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与壮美

合集下载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优美与壮美》是一部由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所著的哲学书籍。

作为一名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在这部书中试图阐述人类文化的本质,探寻文化领域中那些独特的力量和趋势。

这部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在这部书中,斯坦纳认为,文化就像是一座两座高峰之间的山谷,其中一座高峰象征着“壮美”,另一座高峰则象征着“优美”。

这两座高峰之间的山谷,就代表着文化领域中的多个元素、体系和传统。

而这两座高峰所代表的两种力量,也成为了文化领域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壮美代表着力量、热情、精神和冲动,而优美则代表着柔和、细腻、雅致和智慧。

在斯坦纳看来,这两种力量互相补充、互相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领域中激荡不息的深邃波涛。

在阐述文化的两种力量时,斯坦纳援引了大量的文化作品和历史事件,例如歌剧、绘画、电影、文学、宗教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所阐述的观点。

在作品中,斯坦纳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了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奥思想。

例如,在探讨壮美的特质时,他引用了奥德赛、世界各地的史诗和中世纪骑士小说等作品。

斯坦纳认为在这些作品中,壮美与英雄主义被高度赞扬,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英勇、坚韧、无畏、精神高昂的形象,传递出一种激情澎湃的气息。

而在探讨优美的特质时,斯坦纳通过文化作品和历史事件来讲述柔和、细腻和智慧的重要性。

例如,他引用了巴洛克时代的领先画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强调了巴洛克文化中的高雅、文雅和智慧。

在他看来,当我们沉浸于某一件文化作品中时,我们会被其所传达的情感和智慧所感染和启迪。

这种情感和智慧不仅触发了我们内在的深层反应,还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并从中汲取灵感。

斯坦纳在书中还呼吁人们不要只固守于单一的文化领域中,而是要广泛涉猎各类文化作品,才能真正领会文化之美。

他认为,文化是多元化的,充满了矛盾和对立面,但各种文化之间的结合,能够产生更为强大的共鸣力和耐久力,它能够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将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壮美与优美差异

壮美与优美差异

浅谈优美与壮美的异同与联系无我之境,人惟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壮美也。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云悠悠下”;“笔飏飞隼九霄翰,墨倒游鲸百仞澜。

剑外云山倾夜雨,巴东雪浪走春湍”,“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读完这些诗词,你是否体会到了不同意境的美?美是在意志从平常状态进入一种忘乎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发生的,而要进入这种状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外界对象完全吸引我们时,我们会自然融入到这种美景之中,与天地合一;另一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受到触动,克服欲望的束缚,自发地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

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优美和壮美。

徐徐清风、潺潺溪流、明媚春光、荷塘月色、湖畔垂柳……优美的东西总是让人流连。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态的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它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是广义美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统一、内容与形式融合的审美范畴。

在优美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秀丽、妍雅、清新、轻盈、宁静、柔媚、纤巧、飘逸、淡雅、舒缓、圆畅、单纯的美。

在审美感受上,优美则给人以温柔、舒适、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之感。

舒缓宛转的曲线、悦耳动听的乐音、协调柔和的色彩,以及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匀称等等,都是优美形态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优美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的特点。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岭,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壮美是与优美相比较而存在的美的普遍的常见的另一种形态,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

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教案

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南京师范大学实习教师王文君)【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引出书P26页的一段文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提问:那优美和壮美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特征呢?设计意图:用四首学生较为熟悉的乐曲片段,来引出新课音乐的美的6个范畴。

二、欣赏优美的作品:1.仔细聆听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牧歌》的片段提出问题:演唱形式是什么?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草原的宽广和辽阔的。

2.带领学生用“lu”哼唱《牧歌》的主题,再次体会属于优美范畴音乐的特征。

3.欣赏全曲,思考优美的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与力度上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较有优美特点的歌曲仔细分析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优美的特点。

