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
1例脐尿管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吴思思

1 例脐尿管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吴思思发布时间:2023-06-09T06:47:54.594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5期作者:吴思思[导读]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省安顺市 561000前言脐尿管瘘属于泌尿外科病症,死亡率和发生率均较低,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脐尿管瘘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尿路梗阻有关,在脐尿管瘘的新生儿中,只有 14%发现梗阻。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胚胎晚期脐尿管未完全闭锁,脐部有管道与膀胱相通,则会形成脐尿管瘘。
该病以脐孔漏尿为主要特征,并发感染时可出现局部症状。
脐尿管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脐孔流出液体、脐部肿胀、高热、寒战、呕吐、腹痛等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且出现感染情况严重的须进行血培养检查明确病原体,根据感染的类型进行抗菌治疗 [1 。
若未能在发病初期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病情迁延,很可能累积到机体的其他器官组织,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症状,轻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重者危及其生命安全 [2] 。
通常情况下,临床会先选择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之后根据病情拟定手术方案,治疗目标就在于症状改善,恢复健康。
通过手术来切除瘘管,以此达到去除病灶的目的 [3] 。
治疗周期较短,积极治疗后,一般可治愈,但手术有风险,术前术后都需要辅以精心的护理干预,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且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 。
本报告以本院 2022 年 6 月 29 日接收治疗的 1 例脐尿管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重点分析,望能对脐尿管瘘合并腹腔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 1 例男性患者,28 岁,已婚,于 7 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脐部流出少量黄白色脓性液体,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血便、黑便等不适,未予重视及及时就诊,自行清理后予“药膏”涂抹于脐部后仍继续流出脓液,4 天前患者出现脐周疼痛,伴有发热,但无畏寒、乏力、咳嗽、腹泻等症状,肝肾及胆囊区的检查无异常,四肢可正常活动。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分析

( 13 8 . %)weec rd t ic ag rm opt1 he a e id a d a a d n d t ame twa n o e r u e odsh refo h si .T rec s sde n b n o e r t n si n a e
cs. a e Co cu in n l so E fc ie e tn a lv g a s e s ri a e, n i i t t ame t n a t ey fe t p r o e l a a e, b c s d a n g a t oi r t n a d c i l v i b c e v
( 量 > 0 l2 ) 占本 组 病 例 4 .%。 瘘 5 0 m / 4h , 09
1 . 腹 腔 感 染 类 型 3
弥 漫 性 腹 膜 炎 8例 (64 ) 局 限 性 腹 膜 炎 4 例 3 .% ,
本组病 人治愈 有 效的腹 腔冲洗 、 肿引流 、 生素 治疗 以 脓 抗
月至 2 1 0 0年 1月我院普外 科收 治的肠外 瘘并发 腹腔感染 患 者的 临床 资料 。结果 出院 1 ( 13 , 8例 8 .%) 死亡 3例 , 自动出 院 1例 。结 论
及积极 支持疗法 . 治愈肠 外瘘并腹 腔感染 的关键 。 是
【 ywod 】 E tra it t a ftl;It —bo ia if t n ra n Ke r s xe lne i l s a nr ad mn lne i ;Tet t n sn u i a co me
肠瘘 是外科 术后 的严重 并发症 , 中最常见 的死 亡原 其 因为腹 腔感染 , 占肠瘘 死 亡率 的 9 %E 2 。肠 瘘并 发腹 腔感 染, 其病程 长 , 院时 间久 , 住 医疗 费用高 昂 , 治疗 措施 复杂 。
肠瘘的护理常规

肠瘘的护理常规一.定义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病理性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引起严重感染、体液失衡、营养不良等改变。
肠瘘分为内瘘和外瘘,肠内瘘是指肠腔通过瘘管与腹内其他脏器或肠管的其他部位相通,其病理生理改变、症状与治疗方法随所在器官而异。
肠外瘘较多见,指肠腔与体表相通的瘘。
二. 症状与体征(一) 症状手术后肠外瘘可于手术后 3~5 日出现症状。
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术后 1 周左右,腹腔引流管内可见含肠内容物的浑独液体及气体引出。
继发感染者体温升高。
(二)体征视诊:病人表情痛苦,拒绝改变体位;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叩诊:移动性浊音。
