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其他单一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
透出液培养结果为单一G-菌
其他单一G-菌
嗜麦芽菌
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
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 21d
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 无改善: 拔管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腹水浑浊
鉴别诊断
♣腹痛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 肠梗阻 肾绞痛 其他可能引起腹痛 的疾病
♣ 腹水浑浊 化学性腹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腔内恶性肿瘤 乳糜性腹水
血性腹水
诊断思路
考虑腹膜炎,需做以下检查
透出液常规、涂 片革兰染色和细 菌培养
检查出口和隧道有无感染, 鼻腔涂片 如同时存在,进行出口处
涂片和细菌培养
询问有无引起感 染的诱因:腹泻、 操作等
观察一次操作
主要内容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 头孢吡肟 头孢唑肟

腹透导管技术并发症

腹透导管技术并发症
导管阻塞的常见原因是血块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导管口,也 可能是由于导管扭曲或打折。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尿激酶等药 物溶解凝块,或调整导管位置,严重时需重新置管。
导管破损或断裂
总结词
导管破损或断裂是指腹透导管的材料出现破损或断裂,导致导管功能受损。
详细描述
导管破损或断裂可能是由于导管质量不佳或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损伤。破损或断 裂的导管可能无法正常引流,需要立即处理。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破损的导管或修 复断裂部分,严重时需重新置管。
腹透导管技术并发症
目 录
• 导管相关并发症 • 感染相关并发症 • 患者相关并发症 • 操作相关并发症 • 其他并发症
01 导管相关并发症
导管位置不当
总结词
导管位置不当是指腹透导管插入 过深或过浅,导致导管末端位置 不正确。
详细描述
导管位置不当可能导致引流不充 分或引流过度,影响腹透效果。 严重时可能引起腹痛、腹胀等症 状,需要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02 感染相关并发症
腹膜炎
总结词
腹膜炎是腹透导管技术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表现为腹痛、发热和腹透引流液浑浊等。
详细描述
腹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腹膜炎 可能导致腹透引流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和多
器官功能衰竭。
隧道感染
总结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营养不良处理
为预防营养不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 等;若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营养补充剂或调整腹透液成分。
04 操作相关并发症
操作失误导致的并发症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金秀名,腹 膜 透 析 导 管 置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防 治 对 策
4.导管堵塞
• 导管 内有血块或纤维蛋 白凝块堵塞。 表现为透析 液出入腹腔都困难。与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血 管 的破裂, 血液溢 出, 发 生凝结 , 形成血 凝块 有关 。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四、腹透模式的选择
章 俊,三种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五、腹透退出情况
徐芳,腹膜透析患者退 出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周勤,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苏彦,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 大 网膜包裹导管 临床上表现透析液进 出不畅, 同 时可伴局部疼痛。在排除导管 内有异物 阻塞或局 部压迫时, 即可确诊。主要原 因有①手术 中反复 插管, 激惹网膜诱 发包裹 ;②术后操作不 规 范, 引流时间过长 , 流速过 大, 导致负压过大诱 发网 膜包裹 ; ③腹膜炎抗感染 治疗时未重视抗凝 、 溶 栓 治疗 , 致纤维蛋 白等炎性渗 出物堵管甚至诱发 大 网 膜包裹腹透管。
3.导管移位
• 主要发生原因 : ①患者术前情况较差 , 影 响手术顺 利进行 。 ②手术切 口位置偏高 , 使腹膜透析管末端没有真正放置在膀胱直肠凹 或子宫直肠 凹; ③ 由于患者个人 原因或者手 术放置原因, 使得皮 下隧道与腹膜 导管 出 口形成直角 , 影 响引流管 内透析液 的进 出。 ④术 后因疼痛 , 一部分患者不愿下床活动 , 长期 卧床 , 若 患者 同时伴有咳嗽、 腹腔压 力阵发性升高 , 均可引起 导管移位 。⑤伤 口愈合前反复牵拉腹膜透析管。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腹膜透析导管非感染性并发症及其处理最新版本

