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析及其政策调整建议_以湘阴县为例
长沙市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的现象仍然时有发 生 , 比如水 费 , 这种收费现象使得补贴政策 的 落实大打折扣 。三是补贴政策程序繁琐 , 监督不利 , 这也 是 目前
长 沙 市 补 贴 政 策 应该 注 意改 进 的地 方 。 二、 长 沙 市 粮 食 补 贴 政 策 的 对 策 与 建议
握政策 , 执行起来也就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 同时 由于政 策缺乏衔接 , 制度所起 的组 合性作用不大 , 就负担 卡填 开来 讲 ,
极不方便 , 面 对 不 断 变 动 的政 策 , 地 方 基层 无 所 适 从 , 不 易 准 确 把握政策 , 执 行 起 来 就 可 能 出 现 偏 差 。此 外 , 政策 缺乏衔 接 , 制
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 门分散 。在一年内发放到 同一农户 的 各类补贴 , 负责执行的科 室有好几个 , 科室之间往往 不能够一致 行动 , 这给基层工作 的落实难度加大。二是收支并存 , 即使 目前
的 补 贴 政 策 对 农 业 扶持 的 力度 不 断 加 大 , 但 是 地 方 上 涉 农 收 费
、
长 沙 市 粮 食 补 贴 政 策 所 存在 问题
( -) 补贴政策 范围过于狭窄 , 标 准过低 目前长沙市粮食直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 效地 刺激 了农户 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农户对 于农业生产 的投入也 有 了一定 水平的提高 , 粮食生产的整体状况得 到了有效 的改善 , 不论是在 粮食生产面积 、 粮食单产量 、 粮食总产量等方面都有 了较大幅度 的提高 。但是 。 现有的粮食补贴 范围以及 补贴标准还是偏低 , 政 策规定早稻 良种补贴为 1 O元/ 亩, 中稻 良种补贴为 】 5 元/ 亩, 晚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粮食补贴政策评析及其建议——基于湖南省湘阴县的调研数据

On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f Grain Support Poli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Finance--Based on Research Data of XiangYin County, Hunan
Province
作者: 杨林[1]
作者机构: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出版物刊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12页
主题词: 公共财政;粮食补贴;政策;湘阴县
摘要:从湖南省湘阴县的调研数据看,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形成了多赢格局:增产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从根本上转变了基层政府职能;与粮食间接补贴脱钩,国有粮企成为
市场竞争主体;粮食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逐步化解和释放各级财政风险。
但粮食补贴政
策仍存在一些执行偏差,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的定位偏差、粮食补贴政策的功效偏差、补贴
资金发放的成本偏差、粮食直补面积偏差等。
为此,提出应明确粮食补贴政策目标,适度提高
粮食补贴标准,实行“粮食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建立农民补贴信息网络平台,制定《粮食补
贴条例》。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理论探索》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吴成福y(河南工业大学,郑州 450052)摘要 从2004年起,我国全面推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且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做法。
总的来说,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好的,但存在着与WTO 规则不符、不同地域间补贴标准不尽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农民积极性等问题。
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粮食补贴政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建立符合WTO 农业协议的补贴方式,构建农业收入支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175(2006)06-0086-03粮食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国粮食市场化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粮食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调整和完善农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从2004年起,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并全面推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粮食补贴与流通环节脱钩,补贴转入生产过程,由!暗补∀变成!明补∀,粮食补贴由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演变为对粮食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向种粮农民发放现金。
全国各大粮食主产省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制度,并探索出了许多种做法 1 。
第一种做法是按粮食售量补贴。
采取此种补贴方法的有河北、新疆、湖北、浙江、四川和贵州等省。
即把保护价一分为二,一为市场价,二为价外补贴,实际是保护价高于市场价的价差,可以说是与粮食直接挂钩的直补。
将保护价的暗补改为明补,保护价形态有变,但实质未变,目的是提高补贴效率,避免扭曲价格的形成机制,使国家对粮食的支持更好地落到实处。
按照农民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售粮量,实行价差直接补贴。
在当前粮食市场化全面改革刚刚开始,国内粮食连续五年(1999年-2003年)减产时,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家付出直补时可保留收购作为调控资源、掌握粮源的权利,并且起到鼓励优质粮生产,调整粮食结构的作用。
关于粮食补贴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关 于 粮 食 补 贴 政 策 的 调 查 与 思 考
方 敏 罗光 强
长沙 4 2 ) 118 0 ( 南农业 大 学经 济学 院 ,湖 南 湖
一
、
