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一二年级各册语文要素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各年级单元主题和要素梳理表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要素
单元
主题
语文要素
一
识字
认识“田”字格;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二
拼音
学习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
三
拼音
学习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四
课文
学习常见偏旁部首及会写字的笔顺;认识自然段;认识反义词;学习生活中识字。
二
奇思妙想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三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四
可爱的动物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五
习作:游览顺序
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六
成长的故事
学习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七
伟大的品格
遨游汉字王国
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
伟大的品格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五
习作:人物描写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六
思维的火花
理清故事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七
美丽的景物
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八
语言的魅力
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单元
主题
语文要素
一
可爱的
生灵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
事物写清楚。
二
寓言
故事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为什么要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进行梳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为什么要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进行梳理“语文要素”,与统编版教材一起诞生的新名词、新概念,同时也是统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一个“亮点”,还是统编版教材使用的“指南”。
语文要素到底指什么?在手头没有全套小学教材的时候,在没有对十二册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的时候,可能大多数教师对这个新名词、新概念一头雾水,陌生且莫名。
后来,笔者在一边思考、追问的同时,花了不少时间将统编版小学十二册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分册梳理,并且有意识地对某些专家缺乏逻辑的“梳理”进行纠偏(在教材解析和单元说明中,将指向阅读的单元重点目标称为语文要素,而将指向习作表达、口语交际等方面的不称为语文要素)。
做完这项工作之后,笔者发现,即使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将每册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梳理出来,认真研读一番,也当慢慢心领神会。
——的确,语文要素指的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等。
语文要素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是单元教学的抓手。
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就能发现教材努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规划了一条条比较清晰的路线,努力构建了一个符合语文学习基本规律、常用的学习方式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
这样的梳理,对语文教师用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材的学习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往我们使用某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也会强调教师要研究教材,要“通读”教材,但因为教材本身缺乏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这样显性的抓手,即便“通读”了,教材如何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编写意图,仍然是很糊涂的。
从这一点上说,与统编版教材一起诞生的“语文要素”,对于用教材教语文的教师来说,是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当然,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还有赖于教师对统编版教材对于语文要素的进一步梳理和解读。
部编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部编一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具体安排指导学生正确、流 1.秋天 1.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利地朗读课文(读 2.认识自然段。
四自然.四季出轻声、儿化等,努力做到连词读,2.小小的船 1.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的”字短语。
2.读好儿化音。
不丢字、添字,能 3.江南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停顿等)4.四季读好叠词和轻声。
继续重视朗读基本 5.影子读准轻声词(轻而短,重音功的训练,把课文前落、轻音短快),学会用读正确、读通顺,“前、后、左、右” 4 个方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位词说话。
六想像中的错误现象;初步建立句子的概6.比尾巴学习朗读问句;学习儿歌的问答方式,并迁移运用。
念。
7.青蛙写诗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建立句子概念,根据标点读好停顿;分角色读课文。
8.雨点儿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9.明天要远足读好感叹词“唉”和疑问句;解课文内容;“的”仿说并积累运用所学句式字词语的合理搭10.大还是小读好长句子;仿照课文原句七儿童生活配;初步尝试找出说话。
课文中明显的信息11.项链读好长句子,注意标点及段落间的停顿;合理搭配“的”字词语初步培养学生寻找12.雪地里的小画借助图文阅读,把句子读正明显信息的能力;家确、读流利;能找出文中明八观察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显的信息。
13.乌鸦喝水认识自然段。
14.小蜗牛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
1部编二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具体安排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 1. 小蝌蚪找妈妈借助图片、关键词句(表示作的词语。
时间变化和表示动作)了解借助图片,了解课课文主要内容;积累并运用文主要内容。
表示动作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大自然的秘密3.我是什么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4.植物妈妈有办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法作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提取明显的信息;练习仿照课文句式说句子。
读课文说出自己的 4. 曹冲称象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感受和想法。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中年级段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中年级段语文要素解读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读写训练项目作为语文训练的主线。
统编教材为凸现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一、什么是“语文要素”?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
“语文要素”关系:抓基本方法,学基本内容,形成基本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统编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六年级,主要包含“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其他诸如词法、句法、修辞、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口语交际方法策略等,则分散在教材的其他部分。
4个年级8册教材,在单元导语中共出现阅读要素68个(其中6个单元提出2个阅读要素),习作要素63个(其中1个单元提出2个习作要素)。
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对中年段36个阅读要素进行解读。
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了9条阅读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字、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理解语文要素——对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理解与教学实施