腹膜透析导管非感染性并发症及其处理最新版本

Inflammatory Phase
• 纳差、恶心、呕 吐
• 发热 • 体重下降、营养
不良
• 血性腹透液
诊断: • 胸水的生化结果,与透出液基本相同,尤是胸
水糖的浓度高于血糖。 • 确诊可行腹膜腔内注射美蓝和放射性核素扫描
– 腹膜腔内注射美蓝,可见胸水内蓝染。 – 放射性核素扫描,即将99锝注射进腹腔内,
60分钟后,可于胸腔内测出同位素。
.
胸腹漏
治疗:
• 暂停腹透2-4周,改为血透,停腹透期间胸腔 内的透析液可起硬化剂作用,横隔缺损可能自 然修复。部分患者可再由小剂量透析容量的 IPD逐渐过渡到CAPD,继续腹透。
.
临床表现
• 入液和出液不畅 • 入液顺畅,但出液不畅: 最常见 • 入液或出液疼痛 • 预兆:透出液量无规律、透出液有纤 维素或便秘。 • 多发生开始腹透1个月内。
.
入液和出液不畅
• 透析管道受压或扭曲 • 透析管腔内阻塞
• 血凝块 • 纤维素
.
入液顺畅,但出液不畅
• 功能性引流不畅 • 透析管移位 • 大网膜包裹
腹膜透析导管非感染性并发症 及其处理
.
导管相关的非感染性并发症
• 永久、安全、性能稳定的腹透通路是成功腹透治 疗的前提和关键。
• 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仍是CAPD常见的并发症。 • 导致腹透技术失败原因:
• 腹膜炎
• 透析充分性
• 导管相关并发症
.
导管相关的非感染性并发症
• 透析液引流不畅 • 渗漏 •疝 • 血性腹膜透出液 • 浅层涤纶套外露 • 其他:
.
皮下渗漏
.
皮下渗漏
诊断
• 临床表现:腰围是否增粗;腰背部是否皮下水肿;阴 囊、阴茎或阴唇部是否水肿;

腹膜透析置管的并发症有哪些以及如何处理

腹膜透析置管的并发症有哪些以及如何处理

腹膜透析置管的并发症有哪些以及如何处理
腹膜透析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渗漏、导管堵塞、移位、疼痛等。

一,出血,术后冲洗常可见淡红色血性腹透液,多与血液自切口流入腹腔内有关,另外还可见手术切口、隧道及出口出血,可以采取局部压迫止血或药物止血。

二,渗漏,常见于正中切口,腹壁松弛或以前曾经置管者,少数见于手术技术不佳,置管后立即透析,灌入腹透液量过大者。

因此早期应该多卧床少活动,小剂量间歇性透析,必要时需要手术缝合。

三,导管堵塞,如因充盈的膀胱压迫者,对因处理后可以恢复通畅,如果因血凝块堵塞者,需冲洗注射器推注,必要时应用肝素生理盐水尿激酶冲管;如果因网膜包裹粘连,隧道内导管扭结等需要重新手术处理。

四,移位,移位时腹部x线平片显示导管尖端移出盆腔,若直管出现移位,可以考虑在严格消毒机x线透视超声引导下导丝插入导管内复位;若为卷曲尖端或复位失败者,应重新手术置管。