农 资 综 合 补 贴 是 指 政 府 对 农 民 购 买 农 业 生 产 资 料 ( 括 化 包 肥 、 柴 油 、种 子 、农 机 )实 行 的一 种 补 贴制 度 。 在考 虑 影 响农 民 种 粮 成本 、收 益等 变 化 因 素 ,通 过 农 资 综合 直 补 及各 种 补 贴 ,来 保证 农 民种粮 收 益 的相对 稳定 ,促 进 国家粮 食 安全 。 各 级 政 府 采 取 多 种 形 式 广 泛 深 入 地 进 行 宣 传 , 把 党 中央 对 种 粮 农 民 的关 怀 宣传 到 每 一 个农 户 以此 来调 动 农 民种 粮 积 极性 。 为 确 保补 贴 资 金 真 正落 实 到 农 民头 上 ,各级 政 府 工作 严 格 执行 政 策 ,严格 程 序 ,规 范运 作 ,坚 持 公 开 、 公平 、公 正 ,严 禁 暗箱 操 作 ,坚 持 实事 求 是 ,严 禁 虚 报 冒领 。每 户 的补 贴 面积 、标 准 、金 额 全 部 在村 里 张榜 公布 至 少 一周 时间 ,并对 农 民的补 贴 兑 付凭 证 等 资 料 实行 分 类 归档 、严 格 管理 ,进 行 不定 期 抽 查 ,加 强 对补 贴 资 金 的监 管 。 二 、粮食 补贴 政策 的绩 效 调查 粮食 补 贴 政策 的实 施 受 到 了广 大 农 民 的普 遍 欢迎 ,初 步达 到 了农 民满 意 、政府 满 意 、粮食 增 产 的效 果 。在 调查 中 了解 到2 . % O 6 的农 民对 粮 食 补 贴政 策 表 示 非 常 满 意 ,6 . % 农 民 表示 满 意 , 9 1的 1.% 0 3 的农 民表 示不 满意 。 ( )保 持 了粮食 生产 的稳 定 一 2 0 年 ,湖 南 省粮 食 增 产 3 . 亿 公斤 ,同 比增 长 1 %。2 0 04 65 5 08 年 湖 南 省 粮 食 播 种 面 积 为4 8 . 千 公 顷 , 同 比增 长 1 3 。单 产 5 88 .% 6 1 . 公斤 / 公 顷, 同 比增长 2 9 12 7 千 . %。总产 量2 0 万 吨 ,同 比增长 85 4 2 ,其 中稻 谷 播种 面 积 为3 3 千 公 顷 ,增 长0 9 ,单产 6 3 . .% 92 .% 40 1 公 斤/ 公 顷 ,增长 3 3 ,总 产量 2 2 . 万吨 ,增 长4 2 千 .% 5 83 . %。 ( )农 民收 入增 长 幅度 明显提 高 二 2 0 年落 实 中 央 l 文件 使 湖 南 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增  ̄ 3 o , 04 号 no 元 同 比增 长 1 . % 1 8 ,并 且 第 一次 超 过 城 镇 居 民收入 增幅 。2 1 年 湖 00 南 省 在 继续 实 施 粮 食最 低 收 购价 政 策 的 基础 上 提 高 了粮 食 补 贴标 准 ,加 大 了支 农投 入 力 度 , 农 民获 得 的 实 惠进 一 步增 加 。据全 省 农 村 住 户抽 样 调 查 2 1 年 全 省 农 民 得 到 的 政 策 性 补 贴 收 入 人 均 Oo l 7 3 元 , 同 比增 长 7 % 5.6 3 。其 中 ,粮 食直 接 补 贴收 入 人均 为3 . 5 2 1 元 ,增 长3 . % 良种补 贴收 入人 均 为 1 . 8 ,增 长5 . % 98 。 6 6元 42。 ( )粮 食种 植 结构得 到优 化 三 将 对 流 通 环节 的补 贴 改 为对 生 产 环 节 的补 贴 ,把 对 粮 食 企业 库 存 的 补 贴 改为 对 农 民 的直 接补 贴 ,可 以促进 农 业 结 构和 粮食 种 植 结 构 的 调整 ,促 进农 业 由数 量 型 向效 益 型转 变 。农 民 的生产 决 发 挥 地 缘 、人 缘 、 业缘 优 势 ,积 极 吸 ' 京津 高新 技 术企 业 实 施产 3 - l 业 转 移 和产 品扩 散 ,形 成 集 研 发 、生 产 、 加 工 、销 售 为一 体 的 开 放 式 产 业 分工 布 局 ;鼓 励 河 北优 势企 业 与 京津 组 建 高 新技 术 企业 集 团, 利 用双 方 资 金 、技 术 、 市场 优 势 , 形成 一 批 能够 占领 市场 的 高技 术产 业化 民实行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20 年在前三项补贴 的基础上增加了农资综合补贴,这些政策对 摘 04 06 增加农 民收入 ,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才 能使这些政策加以完善 , 使之成为建立现代化农业、促进农 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 关键词】粮食 ;补贴 ;政策;绩效 ’
某县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某县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我县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补贴等系列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和种粮政策大力扶持下,落实种粮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措施及成效(一)围绕粮食生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明确了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列入了县对乡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实行未位淘汰制。
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组织了多次粮食生产专项督查。
鼓励种植大户大力恢复种植早稻,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制定出台了《临武县2021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发放方案》、《2021年临武县粮食生产奖补政策的实施办法》、≪2021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定出台《2022年临武县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临粮组发(2022)1号)、《临武县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临粮组发(2022)5号)、《进一步做好临武县2022年度地力保护补贴工作》(临粮组发(2022)6号)《关于组织申报临武县2022年度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临粮组发[2022)7号)和《关于印发〈临武县2022年稻谷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财建(2022)144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部门联动,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二)围绕农民利益,切实发放种粮补贴。
一是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2018年-2022年下发我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0165.4万元,共累计发放33.3885万户,发放补贴资金8130.235528万元,余2035.164472万元。