触诊: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
三.护理问题(一)感染与肠内容物刺激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三)营养失调与摄入不足有关。
(四)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消化液丢失过多有关。
(五)焦虑/恐惧与病情反复,二次手术有关(六)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瘘口周围消化液刺激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维持体液平衡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控制感染(1)体位:取半坐卧位。
(2)合理应用抗生素。
(3)负压引流的护理:经手术切口或瘘管内放置双套管行腹腔灌洗并持续负压吸引,以充分稀释肠液,保持引流通畅。
(4)调节负压大小:一般情况下负压以 10 ~20KPa(75~15mg)为宜。
注意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负压太大造成肠膜吸附于管壁引起损伤、出血。
当瘘管形成、漏出液少时,应降低压力。
(5)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
若出现管腔堵塞,可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松动外套管,若无效,应通知医师,另行更换引流管。
(6)调节灌洗液的量及速度:灌洗液的量及速度取决于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一般每日灌洗量为 2000~4000ml,速度为 40~ 60 滴/分,若引流量多且黏稠,可适当加大灌洗的量及速度。
肠瘘的护理常规

肠瘘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有无腹部外伤或手术史,了解外伤及手术情况;肠瘘发生的时间,有无腹痛、腹胀,外漏肠液的性质及排出量;治疗经过及其效果。
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营养不良等影响机体愈合的并发症。
2、症状和体征(1)局部:①腹部有无腹膜刺激征象。
②体表有无瘘管开口,肠瘘的类型、数目,腹壁上若有多个瘘口,其相互间关系。
③漏出的肠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损伤程度,有无并发感染。
④行非手术治疗者,观察双套管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堵瘘治疗的效果。
(2)全身:①是否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②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乏力、贫血或水肿表现。
③有无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脱水征及心律异常等电解质。
(3)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瘘管造影、口服染料等检查结果。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家庭经济支持情况等。
二、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1)体位护理:取低半卧位,利于漏出液积聚于盆腔和局限化,减少毒素吸收。
(2)营养支持:根据医嘱提供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高位肠瘘:a、瘘孔小,漏出物不多者可进软食,增加热量和蛋白质;b、瘘孔大,无梗阻者可进行流质饮食;同时,分别放置引流管(也可用气囊导管行负压吸引),一管收集近端内容物,另一管滴注要素饮食;c、漏出液过多难以控制者,需静脉补充营养,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非酮性昏迷等并发症。
②低位肠瘘: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少渣饮食,避免腹泻。
(3)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
②观察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
③保持负压吸引及腹腔冲洗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及脱落,观察吸引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
(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基础护理:①预防压疮:臀、背部使用软垫或气垫,定时翻身、按摩。
肠瘘的外科护理

肠瘘的外科护理肠瘘是指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
肠瘘有内瘘和外瘘之分。
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外瘘,如小肠瘘、结肠瘘;与其他空腔脏器相通,肠内容物不流出腹壁外者称内瘘,如胃结肠瘘、直肠膀胱瘘等。
内瘘的症状与治疗根据所穿通的不同的空腔脏器而异。
肠外瘘主要是手术后并发症,也可继发于创伤、炎症、感染等。
1 一般护理(1)体位:采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并使炎症局限。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高位肠瘘的病人丢失消化道液较多,每日可达2 000~3 000ml或更多,需详细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监测电解质,为医生静脉补液提供依据。
对于低位肠瘘或低流量的肠瘘(如漏液<300m1)的病人,可适当予以口服补液;为减少肠液的丢失,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生长抑素。