五,疼痛,由于腹膜灌注过快,引流结束前的抽吸作用常会在导管尖端附近产生疼痛,一般在置管后一到两周左右可以逐渐适应,疼痛减轻,必要时可减慢注入腹透液速度,放液时腹腔内保留少量腹透液,另外腹透液温度过高,ph较低,药物等化学性刺激也会导致疼痛,必要时可加入利多卡因缓解疼痛。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详细描述
出口处感染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需要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和口服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出口处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不必要损伤和定期更换透析管 道。
CHAPTER 03
非感染性并发症
腹痛
总结词
腹痛是腹膜透析中常见的非感染 性并发症,可能由于腹膜刺激、 导管位置不当或肠粘连等原因引
起。
详细描述
出血。
营养不良
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心血管疾病
长期腹膜透析可能导致水盐代 谢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执行透析操 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检查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 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控制水盐摄入
选择合适的透析液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透析 液,避免因透析液问题引起的
并发症。
THANKS
[ 感谢观看 ]
合理控制患者水盐摄入 ,预防心血管疾病。
营养支持
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CHAPTER 02
感染性并发症
腹膜炎
总结词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 发热和透析液浑浊。
详细描述
腹膜炎可导致腹膜功能下降,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甚至需要终止腹膜透析。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出口处护理和定期更换透析管道。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02
详细描述
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
果,甚至威胁生命。
03
处理方法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一)植管及早期导管相关并发症1.切口感染: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影响植管的质量。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假单胞菌属。

防预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缝合紧密不留死腔;术后及时换药更换辅料。

2.腹腔脏器损伤及穿孔:该并发症极少见。

植管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大肠、小肠、肠系膜动脉、腹主动脉、膀胱及其他腹腔脏器。

多见于穿刺植管(盲管),少见于解剖法植管。

预防性措施包括:术中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任何粗暴的动作;术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并证实膀胱是否充盈;采用穿刺植管时,切记先向腹腔内灌注一定量的腹膜透析液,有条件的应尽量避免穿刺植管。

3.血性引流液:此并发症少见,主要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一般出血部位为腹前壁,如腹膜外或腹直肌内血管的损伤导致腹膜外仍有持续渗血,通过未缝扎紧的荷包口流向腹壁;如切除大网膜后,未予以充分肯定的缝扎或缝扎不紧,结扎线脱落亦可导致腹腔内出血。

血性引流液的处理方法:采用为加温的腹膜透析液反复冲洗腹腔,可达到使腹腔内的血管收缩,同时可减少出血部位的出血;避免使用抗凝药物;在向腹腔内灌注腹透液后,用腹带加压包扎腹膜;经过上述处理后,仍为血性引流液,则应打开伤口找出出血部位加以止血。

此外,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内可以出现血性引流液,当月经干净以后引流液变清,其原因为月经血流经输卵管伞端排入腹腔所致。

4.腹痛:腹痛可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痛。

植管后出现切口周围疼痛,可用镇定剂控制,其意义不大。

有3%~4%的患者可出项会阴部及肛周部位的疼痛,尤其在灌入腹膜透析液和引流腹膜透析液即将结束时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植管时导管腹内末端刺激该部位的腹膜所致,一般于植管后1~2周自动消失。

处理的方法:将灌入液体和引流液体的速度减慢,可减少这种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并持续时间较长应将导管腹内段向外拔出1cm左右,这种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引起弥漫性腹痛,因此最好将透析液的温度控制在37℃左右。

腹膜透析置管意外应急预案

腹膜透析置管意外应急预案

腹膜透析置管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1. 出血(1)发生原因:手术切口、隧道及出口出血。

(2)处理措施: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若出血不止,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手术探查。

2. 渗漏(1)发生原因:正中切口、腹壁松弛、手术技术不佳、术后立即透析、灌入腹透液量过大等。

(2)处理措施:早期多卧床少活动,小剂量间歇性透析;必要时进行手术缝合。

3. 导管堵塞(1)发生原因:充盈的膀胱压迫、血凝块堵塞、网膜包裹黏连、隧道内导管扭结等。

(2)处理措施:根据堵塞原因进行处理,如注射器推注肝素生理盐水尿激酶冲管、手术处理等。

4. 导管移位(1)发生原因:导管尖端移出盆腔、直管移位、卷曲尖端等。

(2)处理措施:在严格消毒、X线透视或超声引导下进行导管复位;若复位失败,则重新手术置管。

5. 疼痛(1)发生原因:腹膜灌注过快、引流结束前的抽吸作用、腹透液温度过高、pH值较低、药物等化学性刺激等。

(2)处理措施:减慢注入腹透液速度,放液时腹腔内保留少量腹透液;必要时加入利多卡因缓解疼痛。

(1)发生原因: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护理不当等。

(2)处理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若发生感染,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1. 术前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腹膜透析置管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意外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 术中监控: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情况。