其中,2018年上级下拔资金1686.65万元,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913户、发放补贴金额1708.32942万元(单季内1511.78055万元,双季内195.90375万元,双季外0.64512万元);2019年上级下拔资金1641.15万元,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680户、发放补贴金额1639.363393万元(单季外1420.016818万元,双季外219.346575万元);2020年上级下拨资金2074.45万元,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426户、发放补贴金额1637.882715万元;2021年上级下拔资金2187.15万元,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4867户、发放补贴金额1550.73万元;2022年上级下拨资金2576万元,实际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5999户、发放补贴金额1593.93万元。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效研究及对策建议.docx改后行驶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效研究及对策建议粮食直补政策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刺激粮食生产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惠农举措,但在政策实施中却出现了政策瞄准机制出现偏差、补贴资金使用绩效低下、补贴方式不利持续发展补贴政策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重构粮食直补政策的瞄准机制,探索粮食直补政策新的补贴方式,实行与物价水平挂钩的动态补贴机制,坚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并重,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等五大对策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农关系开始转变,农业发展日益受到国家重视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以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粮食直接补贴,就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出台的对农户直接给予补贴的一项重大优惠政策四川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其粮食供给对全国粮食安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四川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将会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一、我国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意义1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199s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减,从2004年始国家中央政府先后多次强调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而且各级政府也开始进行政策引导。
在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高点的51230万吨,到2003粮食产量下滑到43070万吨的水平,比1998年的历史高点下降了1 CYlc,是一个比较大的下降幅度但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又有了一个缓慢的上升,2004年此后的五年时间里,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46000万吨的水平以上,2004年实现环比增长9'/c , 2008年的粮食产量达到历史高点的52500万。
n屯可以看出,2004年后的粮食总量增长趋势与粮食直补资金的增长趋势趋于一致从2004年始执行粮食直补政策在客观上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广大农民思想中基本形成了“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多种粮多补贴”的想法,对将来的粮食种植而积恢复产生了政策推动作用。
省级粮食储备管理模式及财政政策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 年8月第48卷 第4期Aug .2023V ol.48, No.4粮食储备是关系国计民生、维持社会稳定、调节粮食供求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1]。
湖南省现行粮食储备建立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粮食体制改革。
全省地方储备粮食实行省、市、县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粮权属同级人民政府。
2016年后,原省粮食局按照中央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由机构改革后的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财政厅与承储企业签订承储合同对省级储备粮实行契约式管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日常业务管理,省财政厅负责依规安排储备粮贷款利息、保管费用等财政补贴,省农发行负责及时、足额发放储备粮贷款,承储企业具体负责储备粮收储、轮换,对储备粮数量、质量、储存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1 省级储备粮财政补贴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省级粮食储备以来,财政补贴政策历经调整,现延用的财政补贴标准明确于2016年,现行财政补贴大体分为4个部分:保管费补贴每年100元/t、利息费用补贴以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P2+20BP 本金按储备粮在库成本计算(中央对储备粮有要求“成本不变,实物轮换”)、轮换费每年46.67元/t(通常3年一轮换)、损失省级粮食储备管理模式及财政政策分析——以湖南省为例肖 阳(湖南省财政厅,湖南 长沙 410015)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的第一层保障可以说是储备粮食安全。
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目前,湖南省省级储备粮管理模式存在承储企业分散、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性经营与商业经营未分离等问题。
文章阐述了湖南省省级储备粮财政补贴现状,分析了储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必然性,以及储备粮补贴财政兜底方式存在的弊端。
最后提出有序推进集中承储、完善省储粮轮换补贴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开交易等政策建议。
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思路

也 增 加 了相 应 的核 实检 查 成 本 。 三是 涉 及 部 门过
多 , 调 困难 。一 些 政 策 设 计 过 细 过 杂 , 且 在现 协 并 行 财政 支农 管 理 体 制 框 架 下 ,财 政 支 农 资 金 的核 发 没有 专 门 的机 构 负责 ,各 单 项 补 贴 由不 同 涉农