4.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彩云追月》。

着重介绍乐器、演奏形式、特有节奏。

(让学生试着跟音乐打节奏)5.再听辨乐曲《国际歌》,同样让学生听辨类型—壮美。

此时自然引入到对壮美的表现特征的分析。

三、欣赏壮美的作品:1.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再把《国际歌》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松愉快之感。
令人惊叹振奋的壮美
壮美是与优美相比较而存在的美的普遍的常见的 另一种形态。我国古代文论、画论中称之为“阳 刚”,亦称“阳刚美”。它是一种雄壮的刚性的偏
于动态的美。
国际歌
• 《国际歌》是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中最 著名的一首歌。 • 向资本主义宣战, 充分表现了革命无 产阶级不屈的豪迈 气魄,这首歌曲在 世界范围内流传极 广。
通常我们将音乐的美分为六种:
• 人见人爱的——优美 • 令人惊叹振奋的——壮美 • 庄重、圣洁、伟大——崇高美 • 催人落泪、使人净化、陶冶的——悲剧美 • 引人发笑,让人愉快地与自己的过去诀别 的——喜剧美 • 表现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欢乐美
人见人爱的优美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态的美。我 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是指优美。优美的根本特点在
谢谢!
你为什么会给不同的图片配上不同的音乐? • 因为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艺术特征。有的 音乐表现典雅、秀美的事物;有的音乐表 现雄壮、勇猛、粗犷的事物;有的音乐表 现欢乐、;有的音乐表现悲伤……这种特 征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美术、文学等)的 特征有共通之处。我们把音乐的这种不同 的艺术特征概括起来统称为音乐的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听赏与体验
1《牧歌》无伴奏合唱 《牧歌》无伴奏合唱——内蒙古民歌 内蒙古民歌
作曲家
瞿希贤( 瞿希贤(1919—)。作曲家。 ) 作曲家。 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 解放后, 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 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主要作 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合 品: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合 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儿 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儿 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 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电影 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 》《红旗谱》《为 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 了和平》《元帅之死》 》《元帅之死 了和平》《元帅之死》等。
3《夜曲》钢琴独奏——【波】肖邦 《夜曲》钢琴独奏 【
曲作者介绍: 曲作者介绍:
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音乐家。他自 )波兰音乐家。 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就写了波兰舞曲, 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就写了波兰舞曲, 八岁登台演奏钢琴, 八岁登台演奏钢琴,二十岁已成为公认的钢琴 家与作曲家。在祖国被沙俄侵占之际, 家与作曲家。在祖国被沙俄侵占之际,他愤然 流亡国外,曾严词拒绝沙俄授予的“ 流亡国外,曾严词拒绝沙俄授予的“俄国皇帝 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临终时还嘱咐亲人 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曾创作很多抒发爱 国主义情怀的钢琴作品, 国主义情怀的钢琴作品,被音乐家舒曼称为 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的音乐创作几乎 全部是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作品, 全部是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作品,主要有波兰 舞曲、马祖卡舞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 舞曲、马祖卡舞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 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等。 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等。

审美范畴 优美 壮美

审美范畴 优美 壮美

艺术领域
在术领域中的优美,是经过艺术家选择、加 工的产物。艺术作品中的优美比现实中的优美更 集中更高级。 艺术作品的优美包括内容、题材方面,再主要 的是偏重于形式方面,如作品的文体、语言及风 格等等。
音乐艺术:
小提琴《梁祝》 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 舞蹈《孔雀舞》 《担鲜藕》
《米罗的维纳斯》
公元前450年 高 155cm 大理石 罗马 国立博物馆 米隆 公元前492年 希腊古典时期
典雅
一: 概念
优美,体现的是上流社会与文人学士的审 美理想,因此,典雅的对象均为人工创造物。
二:特征
从对象来看,凡是使人感到典雅的对象具有 高贵、精致、清新、脱俗、飘逸,并具有很深的 文化意蕴。
《维纳斯的诞生》 约1485 年 172.5x278.5布蛋
审美范畴
指在美学中用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 美属性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的美感经验 特征,可大体划分为:优美、崇高、喜剧、 荒诞、审美的丑、意境等。

研究审美范畴是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美和审美的本质。现 实生活中各审美范畴所概括反映的客观对 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它们互相联系,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不断相互渗透和转化。
优美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优美,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与崇高相对 的,是美的最普遍的现象形态。也称作柔美、秀 美.
二:特征
优美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它的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互相谐调、一致。 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均衡、对称、韵律、 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等。 从美感上,能给人以平静、轻松、愉快、舒 畅和心旷神怡等感情。
公元前2世纪 大理石 巴黎 卢浮宫
《蒙娜丽莎》
1503 – 1506 77x53cm 布 油彩 莱奥纳多· 芬奇 达·

《优美与壮美》导学提纲

《优美与壮美》导学提纲

《优美与壮美》导学提纲诸城市第一中学于秀芝学习目标: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欣赏音乐《牧歌》,从美学角度引出音乐美的六个范畴: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

二、欣赏《彩云追月》1、欣赏音乐《彩云追月》。

2、进行乐曲赏析。

3、思考问题:《彩云追月》的旋律是优美抒情还是雄壮豪迈?(优美抒情);《彩云追月》的速度是较慢还是较快?(较慢)4、介绍曲作者任光。

任光(1900-1941)作曲家。

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

自幼喜爱民间音乐。

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和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因1934年创作了《渔光曲》一举成名。