3. 术后护理:加强术后护理,定期巡视患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信息化管理:建立腹膜透析置管意外情况数据库,对意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四、总结腹膜透析置管意外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意外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Sep 2010, Vol.5 No.17中国医疗前沿 2010年9月 第5卷 第17期7论 著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有许多优点,日渐为患者所接受。

保证腹膜透析液无障碍地持续双向流动是进行有效腹膜透析的前提,如腹透管出现功能障碍,意味着腹透将不能进行。

严重者需重新置管甚至退出腹膜透析,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而探讨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对策可降低腹膜透析的退出率,本文对2001年~2009年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2001年~2009年在我院住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180例,其中男96例,女74例,年龄6~77岁,平均44岁。

1.2 方法 对18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患者采取手术切开法放置腹透管,腹部切口多选择在正中旁,这样便于使内套置于腹直肌内,因为肌肉组织血管丰富,可促使导管周围组织更好地长入套内。

而正中旁切口又可以使腹透管有更好的组织结构支持及封闭作用,从而减少腹透液渗漏。

目前多推荐采取脐左侧2cm 纵形切口腹透管皮下隧道出口位置应使患者舒适且便于操作。

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双套(cuf)直式的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及对策和青松 张连云 刘向东 刘云【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对策。

方法 对2001年~2009年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结果 管周漏液仅1例患者发生,经封管停透6d 后渗漏停止;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渗血明显伴血性引流液,经腹带加压,同时应用凝血酶原针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引流障碍患者34例,经采用改变体位、尿激酶封管以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铜线疏通导管方法处理后,21例导管再通,13例无效的患者9例位置正常,二次置管术证实其中7例因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2例为纤维蛋白堵塞导管。

结论 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较常见,也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早期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尤其引流障碍是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中最棘手的问题,纠正术前的不利因素,正确掌握腹膜透析置入技术,加强术后教育可减少腹透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对策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0.17.0004【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52(2010)17-0007-02Tenckhof 导管,两个套将管分为三段:腹外段、皮下隧道段及腹内段,外袖套固定于皮下组织,内袖套固定于腹膜外形成两个屏障,以防止管子移动,漏液和细菌沿管周入侵。

双套导管具有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置管后距首次腹膜炎发生的时间长等优点,主要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腹透管放置的正确位置应在腹腔最低处的膀胱直肠窝(女性为子宫直肠窝)。

为预防手术后血凝块堵管,我们的经验是术后立即给予间断腹膜透析(IPD),每袋腹透液中加头孢唑啉0.5g、肝素20mg,从500ml 开始透析,渐延长留腹时间和腹透液量,直至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一周后拆线。

2 结果管周漏液仅1例患者发生,且经封管停透6d 后渗漏停止;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渗血明显伴血性引流液,经腹带加压,同时应用凝血酶原针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引流障碍患者34例,经采用改变体位、尿激酶封管以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铜线疏通导管方法处理后,21例导管再通;13例无效;经局部应用莫比沙星软膏涂抹、全身应用抗生素等处理后,3例患者均于7~10d 后治愈。

3 对策3.1 管周漏液 原因主要为导管荷包结扎不牢或针眼渗液所引起,多发生在腹壁松弛的患者,亦可见于既往有过置管术及正中切口的患者,本研究中仅1例患者发生,且经封管停透6d 后渗漏停止。