(3)腹腔双套管冲洗的护理:瘘口内放置持续负压吸引管和冲洗管,以充分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
1)引流管的选择与安放:根据瘘口情况选用合适的引流管。
引流管的顶端应放置在肠壁内口附近,但不可放入肠腔内。
冲洗管应放在引流管顶端附近,固定引流管并覆盖敷料。
2)调节负压大小:根据肠液黏稠度、流出量进行调整,一般负压以30.76mmHg(4kPa)或更低些为宜,但肠液黏稠、流出量大时,负压可略大些,最高达49.62mmHg(6.6kPa)。
应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过大造成肠黏膜损伤、出血。
3)调解冲洗液的速度:冲洗液滴数为20~50滴/分。
肠液稠厚、流出量多、刺激性强时,应加快冲洗速度。
一般每日的冲洗液量为3 000~5 000m1。
冲洗液为等渗盐水。
冲洗液内可加庆大霉素进行腹腔内抗菌治疗。
4)观察记录冲洗液量及肠液量:肠液量的计算是24小时引出液总量减去已冲洗的等渗盐水。
多发瘘需同时冲洗和引流时,冲液瓶和吸引瓶应做标记,以便分别观察和记录。
5)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清除双套管内的堵塞物,可将双套管的内管取出清洗,或缓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松动外套管,若无效,另行更换双套管。
肠瘘病人的护理

肠瘘病人的护理肠瘘(intestinal fistula)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
肠瘘时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病情腹胀、并发症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高(15%--25%)。
【病因和分类】按肠瘘发生的原因、是否与其他器官或体表相通、肠道的连续性及所在部位有不分类。
1、按瘘发生的原因(1)先天性: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如卵黄管未闭所致脐肠瘘。
(2)后天性:占肠瘘发生率的95%以上,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腹腔或肠道感染:如憩室炎、腹腔脓肿、克罗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肠结核。
②肠道缺血性疾病③腹腔内脏器或肠道的恶性病变:如肠道恶性肿瘤。
④腹部手术或创伤:绝大多数肠瘘都是由手术或创伤引起,如腹部损伤导致的肠管损伤或手术时误伤、吻合口愈合不良等。
(3)治疗性:是指根据治疗需要而施行的人工肠造瘘,如空肠造瘘或结、直肠造瘘等。
2、按肠腔是否与体表相通①肠外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体表相通。
肠外瘘又可根据瘘口的形态分为管状瘘及唇妆瘘。
前者是肠外瘘中较常见的类型,是指肠壁瘘口与腹壁外口之间存在一瘘管;后者为肠壁直接与皮肤粘着,瘘口处肠粘膜外翻成唇状。
②肠内瘘:指肠腔通过瘘管与腹内其他脏器或肠管相通,如胆囊横结肠瘘、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和空肠空肠瘘。
3、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①侧瘘:肠壁瘘口小,仅有部分肠壁缺损,肠腔仍保持其连续性。
②端瘘:肠腔连续性完全中断,其近侧端与体表相通,肠内容物经此全部流出体外,亦称为完全瘘。
此类瘘很少见,多为治疗性瘘。
4、按瘘管所在的部位①高位瘘:指距离Treitz韧带100cm内的消化道瘘,如胃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空肠瘘。
②低位瘘:指发生Treitz韧带100cm以下的消化道瘘,如空肠下段瘘、回肠瘘和结肠瘘。
5、按肠瘘的日排出量①高流量瘘:指每天排出消化液在500ml以上。
肠瘘患者的护理
【临床表现】
3.瘘管形成期 若引流通畅,腹腔内脓肿将逐渐缩小,沿肠内容物排出的途径形成瘘管。病人的感染症状已基本控制, 仅留有瘘口局部刺激征及肠粘连表现,全身症状较轻甚至消失,营养状况逐渐恢复。 4.瘘管闭合 瘘管炎症反应消失,瘢痕愈合,病人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计数下降;严重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生化检查可有血清 Na+、K+浓度降低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肝酶谱(GPT、GOT、AKP、γ-GT等)及胆红素值升高。 2.特殊检查 (1)口服或胃管内注入亚甲蓝后,观察创口或引流管,记录亚甲蓝排出的时间及量,以初步判断瘘口的 部位和大小。此法适用于肠外瘘形成初期。 (2)瘘管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有无肿瘤、结核等病变。 3.影像学检查 (1)B超及CT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深部脓肿、积液、占位性病变及其与胃肠道的关系等。 (2)瘘管造影: 适用于瘘管已形成者,利于明确瘘的部位、大小、瘘管的长度、走行及脓腔范围。 (3)胃肠道钡剂造影: 了解全消化道情况,尤其是瘘远端肠管有无梗阻。
【定义】
肠瘘(intestinal fistula)是指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肠瘘分为外瘘和内肠内容物不流出肠 腔外者称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胃结肠瘘、肠膀胱瘘等。
【病因】
1.先天性肠瘘较少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如卵黄肠管未闭所致脐肠瘘。 2.后天性肠瘘占大多数 常见病因有: ①腹部手术损伤:绝大多数肠瘘都是手术后并发症; ②腹部创伤:腹部损伤,受损的肠管未及时处理可发展为肠瘘; ③腹腔或肠道感染:如腹腔脓肿、克罗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④腹腔内脏器或肠道的恶性病变:如肠道恶性肿瘤。 3.治疗性肠瘘是指根据治疗需要实施的人工肠造瘘,如空肠造瘘、结肠造瘘等。
