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与性别性别决定和性状遗传

遗传与性别性别决定和性状遗传遗传与性别决定和性状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生物物种从一代到下一代通过基因传递性状的过程。
性别决定和性状遗传是遗传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和性状。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性别决定以及性状遗传的相关内容。
1. 遗传与性别决定在很多物种中,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所不同。
在人类中,性别决定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的不同决定的。
XX染色体的个体为女性,XY染色体的个体为男性。
父亲会将X或Y染色体传递给下一代,而母亲只能将X染色体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父亲决定了子女的性别。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也有不同的性别决定方式。
例如,鸟类中,性别决定由父系遗传决定,也就是说,雌鸟的性别由父亲决定。
对于父亲来说,他只能向雌鸟传递一个X染色体,而母亲向雄鸟传递两个X染色体。
所以,鸟类中,雄鸟是XX,而雌鸟是XY。
这种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
2. 性状的遗传除了性别决定,遗传也决定了个体的其他性状。
性状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的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性状可以是生理性状,如身高、体重等,也可以是行为性状,如智力、性格等。
性状遗传的基本原理是基因的传递。
每个个体都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其中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状表现方式。
有些性状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称为单基因性状,如血型;而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称为多基因性状,如身高。
在性状遗传中,有两个基本概念:显性和隐性。
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的性状中,而隐性基因在个体的性状中没有表现出来。
当一个个体拥有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它将表现出显性性状。
只有当一个个体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总结起来,遗传与性别决定和性状遗传密切相关。
性别决定是通过遗传决定的,其中涉及到性染色体的传递。
性状遗传是遗传决定个体的其他性状,其中包括单基因性状和多基因性状。
普通遗传学试卷 6

普通遗传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共10分)1、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译部分即在成熟mRNA中出现的序列叫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3、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4、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5、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转导是以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断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
转导分为转导和转导。
2.、从病因学分析,遗传病的发病阶段大体分为:、、、。
3、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4、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复制___ 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复制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5、假显性是由于引起的,假连锁是由于引起的。
6、全部的哺乳类动物为类型性决定;家禽几乎为类型性决定;后缢的性别是由决定的;果蝇的性别由决定的。
1.噬菌体,普遍性,特异性2.基因水平、酶水平、代谢水平和临床水平3、2/34、1,1,2n,2,1,n5、缺失,易位6、XY型,ZW型,染色体倍数,性指数三.不定项选择(共30分,每题2分)1、XY型性决定的一只雌蛙因性反转变成能育的雄蛙。
当它与正常雌蛙交配后所产生F1代性别比为( D )A、♀:♂=2:1B、♀:♂=1:2C、♀:♂=1:1D、全♀2、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就意味着( A )A、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于理论双交换率(但却有双交换)B、这一区段未发生交换C、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论双交换率3、下面是对数量性状特点的几点描述,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CD )。
【遗传学】第四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本章重点:性别决定:与性别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性染色体;成对性染色体往往异型:XY型、ZW型;性连锁。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学时:6第一节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性染色体的发现1891年德国细胞学家Henking在半翅目昆虫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现一团染色质,在一半的精子中有这种染色质,另一半没有,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1905年E.B.Wilson证明,在许多昆虫中,雌性个体具有两套普通的染色体(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也具有两套常染色体,但只有一条X染色体。
生物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成对的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常染色体:其它各对染色体,通常以A表示。
常染色体的各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基本相同。
如:果蝇n = 4雌3AA+1XX 雄3AA+1XY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1)XY型性决定在生物界中较为普遍的类型。
人类、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和某些鱼类以及很多昆虫和雌雄异株的植物等的性决定都是XY型。