1935年创作了《彩云追月》,作品有:电影插曲《月光光》、《大地行军曲》、抗日救亡歌曲《台儿庄》、《洪波曲》、《抗敌歌》等。

5、欣赏拓展:观看朗朗钢琴演奏《彩云追月》。

6、师生学唱《彩云追月》。

7、归纳优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三、欣赏《国际歌》1、介绍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欧仁.鲍狄埃(1816-1887)出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年仅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鲍狄埃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他用战斗的笔,写下了宏伟诗篇--《国际》。

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谱写了曲子。

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

1923年瞿秋白将它翻译成了中文。

2、鉴赏提示。

3、思考问题:《国际歌》旋律是优美抒情还是雄壮豪迈?;速度是较慢还是较快?4、欣赏《国际歌》。

5、回答问题:旋律雄壮豪迈;速度较快。

6、归纳壮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美的三种境界:优美、壮美和凄美

美的三种境界:优美、壮美和凄美

美的三种境界:优美、壮美和凄美景观的美、⽣活⾥的美、不同⽂学作品的美,有优美、壮美和凄美,⼈称美之三种境界。

“⼩桥流⽔⼈家”“‘吹⾯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抚摸着你”是优美;“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雪正下得紧”是壮美;”“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留得残荷听⾬声”是凄美。

优美者令⼈陶醉,如古⼈之孟浩然、王维,今之徐志摩、冰⼼。

读其⽂字,如⾏⼭阴道上,如游西⼦湖中,恍惚徜徉,⼼旷神怡。

朱⾃清的《春》当为优美之经典。

“吹⾯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抚摸着你。

风⾥带来些新翻的泥⼟的⽓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都在微微润湿的空⽓⾥酝酿。

鸟⼉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跟轻风流⽔应和着。

⽜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壮美者令⼈激昂,如古⼈之⾟弃疾、陆游,今之郭沫若、殷夫。

读其⽂字,如闻⾦⼽铁马,如见惊涛骇浪,会情不⾃禁地⼼跳加速,热⾎奔涌,拍案⽽起,顾盼⾃雄。

鲁彦的《听潮》当为壮美之经典。

没有风。

海⾃⼰醒了,喘着⽓,转侧着,打着呵⽋,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脚踢着,⽤⼿推着,⽤⽛咬着。

它⼀刻⽐⼀刻兴奋,⼀刻⽐⼀刻⽤劲。

岩⽯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的罅隙⾥,⼜拨剌着岩⽯的壁垒。

⾳响就越⼤了。

战⿎声,⾦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

海⽔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的岛屿。

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阵阵地将满含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上。

三美之中,最能打动⼈的是凄美。

她是暮春的残花、深秋的败叶,她是离群的孤雁、末路的⾏者。

她没有优美者的国⾊天⾹,也没有壮美者的黄钟⼤吕。

她是那样的柔弱、伤感,却⼜是那么善于牵动敏感者的⼼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综上几首音乐作品,都属于优美的范 畴。思考: 优美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精讲点拨
优美的基本特征: 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适中的速度、 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优美的特点: 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欣赏《国际歌》,思考: 作品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认为这首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 力度是怎样的? Nhomakorabea

按照民歌的体裁分类,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 调与短调两类。
长调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通常 指那些旋律悠长,气息宽广,感情深沉,具 有浓郁的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的民歌。 短调是指结构较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 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的民歌。




聆听《月光奏鸣曲》 《夜曲》 《彩云追月》 音乐片段,思考: 三首作品在风格、旋律、速度、力度上有 什么特点?
速度 力度 特点
适中
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课后作业:
1、从你熟悉的音乐作品中找出几首分
别属于优美和壮美的作品。
2、写一篇你对优美和壮美音乐作品认
识的小短文,注意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和 表现意境的角度去写。



聆听《大进行曲》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音乐 片段,思考: 两首作品在风格、旋律、速度、力度上有 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


综上几首音乐作品,都属于壮美的范 畴。思考: 壮美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精讲点拨
壮美的基本特征: 旋律昂扬激越、节奏铿锵有力、整齐有序的 形式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
优美 壮美 崇高美 欢乐美 悲剧美 喜剧美
学习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培养欣赏音乐的 兴趣。


2、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 正确判断、区分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 范畴的音乐作品。 3、能够简述优美与壮美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欣赏《牧歌》,思考: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没有伴奏?有哪几个声部的变化? 你认为这首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 度是怎样的?
进行曲与军歌是壮美的典型表现。
壮美的特点: 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课堂小结 比较优美与壮美在音乐要素及音乐性格中的异同 音乐美 旋律 节奏 优美 壮美
速度 力度 特点
比较优美与壮美在音乐要素及音乐性格中的异同 音乐美 旋律 节奏 优美
舒展流畅 平稳有序 适中
壮美
昂扬激越 铿锵有力 进行曲(2/4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