肠瘘病人的护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肠瘘病人的心 理支持
肠瘘病人的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通过与病人的交流 ,帮助他们释放情绪,减轻压力, 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引导自我护理:教育病人和家属掌 握护理技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肠瘘病人的心理支持
定期随访:定期与病人进行随访,了解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病 人获得全面的护理。
肠瘘病人的护理
目录 肠瘘病人的护理原则 肠瘘病人的护理技巧 肠瘘病人的心理支持
肠瘘病人的护 理原则
肠瘘病人的护理原则
保持创面清洁:每天进行定时清洗 和更换敷料,防止创口感染。 饮食调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生 的建议,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以 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肠瘘病人的护理原则
疼痛管理: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疼痛缓护理技巧
定期记录排便量:每天记录病人 的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 颜色和质地等,以便及时观察 病情变化。
定时排便:根据病人的习惯和排 便情况,进行定时排便,避免 肠瘘液滞留在肠道中引发感染 。
肠瘘病人的护理技巧
注意肠瘘液的性状:观察肠瘘液的颜色 、气味和质地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及时处理。
探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体会
探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结果送检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0.00%,革兰阳性菌占20.00%,真菌占10.00%。
实验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LQ-RC38评分得分中身体形象、对未来的期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
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显著疗效,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肠瘘;腹腔感染;致病菌;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main pathogens and nursing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caused by intestinal fistulaafter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40 cases of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istula patients induced by abdominal infection,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igh quality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of inspection showed postoperative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fistula caused by abdominal infection was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accounted for 70%,gram 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20%,fungi accounted for 10%. The nurs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QLQ-RC38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body image and expect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testinal fistula after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nduced by abdominal infection was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colorect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fistula caused by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fection,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colon cancer;intestinal fistula;abdominal infection;pathogens;nursing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50岁人群,结肠癌在临床上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1]。
腹腔感染以及感染后护理方法