雄性是异配性别(heterogametic sex),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雌性是同配性别(homogametic sex),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子女的性别是由精细胞带有Y染色体还是不带有Y来决定的,因为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形成的基因,故Y染色体对于人类雄性的性别决定至关重要。
(2)ZW型性决定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都属于这一类型。
雄性具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叫做ZZ;雌性具有一条Z染色体和一条W染色体。
雄性是同配性别,而雌性是异配性别。
子代性别由卵细胞中带有的Z染色体或者是W 染色体来决定(3)XO型性决定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蟋蟀和蟑螂等)属于这一类型。
雌性的性染色体成对,为XX,雄性只有一条单一的X染色体,为XO。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名词解释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二、简答题1、有一色觉正常的女子,她的父亲是色盲。
这个女子与一色盲男子结婚,试问:(1)这个色盲男子的母亲是什么基因型?(2)他们婚后所生的第一个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多少?(3)他们婚后所生女孩换色盲的概率是多少?3、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多不换血友病,但他们的儿子却患血友病。
能否认为他们的女儿一定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说明理由。
4、一个其父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正常男人婚配,预期其子女的类型及比率如何?5、在人类,色盲是由性连锁隐性遗传,而蓝眼晴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两个褐眼色觉正常的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儿子。
问这双亲的基因型是怎样的?6、在小鼠中,有一种叫灰砂色(Tabby)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TabbyXO雌鼠与正常灰色(t)雄鼠交配之子裔预期基因型如何?(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X染色体)。
7、在家鸡中,羽色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性连锁遗传。
纯种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交配得子一代,这代两性别个体再相互交配,问子二代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8、一个正常雌性与一雄性突变型交配,产生2个雄性突变体和10个正常雌性个体。
其中一雄性突变体再与其同胞的非突变雌性个体交配,产生6个雄性突变体和6个正常雌性个体。
问:(1)这是X连锁,Y连锁,还是常染色体遗传?(2)所有这些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9、在人类家系的研究中,你怎样区分性连锁隐性基因和仅在男性表达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10、一对正常双亲有四个儿子,其中2人为血友病患者。
以后,这对夫妇离了婚并各自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
母方再婚后生6个孩子,4个女儿表型正常,两个儿子中有一人患血友病。
父方二婚后生了8个孩子,4男4女都正常。
问:(1)血友病是有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决定?(2)血友病的遗传类型是性连锁,还是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3)这对双亲的基因型如何?11、写出一个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并分析原因。
第四章2 遗传学基本定律和人类性状的遗传方式(2)

v 之间发生了互换,形成了新的连锁关系,
叫不完全连锁,既互换。
结论: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上的基因彼此连锁在一起传递的规律称为 连锁律;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之 间的交换现象称为互换。 互换率: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频率。 与等位基因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大 互换 ;距离小 互换 1%互换率=1cM
1.连锁与互换规律
1. 连锁遗传现象 :
1)雄果蝇的完全连锁遗传
灰身长翅雌果蝇 (BBVV)和黑身残 翅雄果蝇(bbvv) 进行杂交 F1中的灰身长翅的 雄果蝇和黑身残翅 的雌果蝇进行测交 后代中只出现了两 种类型:黑身残翅 和灰身长翅,且数 目相等
灰身长翅 (BBVV)
黑身残翅 (bbvv)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2) 分枝法(branching process)
r
G
Y
R
y
r
F1
Y y R r
黄色圆粒
Y R
Y
r
y R
y r
YR
Y Y
R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Y
r
y r
r
yR
Y yR R
Y yR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yR R y
yR
r
y r
Y yR
r
Y
y rr
y
yR
r
y
yr
r
4.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Ⅰ
1
2
Ⅱ
1
2 3 4 56
7
Ⅲ 12 3 4 5
6 78
一个甲型血友病的系谱
X-连锁隐性遗传系谱特点:
1)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 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是致病基因携 带者,其女儿也有1/2的可能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外甥、外 孙可能是患者。
①XY型 ♀:AA+XX
♂:AA+XY
配子
A+X
A+X
A+Y
②X0型(蝗虫、蟋蟀)
♀ :AA+XX
A+X
A+X
♂:AA+X0
A+0
下一代合子
AA+XX ♀ AA+XY ♂
AA+XX ♀ AA+X0 ♂
❖ 1)性染色体理论
③ ZW型
配子
♀ :AA+ZW
A+W
A+Z
♂: AA+ZZ
A+Z
下一代合子
AA+ZW ♀
正常基因 X+ >血友病基因Xh
X+Xh×X+Y
X+X+,X+Xh 和 X+Y,XhY
X+X+×XhY
X+Xh 和 X+Y
XhXh×X+Y
X+Xh 和 XhY
➢ 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正常基因 X+ > 色盲基因Xb
为什么伴性遗 传病男性患者 远高于女性患
者?
