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民主管理探索
对新时期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新时期,加强民主管理工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民主管理的意义、重要性、优势、实施方式和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强调民主管理能够激发员工创造力,促进团队合作,提高组织绩效。
也指出民主管理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决策效率低等挑战。
为了加强民主管理,本文提出加强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包括提高员工参与度、拓展决策渠道等建议。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促进组织持续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新时期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民主管理、新时期、加强、意义、重要性、优势、实施方式、挑战、必要性、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主管理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民生幸福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民主管理工作更加显得迫在眉睫,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民主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理念,是对现有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和完善。
在新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要重点介绍当前社会在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才能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本文将就新时期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进行全面剖析,为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新时期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民主管理的优势和实施方式,揭示民主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旨在促进新时期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2. 正文2.1 加强民主管理意义民主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中充分尊重员工和群众的意见和权利,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采取民主决策,全员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
学校民主管理措施

学校民主管理措施一、背景介绍学校民主管理是指学校中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措施逐渐被引入,旨在提高学校管理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增强学校成员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协商机制学校民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通过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并及时反映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诉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各级各类团体组织,如教师工作委员会、学生会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各项管理事务的研究和协商。
三、制定决策程序为保障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运行,需要明确决策程序。
首先,学校应当广泛征求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听取各方观点,避免个别意见主导决策。
其次,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通过讨论、表决等方式形成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四、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学校民主管理需要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保证管理过程的透明度。
学校可以定期发布学校财务报告、管理决策的理由和结果等信息,使各方了解学校的管理状况,促进公众监督和参与。
五、促进民主参与意识为培养学校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学校可定期开展各类民主教育活动。
比如,举行学校事务民主讲座、组织民主活动体验等,引导学生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树立一种共同管理的意识。
六、加强职工和学生代表培训为保证学校民主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学校应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的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代表的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参与学校管理。
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主体,学校应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岗位,并采取激励机制,如评选先进个人或团队,表彰优秀学生参与管理的表现,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八、注重学生意见反馈学校民主管理需要注重学生的意见反馈。
学校可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看法和建议,切实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改进学校管理工作。
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参议会”制度的调查研究

难 。此 外 , 乏 必 要 的 考 核 和 激 励 机 制 使 一 部 分 参 事 由 于 正 确 的 缺