预防措施:①打开腹膜的位置应在腹直肌后鞘弓状线以上,将腹直肌后鞘与腹膜一并切开并与腹膜一起作荷包缝合,由作者单位:453100 卫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和青松);肾病风湿免疫科(张连云、刘向东、刘云)作者简介:和青松(1975-),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科秘书,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

Email :dawei65@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complications HE Qing-song, ZHANG Lian-yun, LIU Xiang-dong, 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Weihui 4531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complications. Methods 180 patients who do peritoneal dialysis treatment in 2001-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explore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pipe leakage is only 1 case, and patients via sealing pipe stop leakage after 6 days, 2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incision ooze blood with hemorrhagic drainage, obviously with pressure, or stomach application prothrombin needle ooze blood stopped, drainage liquid turned, Drainage obstacles, and the use of 34 patients Urokinase sealing position is changed, the dissolved by ductal blood clots or fibrin, copper processing methods. 21 cases' catheter is unobstructed and 13 cases is invalid. 9 cases of second place for normal tube of 7 cases confirmed by omental parcel jams catheter lateral holes or embedded catheter, 2 cases for fibrin blocked duct. Conclusion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is common. and it is the main reason in PD patients treated early, especially the drainage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disorders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complication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of preoperative correction, grasp peritoneal dialysis placement, strengthen technology education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words】Peritoneal dialysis ;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complications ; Reason ; Countermeasures8论 著中国医疗前沿 2010年9月 第5卷 第17期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Sep 2010, Vol.5 No.17于腹直肌后鞘不易撕裂,因此荷包结扎后较牢固;②切口不能过大,以0.5cm左右为宜;③做荷包缝合时应注意,用小圆针、7号线仅钩缝腹直肌后鞘及腹膜1mm,两针的距离相隔0.5cm;④用以上方法做双层荷包缝合,导管插入后逐层收紧并扎牢荷包缝线;⑤对于腹壁松弛的患者嘱其术后多卧床,少活动,并在术后10天开始CAPD;⑥腹水较多的患者可适当放出腹水以减小张力[1]。

采用以上方法可使管周漏液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3.2 血性引流液 2例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渗血明显伴血性引流液,1例患者经灌入腹透液后腹带加压包扎,1d后手术切口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其原因主要为腹直肌切口渗血经损伤腹膜渗入腹腔所致。

另1例患者在经灌入腹透液后腹带加压包扎2d 发现无效,仔细观察发现皮肤切口小血管渗血,盐袋局部加压并予腹带加压,同时应用凝血酶原针5d后手术切口渗血停止、引流液转清,其原因主要为肌肉渗血经损伤腹膜渗入腹腔所致。

预防措施:①有出血倾向者于术前30min应用立止血1~2kU;②手术中止血应认真仔细;③荷包结扎要牢固,防止组织渗血进入腹腔;④术前术后控制高血压。

3.3 引流障碍 引流障碍是腹膜透析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

导致引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置管位置偏高或腹透管移位;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内;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堵塞导管。

本组引流障碍患者34例,经采用改变体位、尿激酶封管以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铜线疏通导管方法处理后,21例导管再通,13例无效。

以上方法无效的13例患者入液通畅出液障碍,经X线检查发现4例导管移位,9例导管位置正常。

导管移位者经用导丝复位后引流通畅;导管位置正常者重新置管时发现大网膜包裹堵塞导管且患者大网膜十分活跃,行部分大网膜切除后重新置管成功。

预防措施:①术前排空膀胱和大便,术后保持大便通畅;②插管手法应正确,避免大网膜粘着;③插管过程中确认导管已插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④无腹水者可先灌入300~500ml无菌生理盐水再行插管,以减少大网膜粘附;⑤置管口有大量大网膜膨出时,可切除部分大网膜;⑥皮下隧道应呈弧形,以避免导管成角;⑦导管自皮下引出后,确认导管无扭曲后方可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⑧腹透液不宜放的过空,否则易发生腹透管虹吸现象导致大网膜包裹腹透管末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