人类伴性遗传分析
伴性遗传-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伴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 特点
特点 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伴性遗传
1.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 2. 伴X显性遗传病女患者比男患者多( ) 3.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4. 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5. 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 6.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只传男不传女( )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作用 生产上要求对早期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来, 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ZW型 雌显雄隐
芦花鸡
非芦花鸡
表现型
羽毛有黑白相间的 横斑条纹
无
控制 基因
ZB
Zb
雄:ZBZB或ZBZb 基因型
雌:ZBW
雄:ZbZb 雌:ZbW
非芦花鸡 亲代 ZbZb ×
雄鸡性染色体组成:ZZ
雌鸡性染色体组成:ZW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3、XO型性别决定(如蝗虫、蟑螂等) 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X。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即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没有Y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4、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即卵细胞是否受精,与染色体的数目有关)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5、环境因子决定型(如鳄鱼、乌龟等)
1
23
4 5 6 78
XbY XbY XbY
9 10 11 X1b2Y
1、2…代表各世代中的个体;
⑥ XbXb × XBY
性别 基因型
女性
BB
Bb
b
XBXB
XBXb
b
B
XbXb
男性
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八年级下册生物性别遗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性别遗传知识点本文主要介绍八年级下册生物性别遗传知识点,包括性别决定
机制、染色体与性别、性连锁遗传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生物性别遗传的基础知识。
一、性别决定机制
性别决定机制是指决定生物个体男性或女性的生物学机制。
在
人类中,性别决定是由一个称为性染色体的染色体对完成的。
常
见的性染色体类型是XY(男性)和XX(女性)。
二、染色体与性别
在人类体内,性染色体对的组合方式主要有XY和XX两种。
该组合方式是由父母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其中父亲提供的23
对染色体中,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X或Y),而母亲则提供了
两个X性染色体。
因为X染色体包含许多生命机能所必需的基因,所以男性通常只继承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因此,如果
父母的性染色体分别为X和Y,他们就有一半的可能性生下男孩,一半的可能性生下女孩。
三、性连锁遗传
性连锁遗传是一种物种特定的遗传机制,表现为某些遗传变异
形式只与一个性别相关。
在性连锁遗传中,一些基因位于性染色
体上,并只能由一种性别传递。
在人类中,这些基因通常类似于
一个克隆品库,其中X染色体包含了不同于Y染色体的一些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影响身体和生理发育,包括毛发颜色、某些视觉缺
陷和一些表观特征。
总的来说,生物性别遗传是生物基因遗传的一种重要方面,可
以影响到生物个体及其后代的性别、身体发育和其他重要的生理