工 作 行 为 或 良好 的工 作 绩 效 得不 到 正 强 化 而 丧 失 积 极 性 。 ( ) 度 的知 晓度 尚 不 高 , 馈 机 制 存 在 漏 洞 三 制 反 近 5 % 的被 调 查 者 ( 括 校 园 建 设 参 事 与 普 通 同学 ) 示并 不 0 包 表
影 响 参 事 工 作 效 能 的 因 素 主要 源 自参 事 自身 、 围 同学 的 态 周
原 因 , 推 进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管 理 民主 化 、 学 化 进 程 尽 绵 薄 之 力 。 为 科
一
、
研 究 方 法 和 研 究 对 象 ・
( ) 究 方 法 一 研
本研 究 主要 采 用 文 献 法 、 卷 调 查 法 、 谈 法 。通 过 查 阅 文 献 问 访
生参议 会” 制度 运行 的 实证 调查 , 焦组 织结构 、 聚 参事 选拔 、 宣传反 馈机
制 、 题 的 产 生 过 程 与 合 理 性 , 合 相 关 教 育 学 理 论 与 管 理 学 理 论 对 该 议 结 制 度 进 行 评 价 并 提 出改 进 建 议 。
( ) 行 参 事 选拔 制 度 合 理 , 实施 过 程 存 在 偏 差 二 现 但 关 于 参 事 资格 , 西 方 高 校 学 生 组 织 对 学 生 参 议 员 的 高 要 求 与 不 同 ,学 生 参 议 会 ” 度 对 于 参 事 的资 格 要 求 较 低 , 要 从 主 观 上 “ 制 主 的 自愿 、 极 性 和 认 真 负 责 程 度 等 方 面进 行 界定 。 积 根 据 《 东 师 范 大 学 校 园 建 设 参 事 守 则 ( 求 意 见 稿 ) 的 规 华 征 》 定 , 事产生方式主要有三种 : 参 自荐 、 系推 荐 、 系 学 生 会 主 席 自 院 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是现代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而台州学院的学生议事会制度为我们探索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案例。
学生议事会是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创新机制,在畅通学生诉求渠道,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民主管理学生议事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演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实践中,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机制。
其中浙江台州学院首创的学生议事会制度,在各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该校的学生议事会制度从2003年11月开始实行,在近五年的实践中,这一制度在激发学生民主参与意识,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新机制。
本文试图深入剖析学生议事会制度,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做些力所能及的理论探索。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背景(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有关数据表明,2002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16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
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 Trow)的理论,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目标已从满足少数精英的需求转向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需求。
在大众化阶段,学生在年龄结构、社会、文化、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发展目标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导致学生利益群体多元化、需求多元化。
阿斯廷(Astin)的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参与学校环境才能学得更好。
②因此,学校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满足学生对学习与发展的多元需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促使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消除了垄断,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确立了消费者中心,遵循市场规律来运营高等教育。
2024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构建民主、和谐、有活力的学校氛围。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2)创建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2. 原则:(1)积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3)建立有效的协商和沟通机制,确保决策的公正和透明。
(4)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共同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重点工作1. 建设学生自治组织(1)成立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代表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学生的意见收集和反馈工作。
(2)学生自治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
2. 拓展学生参与渠道(1)建立学生意见箱和在线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相关决策的讨论和制定课程计划、活动安排等。
(3)开展学生议事会和座谈会,增加学生与教师、校领导之间的交流机会。
3. 加强学生自治能力培养(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和服务的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立学生自主项目资助,鼓励学生提出并组织实施有益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四、具体措施1. 宣传教育(1)开展学生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普及学生自治与参与的重要性。
(2)通过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学生参与的事例。
2. 组织选举与培训(1)按照学校民主管理工作要求,组织学生代表的选举,保证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
