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3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第三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习重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海导航:知识巩固1.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标准2.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标准3.元素周期律概念: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应用:⑴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层数且周期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去电子越来越难;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原子半径逐渐。
⑵同一主族内的元素,从上到下,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族序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越来越易;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的碱性逐渐;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非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
思考: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2、元素周期表应用:⑴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原子序数为34 的元素,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推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例:在短周期元素中,如果元素气态氢化物为H n R,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分子中含m 个氧原子,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⑶推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的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1:(2004江苏)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化学:1.2.3《元素周期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IVA VA非金属性逐▼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O非金属性逐渐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
3.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屮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学习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学习过程: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自主学习:(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看书并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
2、课堂练习:X、Y是兀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兀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3、探究思考: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I MgCI2 A1CI3 H2SiO3 H3PO4 H2SO4 HC1042、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得出结论: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 H2SO4与H2S HCI与HQ04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5、课堂练习: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Os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
元素周期律 学案3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2020年2月20日 15:40—16:40 介休十中 李翠萍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2、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旧知回顾: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元素周期律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元素性质递变⎩⎪⎪⎨⎪⎪⎧ 同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逐渐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 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同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新知预习: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元素名称)。
2、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化学式)。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化学式)。
5、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化学式)。
6、短周期元素中,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的元素是(元素符号)。
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性质的递变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增强C、HF、NH3、SiH4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Mg、Al、Na的还原性依次增强2、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均为金属元素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r(M3+)>r(T2-)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C、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 D、L、X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的元素符号为C。
第一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在合作中享受成功;2.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板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电子白板投出】1.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2.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讨论】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点评学生回答并明确】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Cr,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左、最下,最右、最上的位置。
【过渡】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板书】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即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内层电子也可为价电子。
【电子白板投出】4.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
(1)预言未知元素并证实(2)分界处找半导体材料(3)较低毒磷农药代替砷农药(4)过渡区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五、板书设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即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内层电子也可为价电子。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学案(20200915091700)

咼考总复习同步训练必修n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和元 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1. 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 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预测新元素,在 ___________ 寻找半导体材料,利用含有 等元素合成新农药,在 中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 进行“位、构、性”的推导。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 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二、 学习过程1. 请写出氢氧化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 并标出Li 、Na 、K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
氢氧化锂: 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钾: _________________2. (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Cl MgCl 2 AlCl 3 H 2SiO 3 H a P04 H 2SO 4 HCJO 4(2)根据第一问,你能总结出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吗?3. 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 2CO 3与CH 4、H 2SO 4与H 2S 、HCL 与HC10 4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三、 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的 应用有什么新的认识•?说说看。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 (2) (3) (4) (5)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Y > HZ D .原子半径X V W四、当堂检测1.X 、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教案.pdf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连汇贯通,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难点:“位、构、性”的推导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周期表特别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掌握。
所以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进而学生会了解并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元素的性质(简称“性”)。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
五、教学方法:启发——归纳——应用六、课前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新课导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学案

导学案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1.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
(2)非金属元素, ,即: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预测新元素,(2)在寻找半导体材料,(3)利用含有等元素合成新农药,(4)在中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5)进行“位、构、性”的推导。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二、学习过程1.请写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并标出Li、Na、K三种元素的化合价。
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2. (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MgCl2 AlCl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2)根据第一问,你能总结出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吗?3. 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H2SO4与H2S、HCl与HClO4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三、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什么新的认识?说说看。
四、当堂检测1.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单质能将Y从NaY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F、Cl、Br、I B.K、Mg、C、SC.C、N、O、F D.Li、Na、K、Rb4.按Be、Mg、Ca、Sr、Ba的顺序而递增的性质是A.氧化性 B.还原性 C.熔点 D.化合价5.1~18号元素的离子中,原子核电荷数和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A.Cl— B.Na+ C.O2—D.S2—6.1~18号元素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是A.氢 B.铍 C.铝 D.氯7.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C、Ra(镭)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9.(2002.上海市高考题)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的目的。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划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相关知识点回顾】1、原子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层,最多的有 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2、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化学反应中这种 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学习过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
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对应符号3、排布规律:按能量由 到 ,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⑴ 第1层最多只能排____个电子 ⑵ 第2层最多排____个电子⑶ 除K 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____个(K 层最多有____个) [练习]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二、元素周期律填写教材P14~15表格,然后思考与交流如下问题: 1、化合价的递变规律分析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
在1~20号元素中,同一元素化合价有以下量的关系: ①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负价│= 。
②金属元素无 价(除零价外,);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 元素; ③O 、F 无正价。
2、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2 8 7 +17 2 8 2 12 2 93 +14 2 7 7 +16 2 8+9 2 9+11 2 8 7 +17 2 8 8 +17 2 8 +11 2 6 +8分析原子半径的数据变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案(3)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2.了解在科学技术中周期表周期性律的指导作用,认识化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
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基础回顾
1、与金属性成正比的性质有那些?成反比的有那些?
2、与非金属性成正比的性质有那些?成反比的有那些?
3. 如何从原子结构推测元素的化合价?
认识新知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思考1:如何从原子结构推测原子电子的得失以及得失电子的难易?
(1)影响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的因素有:一是原子的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正电荷数越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二是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
(2)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影响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越,得到电子能力越。
即元素的金属性越,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思考2:如何根据原子结构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练习:根据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⑪与水反应最剧烈的元素的元素名称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是 。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 总结:元素性质、原子结构、 周期表位置之间的关系
练习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4.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自学教材P18页,阅读并填写下列相关内容
(1)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2)论证了量变质变规律
(3)预测元素的性质。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元素性质加以推测判断。
例如: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
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
C、位于第七周期
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4)启发人们在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寻找农药应在,
寻找半导体应在,
寻找催化剂应在,
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应在。
巩固练习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自ⅢA族的硼到ⅦA族的砹连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和非金属的
分界线,从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材料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材料
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
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3.a X n-和b Y m+为两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a+n=b-m
C.Y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X一定是金属元素
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短周期元素M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M、N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则M、N所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MgF2B.MgCl2C.CaCl2D.CaBr2
7.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CO3______H2SiO3,H2SiO3______H3PO4。
(2)碱性:Ca(OH)2________Mg(OH)2,Mg(OH)2__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________H2S,H2S______HCl。
(4)还原性:H2O________H2S,H2S________HCl。
(5)酸性:HClO4______HClO。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
(1)写出下列远素符号:①⑥⑦⑩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相应酸的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填相应碱的化学式),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呈两性的氧化物是。
(4)这些元素中(除⑨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请写出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在⑧和⑾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设计一个可行的化学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