理解语文要素,践行素养教学——对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理解与教学实施
目录
一、厘清语文要素系统 (1)
二、把握语文要素内涵 (4)
三、实践习得语文要素 (6)
统编教材编排上显著的特点是,提出并有序安排语文要素。
全面认识与理解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积极落实语文要素,是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重要任务。
围绕语文要素的理解与教学,本文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厘清语文要素系统
关于语文要素,教材编者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方法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向的是学科关键能力。
这些语文要素源自何处?细细阅读十二册教材会发现,其呈现的语文要素大多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细化与具体化。
也就是说,这些语文要素大多源自课程标准。
如,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提出的“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
为什么要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进行梳理

为什么要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进行梳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编版教材推出了“语文要素”的概念,勾勒出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发展的基本图景。
通过对每册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惯等等。
这样的梳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工具。
2.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通过对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梳理,教材构建了一个符合语文研究基本规律、常用的研究方式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
这个体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提供了一条条比较清晰的路线,帮助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这个体系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用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材的研究价值。
3.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效果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是一个显性的抓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用好教材。
通过对统编版教材对于语文要素的进一步梳理和解读,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教材,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
因此,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梳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单元中,最主要的训练要素通常集中在读和写两个方面。
自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会列出两到三条语文训练要素,分别指向读和写。
为什么听说训练要素没有获得同样的地位呢?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时刻处于交际情境中,因此听说的素养提升机会更多。
当然,在必要的、目标明确的口语交际训练方面也不可或缺。
每个学期,部编版教材都会编排四次左右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单元内读写训练要素的横向联系指的是读写结合。
在读写结合方面,部编版教材有新的突破,即“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旨在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
无论怎么尝试“读写分编”,读是写的基础,写需要读的积极迁移,这是真理般的事实。
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单元的读写训练要素都隐含着读写结合的意图。
解读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

解读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摘要】统编教材首次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而“语文要素”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及语文园地之中。
精读课文后面往往有三道左右的练习题,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就是本册的阅读策略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语文课中怎样让“语文要素”在我们的课堂中开花结果,那就需要老师制定好核心目标,设计好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中梳理学法,让“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策略统编教材首次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语文要素”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及语文园地之中。
精读课文后面往往有三道左右的练习题,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是本册的阅读策略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体现在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及语文园地之中。
精读课文后面往往有三道左右的练习题,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就是阅读策略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这册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即不同目的,不同读法。
基于此,教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时,我考虑到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精读课文,而精读课又正好是阅读策略的示范与指导课。
于是,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聚焦课前提示,制定核心目标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为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它将语文要素分布在各单元导语及课后练习之中,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览表(2020

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览表(2020.05)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览表以下是2020年各年级册次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祖国、爱研究。
角色转换,适应新的研究环境。
接触基本的语文研究活动,产生研究兴趣。
第二单元:爱语文。
识字单元一、拼音单元一、拼音单元二。
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象形字,感受汉语的音韵特点;了解汉字笔顺规则。
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练。
复韵母、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练。
第三单元:自然。
识字单元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认识会意字、形声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第四单元:儿童生活。
想象。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根据角色进行朗读。
第五单元:观察。
识字单元一。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第六单元:愿望。
伙伴。
识字单元二。
寻找明显信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自主识字,主动识字。
找出明显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第七单元:家人。
识字单元一。
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词句的积累和运用;分角色朗读对话。
第八单元:夏天。
惯。
识字单元二。
读好长句子;积累词语和古诗;根据信息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找出明显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单元:思维方法。
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第三单元:伟人。
语文要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第四单元:相处。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第五单元:春天。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第六单元:关爱。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七单元:童心。
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第八单元:办法。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读句子,想象画面;识字写字,发现偏旁之间的关系;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第二单元:家乡。
识字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