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与重心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与重心》相互作用PPT课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与重心》相互作用PPT课件

D.被踢出后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牵
引力作用
解析:射出的炮弹向前飞行并不受推力的作用,而是靠惯性
向前飞行。被踢出去的足球向前滚动并不受牵引力作用,也
是由于惯性向前滚动的。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相互作用的力
是同时产生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 C 正确,A、
B、D 错误。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
用来准确地表示力
用来粗略地分析物体受到的 力
区别
需要画出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联系
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化、直观 化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典例2] 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 面的压力为 6 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提示:不正确。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力的性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受力物体是笔记本电脑,作用点在笔记本电脑上;压
力的施力物体是笔记本电脑,受力物体是电子秤,作用点在
电子秤台面上。
第九页,共四十二页。
三、物体的重心 1.填一填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部 分所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是重力的 等效 作用 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2)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 形状 ;②物体的质量 分布 。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3)物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 高 ,物体的稳定性越差; 重心越 低 ,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第七页,共四十二页。
2.判一判
(1)地球上所有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 )
(2)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重力和重心解析

重力和重心解析

练习
• 一只苹果质量200g,则所受重力为多 少?
• 一载重汽车及其货物总重4.9×104N, 则能否通过限重为6t的桥梁?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生活中的利 用:工人师 傅利用这种 原理,在砌 墙上,使用 了重垂线。
应用:利用重垂线校准墙壁是否竖直, 窗台等是否水平(可用三角板加•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 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做出 力的示意图
• 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5N, 做出力的图示
➢重 心
• 与质点一样,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 用效果时,也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视为集中于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作 用点。
1.重心 即 重力的作用点。 [注意]: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
“不倒翁” 走钢丝演员
生活中总是把大的、重的 物体放在下方,为什么?
[例如]车辆不能倾斜太多
影响稳度的因素 • 与重心的高低有关 重心越高,物体越不稳定,越容易倾倒 • 与支面面积大小有关 物体与地面的支面越小,越容易倾倒
下列关于重心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 降低了;
例题5
一只小熊猫的体重是294N,它的质量是多少?
一名跳伞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是80kg, 他从飞机上跳下,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例题6
有一块重19.6N的铜块,问能否用 最大称量是500g的天平称这块铜块
的质量? (用两种方法求解)
例题7
m=300g G=____
m=6t G=____
m=50kg G=____
例题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kg = 10N B.10kg = 10kg ╳ 9.8N/kg = 98N C.质量是10kg的物体重98N D.质量是98kg的物体重10N

2024年高中物理必修一31重力与重心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必修一31重力与重心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必修一31重力与重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重力与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

具体包括:重力概念、重力公式、重心定义、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重力的概念、公式,能够运用重力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重心的定义,掌握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能够分析实际物体的重心位置。

3. 能够运用重力与重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概念、重力公式、重心定义及确定方法。

难点:物体重心的确定,重力与重心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挂图,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下的力?”引导学生思考重力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重力的概念、公式,通过实验演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重心定义,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学会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物体的重心位置。

六、板书设计1. 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公式:F=mg(F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2. 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确定方法:几何法、悬挂法、支撑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一物体质量为5kg,求其在地球表面的重力。

(2)分析题:如图所示,一均匀直棒AB长为2m,质量为4kg,求其重心位置。

答案:(1)F=mg=5kg×9.8m/s²=49N(2)重心位于棒的中点,即C点(1m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重力与重心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研究物体在不同纬度、高度的重力变化,了解重力与地球的关系。

01-第1节 重力与重心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01-第1节 重力与重心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C.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相同
D.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力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支持面无关,并不总是指向地心,只有在
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A、B错误;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
而增大,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是不同的,C错误;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
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B选项错误;在南极极点,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
C选项正确;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与其受到的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D选项错误.
3.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 D
)
A.点
B.点
C.点
D.点
【解析】根据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的原理,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得,重心位置
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圆环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垂直于地面
向下,故D错误.
例3-6 如图3-1-6所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不倒翁上
图3-1-6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由此可知,不
7.关于图示的两个力1 和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 = 2 ,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1 > 2 ,因为表示1 的标度大
C.1 < 2 ,因为1 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2 有三个标度的长

D.无法比较,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

重力与重心物理教案

重力与重心物理教案

重力与重心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 使学生理解重心的概念,掌握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心的概念、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心的概念及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引出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2. 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讲解重力的定义,明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3. 重心的概念:讲解重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 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介绍如何利用悬挂法、质地均匀的物体等方法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力和重心的概念及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重力和重心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1.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使用悬挂法确定重心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

2.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悬挂法确定不同物体的重心位置。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体重心位置的差异。

七、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运动员比赛时的动作、建筑物的稳定性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重力与重心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重力与重心的作用和重要性。

八、拓展与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力与重心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体育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高中物理说课稿重力与重心

高中物理说课稿重力与重心

高中物理说课稿重力与重心高中物理说课稿重力与重心1《重力与重心》是必修 1 第四章第 1 节的内容,涉及到力的描述、重力及其测量、重心与稳定。

重力作用于一切物体,并贯穿于物体整个运动过程,对重力的学习有助于讨论物体运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是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动力学部分。