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是在我国进 入
以工 促农 、以城 带 乡 的 发展 阶段 实 施 的 重 要 惠农
工 具之 一 , 政 策 目标 : 是要 在 我 国农 村 改 革 发 其 一
调整的背景下出台的补贴 , 目的在于弥补农 民因 其
农 资价格 上涨 而增加 的支 出 , 稳定 种粮 成本 。
农” 的投 入 逐 年 增 多 , 贴 项 目和补 贴 资 金 也 在 不 补 断 增加 。实 践证 明 , 这些 粮补 政 策确 实起 到 了促进 粮食 增 产 和农 民增 收 的效 果 , 是 由于农 户 行 为特 但 征 、 业 资源 禀 赋和农 村 治理 特 点等 方 面与 补 贴政 农
粮食补贴政 策在稳定粮食 生产 ,确保 粮食安
全 ,增加 农 民收入 方 面起 到 了一 定 的促 进 作 用 , 但 是 这 些 宏观 调 控政 策 的作 用 对象 是农 民 , 落实 主体
在基 层 ,应 机
部 门执行 ,资金 发放牵扯单位 太多 ,比如林业部
1直接 补贴 , 补贴 试 点 和全 面推 广 时确 定 的 . 在 基本 补贴项 目。此项 补贴 的实施 开启 了我 国粮食 补 贴从 直接 补 贴商 业部 门到直 接补 贴农 民 的改革 , 主
要 目的是结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将粮食部 门吃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析及其政策调整建议———以湘阴县为例杨林(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湘阴县为例,从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国有粮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政策成效;并从目标定位、政策功效、发放成本、直补面积方面,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执行偏差。
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明确“增收”为粮食补贴政策目标;实行“粮食综合直接补贴”;适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建立补贴信息网络平台;制定粮食补贴政策条例。
关键词:粮食补贴;补贴标准;补贴政策;补贴方式;湘阴县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09)05-0584-04Analysis of Hunan G rain S ubsidy P olicy P erformance and I t's P olicy R ecommendations———Taking for Example of Xiangyin CountyYANG Lin(College of Economic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Xiangyin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from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ing andfarmer ’s income increasing,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state-owned grain enterprises being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competition,improving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iscal funds,analys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ubsidy policy;furthermore from the target position,policy effectiveness,issuance costs,area of grain subsidies analyse the implementation deviation of subsidy policy.Furthe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s put forward:nailing down policy objective of food subsidies;implementating “grain comprehensive direct subsidies;appropriately raising standards of grain subsidies;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for subsidies;drawing up and announcing food subsidy policy regulations.Key words :grain subsidies;subsidy standards;subsidies policy;subsidies patter;Xiangyin County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2007ZK3068);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07C373);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农问题研究中心"项目(2006K 013)。
作者简介:杨林(1970—),男,湖南湘阴人,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财政。
收稿日期:2009-05-07;修回日期:2009-07-16第30卷第5期2009年9月Vol.30No.5S ept .2009农业现代化研究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粮食补贴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粮食生产需要政府采取财政补贴,同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国际惯例,我国粮食补贴制度从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暗补)改为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明补)。
评价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绩效,进一步完善制度安排,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学者对粮食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补贴政策目标、补贴标准、政策效应、政策建议等方面,综合国内相关文献,一是补贴标准过低,资金来源过窄,补贴标准确定随意性强;二是不同地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效应情况并不一致,甚至相差较大;三是提出相关的改进政策建议分歧较大。
但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对粮食补贴政策评析的文献少见。
粮价稳则政局稳,粮食安则国家安。
粮食安全具有公共物品基本属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益性),因而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