腹腔感染以及感染后护理方法目的:腹腔手术以后,患者容易引起病毒性感染,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腹腔感染患者随机抽样调查,并且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
结果:两组数据分析,观察组有患者55例,显效30例,显效率为54.54%,有效患者24例,有效率43.63%,无效1例,無效率1.81%,总体有效率97.77%;对照组有患者55例,显效患者23例,显效率为41.81%,有效患者21例,有效率为38.18%,无效患者11例,无效率为20%,总体有效率为80%。
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护理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可以使用在腹腔感染护理中。
标签:腹腔感染;病毒感染;综合护理肝胆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但是该种手术以后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腹腔感染就是其中一种。
有研究机构表明,肝胆手术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腹腔感染,该种并发症是肝胆手术的第一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患者腹腔感染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研究,观察综合护理在腹腔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腹腔感染患者随机抽样调查,并且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有着患者55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9岁。
观察组有患者5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化妆2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1岁。
两组资料没有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有需要时进行服务,同时对患者药物护理和一些注意事项宣教,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2.2治疗组(1)心理护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出现腹腔感染以后,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悲观的情绪,患者情绪消减不利于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1次/4h 2.前3天制动、压 迫创面
3.瘘口皮肤护理
护理措施④
PN的护理(70天)
无菌 速度 监测
尿量:800~1500ml
PICC导管
治疗经过④
10.11.11肠镜下结肠造口
护理问题⑤潜在并发症:PEC导管堵塞与管腔细有关
抑酸+PN+EN(近端空肠造口+PEC入)+胆汁回输
5~15 min递增到30 min
15~30 min
共性护理措施⑦ -3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心态 导管 皮肤 营养
锻炼
小结
无压疮、肺部感染等护理相关并发症
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
分析护理不足
PICC导管感染(9.20~10.19 ~11.25) 革兰氏阴性杆菌 可能原因
入院时带入 腹腔感染致肠道细菌易位 免疫力低下CT4/CT8<0.9 皮肤细菌
改进:
腹腔感染入院血培养 尽早使用EN
疑问:外院带入的PICC导管是否继续使用?
查房内容
1
2 3
肠瘘的概念、分类 肠瘘的治疗进展 16床史x x 护理过程
进展二: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
肠瘘 腹腔感染 处理各种并发症 发展成肠外瘘 营养支持等待 腹腔粘连松解
引流
3月后
早期确定性手术
康复
确定性手术
进展三:肠外瘘快速自愈疗法
肠瘘
腹腔感染
引流
处理各种并发症 发展成肠外瘘
营养支持等待 腹腔粘连松解
3月后
快速自愈
康复
确定性手术
快速自行愈合疗法要领
适应对象: 错过手术时机且窦道形成较好的中高位肠瘘 早期:引流+生长抑素+TPN 感染 促进瘘道形成 改善蛋白质合成和组 后期:生长激素+TEN 减少肠液外溢、控制
10.1.8 CVC导管拔除 TEN
适用于严重感染、 发热的病人
肠外营养: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
PPN理论与技术
外周静脉营养(PPN)
肠外营养液经外周静 脉输注的营养支持方 式。不包括经外周静 脉置入导管,尖端位 于腔静脉的输液方式 (PICC)(7-14天)
了解基本理论与产品
治疗经过⑥
护理问题②潜在并发症:造影剂过敏
空肠瘘
十二指肠瘘
护理措施②
造影前后的护理
?
有无对造影剂过敏?
治疗经过③
10.10.27植皮消除创面渗出
护理问题③潜在并发症:腹壁缺损植皮失败 护理问题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求量
抗感染+减少消化液分泌+TPN
护理措施③
植皮前后的护理
护理
(围手术期)
术前护理
1.皮肤准备 2.创面细菌培养 3.使用抗生素
肠瘘治疗进程
.
70年代初 黎院士收 治第1例 肠瘘病人
肠瘘经典 治疗方法
21世纪 确定性手术 肠瘘自愈疗法
进展一:肠瘘的经典治疗原则
肠瘘 腹腔感染 引流 处理各种并发症 发展成肠外瘘 营养支持等待 腹腔粘连松解
3月后
(手术治愈)康复 确定性手术
1. 降低早期死亡率
2. 治疗原则以等待为主
3. 疗程较长(4至7月)
10.1.8成功恢复肠内营养
护理问题⑥潜在并发症:腹胀、腹泻
空肠近端造口
空肠远端引流管
结肠造口
护理措施⑥
EN的护理(35天)
肠内营养输注原则
温度、浓度、速度、量 预防并发症
共性护理措施⑦-1
全程心理护理
护理问题⑦ 预感性悲哀:与病程长有关
热情、和蔼、理解 做好解释工作 帮助病人端正对疾病的认识
解剖示意图
食管
十二指肠 与食管吻合 的空肠 残存的空肠
横结理
?
