中型医院;另外, 附近还有北京五中、北京 四中、163中学、55中学、 曙光小学、十字坡幼儿园、 北海幼儿园等,东城区集 中了许多著名的中小学。
机动车交通从小区外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外环道路系统,并由此就近分别进入所属院落的地下车库出入 口,使机动车能够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沿小区北侧及南侧内部道路设有来访客人的地面停车位,以方便访客 停放车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