本节内容是力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在中学的“来自地球的力”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是对力学习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力--重力的进一步学习,有助于对力的认识和掌控,也为后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与运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力的三要素来表达一个力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知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3.知道重心的概念.与物体稳定相关的两个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测和试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育观测思索、分析问题的技能.2.通过悬挂法来测重心,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技能,让同学理解重力的方向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育应用物理知识说明简约生活现象的技能.4. 通过试验探究和试验对比的方法来讨论解决稳定与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三、情感立场和价值观1.通过锥体爬坡试验引起同学学习物理知识的爱好,通过学习质心,让同学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

2.通过稳定的对比试验,培育同学观测分析技能和积极思索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爱好.说学情同学在中学的“来自地球的力”已经学习了重力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习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

不过都是一些比浅的,知识感较肤性的认识,在肯定意义上说,很难理解质心这样的概念,所以要引导同学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在这里同学将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质点、重心与稳定,特别是质点高一的同学比较难接受。

对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较熟识,学习时比较简单激发同学的爱好,而且对于高一的同学对小试验比较感爱好,老师可以通过和同学一起做试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重力与重心课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重力与重心课件

误区警示
(1)在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一般不同。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 的力。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 (4)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 的点。
[针对训练3] (2022·福建宁德期中)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位置在不断变化
的位置。
基础探究 合作探究 实践应用
基础探究
形成概念,掌握新知
知识梳理
一、力的描述 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N。 3.力的矢量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4.力的图示: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所在的位置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 所在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答案:不一定。如C、D、要点一 对力的深入理解
问题情境
甲、乙两图中球和竹子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甲图中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乙图中竹子发生了形变。原因是球和竹 子受到了力的作用。
归纳拓展
1.力的性质 物质性
相互性
矢量性 独立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每个力 的产生必须同时联系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针对训练1] 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 ) A.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第五讲 重力与重心—鲁科版(2019)高中新高一暑期物理衔接讲义(机构专用)

第五讲 重力与重心—鲁科版(2019)高中新高一暑期物理衔接讲义(机构专用)