每日清洁、消毒导管,防止包埋综合症
治疗经过⑤
恢复TEN的艰难过程
09.11.25发热,PICC导管拔除 抗感染+PPN+EN 09.12.8尝试TEN,出现腹泻、尿少、脱水 症状,行CVC,PN+EN
肠内容物、消化液外漏至腹腔或其他脏器。
并由此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稳态失衡、 器官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等改变。
肠瘘的分类
内瘘与外瘘
管状瘘、唇状瘘
单个瘘与多个瘘
高位瘘与低位瘘
高流量瘘与低流量瘘
≥200mL/d <200mL/d
?
查房内容
1
2 3
肠瘘的概念、分类 肠瘘的治疗进展 16床史x x 护理过程
护理评估
体质指数为18.3
Braden评分为13分,有压疮中度危险
外院带入PICC导管,4根引流管,腹部1
个瘘口,有黄色粪渣样液体流出
查房病例
护理措施①
引流管的护理
正确连接双套管 保持有效引流
腹腔双套管介绍
滴水管 10、12、14号导尿管
外套管
内径:0.5-1.5cm
?
内吸管
2010.9.17因结石性胆囊炎、腹痛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血压不稳行床旁血滤9天
2010.9.26腹腔引流出大量粪样液体,再次急诊行“剖腹 探查术”,切除坏死肠管,空肠造瘘、腹腔开放,置引 流管6根 2010.10.19转入我院
2011.1.14出院
诊断:肠瘘、腹腔感染、营养不良、肠切除术后、胃癌 术后
织增生
促进瘘管的缩小与闭合
相关成果
2008 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
严重腹腔感染肠损伤快速愈合的研究
2009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克隆恩病外科并发症诊治与预防的研究
查房内容
1
2 3
肠瘘的概念、分类
肠瘘的治疗现状
16床史x x 护理过程
病例介绍
史XX,女, 46岁 2001 行胃癌根治术
耐心解释相关问题
功能锻炼
方法有哪些呢?
共性护理措施⑦ -2
锻炼时间 术后
第4 天
目标性功能锻炼
每日锻炼频次 次/ 日
3
锻炼方法
双下肢伸曲膝关节
每次持续时间 min
10~15
第6 天
第10 天 第15天开始 第16天
床上坐起+床边站立
走廊行走 登楼梯* 1楼 → 3楼 → 6楼 → 9楼 →12楼→15楼→16楼
3 1 →3
1 1→3
10~15 15~30
30 递减至16
* 每层楼24个台阶,每个台阶20厘米
目标性功能锻炼
锻炼时间 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
咳嗽排痰 吹气球肺活 量训练 雾化吸入
术后
第 4天
第 4天 第15天 第 1天
每日锻炼频次 次 /日
1→3
1 →3 1→3 2
每次持续时间 min
5~15 min递增到30 min
内外管顶端距离1.5-2.5cm
腹腔双套管的护理
1 正确固定 保持负压 2 7 观察颜色、性状 听吸引声 8
3 调节滴速 体位引流
4
9
10 告知家属
保护皮肤
十要点
5 防止打折 防止堵塞 6
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清洁干燥
引流通畅
皮肤保护膜
治疗经过②
10.10.21 消化道造影 明确瘘口位置
肠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顾国胜 2011.6.23
查房目的
了解肠瘘的治疗护理进展 通过此例病人整体护理过程,总结此类 病人护理的优点与不足,改进流程
查房内容
1
2 3
肠瘘的概念、分类 肠瘘的治疗进展 16床史x x 护理过程
肠瘘的概念
肠瘘就是肠壁或消化器官导管壁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