特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这些知识点,为
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人 类 与 性 别 有 关 的遗 传 病 的遗 传 方 式
苑 金 香 ( 坊 生 学系山 坊2 03 潍 学院 物 东潍 6 4) 1
一
般 情 况 下 , 染 色 体 上 基 因控 制 的 性 状 或 ^ 类 遗 常
偻 病 ( i mi D rs tn ik t , DR 就 是 一 例 x vt n ei a tvc es V R) a s 染 色 体 显 性 遗 传 病 , 是 一 种 以 低 磷 酸 血 症 导 致 骨 发 育 这 障 碍 为 特 征 的 骨 病 , 者 身 材 矮 小 , 时 伴 有 佝 偻 病 等 患 有 各 种 表 现 。 临 床 上 看 . 性 患 者 明显 多 于 男 性 患 者 , 从 女 但 由 于 女 性 患 者 大 多 数 是 杂 台 体 , 情 一 般 较 男 性 轻 。x 病 连 锁 显 性 遗 传 有 一 显 著 特 点 . 男 性 患 者 的 儿 子全 不 患 即
状或 遗 传病 . 在两 性 问的 表现 程度或 发病 率 也 不一 致 , 其 表 现 也 与 性 别 有 关 . 从 性 遗 传 和 限 性 遗 传 。 下 面 本 如
文 就 各 遗 传 方 式 的 特 点 及 异 同 分 别 做 一 叙 述 1 伴 性 遗 传 、 性 遗 传 和 限性 遗 传 的 特 点 从
I 1 伴 性 遗传 人 类属 xY 型性 决 定生 物 . . 由于 性染 色 体与性别决 定直接 相关 , 所 性 染 色 体 上 的 基 因 控 制 的性状 必然 和性 别相关 联 , 这种 遗传 方式 称为 伴性 遗传
或 性 连 锁 遗 传 (e —n e h r mc ) sxl k di et e 。 i n a
病 . 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 部患病 。 而
传 病 , 男 女 两 种 性 别 中 的 表 现 程 度 或 发 病 率 基 奉 一 在 致 . 以一 般 不 出现 性 别 上 的 此例 差 异 。 而 性 染 色 体 上 所 的 基 因 控 制 的性 状 或 遗 传 病 , 由于 性 染 色 体 在 两 性 问 的 分 配 不 一 致 , 在 两 性 间 出 现 比例 上 的差 异 。这 就 是 为 而 人 熟 知 的 伴 性 遗 传 。 是 有 时 常 染 色 体 上 基 固控 制 的 性 但
1 1 x 连锁 遗 传 位 于 x染 色 体上 的 基 因控 制 的 1 性 状 的 遗 传 即 是 X 连 锁遗 传 。 因 为 女 性 体 细 胞 内 有 两
条 x 染 色 体 。 性 体 细 胞 内 只有 1 X 染 色 体 . Y 染 男 条 而 色 体 上 叉 很 少 有 与 x 染 色 体 对 应 的 等 位 基 因 . 以 对 所 于 x 连 锁 基 因 来 说 , 性 是 半 台 子 。 连 锁 基 固 随 X 染 男 x 色 体在 两性 间传递 . 女性 的两 条 X染 色 体 , 即 1条 来 自 父方. 1条 来 自母 方 , 后 随 机 地 1条 传 给 女 儿 , 然 1条 传 给 儿 子 ( 常 染 色 体 在 两 性 问 的 传 递 相 同 ) 而 男 性 的 一 与 , 条 X 染 色 体 只 能 来 自母 方 , 后 只 传 给 女 儿 , 传 给 儿 然 不 子 因 此 , 连 锁 遗 传 的 最 大 特 点 是 性 状 或 遗 传 病 不 存 X 在从男 性到男性 的传 递 。 1 x 连 锁 隐 性 遗 性 1种 性 状 或 遗 传 病 有 关 的 基 ) 因 位 于 x 染 色 体 上 , 些 基 因 是 隐性 的 , 遗 传 方 式 称 这 其 为 x 连 锁 隐 性 遗 传 ( ik d rcsieih r a c , x l e e es n ei ne n v t XR) 在 女 性 中 , x 连 锁 基 因 处 于 杂 台 状 态 时 . 性 。 当 隐 基 因控 制 的 遗 传 病 一 般 情 况 下 不 表 现 , 有 当 基 因 灶 于 只 纯 音 状 态 时 , 状 才 表 现 出来 。 而 在 男 性 中 , 要 x染 症 只 色体 上 有 致 病 基 固 , 表 现 出 症 状 =因 而 就 X 连 锁 隐性 就 遗 传 病 米 说 , 人 群 中男 性 的 发 病 率 比 女 性 高 得 多 . 在 在 家 系 中 往 往 只 看 到 男 性 发 病 , 如 红 绿 色 盲 (y c r 例 d sho
112 Y 连 锁遗 传 ( 雄 遗传 ) 在 人 类 中 . 染 色体 限 Y 仅 存 在 于 男 性 十 体 , 而 Y 差 别 区 段 上 的 基 因 决 定 的 从
性 状 只能 由父 亲传 给儿 子 , 而不传 给女 儿 , 即 Y 连锁 此 遗 传 ( ik dih r a c ) 亦 称 限 雄 遗 传 ( oa d i Y l e n e i n e , n t h ln 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