第五讲重力与重心[先填空]1.力(1)定义: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3)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矢量性: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是矢量.2.力的表示(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按一定比例(或标度)画出线段,其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所在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2)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对线段长度没有严格要求.(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再判断]1.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要想描述清楚一个力需要指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后思考]1.只有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提示】不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2.在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力的图示中标度的选取.[合作探讨]如图4-1-1甲所示,在足球场上,运动员把球踢飞,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乙图中,弹簧被拉长或压缩,说明弹簧发生了形变.结合以上现象,思考以下问题:甲乙图4-1-1探讨1:力有哪些作用效果?【提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探讨2: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提示】踢出去的足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探讨3:图乙中,手压缩弹簧过程中,谁是手压弹簧的力的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提示】用手“压”弹簧,手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核心点击]1.力的四性的认识(1)(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系.(3)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最基本方法.3.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比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解析】拳击手未击中对方,说明拳击手和对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为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不存在说拳击手是施力物体的问题,A错误;力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必须有施力物体,B错误,D正确;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如重力就可以存在于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C错误.【答案】 D2.如图4-1-2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图4-1-2【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此题选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答案】见解析对力的理解的两点提醒1.只要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必然对施力物体也施加了作用力,不存在只受力不施力的物体.2.力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先填空]1.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大小:G=mg.(其中g是比例系数,g=9.8 N/kg)(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影响因素:同一物体的重力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其数值不同.①不同纬度重力不同,两极最大,赤道最小;②高度不同,重力不同,数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重力的测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这样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体检时常用磅秤来测量体重.3.重心(1)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重心,且只有一个重心.(2)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3)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②对不规则的细棒和薄板,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确定其重心.4.影响物体稳定程度的因素(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2)物体的支持面越大越稳定.[再判断]1.只有静止的物体受重力,而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2.物体升高或降低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相应升高或降低.(×)3.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也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后思考]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那么地球上不同地点重力的方向是否相同?【提示】不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球上不同地点重力的方向之间有一定夹角,因此不同地点的重力方向是不同的.2.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吗?【提示】不一定.重心位置和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合作探讨]苹果从树上下落,静止释放的物体会竖直下落,抛出的物体会落回地面,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请思考以下问题:图4-1-3探讨1: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受什么样的共同规律支配呢?【提示】因为这些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这些物体总是要下落.探讨2:苹果的重心位置是否会随着其下落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不会,重心的位置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核心点击]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1)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2)在不同地点,某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在纬度越高的位置,所受重力越大;其重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海拔高度有关,在同一地点,位置越高,重力越小.(3)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2.对重心的理解(1)重心的意义: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任何物体都有重心,且只有一个重心.(2)重心的位置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若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对称中心就是重心.如:我们用的直尺、铅球、魔方等实心物体,以及篮球、排球等空心物体,它们的重心都在几何中心.而轴对称的碗、碟等,它们的重心在对称轴上.它们的重心可用二力平衡的方法找到.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可以用“支撑法”或“悬挂法”确定.3.(多选)在地球上,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B.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直接测出D.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指向地心,选项A错误;将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选项B正确;杆秤称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选项C 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G的大小由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共同决定,由于不同地点g值可能不同,因此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选项D正确.【答案】BD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解析】重力来源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物体是否漂浮在水面上无关,A错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引起的,B错误;重心位置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C错误,D正确.【答案】 D5.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解析】物体的重力的计算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对同一地点,g的取值相同.随着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的升高,g值将增大;随高度的增加,g值将减小.因此,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故选项A 错误,选项B正确;由公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无关,故选项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故选项D 错误.【答案】 B对重心的进一步理解1.固定形状的物体重心,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方式和运动状态无关.2.物体形状改变时或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位置可能改变.【课后作业】1.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解析】由力的特性知,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不仅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而且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仍可存在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故A正确,B、C、D均错误.【答案】 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拳击比赛时,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解析】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但甲的“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胸部更能承受打击,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误;“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误;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周围的磁场产生的,磁场离不开磁铁,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C错误;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而不再是人,D正确.【答案】 D3.如图4-1-4所示是小车所受外力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图4-1-4A.F1和F2B.F1和F4 C.F1和F3、F4D.都不相同【解析】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力的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B正确.【答案】 B4.(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和支持面垂直,A错误;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测物体的重力,天平直接测的是物体的质量而不是物体的重力,B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大小由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值共同决定,由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不同,有可能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反而小,C正确;只有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对该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摆动起来时物体对该悬绳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把物体静置于一水平支持面上,物体对该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若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物体对该支持面的压力大小不等于物体的重力,D正确.【答案】CD5.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1-5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故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也对地球有引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故C错误.任何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答案】 B6.在城市楼房的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塔吊,工人师傅在安装塔吊时,常在塔吊臂的未装滑轮端安装一个大的铁箱,并在铁箱内装入很重的沙子(如图4-1-6),其主要目的是()图4-1-6A.为了左右对称,美观B.增加塔吊重量,防止被风吹得左右摇摆C.防止沙子不够用,做临时补充D.使塔吊起吊建材时重心落在竖直固定架上,工作起来更加平衡、安全【解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塔吊臂未装滑轮端安装铁箱并配重后,当吊起重物时,可以使重心落在竖直固定架上,增加稳度,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 D7.下面关于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该物体降低了C.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解析】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选项A正确;运动物体的重心相对自身位置不变,选项B错误;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选项C错误;物体的形状改变,质量分布改变,重心位置也要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 A8.如图4-1-5所示,已知各物体的质量都相等且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4-1-5【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位于物体的重心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9.(多选)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解析】A中重力是地球对小球的作用力,而拉力是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与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正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所以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C 错,D 正确.【答案】 BD10.如图4-1-7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在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的重心将会 ( )图4-1-7A .一直下降B .一直上升C .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解析】 考查对重心的理解,关键是明确物体的重心与质量分布有关.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来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却升高;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先降低后升高,D 选项正确.【答案】 D11.一个质量为60 kg 的人,在地球上重为588 N ,在月球上重为98 N .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的高度为0.5 m .那么,在月球上触摸高度为多少?【解析】 人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相等,由G =mg 得,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G m =58860 m/s 2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G ′m =9860 m/s 2设人在地球上触摸高度为h,在月球上触摸高度为h′,由v2-v20=2ax得2gh=2g′h′,即hh′=g′g解得h′=gg′h=3.0 m.【答案】 3.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示意图
只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表示物 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力.
一个苹果引发的故事
4.1 重力与重心
二、重力及其测量
为什么苹果不向空中飞去?
重力作用方向: 竖直向下(与当地水平面垂直)
重力的大小测量工具
二、重力及其测量
利用公式 :
G mg
当m=1kg时,物体重力G=g
g的意义: 一千克物体的重力大小
三、重心与稳定
• 重心:一个物体的各 部分都要受到重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用, 从效果上看, 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 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物体的重心.
G
• 对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 状有关,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处;

C
C
注意: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巩固练习
先请你猜测一下哪个先倒下, 说明 了哪些问题?
稳定条件
• 重心越低越稳定
• 支持面面积越大 , 物体就越稳定 重力作用线落在支持面内,物体就稳定
总结:
•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是产生重力的 原因.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 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方向竖直向 下. • 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各部分所受的重力 集中于重心这一点.
力的作用效果:
1 、 使受力物体发生 形变 (形状或体积的变
化).
2 、 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力的图示
(1)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F (要有标度).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尾的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 练习: 1、水平桌面对放在桌面上的书产生 5 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2、某人用800 N的力沿与水平线成 30度角斜向上方拉一辆小车。
“厦门怪坡”
通过观察,你可以发现这个轨道的下端窄而上端宽, 再进一步观察,你能看到圆锥体放在下端时,卡在轨道 里的部分较少,重心较高;而当它放在上端时,卡在轨 道里的部分较多,重心较低,如图(二)所示。

分组讨论研究小丑走钢丝的情况, 给出你们分析的结果,由此你可以知道 “不倒翁”其中包含的物理规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