进行民主实践,增强民主意识——班级民主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进行民主实践,增强民主意识——班级民主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职业学校学生中间进行民主实践,加强民主意识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情。
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找出适合职业学校学生民主实践的途径和培养民主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民主实践、民主意识何谓民主意识?民主意识实际上就是公民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在当前社会和时代中一种最高境界的升华。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体现内容之一,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是建立在民众的良好的民主意识上的。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民主意识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生在懂得民主的政治学意义的同时,接受民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很具体地感受到民主的好处,很有必要。
民主和法制意识是当代国民最需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
民主意识不强,民主习惯、民主作风薄弱,会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从思想政治课中了解到一些民主的知识,但那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很少有具体的民主体验。
因此,学生民主意识、民主习惯、民主作风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课中,而应该是全方位地渗透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
作为幼师班的班主任,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观念,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前提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起统治作用。
作为从初中入学的中职学生而言,刚进中职学校时,缺乏自主性,在思想上,他们把教师看着是真理的化身,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学生则是唯唯诺诺的仆从。
在管理上,他们习惯于初中时班主任“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一切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在这样禁锢和专制的班级氛围中,很不利于民主意识的培养。
幼师班的学生更要具备民主意识,因为他们将来是教师,是国民素质教育的最基础,只有他们具备民族意识,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民族意识的学生。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浅析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现状与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大学校园民主治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学校的管理主要由校领导和教师来负责,学生对校园民主治理的参与较少。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重要性以及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现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参与,二是学术参与。
在政治方面,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主要体现在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中。
学生会是学校学生自治组织的最高形式,负责协调学生活动、撰写实施学生自治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行使学生民主管理制度。
团委负责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选举,成为学生领袖,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同时也能在学生组织中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创造力。
在学术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学术研究项目、学术讨论会、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决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为学校的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各种学术性社团、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在现实中,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学生的政治参与渠道有限。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会选举、学术研讨会等民主治理的参与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政治表达渠道相对封闭。
很多学生对学校的政策决策和管理决策缺乏直接参与的机会,无法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弱。
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对于学校的政治和学术事务的关注度不够高。
这使得学校民主治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对学生的民主管理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障碍。
学校对学生的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序安排不够完善,制约了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政治表达和发展空间。
三、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任 ,学生社 团联 合会主 席 ,还 有其 它的