粮食存在市场机制失灵,必须实行政府干预与财政支持,才能矫正市场失灵。
粮食作物研发存在外部性,粮食种植投资收益率低,政府惠农政策,都得靠财政补贴。
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就是“举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向公众透明”[1]。
粮食补贴政策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公共财政视角,以湖南湘阴县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以来的实际情况为例,从微观政策绩效评析到宏观政策调整,评析湖南粮食补贴政策,并提出调整建议。
1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成效2004年以来,湖南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取消了农业税,并按计税面积相继实施并严格兑现了粮食补贴政策(包括种植面积直补、良种补贴以及购买农机具补贴),2006年新增了农资综合补贴。
湖南实施“一消四补”,产生了显著的政策效益(政治、经济、社会),从农民、乡镇干部、粮企和地方政府四方出现第5期了共赢局面。
从2005年以来湘阴县粮食生产四项补贴发放标准与数量(表1)就可以得到证明。
1.1粮食增产、粮农增收,种粮积极性提高近年来,湖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粮食直补,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粮农手中,调整了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保护了粮农利益,体现了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收入提高了。
例如,2004年以来湘阴县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表2)。
1.2多予少取,从根本上转变了基层政府职能农村税费改革前,我省乡镇干部主要任务是催粮要钱、摊派收费、计生罚款,乡村债务累积,稳定的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矛盾,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粮食直接补贴被誉为惠农政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总体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从税费改革到取消农业税、再到粮食补贴,从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到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再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真正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省乡镇政府职能从取到予,主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本质,有效地改善和密切干群关系,扭转了基层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惠及农业、温暖农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
1.3与粮食间接补贴脱钩,国有粮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过去我省国有粮食企业吃政策饭、存在软预算约束,不顾运行成本、缺乏效率,成为财政负担的“黑洞”;实行直接补贴农民,国有粮食企业不能依赖政府政策而生存,成为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粮食,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1.4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逐步化解和释放各级财政风险过去我省实行粮食间接补贴政策,流通环节费用大,中间利益流失多,粮农利益得不到保障;粮价走低,粮库不可能顺价销售,粮食库存增加,库存费用和贷款利息增加,降价销售亏损增加,使财政不堪负担,财政资金支出效果很不理想。
我省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透明度高,可控性强,效益明显。
同时,对我省国有粮食企业的“三老”(老人、老账、老粮)问题划断解决,使地方政府看到了解决粮食财务挂账问题的希望,也使中央财政的“或有债务”逐步得到化解和释放[2]。
2粮食补贴政策执行的偏差2.1对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的定位偏差2007年财政部文件《关于做好2007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补贴政策的目标是“鼓励多种粮、多调粮、产好粮,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粮补的资金分配主要与产量挂钩,实行“进一步向粮食增产快、商品量大、优质稻谷产量多的地区倾斜”的原则。
从政策定位上看,虽然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目标设定为增产和增收,但首要目标是“增产”。
从补贴性质看,属于WTO 政策框架内贸易扭曲的补贴方式,会引起产量增加、价格下跌、从而受到限制。
除非采取其他一般性收入补贴政策,才能弥补农户减收,保障增收。
我省现有粮食补贴政策是与粮食供给短缺相适应的政策,其目标以“增产”为重点,兼顾“增收”,受供求规律的影响,产量增加并引起价格下跌,农户必须承担部分市场利益流失的代价,“增产”制约了“增收”的实现[3]。
2.2惠农补贴政策的功效偏差2005年以来我省粮食补贴制度从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粮食补贴确实给粮农增加了收入,但种粮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居高,种粮不合算也是湖南粮农的普遍看法和现实情况,粮民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
以2008年湘阴县东塘镇李公塘村双季稻为例。
粮食产量12000kg/hm 2,单价1.82元/kg ,收入为1440元/hm 2,扣除直接成本(种子、育秧、犁田、化肥、农药、水电、收割)9350元/hm 2,销售收入为1249020052006200720082009 3.1933.1933.1933.1933.193195.0195.0202.5202.5202.50211.5477.01209.01209.01501501501501502252252252252251051051051052256070200580—农机具补贴(万元)年份补贴面积(万hm 2)直补额(元/hm 2)农资综合补贴(元/hm 2)早稻中稻晚稻良种补贴(元/hm 2)表12005-2009年湘阴县粮食补贴发放标准数据来源:湘阴县财政局。
3558386241754496516652.554.055.757.560.48.889.019.339.349.8720042005200620072008粮食播种面积(万hm 2)粮食总产(万t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表2湘阴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情况数据来源:湘阴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