学 生代表 ,由学 生本人 报名 ,按 一定 的 议题可临时召集会 议。
知情权 ,话语权。 推 动建 立职能 部 门与二级 学院 主要
员是 由各职 能部 门的一 把手 还有 学生代
表 组成 。下设秘 书处 ,秘 书长 由学 生工 作部 的部长担任 。
具 体 的组成是 这样 的情况 。主任 委
员 ,常 务副校 长 ,副 主任委 员 ,常务副 书记 ,分 管财 务 ,本科 生教育 ,研 究生 教 育 ,后 勤 ,学生 工作 的校 领导 ,委员
神 ,体现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和推进学校 民 先后提 出了有代 表性 的合 理化建 议2 0 余 主管理 的重要举措 ,学 工委要发挥四个职 条 ,其 中大部分 经过研 究后被 采纳 ,并 能 ,一是有效形成工作合 力,二是有效促 付诸实 施。学 生委 员还 利 用学校开展 党 进学生融入学校 民主管理 ,三是有利促进 的群众路 线 实践 教育 活动 的契机 ,面 向 学校和学生 的共同成长 ,四是有利促进学 全校学 生组 织开展学 生最关 心的十个 问
● 瓤 部 账
胆 创新管理 组 织机制 ,决定 设立 校院两 建设 等有关 学生工作 重要议 题进行 了充 级 学生 工作 委 员会 ,为此 制定 了相应 的 分的讨论。 条例 。2 0 1 3 年5 月 中南大学 学生工作 委员
校 院两级学 生工作 委 员会都 设立 了
会 正式成立。5 月3 0 日主任委 员黄建 柏常 学 生委 员 ,首次 将学生纳 入学校 的正 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措 施 实 施 民 主 管 理 , 促 进 学 校 科 学 管 理 , 高 办 学 效 是 提
益 的保证 。
一
、
新 时期 高 校 民 主 管 理 对 高校 领 导 的 重 要 举 措 一 民
党 对 高 校 的 领 导 , 实 现 培 养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建 设 者 和 足
接 班 人 的 政 治 保 证 和 组 织 保 证 , 一 使 命 是 通 过 党 的 路 这 线 、 针 、 策 和 组 织 领 导 , 大 限 度 的 调 动 广 大 教 职 1 的 方 政 最 二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实 现 的 。 在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校 教 职 工 高 是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 持 社 会 主 义 办 学 方 向 的 依 靠 坚
法 治 也 难 以 落 实 , 不 可 能 形 成 真 正 的 和 谐 局 面 。人 们 自 就 由平 等 地 参 与 民 主 管 理 表 达 自 己 的 愿 望 与 要 求 , 该 最 能 应
体 现 民 主 , 符 合 成 员 的 意 愿 和 需 要 。 受 过 高 等 教 育并 从 最
养 高 素 质 专 门人 才 的 重 任 , 们 积 极 性 的 发 挥 直 接 影 响 到 他 学 校 中心 任 务 的 完成 。民 主 管 理 的 重 点 和 活 力 在 于 基 层 , 在 于 广 大 教 职 工 行 使 当 家 作 主 的权 利 。 夯 实 基 层 民 主 管
理 , 得党 对 教 职 工 的 关 心 落 到 实 处 , 得 党 的 教 育 改 革 使 使 得 以顺 利 进 行 , 时 又 能 够 把 教 职 工 的 愿 望 、 求 和 建 议 同 要 真 正 反 映给 党 组 织 。 由 此 , 现 党 对 高 校 的 领 导 , 持 和 实 坚 完 善 民主 管 理 , 能 保 持 党 和 广 大 教 职 工 的 血 脉 联 系 , 才 坚
事 高 等 教 育 的 教 职 工 , 有 非 常 强 的 自我 管 理 能 力 , 需 具 也 要 非 常 大 的 自主 性 。实 现 民 主 管 理 就 是 创 造 良好 、 洽 的 融 心理 气 氛 , 养 积 极 向 上 的 集 体 意 识 , 别 是 保 证 教 职 工 培 特 的 主人 翁 地 位 , 证 他 们 充 分 行 使 民 主 的权 利 , 足 其 高 保 满
力 量 , 教 育 改 革 的生 力 军 , 学 校 事 业 发 展 的 主 体 力 量 , 是 是 他 们 置 身 在 教 学 、 层 管 理 和 服 务 第 一 线 , 接 担 负 着 培 基 直
( ) 三 高校 民主 管理 是 构 建 和谐 校 园 的 重要 内容 民主 法 治 是 和 谐 社 会 的 重 要 标 准 , 有 充 分 的 民 主 , 没
关键词 : 高校 ; 主 管 理 ; 涵 ; 施 民 内 措
中 图分 类 号 :G6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1 9 ( 0 9 0 — 0 90 1 7 7 4 2 0 ) 60 1 - 3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 讨 新 时 期 加 强 高 校 探
济 效 益 , 现 高 等 教 育 的 目标 。人 才 是 高 校 办 学 的 活 跃 因 实
素 , 是 决 定 的 因素 , 也 实现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 施 管 理 特 别 要 实
崇 尚 以人 为 本 的理 念 , 要 提 倡 一 种 “ 乎 人 的 意 志 ” 需 合 的管 理模式 , 造一 种 民主 的劳 动境遇 。因此 , 形势 加 强 民 创 新 主 管 理 , 立 教 职 工 办 学 的 主 体 地 位 , 筹 兼 顾 各 方 面 的 确 统 意 见 , 行 民 主 决 策 , 发 广 大 教 职 工 智 慧 和 活 力 , 于 促 进 激 对 进 学 校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的科 学 性 , 及 顺 利 的实 现 具 有 特 别 以
第 1 1卷 第 6 期 20 0 9年 1 2月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Vo1 1 o. . 1N 6
De . 2 c 009
JU N L FC U H UU IE S Y O R A H Z O NV RI O T
新 时期 高校 民主 管 理 探 索
左 勤
( 州 学 院 工 会 , 徽 滁 州 2 90 ) 滁 安 3 0 0
层 心理的需求 , 营造 民 主 、 结 、 谐 、 动 、 泼 的 政 治 局 团 和 生 活
面 , 进 既 定 教 育 目标 的 实 现 。 促
二 、 时期 高校 民 主 管 理 的 措 施 新
( ) 一 步 提 高 领 导 者 、 能 部 门工 作 人 员 的 民主 意 识 一 进 职
体 的潜 能 , 更 多 的 人 参 与 学 校 改 革 、 展 和 共 同 承 担 责 让 发 任 , 高 决 策 的 科 学 性 、 行 性 , 高 学 校 的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提 可 提
民主管理进一步调动广大 教职工 参 与学校 管理的 积极性 、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势在 必 行 。笔 者 认 为 : 一 步 认 识 新 时 期 进 高 校 民主 管 理 的 内 涵 , 持 强 有 力 的 领 导 , 取 切 实 可 行 坚 采
摘
要 : 适 应 新 的形 势 和要 求 , 高 等 教 育推 向 新 的 阶 段 , 为 把 需要 高等 学 校 进 一 步 增 强 民 主 意 识 , 宽 民 主 渠 拓
道 , 分 发 挥 教 代 会 的作 用 , 立 和 完善 民主 管理 的 各 项 规 章 制 度 , 是理 校之 策 、 充 建 这 兴校 之 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